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3)
2023(9683)
2022(7505)
2021(6852)
2020(5749)
2019(12274)
2018(12534)
2017(23075)
2016(13411)
2015(14901)
2014(15239)
2013(14442)
2012(13204)
2011(11664)
2010(11616)
2009(10536)
2008(10508)
2007(9604)
2006(8467)
2005(7938)
作者
(41678)
(34906)
(34532)
(33224)
(22196)
(16780)
(15915)
(13558)
(13226)
(12583)
(11870)
(11651)
(11542)
(11283)
(11281)
(10763)
(10618)
(10243)
(10235)
(9897)
(8941)
(8700)
(8541)
(7998)
(7924)
(7885)
(7853)
(7636)
(7342)
(7301)
学科
(44737)
经济(44671)
管理(33729)
(32507)
(25555)
企业(25555)
中国(16271)
方法(15892)
(15010)
(13653)
(13200)
数学(13147)
数学方法(12939)
(12845)
业经(11897)
地方(10578)
(10240)
农业(9818)
(9659)
银行(9616)
(9210)
(8827)
金融(8819)
理论(8762)
(8346)
财务(8315)
财务管理(8291)
企业财务(7970)
(7329)
(7271)
机构
学院(183230)
大学(182135)
研究(71215)
(65133)
经济(63410)
管理(60218)
中国(51823)
理学(50858)
理学院(50118)
管理学(48857)
管理学院(48531)
科学(48428)
(44508)
(40346)
(39316)
研究所(36142)
农业(35555)
业大(33283)
(32360)
中心(31878)
(30171)
(25569)
(25441)
(25028)
师范(24989)
财经(24975)
北京(24928)
技术(24461)
(23883)
(22695)
基金
项目(125570)
科学(96346)
基金(88417)
研究(86676)
(81480)
国家(80806)
科学基金(66039)
社会(52020)
(51069)
社会科(49104)
社会科学(49091)
基金项目(45935)
自然(44290)
(44061)
自然科(43283)
自然科学(43262)
自然科学基金(42477)
教育(40129)
资助(35415)
编号(34606)
重点(29817)
成果(29471)
(27779)
计划(26421)
(26244)
课题(26143)
(26048)
创新(24515)
科研(24478)
科技(23611)
期刊
(75154)
经济(75154)
研究(52294)
中国(44329)
(42350)
学报(42053)
科学(33354)
大学(29473)
农业(28285)
学学(27951)
(26547)
教育(24858)
管理(23279)
(18431)
金融(18431)
(15501)
技术(14926)
业经(12848)
财经(12585)
经济研究(12258)
业大(11976)
(11658)
(10901)
农业大学(10173)
问题(10021)
图书(9430)
科技(9321)
职业(7834)
(7717)
论坛(7717)
共检索到284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刘成元  向箭宇  李元  谢戎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郭小艺  刘成元  何珊  向箭宇  谢戎  
【目的】明确三化螟产卵趋性和幼虫取食趋性与水稻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部分对三化螟存在抗感差异的重组自交系株系(岗46B×A232,F_9)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幼虫为害性状(枯心指数)及主要农艺性状和成虫产卵量(叶片着卵指数)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叶鞘长、播抽天数和倒二叶SPAD值对枯心指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分蘖数、钩毛和刺毛数及叶片着卵指数对枯心指数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播抽天数(0.7852)>倒二叶SPAD值(0.4321)>叶鞘长(0.398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李传旭  刘成元  何珊  向箭宇  谢戎  
【目的】本文剖析了水稻叶绿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方法】利用由2个籼稻品种岗46B和A232杂交构建的包含173个株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其相应的包含130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检测2年2个生长阶段(分蘖期和抽穗期)控制顶三叶叶绿素含量的QTL。【结果】2年共检测到30个QTL,分布在第1、2、3、4、5和7染色体上的16个标记区间上,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5. 91%~38. 69%。位于第3染色体RM231~RM3392区间,2年中共有8次被检测到,说明该区间上的QTLs受环境影响较小,且在不同生长阶段也能稳定表达,有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与其他研究比较发现,定位在第3染色体RM5625~RM1350区段和RM231~RM3392区段、第4染色体RM280~RM1113区段和RM5473~RM303区段和第7染色体RM21253-RM248区段的位点可以在不同群体和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结论】这些QTL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晓风  程遐年  罗利军  梅捍卫  黎志康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莱蒙特 ( Lem ont)、特青 ( Teqing) 及其杂交后代对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 Stal) 抗性的遗传规律,通过苗期抗性的集团测定、独立测定、网室鉴定及褐飞虱的栖息量测定等方法,系统考察了160 个 Lem ont/ Teqing重组自交系 ( R I L) 群体 (第 11 代) 对褐飞虱的抗性表现。结果如下: (1) 该群体对褐飞虱的平均抗性指数和平均受害等级均呈连续分布, 显示了数量性状的特征, 表明该群体及其亲本对褐飞虱的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抗性; (2) 该群体中少数品系经受住了网室内较高虫口密度的攻击, 平均受害等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刘成元  向箭宇  
筛选、发掘抗螟虫种质资源是培育抗虫品种的基础。本试验利用海南螟虫选择压大的自然条件,采用枯心指数法鉴定A232抗螟性。结果表明:A232枯心率为10.82%,极显著低于对照F77。A232枯心指数为36.31%,抗螟性达中抗水平。对该材料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英勇  高永峰  唐维  余进德  刘亮亮  张霞  孟蒙  刘永胜  
【目的】利用水稻胚特异表达基因OsVP1的启动子驱动与OsVP1同源的番茄SlABI3在穗萌严重的水稻保持系冈46B中表达,以增强冈46B对穗萌的抗性,进而为改良水稻穗萌抗性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SlABI3的胚特异表达载体pHB-OsVP1P::SlABI3,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其导入籼稻冈46B中,通过研究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的穗萌差异,验证种胚特异表达的SlABI3在穗萌抑制中的生理功能。【结果】获得了pHB-OsVP1P::SlABI3转冈46B的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种子的萌发速率较野生型冈46B慢,并且萌发后第8天转基因植株的苗长、根长显著(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应洲  罗荣剑  圣忠华  焦桂爱  唐绍清  胡培松  魏祥进  
【目的】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多年、多环境的QTL分析,寻找能够稳定遗传的产量性状主效QTL,剖析超级早籼稻中嘉早17的高产机理,为选育高产新品种提供有用信息。【方法】以日本晴×中嘉早17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筛选亲本间多态性SSR标记,对群体各家系进行基因型分析,利用Mapmarker/exp 3.0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群体于2015—2016年,两地三季种植于杭州、海南和杭州,成熟期考察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单株产量、结实率、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等产量相关性状。运用Windows QTL 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应江  游书梅  郑家奎  蒋开锋  张涛  杨莉  杨乾华  万先齐  罗婧  李昭祥  高磊  
利用高配合力水稻三系恢复系泸恢8258与扬恢34杂交的F2,通过单粒传法获得1个由140个系组成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NCⅡ设计,每个系及2个亲本(共142个系)分别与3种不同胞质的不育系冈46A(冈型)、泸98A(K型)、Ⅱ–32A(印尼水田谷型)杂交,构建的双列杂交群体分别在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德阳基地(简称"德阳基地")和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基地(简称"遂宁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5个产量构成要素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千粒重外,其余4个性状在2个基地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妙玲   王智兰   杜晓芬   韩康妮   连世超   李禹欣   成锴   李颜方   王军  
理想株型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但谷子中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旨为谷子株型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种质资源,以矮宁黄×晋谷21号杂交自交构建的126个F_6重组自杂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在长治、榆次和大同3个生态环境条件下,对10个株型性状(株高、主茎长度、穗长、穗下节长、穗粗、分蘖数、节数、旗叶长、旗叶宽和旗叶面积)和3个产量性状(穗质量、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进行表型鉴定,基于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E)进行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表型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双亲的株高和主茎长度在3个生态环境下均呈极显著差异,穗下节长和节数在2个生态环境下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穗长、穗粗、穗质量、穗粒质量和分蘖数在单一生态环境下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IL群体中,株型和产量性状变异丰富,频率分布近似正态分布,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86%~31.71%,除榆次的主茎长度外,其他性状在各生态环境下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穗质量、穗粒质量与株高、主茎长度、穗长、穗下节长和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分蘖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穗质量与旗叶长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3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可达93.938%。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拟合度R~2为0.614,主茎长度、穗长、分蘖数是影响穗质量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将RIL群体划分为7类,其中第Ⅴ类群包括3份材料,产量最高,株高中等,综合性状好,可作为今后谷子株型育种的骨干亲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艳殊  田雨  张佳楠  许世超  董全中  李文滨  李文霞  宁海龙  
为探明大豆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定位控制这些性状的QTL进而提高大豆产量,以4个产量相关性状差异较大的大豆亲本配制双交组合(垦丰14×垦丰15)×(黑农48×垦丰19)衍生的包含160个株系的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FW-RIL)为材料,在哈尔滨(2013-2015年)和克山(2013,2015年)种植,获得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质量的表型数据,结合已经构建的包含275个SSR标记的大豆遗传图谱对产量相关性状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在多个环境下重复稳定检测到产量相关性状的QTL 28个,其中10个株高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3.20%~11.72%,3个主茎节数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分别为6.55%,5.70%,3.77%,9个单株荚数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2.60%~11.25%,4个百粒质量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3.83%~9.35%,2个单株粒数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分别为8.58%,7.52%;28个多环境重复检测到的产量性状QTL,其中16个QTL是本研究新检测到的,12个与国内外报道过的产量相关性状QTL位点一致,说明QTL检测准确率较高。利用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定位控制产量相关性状的QTL,为利用分子标记改良大豆产量潜力提供了有力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琴  周荣华  潘昱名  傅体华  贾继增  
【目的】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为发现小麦新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配制普通小麦品种(系)早穗30和偃展1号的杂交组合,通过一粒传的方法培育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ISBP(insertion site-basedpolymorphism)标记以及抽穗期和株高的功能标记绘制其遗传连锁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刚  李二峰  茆振川  谢丙炎  冯东昕  
【目的】研究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Me3毒性变异群体的分子标记,用快速有效的分子方法来鉴定毒性变异的发生。【方法】以南方根结线虫的无毒群体以及抗性基因Me3毒性群体为材料,用根据南方根结线虫基因组设计的100对引物和19对来自文献的引物进行扩增,筛选出在3个种群中扩增的差异条带,设计SCAR引物,并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结果】得到了7对能在3个群体稳定扩增出差异条带的多态性引物,把其中的2个位点开发为SCAR标记,能够区分开3个线虫群体。多重PCR反应体系在无毒群体和Me3毒性群体中分别扩增出1条999 bp和1条629 bp的条带,在混合群体扩增出99...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亮  陈其志  张舒  杨小林  常向前  
选择常规农药品种三唑磷、阿维菌素,对湖北省4个稻区的二化螟和三化螟虫于2005年至2007年连续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监测地区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对三唑磷及阿维菌素均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但抗药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各地区之间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地栽培制度、用药水平等因素有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晁园  冯付春  高冠军  朱雪萍  何予卿  
以川香29B和中国香稻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通过建立144个SSR标记连锁遗传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共检测到了45个与水稻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相关的QTL,分布在水稻的第1、2、3、4、6、7、9、10、12染色体上,其中有9个QTL的效应被重复检测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庆山  张忠臣  刘春燕  王伟权  李文滨  
以美国半矮杆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高蛋白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0代重组自交系的154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利用164个在亲本之间表现多态的SSR引物对群体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张大豆遗传图谱。该大豆遗传图谱总长度1913.5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89cM。每个连锁群长度变动在0.4~309.5cM之间,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2~28个之间。各连锁群上的SSR标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其中A1、C2、D1a三个连锁群存在标记密集区。与国内外已构建完成的5张大豆遗传图谱比较表明,该图谱与国外的大豆公共遗传图谱对应性较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