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7)
- 2023(10559)
- 2022(8374)
- 2021(7678)
- 2020(6421)
- 2019(14620)
- 2018(14712)
- 2017(28158)
- 2016(15963)
- 2015(17968)
- 2014(18159)
- 2013(17763)
- 2012(16278)
- 2011(14632)
- 2010(14959)
- 2009(14231)
- 2008(14662)
- 2007(13393)
- 2006(12279)
- 2005(11648)
- 学科
- 济(62330)
- 经济(62227)
- 管理(59686)
- 业(50910)
- 企(45519)
- 企业(45519)
- 方法(24905)
- 财(22279)
- 数学(20196)
- 数学方法(19985)
- 制(19952)
- 中国(18014)
- 农(17126)
- 业经(17021)
- 务(14823)
- 财务(14779)
- 财务管理(14743)
- 体(14474)
- 企业财务(14036)
- 学(13473)
- 银(13104)
- 银行(13068)
- 行(12319)
- 体制(11742)
- 理论(11636)
- 融(11556)
- 金融(11553)
- 划(11117)
- 策(10781)
- 农业(10748)
- 机构
- 大学(231801)
- 学院(228917)
- 济(93970)
- 经济(91855)
- 管理(87738)
- 研究(78023)
- 理学(72903)
- 理学院(72069)
- 管理学(70911)
- 管理学院(70454)
- 中国(63789)
- 财(50578)
- 京(49554)
- 科学(45832)
- 所(39905)
- 财经(38305)
- 江(37715)
- 农(36515)
- 中心(35733)
- 研究所(35651)
- 经(34711)
- 业大(31150)
- 北京(31002)
- 经济学(29660)
- 州(29339)
- 范(29153)
- 师范(28799)
- 财经大学(28487)
- 农业(28350)
- 院(27891)
- 基金
- 项目(143926)
- 科学(114191)
- 基金(106039)
- 研究(105183)
- 家(92200)
- 国家(91500)
- 科学基金(78701)
- 社会(68268)
- 社会科(64732)
- 社会科学(64715)
- 基金项目(55401)
- 省(55157)
- 自然(50154)
- 教育(49358)
- 自然科(48990)
- 自然科学(48973)
- 自然科学基金(48151)
- 划(46763)
- 资助(43395)
- 编号(41557)
- 成果(36021)
- 重点(33054)
- 部(32839)
- 制(31082)
- 课题(29910)
- 发(29894)
- 创(29604)
- 国家社会(28733)
- 教育部(28533)
- 创新(27905)
- 期刊
- 济(112601)
- 经济(112601)
- 研究(72165)
- 中国(51227)
- 财(43079)
- 管理(38580)
- 学报(35779)
- 农(34354)
- 科学(33872)
- 融(29069)
- 金融(29069)
- 大学(27848)
- 学学(26131)
- 教育(24229)
- 农业(22107)
- 财经(20483)
- 技术(19733)
- 经(17678)
- 经济研究(17100)
- 业经(16837)
- 问题(14864)
- 业(12928)
- 版(11707)
- 现代(11614)
- 贸(11413)
- 财会(11084)
- 会计(10992)
- 技术经济(10846)
- 国际(10823)
- 理论(10688)
共检索到365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传哲 何凌云 刘中文
岗位货币化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市场化的具体形式,其核心内容包括岗位设置、岗位供求、岗位定价和岗位竞争,其运作机制由动力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组成,各部分相互制约和影响。网络型的组织结构与岗位货币化管理具有较强的匹配性,这集中体现在动态管理、内部沟通以及管理创新等层面。
关键词:
岗位货币化 管理机制 组织结构 匹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必彧 翁杰
本文利用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匹配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相匹配的比例明显降低;完全匹配的比例在不同就业单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学生在就业中实现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相相匹配能显著增加他们的工资收入。
关键词:
大学生 匹配度 工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付继娟 张正堂
人与岗位匹配研究对于个体和组织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当今人与岗位匹配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研究意义,文中运用员工岗位匹配管理和激励、工作分析、绩效评估等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企业员工岗位匹配管理营造人力资源优势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该文对企业员工岗位匹配管理的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
岗位匹配 企业员工 人力资源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勤 赵卫东 熊家阔
人—岗匹配对组织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聘员工与招聘官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研究测评工具对岗位匹配的影响及招聘官素质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岗位匹配有目标价值观匹配、个性匹配、工作态度匹配、能力匹配四个因子,测评工具有心理测试、简历筛选、笔试、面试四个因子,招聘官素质有一个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测评工具对人—岗位匹配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招聘官素质对测评工具与岗位匹配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招聘官素质对岗位匹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员工招聘 岗位匹配 测评工具 招聘官素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文华 蒋选
在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剩余”的情况下,非农部门的高质量发展可能引发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产生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选择性,不利于农业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基于技能—岗位匹配模型的分析表明,在技能—岗位正向排序匹配条件下,农民组织化经营可以通过提高农业部门的岗位复杂度为原本“技能剩余”的农村劳动提供有效的技能—岗位匹配,进而缓解高技能农村劳动力的过度流失,降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选择性。采用2012、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目前中国农村劳动非农转移确实存在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选择性,而农民合作社的组建也确实能通过提升高技能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内部的技能—岗位匹配效率抑制其非农转移行为,进而降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选择性。因此,在非农部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同时,农业部门也应通过组织化经营等途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适度提高岗位复杂度,并保障技能—岗位的正向排序匹配和匹配效率报酬的实现,以有效降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选择性,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雅雯
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新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历经数年探索和改进,高校在人事制度改革上也取得重大突破。医学院校长期以来拥有众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特别重视对专业技术岗位的管理,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发展,为建设"双一流"高校及做好人才培养,专业技术岗位动态管理被广泛提出。文章以医学院校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作为着眼点,分析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动态管理的意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专业技术岗位 动态管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振宇 金中仁
当前图书馆人事管理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马太现象。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e-HR)。提出了将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升级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图书馆个人与岗位动态匹配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孔德财 姜艳萍
针对考虑协同信息的人员与岗位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决策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考虑协同信息的人员与岗位双边匹配问题描述;其次,依据人员和岗位给出的多指标评价信息,计算了人员对岗位的满意度、岗位对人员的个体技能满意度及人员之间的工作协同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人员对岗位满意度最大、岗位对人员个体技能满意度最大和人员之间协同度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具有多目标的0-1型二次整数规划问题,也是一个NP-hard问题,为了求解该多目标优化模型,设计了一个多目标离散差分进化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耘涛 赵涛
目前我国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迫切要求广大企事业单位用科学、透明、公正的方法评价人力资源与岗位的匹配程度。为此,在构建人力资源岗位匹配度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360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人力资源岗位匹配度进行定量研究,并借鉴期望观点和空间两点距离观点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实现上述目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希 樊治平
针对考虑多种形式信息的求职者与岗位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求职者与岗位双边匹配的问题描述;其次,针对多评价指标下的0-1判断信息、区间数和语言评价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计算不同形式的评价信息与正理想点的距离定义了岗位对求职者的满意度和求职者对岗位的满意度,以岗位和求职者双方角度的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通过BS公司的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辛红波
优秀的管理人员常常会采用多种管理风格,并能在不同的管理风格之间自由转换。某技术部门有8人,包括李经理、3个资深工程师和4个青年工程师。李经理要求他们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以便相互协作和民主决策。李经理后因部门业绩优秀晋升为集团技术总监,技术部经理由新聘任的张经理担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皑皑
本研究利用2003-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状况,发现毕业生面临的是一个岗位实际技能需求有所降低但入职学历门槛不断提升的市场,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向下职位挤压和过度教育。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过度教育发生的原因,发现追随性求职策略导致能力较弱的毕业生没有竞争优势,进而不能获得适度匹配的岗位;专业人力资本不足的毕业生需要更多的教育信号来证明个人能力,也因此而发生过度教育;更多的教育还可能成为弱势家庭子女弥补家庭社会经济资本不足的一项工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宏亮
本文基于长三角主要港口城市企业对高职港口物流岗位群素质能力的需求分析,结合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学生职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需不匹配问题。在此基础上,以落实国家"供给侧改革"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要求为导向,通过构建供需匹配的课程体系、培养职业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及实施应用为主的实践教学手段等途径,以期实现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庞晓波 黄卫挺
本文在门格尔货币思想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动态模型。根据该模型,货币应该具备两种特征:低内在属性成本和高网络效应。本文利用经济中个体的适应性行为,对成本属性如何影响网络效应的演化过程进行了阐述,可以看出货币起源具有内生性特征,并且证明了新古典货币搜寻模型中两类均衡:基础均衡和投机均衡的存在性。最后,本文利用模型得到的结论对现实货币现象和货币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奔宇 黄和亮 钟琳 陈思莹
中国“高货币化之谜”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从企业货币使用效率视角亦即企业货币化率(企业现金持有/企业产出)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我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货币化率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和经营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短期负债率偏高推升了企业货币化率。企业短期负债占比提升,导致企业在相近规模、结构和产出条件下,需要持有更多现金,从而推升了企业货币化率。第二,企业货币化率受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显著。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会提高企业货币使用效率,降低货币化率。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货币政策调控除了在总量上发力、控制货币数量增长之外,还可以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来影响企业行为,优化宏观货币化率;要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优先配置给经营绩效较高的企业,提升企业货币使用效率,达到降低货币化率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