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2)
2023(6040)
2022(5008)
2021(4924)
2020(4178)
2019(9964)
2018(10004)
2017(18206)
2016(10778)
2015(12645)
2014(13234)
2013(12121)
2012(10841)
2011(9733)
2010(10250)
2009(8797)
2008(8652)
2007(7824)
2006(6842)
2005(6025)
作者
(29306)
(24134)
(24038)
(23034)
(15435)
(11609)
(11089)
(9465)
(9214)
(9141)
(8421)
(8158)
(7994)
(7738)
(7509)
(7460)
(7444)
(7199)
(7143)
(6931)
(6268)
(6132)
(6048)
(5781)
(5659)
(5600)
(5455)
(5418)
(5149)
(4850)
学科
(35510)
经济(35479)
管理(27917)
(24492)
(21077)
企业(21077)
方法(18570)
数学(16406)
数学方法(15844)
理论(11596)
中国(10674)
教学(10401)
(9782)
教育(8653)
业经(7902)
(7552)
(7280)
技术(7234)
学法(6918)
教学法(6918)
地方(6336)
(6314)
农业(6204)
学理(5899)
学理论(5899)
(5783)
(5781)
贸易(5776)
(5605)
(5026)
机构
学院(144903)
大学(135513)
管理(50926)
(46193)
经济(44745)
理学(43094)
理学院(42599)
研究(42067)
管理学(41198)
管理学院(40956)
中国(30947)
(29548)
科学(27569)
技术(25530)
(24573)
职业(23703)
(21896)
(21795)
(21712)
业大(20983)
(20499)
师范(20279)
(20261)
中心(19820)
研究所(19504)
北京(18678)
技术学院(17773)
职业技术(17013)
财经(17005)
农业(16879)
基金
项目(91398)
研究(71280)
科学(70279)
基金(59618)
(51243)
国家(50754)
科学基金(43462)
(41122)
教育(38861)
社会(38717)
社会科(36380)
社会科学(36366)
编号(33748)
(33412)
基金项目(30624)
自然(28788)
自然科(28184)
自然科学(28181)
自然科学基金(27611)
成果(27187)
资助(26563)
课题(25445)
(21891)
重点(21552)
(19774)
项目编号(19596)
(19445)
(18858)
规划(18688)
创新(18077)
期刊
(53291)
经济(53291)
研究(38925)
中国(36262)
教育(35016)
学报(21340)
技术(20900)
管理(20379)
(19918)
科学(18231)
(18136)
大学(16366)
职业(15175)
学学(14718)
农业(13650)
(10075)
金融(10075)
业经(9887)
技术教育(9865)
职业技术(9865)
职业技术教育(9865)
图书(9553)
(8901)
论坛(8901)
统计(8294)
经济研究(7969)
(7934)
财经(7843)
(7559)
技术经济(6976)
共检索到217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立新  
一、岗位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1)我院按照"素质为先、能力为本、实践为重"的养成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各专业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形成我院课程体系的"八性"特征,即发展性、标准性、适应性、实用性、国际性、开放性、灵活性、社会性;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建筑业和现代服务业特点,紧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要求,围绕"智"、"信"、"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杨京钟  
人才培养模式覆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教育的全过程。福建省示范院校黎明职业大学的省级精品专业和示范性专业——会计与审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岗位主导、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二个驱动、三个能力、四个突出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构建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733"阶梯式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规格教育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青云  潘泽强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从一种学科转变为一种工具,企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岗位设置及分工也越来越细,如何结合本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制定基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新课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岗位能力的分方向培养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颖  康铁钢  
高职院校肩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区域产业提供能胜任岗位的人力资源。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对接相应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不断搜集、分析、提炼相应岗位胜任力模型中的具体要素,构建"五双"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具备岗位胜任力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国联  何燕  
基于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职业面向,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分析岗位人才需求状况,构建基于岗位导向"三双、四模块、四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突出项目教学,课程全部以项目式结构进行设计,并借助实训室和云平台实现"教学做一体"和"空间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镇  
建筑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创新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行业发展及目前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构建校行企三方共育的"2+1"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有利于彰显专业优势与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静霞  余菲  赵杰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在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数字线路设计作为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和主要就业岗位,兼顾基本就业岗位和辅助就业岗位需求,构建由文化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建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实施,实行弹性的"2+1"人才培养模式,平衡学生学校学习和校外实践之间的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车美娟  
阐述了"工学四合"的提出以及产生过程,并对"工学四合"提出以后在校内和校外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证明"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秀敏  黄子辉  李显宁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1"教育教学设计。"2+1"教育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引领顶岗实习的真正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冬  
本文通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特点分析,指出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探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永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按培养工作开展深度和时间的先后次序,探索由熟悉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开展对外行业工种培训、行业函授培训,承接行业内科研与教研课题,研究成果循环投入日常教学环节,研究成果申报评审和发表,自评估与总结等6个阶段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两个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蔚  
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思路,就必须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率先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结论的院校之一,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做了许多研究性工作,形成了具有工贸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桂群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有创新,为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理解与处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还有些不足之处。结合高技能人才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深挖不足、探索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红斌  
基于岗位生态链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开展岗位生态链调研,明确电子商务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岗位业务内容等;依据岗位生态链知识、技能特征构建相应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岗位生态链上12个节点知识和技能的师资;搭建企业级教学环境;构建中文译名TF-POPBL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实习前开展"岗前培训周";构建以教学项目实践绩效首要考核依据的考核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