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96)
- 2023(3551)
- 2022(2965)
- 2021(2701)
- 2020(2260)
- 2019(5082)
- 2018(4933)
- 2017(8461)
- 2016(4802)
- 2015(5215)
- 2014(5008)
- 2013(4885)
- 2012(4753)
- 2011(4227)
- 2010(4144)
- 2009(3671)
- 2008(3633)
- 2007(2987)
- 2006(2715)
- 2005(2307)
- 学科
- 济(15275)
- 经济(15267)
- 学(8806)
- 管理(6957)
- 业(6612)
- 方法(5978)
- 数学(5344)
- 数学方法(5240)
- 农(4695)
- 土地(4496)
- 地方(4494)
- 企(4262)
- 企业(4262)
- 中国(4003)
- 资源(3377)
- 农业(3257)
- 环境(3133)
- 生态(2912)
- 税(2890)
- 业经(2766)
- 税收(2653)
- 财(2641)
- 收(2617)
- 贸(2514)
- 贸易(2513)
- 和(2431)
- 易(2376)
- 问题(2307)
- 发(2281)
- 地方经济(2232)
- 机构
- 大学(66988)
- 学院(66773)
- 研究(31474)
- 科学(25909)
- 农(22573)
- 中国(21823)
- 济(19653)
- 管理(19185)
- 经济(19017)
- 农业(18430)
- 所(18327)
- 研究所(17409)
- 业大(16776)
- 理学(16579)
- 理学院(16202)
- 京(15794)
- 管理学(15412)
- 管理学院(15321)
- 中心(13878)
- 省(12583)
- 室(12459)
- 院(12260)
- 实验(11981)
- 农业大学(11816)
- 实验室(11533)
- 科学院(10924)
- 重点(10906)
- 江(10814)
- 范(10655)
- 资源(10590)
- 基金
- 项目(53839)
- 科学(40881)
- 基金(39128)
- 家(38976)
- 国家(38770)
- 科学基金(30760)
- 研究(30494)
- 自然(24080)
- 自然科(23453)
- 自然科学(23443)
- 自然科学基金(22980)
- 基金项目(21602)
- 省(21337)
- 划(19307)
- 社会(17362)
- 社会科(16476)
- 社会科学(16474)
- 资助(15465)
- 计划(13839)
- 重点(13684)
- 科技(13545)
- 教育(12954)
- 发(11838)
- 科研(11325)
- 专项(10849)
- 部(10567)
- 创(10549)
- 编号(10180)
- 创新(10145)
- 农(10039)
共检索到96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敏 谭振宇 张智袁 高永强 赵祥 任国华 苏宗义
通过对山西省暖性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温性草原类、温性山地草甸类4类主要天然草地的70个大样地进行调查,测定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4个海拔梯度,6个纬度梯度和5个经度梯度的生物量变化规律,旨在掌握山西天然草地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充分了解山西草地生态系统及合理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类型天然草地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海拔1 200-1 600 m的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 412.86和2 037.87g·m(-2);而地上活体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则是在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静 左李娜 程军回 刘耘华 盛建东 赵红梅
地理分布范围反映物种在一定空间中所占的分布面积,体现着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2011-2013年对新疆草地39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集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录的优势种植物分布点位数据,以及《新疆植物志》对其的记录信息,在ArcGIS软件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用生物区划法计算新疆草地优势种地理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在物种、功能群和分类水平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本研究所涉及的169种优势种植物,按地理分布范围可分为窄布种(0.15万~5.4万km~2)]、中等分布种(5.5万~13.9万km~2)、广布种(14.1万~30.8万km~2)]和极广布种(31.5万~96万km~2)] 4类。其中,窄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各包括42个优势种,而中等分布种有43个优势种。2)在科水平上,窄布种和中等分布种主要由菊科植物组成,而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禾本科植物组成。3)在光合途径和生活型方面,窄布种、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均由C4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在生态型方面,窄布种主要由中生植物组成,而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旱生植物组成。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新疆草地优势种植物地理分布范围,提供了可视化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珂昕 王瑞泾 唐荣 常生华 刘晓斌 杨发林 林慧龙
重新科学地认识宁夏草地类型及其特征对宁夏草地可持续利用与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也对黄河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运用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在ArcGIS平台上制作了宁夏回族自治区CSCS草地类、草地类组分布图,研究其空间分布与类型特征,结果显示:1)宁夏共有12种CSCS草地类,其中,暖温干旱暖温带半荒漠类面积最大,为14 786.73 km~2,其次是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面积为8 187.36 km~2,两种草地类分别占宁夏全区草地面积的48.44%和26.82%。2)宁夏共有4种CSCS草地类组,从北到南依次为半荒漠类组、典型草地类组、温带湿润草地类组和温带森林草地类组,面积逐步减小,分别占据宁夏草原总面积的75.27%、12.39%、8.45%和3.89%。3)根据宁夏草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宁夏草地划分为3个片区,分别是宁北半荒漠草地生态保护区、宁中典型草地-温带湿润草地生态经济区和宁南温带森林草地山地景观生产区;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3个片区分别实行以草定畜、发展草业生态经济和山地-草地景观旅游业等草地管理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杨婵婵 郭光华 张志刚
为了解不同地径红枣根系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提高红枣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剖面挖掘法和分层分段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对漫灌条件下幼龄期不同地径红枣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范围内,不同地径(3、6、9 cm)的红枣分布范围分别为0~200、0~275、0~300 cm,不同地径(3、6、9 cm)的红枣根系生物量70%以上都分布在距树干0~50 cm处;在垂直方向上,3 cm地径的红枣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0~30 cm处;6 cm地径的红枣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后减...
关键词:
红枣 幼龄期 生物量 空间分布 不同地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蕊 李飞 王媛 马丽娜 桑潮 王力 郭瑞英 赵学勇 尚占环
生物量碳密度是生态系统表征碳截存能力的重要功能特征之一。为明晰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特征,选取源区内3个县(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的退化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未退化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区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及其碳密度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黑土滩"地上生物量高于退化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黑土滩"活根和死根生物量都低于天然草地和退化人工草地。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总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719.47、706.57和2 233.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芊妤 曾奕丰 李文洁 申洁 王硕华 王树林 阿的鲁骥 李岚 侯扶江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草地类型之一,对维持国家生态屏障和当地人民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玛曲高寒草甸4个季节性牦牛牧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季节性放牧对牧草生物量空间分布的作用。结果表明,不放牧样地和全年连续放牧样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于其他季节牧场,分别为29.06%和29.02%。不放牧样地的根冠比和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34.46%和35.73%,春季牧场最低为9.16%和13.12%。夏季牧场和全年连续放牧样地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牧场,分别为194.52和167.94 g·m-2,根冠比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放牧具有降低夏季牧场、冬季牧场及全年连续放牧区的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豆科地上生物量对群落地下生物量的贡献最小,其他科、莎草科和菊科可分别解释群落地下生物量40%、31%和30%的变化;毛茛科和禾本科地上生物量可分别解释根冠比42%和41%的变化。因此,菊科和其他科地上生物量能较好地预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禾本科和毛茛科地上生物量可预测该地区植物群落根冠比。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高寒草甸利用及放牧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婷 李建平 张翼 井乐 张茹
为了明确不同降水下天然草地浅层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及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变化,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封育12年的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遮雨装置,对比分析了正常降水(100%降水)、50%降水和150%降水下0–30 cm土层的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土壤团粒结构性状。结果表明:1)在0–10 cm土层,100%降水下> 3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比重显著高于50%降水和150%降水处理(P 0.05);20–30 cm土层,> 3 mm和 3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极显著正相关(P <0.01),相关系数为0.43;其与 3 mm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申文辉 谭一波 唐洁 何锋 陆国导
为了解红锥人工林的生物量特征,采用径阶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相对生长方程,对桂东南12年生红锥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锥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为31.38±1.93 t·hm~(-2),净生产量为2.62±0.24 t·hm~(-2)a~(-1);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为干(53.85%)>根(28.30%)>枝(10.57%)>皮(6.32%)>叶(0.95%),干、根为主要分配器官,两者占总生物量的82.15%;沿树干向上,干、皮生物量逐渐减少,而活枝和叶生物量则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活枝、叶生物量在树干高度4~6 m段达到最大;根系生物量以根桩所占的比例最高,细根最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格日乐图 吴志民 杨校生 傅懋毅 冯志龙
生物量作为生态系统研究的本底数据,是研究碳汇的基础,也是评价植物生长状况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形成,加速了国际社会森林碳交易进程,使碳汇与生物量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竹类植物生物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关于生物量与碳汇关系研究起步较晚。
关键词:
茶秆竹 地上生物量 广宁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谈笑 陈莉 龙玲 王明明 李春鸣
通过野外调查和种子萌发法分析了天祝地区高寒草甸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草地土壤种子库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返青期取样的种子库中,平均单位体积(长1.0 m×宽1.0 m×高0.1 m)有种子3 479粒,在枯黄期取样的种子库中,有种子3 871粒,在枯黄期取样的种子库总体数量多于在返青期取样的种子库数量,但差异不显著(P> 0.05);无论是返青期还是枯黄期,土壤种子密度在0–5 cm土层均高于5–10 cm土层,且二者差异显著(P 0.05);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为返青期样品高于枯黄期样品,除了物种丰富度两者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返青期样品由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3种植物生活型构成,枯黄期样品由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2种植物生活型构成;珠芽蓼草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返青期样品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和S?renson相似性指数低于枯黄期样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顺利 金铭 张学龙 李小燕 朱红 王旭春
以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多年封育区(封育20 a)、一年封育区、封育对比区(自然放牧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进行调查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封育样地的盖度与高度显著高于自然放牧区(P一年封育区(299.07 g/m2)>多年封育对比区(254.39 g/m2)>一年封育对比区(187.37 g/m2);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多年封育区(2 906.90 g/m2)>一年封育区(2 587.26 g/m2)>多年封育对比区(2 378.93 g/m2)>一年封育对比区(2 029.17 g/m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萨茹拉 李金祥 侯向阳
【目的】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储量分布特征来确定合理的放牧管理方式并为区域SOC储量估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法分层测定典型草原0—100 cm SOC储量。【结果】①3个研究样地SOC储量为9.72—14.84 kg·m-2;②具有空间距离的3个研究样地土壤碳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样地内4种处理之间SOC储量差异显著,且均表现为中度放牧处理(moderate grazing,MG)>轻度放牧处理(light grazing,LG)>重度放牧处理(heavy grazing,HG)>对照(control area,CK);③随土层深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广全 土小宁 赵士洞 孙升辉 G.Gravenhorst
秦岭锐齿栎林、油松林和华山松林 (包括 0~ 60cm土层 )营养元素总贮量达 2 9 2 50 0~ 390 1 739t·hm-2 ,其大小为锐齿栎林 >华山松 >油松林 ,土壤中营养现贮量占系统总量的 93 1 0 %~ 99 39% ,植被层和凋落物层仅占 0 57%~ 3 0 0 %和 0 1 0 %~ 1 99% ;3林分乔木层生物量、木材蓄积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平均值分别为 1 2 0 4 83t·hm-2 、1 2 9 384m3·hm-2 和 1 2 2 6 9kg·hm-2 ,锐齿栎林 >油松林 >华山松林。 3林分林下植被层生物量现存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平均值分别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匡冬姣 雷丕锋
为了研究杉木人工林地下细根的碳分配及其随年龄变化规律,于2014年4月用土壤钻法对湖南省会同县杉木人工林三个不同林龄(7年生、17年生和25年生)细根生物量变化、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0~60 cm土层内杉木细根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7、17、25年生杉木林细根生物量分别为239.79 g·m-2、271.90 g·m-2和191.60 g·m-2,占杉木细根总生物量的68.45%、56.39%和68.64%。而林下植被层地下细根生物量随杉木林年龄的增大而减少,7年、17年和25年生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层细根生物量为别为207.20 g·m-2,54.8...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细根 生物量 垂直分布 林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福平 王虎威 朱艺文 张枝枝 李肖娟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物量 草畜平衡 祁连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