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5)
2023(13779)
2022(11626)
2021(10401)
2020(8837)
2019(20240)
2018(19712)
2017(38423)
2016(20383)
2015(23268)
2014(23494)
2013(23640)
2012(22703)
2011(20972)
2010(21584)
2009(20554)
2008(19723)
2007(17898)
2006(15962)
2005(14972)
作者
(61051)
(50974)
(50956)
(48577)
(32799)
(24576)
(23342)
(19703)
(19486)
(18301)
(17545)
(17143)
(16401)
(16224)
(16088)
(16008)
(15035)
(14940)
(14799)
(14769)
(13021)
(12618)
(12448)
(11785)
(11746)
(11539)
(11350)
(11250)
(10390)
(10120)
学科
(112518)
经济(112421)
(57435)
管理(56592)
(44970)
企业(44970)
方法(43038)
数学(38432)
数学方法(38200)
中国(33723)
地方(29835)
(28750)
金融(28748)
(26861)
银行(26834)
(26729)
(25970)
(24879)
业经(22354)
(20897)
(19272)
农业(18630)
(18387)
贸易(18372)
(17689)
地方经济(16776)
(15634)
财务(15598)
财务管理(15555)
企业财务(14913)
机构
学院(306594)
大学(305477)
(141945)
经济(139114)
管理(113588)
研究(110219)
理学(96002)
理学院(94912)
管理学(93612)
管理学院(93029)
中国(89635)
(65169)
(64569)
科学(63127)
(56578)
中心(51552)
财经(51163)
(50643)
研究所(50641)
(47489)
(46241)
经济学(45721)
北京(41679)
业大(41399)
经济学院(41112)
(39622)
农业(39393)
师范(39240)
(38615)
(38357)
基金
项目(190443)
科学(149830)
研究(141672)
基金(137582)
(118206)
国家(117170)
科学基金(100100)
社会(91985)
社会科(87449)
社会科学(87426)
(74882)
基金项目(71989)
教育(64468)
(62106)
自然(61279)
自然科(59842)
自然科学(59825)
自然科学基金(58797)
资助(57633)
编号(57283)
成果(47332)
(46868)
重点(43245)
(42950)
课题(40355)
(39532)
发展(38477)
国家社会(38292)
(37881)
教育部(37235)
期刊
(165848)
经济(165848)
研究(98980)
中国(64183)
(50563)
(46959)
(45851)
金融(45851)
学报(43643)
管理(41959)
科学(40679)
大学(33331)
学学(31487)
农业(30836)
教育(29540)
经济研究(27672)
财经(27074)
技术(26945)
业经(25462)
(23339)
问题(21732)
(17635)
技术经济(17463)
(16307)
世界(15809)
统计(15697)
国际(15597)
理论(15293)
商业(15261)
经济问题(13961)
共检索到486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齐莲英  
通过对金融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高度正相关;山西省的信贷结构一直与经济结构相吻合,新增的信贷资金在投向优势产品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存在着贷款较集中、大量资金沉淀于成长性较低行业的问题;资金分布的不平衡,不仅使山西省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也使省内各地市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格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春霞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金融支持瓶颈,因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应针对民营经济所具有的特点,积极思索,探求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雷  
文章通过对徐州14年来的经济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出经济发展与金融的相关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赵明勋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对于金融抑制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也成为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协整理论对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虽然会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它是以低效率为代价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只有放松金融管制才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仁伍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浙江经济发展转型指数,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协整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浙江金融业(银行、证券和保险)对经济发展转型的影响,得出金融业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总支持力度很小,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对经济发展转型不利,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则有利于经济发展转型的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晨钟  秦洁  
文章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协整分析对1990—2010年我国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经济增长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支出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国家财政对农村基本建设以及科技三项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两项指标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我国农村市场依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依然较小,国家金融支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劭佑  乔桂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往来呈快速增长趋势,金融市场的合作也从破冰进入迅速发展期。本文设计了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的指标体系,并量化评价了目前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VAR模型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当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金融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有一定影响,但还没有显现应有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诚  毛伟  
本文在金融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建立经济计量模型,验证了我国金融深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效用。通过实证分析笔者认为,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改善我国的货币结构,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和放开汇率,由市场来调节资金的供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赵明勋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金融抑制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也成为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主成份分析法和协整理论对中国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虽然会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它是以低效率为代价。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只有放松金融管制才会促进经济的持速、快速和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黄火生  
本文以江西省6个样本县为实例,对县域金融宽度与金融深度的特征、成因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抑制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金融宽度显得非常不足;现行县域金融供需、产权等制度安排不适应以小企业、微小企业、农户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基础,县域缺少满足小企业、微小企业、农户金融需求的金融机构层次;县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深度总体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当前迫切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金融变革、创新与开放等手段来改善县域金融结构、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功能与打破金融效率低下的僵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好  郝钰  
本文基于湖北省的省情,对不同种类和期限的金融资产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A股市场IPO的贡献十分有限,保险业的现状不能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银行贷款是推动湖北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金融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秀兰  
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影响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因子,并对各主因子指标构成和综合作用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类别划分,揭示了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并探讨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谷军  闻岳春  
浙江台州的银座、泰隆等民营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将业务主要定位于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市场占有方式和生存空间,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是经济市场化向深度推进地区经济结构状况的必然要求。允许这类金融组织的生存发展,也才能有效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玲  陶士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结合空间经济学非对称FC模型的理论,构建区域金融差异影响的实证模型,并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东部和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部区域金融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促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却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另外,劳动力要素、政府政策支持和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