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9)
- 2023(11006)
- 2022(9572)
- 2021(9256)
- 2020(7784)
- 2019(18239)
- 2018(17781)
- 2017(34817)
- 2016(19232)
- 2015(21581)
- 2014(21879)
- 2013(21851)
- 2012(20527)
- 2011(18467)
- 2010(18955)
- 2009(17846)
- 2008(18168)
- 2007(16824)
- 2006(14826)
- 2005(13092)
- 学科
- 济(80238)
- 经济(80161)
- 业(63710)
- 管理(55133)
- 农(49420)
- 企(40496)
- 企业(40496)
- 方法(33798)
- 农业(33043)
- 财(31623)
- 数学(30500)
- 数学方法(30139)
- 中国(21518)
- 业经(20087)
- 制(18870)
- 地方(18517)
- 务(15533)
- 财务(15504)
- 财务管理(15448)
- 贸(14958)
- 贸易(14954)
- 学(14920)
- 企业财务(14664)
- 策(14605)
- 易(14579)
- 财政(14151)
- 银(13094)
- 银行(13071)
- 体(12657)
- 行(12347)
- 机构
- 学院(276307)
- 大学(270768)
- 济(116847)
- 经济(114347)
- 管理(107435)
- 研究(93656)
- 理学(91900)
- 理学院(90988)
- 管理学(89531)
- 管理学院(89035)
- 中国(74263)
- 农(65505)
- 财(60191)
- 科学(57303)
- 京(56238)
- 农业(50346)
- 所(48817)
- 业大(46409)
- 中心(45272)
- 江(44237)
- 研究所(43676)
- 财经(43556)
- 经(39366)
- 范(35106)
- 北京(35105)
- 师范(34816)
- 经济学(34254)
- 州(33996)
- 省(33103)
- 院(32271)
- 基金
- 项目(177149)
- 科学(137952)
- 研究(132689)
- 基金(125923)
- 家(108596)
- 国家(107554)
- 科学基金(91326)
- 社会(82858)
- 社会科(78117)
- 社会科学(78090)
- 省(71654)
- 基金项目(66425)
- 教育(59442)
- 划(58501)
- 自然(57174)
- 编号(57035)
- 自然科(55742)
- 自然科学(55721)
- 自然科学基金(54687)
- 资助(51770)
- 成果(46962)
- 部(39704)
- 发(39468)
- 重点(39429)
- 课题(38300)
- 创(36059)
- 农(36011)
- 性(34419)
- 科研(33880)
- 创新(33768)
- 期刊
- 济(136417)
- 经济(136417)
- 研究(81279)
- 农(67282)
- 中国(57302)
- 财(49863)
- 农业(45273)
- 学报(42222)
- 科学(38905)
- 管理(32781)
- 大学(32506)
- 学学(30937)
- 融(30351)
- 金融(30351)
- 业经(27316)
- 教育(25680)
- 技术(23602)
- 业(22045)
- 财经(21006)
- 经济研究(19690)
- 问题(19267)
- 经(17912)
- 版(15765)
- 农村(15396)
- 村(15396)
- 技术经济(14921)
- 农业经济(14748)
- 世界(14062)
- 统计(13937)
- 经济问题(13564)
共检索到423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山西财政支农和减贫政策效应研究"课题组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央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山西省积极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 谢煊 朱美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巨大财力投入且十分艰巨的长期任务。新疆作为一个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建设落后、地方财政困难的现状,如何运用财政投入政策调动广大社会资源,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远东 温涛 王小华
针对既有农村减贫效应的研究,理论模型中变量空间效应考虑的缺失。本文从财政金融支农投入这一影响农村减贫主要动力源的角度构建了减贫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定量测度了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对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以及在省份间表现出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对本省份农村减贫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对邻接省份减贫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支农政策对本省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空间外溢效应不显著;农村贫困程度在省份间存在正的相互依赖性,即贫困地区往往集中连片存在;以及农村劳动力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间接促进农村减贫等一系列重要结论。
关键词: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 减贫效应 面板空间计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霞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延续了好的势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财政支农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昊
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都将财政支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财政支农政策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但同时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财政支农政策应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支农 效果 中央1号文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永俊 吴淑景 余聪
本文运用1978-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扩展的C-D函数得到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民相应收入的有效性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斌
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一直被作为政府干预农业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加以实施,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功能特征、内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等问题,并以此探讨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实效的具体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因此,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继连 李平英 李敏
通过对山东省调查表明,广大农民对财政支农政策的评价是正面的、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但是,由于财政力量有限而涉农事务头绪繁多,有些财政支农政策的受惠面窄且农民评价不高。影响农民对财政支农政策评价的因素较多,其中政策属性、政策宣传、政策执行和实施等是主要因素。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政策的支持强度,尽快将成熟的政策制度化,加强公共政策宣传,对分散的农业财政政策进行适当整合和简化,改进政策执行和实施程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伟艳 翟印礼
本文基于辽宁省525户农户调查,从农户需求角度,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农户对财政支农政策认知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本文对提高财政支农政策总体满意度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户 财政支农政策 认知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新万
国家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成为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财产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差距等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既有市场的,也有体制的。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乡差距 财政支农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颖
本文利用有关数据对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绩效进行了阐述,并根据计量结果,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农政策取向。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资金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焕彰 钱忠好
本文在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财政支农支出增长和农业产出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生产函数测定财政支农各类支出的边际产出效应 ,并从财政支农政策制定和执行两方面探讨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偏差的原因。主要的研究结论是 :农业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潜力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适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 ,并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达
在入世后的今天,我国财政支农政策需作相应调整。农民问题的主体不是粮食,而是经济收入。以下分析可以说明这一点。 1.受人多地少的国情制约,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只能依靠精耕细作不断加大劳动与生产资料的投入而提高产量,致使谷物单产已与发达国家中的农业大国水平相近或更高,按照中国现有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可说已达到极限了。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再加大投入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国祥
选择合适的国内支持措施,对于应对入世后的挑战至关重要。中国成为世贸正式成员后,农业生产将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大宗田间作物的生产,明显处于劣势。粮棉油等农产品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典型农区的农民收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国内支持,与市场准入、出口补贴一起、构成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的三大核心内容。我们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外生性,难以调整和改变。出口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外在的出口补贴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