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7)
- 2023(12801)
- 2022(11056)
- 2021(9934)
- 2020(8346)
- 2019(18955)
- 2018(18796)
- 2017(35667)
- 2016(19405)
- 2015(22026)
- 2014(22373)
- 2013(22415)
- 2012(21566)
- 2011(19973)
- 2010(20476)
- 2009(19173)
- 2008(19062)
- 2007(17565)
- 2006(15875)
- 2005(14684)
- 学科
- 济(104302)
- 经济(104135)
- 管理(51999)
- 业(48411)
- 企(37407)
- 企业(37407)
- 方法(36627)
- 数学(30388)
- 数学方法(30154)
- 中国(28551)
- 地方(28376)
- 农(27036)
- 业经(22607)
- 学(21628)
- 财(18921)
- 农业(18127)
- 环境(17661)
- 地方经济(16803)
- 和(16652)
- 制(16442)
- 贸(16249)
- 贸易(16239)
- 易(15592)
- 融(15257)
- 金融(15254)
- 银(15059)
- 银行(15025)
- 行(14584)
- 发(14427)
- 理论(14206)
- 机构
- 学院(292887)
- 大学(291537)
- 济(129241)
- 经济(126496)
- 研究(110693)
- 管理(105913)
- 理学(89106)
- 理学院(87963)
- 管理学(86510)
- 管理学院(85961)
- 中国(83505)
- 科学(67525)
- 京(63674)
- 所(58462)
- 财(57312)
- 农(52868)
- 研究所(52707)
- 中心(49426)
- 江(46702)
- 财经(44592)
- 业大(42763)
- 北京(41301)
- 农业(41029)
- 范(40962)
- 师范(40588)
- 经(40106)
- 经济学(40100)
- 院(39054)
- 州(37117)
- 经济学院(35796)
- 基金
- 项目(184331)
- 科学(143654)
- 研究(136201)
- 基金(130560)
- 家(113764)
- 国家(112744)
- 科学基金(94657)
- 社会(87725)
- 社会科(82094)
- 社会科学(82066)
- 省(73697)
- 基金项目(68638)
- 划(61595)
- 教育(61087)
- 自然(58434)
- 自然科(56771)
- 自然科学(56751)
- 自然科学基金(55721)
- 编号(55510)
- 资助(53519)
- 成果(46174)
- 发(46126)
- 重点(42462)
- 部(40283)
- 课题(39697)
- 创(37694)
- 发展(37271)
- 展(36668)
- 国家社会(35576)
- 创新(35337)
- 期刊
- 济(158814)
- 经济(158814)
- 研究(92437)
- 中国(65165)
- 农(49848)
- 学报(46281)
- 财(43595)
- 科学(42769)
- 管理(39150)
- 大学(34344)
- 农业(33660)
- 教育(32418)
- 学学(32277)
- 融(29474)
- 金融(29474)
- 技术(25737)
- 业经(25300)
- 经济研究(25295)
- 财经(22760)
- 问题(20740)
- 经(19715)
- 业(17949)
- 技术经济(16243)
- 贸(15951)
- 世界(15079)
- 统计(14326)
- 资源(14238)
- 商业(14172)
- 国际(14041)
- 版(13856)
共检索到465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晋生
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是山西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关系和问题。根据有关理论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山西建设和发展实际的"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将山西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关系的基本特点、问题及其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自然生态 进步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令政策
“十五”时期,山西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紧紧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才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广仁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等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同发达地区相比,显得滞后。本文以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从税收制度层面研究与分析了现行税收制度缺陷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新制度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提高税收制度效率与公平度,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为决策层提供了一些有较强针对性的税收制度改革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调整 区域性 税收优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艳
根据对近几年广西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工业总产值增长、就业增长和产业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民营经济在上述指标均呈现良好的发展状态,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根据民营经济的现状及其在广西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广西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经济增长 就业 产业效率 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建华,刘慧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群
城市特别是旅游城市,应发挥旅游业的多种功能,重点搞好“旅游搭台,经贸唱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旅游业要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本文阐述长春市旅游资源的特点,介绍“八大部”──净月潭风景名胜区、长春电影城和第二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成就。分析长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状况,论述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如何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把长春建成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为把吉林省建成发达的边疆近海省,从而为拓展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克俭
山西人口老龄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形成于本世纪初。2015年后将进入快速上升期,2029年后山西人口进入高度老化期,人口抚养比也将发生质的转变。人口老龄化将对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进程 经济 社会 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传毅 李旭 胡彬涵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较低。数据分析显示:类型结构中学术型人才的供给远大于科研类岗位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则明显小于当前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同时,科研类岗位的现实需求以及大量潜在需求尚未被学术型人才的供给所满足,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已逐步接近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为此,现阶段应保持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规模比例和各自增速,分类改革并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将类型结构调整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类型结构 协调 人才供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海银 孙理航 邢倩 房良 王美凤 金春林
目的:探索测量长三角城市群医疗服务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存在的短板及问题,为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一体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长三角27个地市为观察样本,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及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个维度的协调程度进行测量,同时基于相对发展度指标进行短板分析。结果:27个地市的经济发展及医疗服务价格变异大,耦合协调度最高为0.95,最低为0.12,协调的城市占比为67%,但各地协调发展程度变异大。其中,优质协调城市有3个,分别为上海,南京及苏州。严重失调有3个,分别为安庆、池州和宣城,主要短板是经济社会发展。结论:长三角城市群医疗服务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总体呈现较好的协调发展格局,但仍存在中度及严重失调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滞后是未来改革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天明 杨桂山 苏伟忠 万荣荣
在城市土地-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2006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海、苏州、无锡和杭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较高,是综合水平双高型协调;南京、宁波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型不协调;镇江、泰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双低的特征,是综合水平双低型不协调;常州、南通、扬州、舟山城市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昶达 韩跃红
为了分析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间耦合机理,文章基于逻辑评价模型构建健康中国评价模型,借助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表征经济社会发展,以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下同)为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的健康中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初级耦合协调阶段,健康中国建设整体滞后;地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差异显著,东部省区的耦合协调水平显著优于中西部省区;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空间聚集性,上海、浙江地区为耦合协调的热点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为当前的耦合协调冷点。
关键词:
健康中国 经济社会 耦合协调 耦合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昊 谭克虎
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快递业服务民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器;快递业刺激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快递业服务生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关键词:
快递业 经济 社会 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江江 戚巍 缪亚军
基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性构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利用协调度模型,从省际差异的宏观角度对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各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各省区科技发展失衡现象比较突出,应加强对科技落后地区的科技管理,这对于协调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科技 经济社会发展 协调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中浩 聂甜甜 高阳 孙诗萌 高峻
长江经济带是当前中国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来,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深入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耦合协调关系,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格局的基础上,剖析了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虽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在2005年以后降幅明显,这与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期保持一致。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各省市耦合协调度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2)重庆、江苏、安徽和四川等省市在研究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生态系统保护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使这四地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型地区逐步步入生态系统服务滞后型之列,表明这些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长江经济带内经济较发达的下游和中游省市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权衡难题,而经济欠发达的上游省市则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鹏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虽身居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岗位,但他仍然关心和惦念着陕西人民,并就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注意发展手工业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出路;技术革新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正确处理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关系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
朱德 陕西 经济社会 发展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