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8)
2023(3892)
2022(3449)
2021(3259)
2020(2719)
2019(5852)
2018(5611)
2017(10404)
2016(5560)
2015(6104)
2014(6040)
2013(5801)
2012(5495)
2011(4826)
2010(4746)
2009(4311)
2008(4101)
2007(3519)
2006(3145)
2005(2677)
作者
(16353)
(14070)
(13879)
(13020)
(8724)
(6919)
(6133)
(5314)
(5313)
(5040)
(4895)
(4577)
(4575)
(4338)
(4309)
(4198)
(4128)
(4126)
(3899)
(3898)
(3496)
(3286)
(3251)
(3237)
(3153)
(3147)
(3098)
(2955)
(2807)
(2787)
学科
(22632)
经济(22620)
地方(11132)
管理(10522)
(10128)
(9485)
方法(7581)
农业(7052)
(5964)
企业(5964)
业经(5648)
数学(5613)
数学方法(5530)
(4779)
地方经济(4697)
环境(4548)
中国(4222)
理论(4020)
(3705)
贸易(3701)
农业经济(3601)
(3533)
(3336)
资源(2984)
(2949)
生态(2824)
(2693)
(2598)
教学(2560)
土地(2526)
机构
学院(77158)
大学(71541)
研究(26967)
管理(26461)
(24435)
经济(23650)
理学(22424)
理学院(22082)
管理学(21498)
管理学院(21354)
科学(19538)
中国(18751)
(16053)
(15124)
业大(13662)
(13661)
(13609)
师范(13442)
中心(13065)
(13011)
研究所(12636)
农业(12374)
(12151)
(10874)
师范大学(10768)
(10748)
(10668)
旅游(10619)
(10605)
(10241)
基金
项目(54680)
科学(41864)
研究(39151)
基金(36689)
(32764)
国家(32453)
科学基金(27276)
(26504)
社会(22995)
社会科(21685)
社会科学(21678)
基金项目(21003)
(19576)
自然(18752)
自然科(18145)
自然科学(18135)
自然科学基金(17748)
教育(17263)
编号(16013)
资助(14968)
(13911)
重点(12555)
课题(12116)
成果(11111)
计划(10864)
发展(10781)
(10717)
(10627)
科研(10361)
(10155)
期刊
(33302)
经济(33302)
研究(17793)
(15522)
中国(14489)
学报(12772)
科学(12400)
农业(11170)
大学(9445)
学学(9122)
管理(8301)
业经(7548)
资源(7347)
教育(7197)
技术(6998)
(6724)
(6587)
旅游(6587)
(6587)
(6400)
(5509)
学刊(5303)
旅游学(5298)
游学(5298)
问题(4521)
(4497)
(4442)
金融(4442)
(4080)
林业(4048)
共检索到111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鄢志武  丁午阳  管园苹  赵孟莹  
本文对游客从某个固定景点出发,途经各个景点最终到达固定终点的最佳游览路线进行设计。文中以山西省5A级景区游览为例,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将其变为求解闭合回路的多旅行商问题(TSP)。本文利用lingo软件求解了在多约束条件下最合理的游览路线,以保证游客自驾游一次性参观所有的5A级景区的旅游路线最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玉成  
旅游风景区旅游线路的创新设计应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 游生产力建设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 托,以效益为中心。旅游线路的创新设计对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有着非常 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旅游效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麒  杨韫  张邱汉琴  
本文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及灰色关联系数,对2012年我国5A级景区门票免费的旅游经济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免费开放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其作用程度和当地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及集聚程度有着正向的联系;同时,这样的拉动作用也受到相关景区的产权结构与经营现状、管理政策、市场竞争程度以及5A级景区在行业内的地位和重要性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敏  张芙蓉  解智涵  
以山西省11个地市的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山西省A级景区数量、山西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与山西入境旅游收入指标,利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分析山西省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结果表明:A级景区重心为37. 33°N,112. 48°E,国内旅游收入重心为37. 23°N,112. 39°E,入境旅游收入重心为37. 91°N,112. 67°E。从三组二维组合矩阵来看,呈同步的城市有朔州、阳泉、长治、晋中,错位的城市包括大同、忻州、吕梁、太原、临汾、运城、晋城。针对空间错位现象,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欢   翟石艳   潘俊业   冯雨柯   闫培雪  
景区旅游线路设计对于提高游客体验和提升景区规划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一直是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基于虚拟地理实验和最大旅游效益原则,以景区演艺节目时间调整为切入点,设计实验场景,采用虚拟行为实验方法,探讨景区旅游线路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清明上河园景区的空间场景及演艺节目为例,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虚拟旅游场景中,游客仍然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和最大的信息收集量的目标;2)演艺节目优化场景下,旅游时间比、节目观看完整度和观看率等指标,均优于实际节目场景;3)虚拟行为实验方法在景区线路设计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方法,同时也拓展了旅游地理学的虚拟空间人地关系研究领域,为旅游地景区规划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宇娜  梅林  陈妍  
基于在线游客体验的视角,从用户体验性、技术支撑性、内容完备性和效应功能性四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旅游景区网站效用指数,用以反映网站建设水平的高低。通过对我国5A级旅游景区的官方网站效用指数的测度,结果显示:我国5A级景区网站建设和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态势;为了提升旅游景区网站效应,必须以在线游客需求为导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珺  伍翕婷  周林子  
5A级旅游景区代表了中国最高级别的精品旅游景观,具有打造城市品牌、助推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但其动态评选机制对地方环境质量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文章以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5A级旅游景区机制是否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督缺位,从而推动企业环境治理。研究发现:当地方城市存在5A级旅游景区时,当地企业的环境投资更多,且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处于5A级旅游景区的企业承受的政府环境监督力度相对更强,但更多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环保补贴对5A级景区不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资源相对于人文资源景区对企业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旅游收入占地方GDP比重更大时,5A级旅游景区的环境治理作用更强。综上,文章首次结合中国旅游景区的评级制度,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环境治理的驱动因素,这对探索如何协同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环境保护激励、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渊  丁燕杰  王德  
以人为本的旅游线路设计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旅行时间限制和空间行为特征,这有别于传统的至上而下、依据专家经验判断的旅游路线设计方法,逐渐引起旅游学者的重视。文章提出考虑旅游者时间约束和空间行为特征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首先考虑旅游者的旅行时间约束,然后基于GPS数据和社会网络模型分析旅游者对景点的选择特征,再利用GIS分析最优路径,综合构建了一种新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法。以厦门市鼓浪屿为例,对263个旅游者GPS轨迹及其94个选择景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入口上岛旅游者在半天和一天的符合行为特征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史甜甜  曾丽  靳文敏  关燕琴  
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我国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该研究梳理了景区微信公众号的对客服务功能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构其服务功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对我国259家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建设水平进行评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在地服务、电子商务和交流咨询4类一级功能指标,涵盖24个二级功能指标;(2)与景区官方网站比,在地服务类功能为景区微信公众号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增功能类型;(3)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体系各一级功能和二级功能权重均存在差异,4类一级功能中,信息类和在地服务类功能权重较高,电子商务类和交流咨询类功能权重较低,功能体系及权重构成了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4)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建设水平评估结果显示,我国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建设综合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不同景区差异明显。不同类功能建设水平亦存在差异,信息类功能建设水平最高,在地服务类功能的建设水平最低。作为权重较高但建设水平最低的新兴功能,在地服务类功能应该在未来景区微信公众号建设中得到更多关注。5A级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对客服务功能体系、功能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结果,为我国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与服务提升提供了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史甜甜  关燕琴  翁时秀  
文章基于对中国259家5A级旅游景区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的测评结果,利用GIS平均中心法、标准差椭圆法、分区均值比较法、分级频率统计法等方法,对中国5A级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从景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综合水平看,东部地区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水平高的景区数量和比例最高,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高水平景区呈现向东南方向集中的空间特征;西部5A级景区数量虽然少于东部,但其微信公众号功能建设综合水平均值和中高及以上水平的景区比例最高。(2)从景区微信公众号4个一级功能的建设水平看,在地服务类功能建设水平加权平均中心向东偏移最多,且呈现较明显的集中态势;交流咨询类功能建设水平加权平均中心向西偏移最多;信息类和电子商务类功能建设水平加权平均中心偏移及集中态势均不明显。东、中、西部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地区景区微信公众号信息类、电子商务类、交流咨询类3个一级功能建设水平的均值和中高及以上景区比例均为最高,东部地区景区微信公众号仅在地服务类功能的建设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景区微信公众号的4个一级功能建设水平均值均最低。研究表明,在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景区信息化建设中,西部地区高级别景区逐渐赶超东部和中部地区高级别景区,东、西部趋向更均衡的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小辉  李雪芬  
门票收入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满意度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影响。在国家多次出台推动景区门票降价政策背景下,本文借助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国家5A级景区门票降价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感知价值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景区门票降价能够显著提升游客的旅游满意度,而且感知价值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传导作用。通过对感知成本价值、感知服务价值和感知情感价值等感知价值三个维度的进一步分析,得出感知成本价值、感知服务价值和感知情感价值均起到一定传导作用的结论。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要抓住数字经济契机,转变景区发展模式;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增强游客感知价值;完善景区服务实施,提升游客安全感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牛永革  曾文君  
因特网在中国的快速普及给目的地营销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目的地官方网站是一个重要的品牌化途径,而从品牌化角度研究我国旅游官方网站的信息内容,即如何使用品牌这一工具建立独特清晰的目的地形象,当前尚属于未探求的领域。该研究运用规范的内容分析方法评估我国5A级旅游网站品牌化现状,把我国5A级旅游网站划归为高品牌化、中品牌化和低品牌化三种类别,发现了目的地官方网站的品牌化有助于建立积极正向的目的地形象,并由此提出了重要的管理启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静雯  顾成林  魏虹旭  
近几年来有关国家5A级景区旅游高峰季门票价格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文章采用SurperMap、叠加分析以及空间数据自相关模型,进而研究门票价格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分布大致以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多数分布于东南地区,河南省为景区分布的热点中心,其他各省主要以陕西省、湖北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等行政区,呈现为数量高值与数量高值集聚的现象。(2)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高峰季门票价格的分布,呈现出以鄂尔多斯至桂林一线,为条带状分布,该线以东的景区门票价格呈高低值零星分布,该线以西的景区除喀纳斯景区外,门票价格南北差异大,呈现南高北低的局面。(3)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高峰季门票价格分布情况主要受交通、区位优势、景区性质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景区旅游业研究的新方向,通过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与旅游高峰季门票价格相结合,从而对有关部门或游客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永凤  瓦哈甫·哈力克  卢龙辉  
随着5A级景区"退出机制"的实施,各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5A级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探讨中国5A级景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选取2007年、2011年、2015年全国5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空间自相关、空间回归模型、最邻近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结果显示:1)中国5A级景区呈凝聚型分布,集中程度逐渐增强;2)5A级景区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并非随机分布,2007年中国5A级景区的空间聚类整体上存在差异性,而2011年、2015年空间聚类的差异减小,但空间集聚态势加强;3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占雷  许鑫  李丽梅  杨勇  
本文以游客发表在网络中的游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记中呈现的景点共现次数和烈度指标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华东地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内热门景点的分布状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描绘了这些景区之间的共现关系,并依据各景区距共现核心位置的远近及其所辖景点的冷热均衡状况这两项指标将景区划分为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景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