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2)
- 2023(7552)
- 2022(6682)
- 2021(6142)
- 2020(5542)
- 2019(12879)
- 2018(12742)
- 2017(24939)
- 2016(13943)
- 2015(15745)
- 2014(16048)
- 2013(16275)
- 2012(15535)
- 2011(14018)
- 2010(14143)
- 2009(13155)
- 2008(13446)
- 2007(12266)
- 2006(10397)
- 2005(9289)
- 学科
- 济(59892)
- 经济(59837)
- 管理(38169)
- 业(37237)
- 方法(29791)
- 企(28429)
- 企业(28429)
- 数学(26690)
- 数学方法(26447)
- 农(17925)
- 财(15068)
- 地方(14366)
- 学(14135)
- 中国(14078)
- 农业(12116)
- 业经(11358)
- 制(10724)
- 贸(10515)
- 贸易(10513)
- 易(10180)
- 和(10054)
- 务(9400)
- 财务(9378)
- 财务管理(9353)
- 环境(9156)
- 企业财务(8903)
- 银(8583)
- 银行(8557)
- 融(8541)
- 金融(8539)
- 机构
- 大学(207116)
- 学院(206264)
- 济(83037)
- 经济(81116)
- 管理(77772)
- 研究(71489)
- 理学(67175)
- 理学院(66367)
- 管理学(65133)
- 管理学院(64741)
- 中国(52947)
- 科学(47694)
- 京(43881)
- 农(43256)
- 所(38547)
- 财(37630)
- 业大(35449)
- 研究所(35373)
- 农业(34438)
- 中心(33725)
- 江(32313)
- 财经(30290)
- 范(27674)
- 经(27421)
- 师范(27356)
- 北京(27061)
- 经济学(25527)
- 州(25517)
- 院(24904)
- 省(24894)
- 基金
- 项目(139679)
- 科学(108519)
- 基金(100447)
- 研究(97961)
- 家(89007)
- 国家(88283)
- 科学基金(74093)
- 社会(60859)
- 社会科(57596)
- 社会科学(57571)
- 省(57271)
- 基金项目(53878)
- 自然(49572)
- 自然科(48254)
- 自然科学(48232)
- 自然科学基金(47368)
- 划(47007)
- 教育(44857)
- 资助(41639)
- 编号(39747)
- 成果(32190)
- 重点(31910)
- 部(31169)
- 发(30686)
- 创(28193)
- 科研(27327)
- 课题(27218)
- 计划(27110)
- 创新(26473)
- 教育部(25824)
共检索到298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果 胡正 张保缺 王成社 张辉
【目的】明确山西省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及其数量性状多样性的地理分布,为山西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省已编目入库的544份野生大豆为材料,对其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及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研究的8个质量性状,山西省半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大豆;太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山西省材料。4个数量性状的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大豆的变异程度高于半野生大豆,山西材料的变异程度高于太原材料;初步推断37~38°N、112~113°E经纬小区为山西省野生大豆数量性状的多样性中心。利用30对SSR引物分析了49份山西太原野生大豆材料,共检测到208个等位变异,每个S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文林 郭蓓 文自翔 李囡 濮绍京 赵波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来源地的野生小豆种质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2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40个DNA片段,其中197条谱带表现出多态性。对基于数字化处理后的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16个野生小豆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日本类群、中国类群、不丹类群和尼泊尔类群,材料的归组与其来源地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RAPD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涛 王振猛 杨庆山 周健 王莉莉 刘德玺 魏海霞
【目的】探究山东省野生豆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以及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省分布的6个群体61个野生豆梨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清晰条带1 344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16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 340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9.75%。扩增条带中包含特异性条带179条,通过这些特异性条带可对88.52%的野生豆梨单株进行鉴别。6个野生豆梨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及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07%~55.09%、1.240 7~1.550 9、1.154 1~1.237 8、0.090 5~0.145 5及0.134 6~0.227 1。AMOVA分析显示,12.53%的变异来自群体间,87.47%的变异来自种群内。UPMGA聚类分析得出,61个单株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737 8~0.884 3之间,平均值为0.806 8。在遗传相似系数0.806处可划分为5组,其中部分来源于同一地区的单株并没有完全聚为一组,而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824处分割时,还可将第Ⅴ组分为8个亚组,且亚组中来源于同一地区的资源倾向于聚为一类,主效应分析结果和UPGMA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山东省野生豆梨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各群体内遗传分化程度大于群体间,且群体间的地理来源和遗传变异程度并没有严格的相关性。
关键词:
豆梨 野生群体 遗传多样性 AFL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虎 赵团结 丁艳来 邢光南 盖钧镒
【目的】从分子标记等位变异水平上探讨中国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特点和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机制,并以重要生态性状全生育期为代表解析性状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方法】从全国24个省区不同地理生态型的野生大豆材料中抽选174份组成代表性样本,选用204个SSR标记,利用TASSEL及STRUCTURE 2.2软件进行群体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群体的地理分化、亚群体特异性及全生育期位点等位变异的地理分化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中国野生大豆群体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20条连锁群中,I和C2连锁群有相对较多的位点平均等位变异和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建霞 雷海英 温日宇 郭耀东 王润梅 周凤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山西省12份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79个等位位点,其中,77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7.5%;S189、S151和STM001这3个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作为12份马铃薯品种间鉴别的分子依据;12份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 2~0.626 9之间,平均值为0.421 7。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32处,将12份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有3个品种(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冀张薯8号),同薯24和紫花白分别归为第Ⅲ类和第Ⅳ类,其余7个品种归为第Ⅱ类(其中全部为山西省选育的马铃薯品种,亲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元 任彦鑫 禾璐 张雁明 张彬 王兴春 李红英 韩渊怀
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对山西省41份青狗尾草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表型水平,通过分析每份资源的株型、穗型、叶型等14个表型性状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山西青狗尾草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中叶片绿色的深浅即叶绿素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76,其余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也大多保持在2.0左右;大多数青狗尾草的穗型为纺锤形,籽粒颜色和形状分别是青色和纺锤形。通过表型聚类可将山西青狗尾草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主要表现为株高、穗数等整体指标居中;第2类主要表现为植株小,穗数少,单株干重低等;第3类主要表现为植株高大,穗数多,穗重等。聚类分析发现表型多样性与山西特定生态地理区划有一定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叶 董青松 陈亮 侯云龙 刘德泉 王跃强 张君 王新风 张玲 于维 邱红梅
为明确吉林省2003—2022年育成的大豆品种(系)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选取2003—2022年育成的299份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覆盖大豆基因组的SNP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3 240个SNP标记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出A/A、A/G、A/T等16种基因型,分子标记多态信息量(PIC)范围为0.009 9~0.556 1,平均值0.318 4;使用Powermarker vision 3.25软件,得到样本群体等位基因频率为0.688 3、平均PIC为0.318 5。2)参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44.86%~95.46%,平均为63.40%;其中,遗传相似系数在60%~70%的材料最多,样本数为170份,占参试材料的56.86%。3)根据遗传距离将参试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Ⅰ、Ⅱ、Ⅲ、Ⅳ类群分别含有8、3、115、173份品种(系);来源于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系)一般划分到同一类群。4)进一步利用STRUCTURE进行遗传结构预测,结果显示K=4,表明参试的299份品种(系)可被划分成4组独立的遗传结构类群;第1、2、3、4遗传结构类群分别含有24、18、105、152份品种(系),第1遗传结构类群含祖先遗传物质最多,第2、3、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逐渐增多,第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为46.80%。综上,参试大豆品种群体总的遗传背景相对狭窄,但随着外引遗传物质的引入,第4遗传结构类群(152份)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总体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常汝镇 吕文河
利用 4 9对SSR引物和 14个农艺性状对 96份黄淮夏大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以了解黄淮夏大豆产区的资源多样性状况 ,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帮助。结果表明 ,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 1.0 70 0~2 .7310 ,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 0 .5 313~ 0 .92 0 3;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1.1912 ,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为 0 .6 0 79,可见黄淮夏大豆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96份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分子数据聚类结果均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根据农艺性状聚类时 ,可根据种皮色将材料划分为 2大类群。种皮色、生育期、粒大小相同...
关键词:
黄淮夏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志元 杨玉花 武国平 卫一超 张瑞军
为保持大豆杂种优势利用中亲本的遗传差异,利用64对SSR引物对68个大豆品种(系)包括53个中国品种(系)和15个美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7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5.86个,变化范围为2~12个,其中53个中国品种(系)检测到373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5.83个,变化范围为2~12个,15个美国品种检测到288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4.50个,变化范围为2~9个;总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366~0.900,平均为0.677,其中53个中国品种(系)变化范围为0.370~0.909,平均为0.682,15个美国品种变化范围为0.309~0.817,平均为0.590。聚类分析表明:68个大豆品种(系)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529~0.973,平均GS值0.707,在相似系数0.65处,可将供试的品种(系)聚为2大类,第Ⅱ类在相似系数0.69处又可分为5个亚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福亮 花喆斌 汪贵斌 张往祥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浙江西天目山、贵州务川、湖北大洪山区、重庆金佛山区和福建武夷山区等5个群体150个银杏Ginkgo biloba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2个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到194个位点,多态位点13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66.67%。用PopGen 32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群体水平是0.431 7,Shannon信息指数(I)的群体水平是0.621 1,基因分化系数(Gst)是0.288 2。Shannon信息指数(I)分析揭示的银杏群体遗传分化水平[(Isp-Ipop)/Isp]=0.190 3,AMOVA分析结果得出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佟广香 匡友谊 尹家胜
目前哲罗鱼(Hucho taimen)处于濒危状态,野生样品采集较困难,因此对其种群遗传结构了解甚少。本研究应用7对AFLP引物对5个野生哲罗鱼群体(104个体)进行了扩增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7对引物共扩增出1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70.18%;多态性位点数(AP)、多态性位点比率(P)、观测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和遗传距离(D)揭示的规律一致,在5个群体中上述指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虎头江段2002、抓吉江段、海青江段、虎头江段2006、呼玛河,H在0.148~0.1953之间,I在0.2215~0.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陈发棣 张飞 陈素梅 房伟民
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11份不同地理居群野生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03条扩增带,其中有187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1.9%;29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446条扩增带,其中有43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7.5%;11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088 7~0.615 5之间。聚类分析表明,紫花野菊、野路菊及其变种能很好地区分开来,但是野生菊资源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似乎并不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春宝 谭化 赵丽梅 彭浩 吕龙石
以野生大豆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和RT-PCR技术获得一个野生大豆糖原合成酶激酶类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GsGSK1)。该基因的ORF为1 233 bp,推断其编码410氨基酸的多肽。将此基因和与大豆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较发现二者有11个核苷酸SNP位点差异,其中,10个为同义突变,1个为非同义突变,同源性达到99.1%。通过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GsGSK1,将该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拟南芥,获得了T1抗性苗,为进一步鉴定GsGSK1的基因功能提供了试验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英英 韩海荣 康峰峰 赵琦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山西省8个辽东栎天然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北京东灵山小龙门林场群体进行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相关关系的对比分析,旨在为辽东栎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使用11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到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272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1859;得出山西省辽东栎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538,Nei多样性指数为0.752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7543。这一结果表明辽东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是相对较高的。研究还表明,辽东栎群体的绝大部分遗传变异是发生在群体内的(95.99%),仅有4.01%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群体间,并且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宇 郭琪 董黎 孙宇涵 牛东升 刘佳平 王红生 李云
【目的】了解各对EST-SSR引物检出的等位简单序列重复片段数量,解析吉县良种基地刺槐无性系种质的多态性状况与种质间亲缘关系,为引物利用和刺槐种质遗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课题组开发的45对EST-SSR引物进行PCR扩增,使用毛细管电泳仪对产物进行检测,用Popgene 1.32版软件对群体遗传参数进行评估,利用NTsys 2.10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5对EST-SSR引物中,除了引物RP-24均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44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重复序列298个,每对引物检测到2~15个,平均6.77个。群体观测杂合度(Ho)的变化范围为0.022 7~0.842 1,平均为0.412 6。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088 7~0.822 3,平均为0.484 0。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85 2~0.796 6,平均为0.444 4。【结论】该基地的刺槐无性系种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由聚类结果可知,在遗传距离为0.81时,可将96份刺槐无性系种质聚成5类。聚类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刺槐无性系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于利用这些引物用于刺槐的种质评价、资源管理和辅助育种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