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8)
- 2023(13349)
- 2022(11543)
- 2021(11015)
- 2020(9356)
- 2019(21836)
- 2018(22029)
- 2017(42272)
- 2016(23140)
- 2015(26428)
- 2014(26727)
- 2013(26186)
- 2012(24070)
- 2011(21632)
- 2010(21875)
- 2009(19868)
- 2008(19575)
- 2007(17415)
- 2006(15288)
- 2005(13108)
- 学科
- 济(92304)
- 经济(92206)
- 管理(65868)
- 业(59506)
- 企(49551)
- 企业(49551)
- 方法(44321)
- 数学(38399)
- 数学方法(37648)
- 农(26048)
- 中国(23822)
- 学(21670)
- 地方(21582)
- 业经(20517)
- 财(20471)
- 理论(17630)
- 农业(17286)
- 环境(16586)
- 和(15837)
- 制(15324)
- 贸(14865)
- 贸易(14854)
- 易(14381)
- 技术(14003)
- 划(13502)
- 教育(13222)
- 务(12692)
- 财务(12602)
- 财务管理(12576)
- 银(12307)
- 机构
- 大学(324507)
- 学院(323837)
- 管理(129330)
- 济(119929)
- 经济(116895)
- 理学(112007)
- 理学院(110761)
- 管理学(108322)
- 管理学院(107777)
- 研究(105873)
- 中国(78498)
- 京(70402)
- 科学(69548)
- 农(54108)
- 财(54019)
- 所(53420)
- 业大(51250)
- 中心(49333)
- 研究所(48789)
- 江(48656)
- 范(44815)
- 北京(44494)
- 师范(44404)
- 财经(43047)
- 农业(42110)
- 州(39724)
- 经(39009)
- 院(38780)
- 技术(36759)
- 师范大学(35660)
- 基金
- 项目(223290)
- 科学(173947)
- 研究(162685)
- 基金(158679)
- 家(138162)
- 国家(136998)
- 科学基金(117632)
- 社会(98654)
- 社会科(93226)
- 社会科学(93194)
- 省(90472)
- 基金项目(84561)
- 自然(78416)
- 自然科(76517)
- 自然科学(76499)
- 教育(75991)
- 自然科学基金(75045)
- 划(74686)
- 编号(68016)
- 资助(66667)
- 成果(54803)
- 重点(49908)
- 部(48045)
- 课题(47340)
- 发(47121)
- 创(45659)
- 科研(42611)
- 创新(42528)
- 大学(41415)
- 项目编号(41028)
- 期刊
- 济(134809)
- 经济(134809)
- 研究(92187)
- 中国(66320)
- 学报(53204)
- 农(49326)
- 科学(48294)
- 管理(47431)
- 教育(43437)
- 大学(40370)
- 财(39624)
- 学学(37474)
- 农业(34630)
- 技术(31774)
- 融(24182)
- 金融(24182)
- 业经(22989)
- 图书(20460)
- 经济研究(19811)
- 财经(19658)
- 业(17846)
- 问题(17002)
- 经(16690)
- 科技(16461)
- 资源(16149)
- 技术经济(16128)
- 理论(15761)
- 版(15740)
- 统计(15215)
- 实践(14559)
共检索到47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效梅
伴随着山西省综改试验区的建立,生态补偿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进行生态补偿时应充分考虑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模式和生态保护机制,并确定生态补偿顺序,从而兼顾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切实提高山西省综改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综改区 生态补偿模式 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颖 李志强 陈泽珅
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其目的是实现山西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山西省转型综改区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山西省转型绩效进行测度分析。
关键词:
转型综改 熵值法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爱英
在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山西省乡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功能越来越脆弱,文章结合山西乡村发展实际,从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环境整治型模式、工业带动型模式四个方面阐述山西省生态型美丽乡村的构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倩 匡小平
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选择合适的生态补偿模式对于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生态补偿模式过多依赖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市场化交易模式发展缓慢。为提升生态补偿效率,我国的生态补偿应在优化政府补偿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市场交易机制的激活来促进市场补偿模式的发展,实现生态补偿的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政府主导模式 市场补偿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强 朱文婕 李祝平
近年来,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省会长沙为中心的高速公路交通网,但高速公路建设却对湿地等生态环境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入手,以美国和荷兰的补偿制度为例,讨论其施行的背景、政策、方法及演进的过程,考察湖南高速公路建设中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及符合实际的补偿制度,以恢复和改善湖南生态环境的质量。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高速公路建设 湖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山西省南北区域火电成本差异及上网电价研究》课题组
山西省地理呈狭长的南北走向,加之经济发展水平及煤炭赋存等存在差异,南北火电成本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2002年以来,随着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煤电矛盾突出,这种差异越来越明显,已经影响到山西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南北区域火电企业2002-2012年生产经营状况对比分析,尤其是成本差异分析,提出相应的成本补偿机制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璐 薛耀文
文章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切入点,阐述了选择替代产业的必要性。以全面、客观和可操作性为原则,提出了选择替代产业的思路,即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初选和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终选,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替代产业的选择,结果显示,文化旅游业为山西省第一替代产业。在对典型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演替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种产业演替模式,分别是:线性演替、以点带面、网状演替。文章认为,根据山西省的发展实际,要坚定不移地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第一替代产业培育发展,采用重大项目驱动的网状演替模式助力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山西省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替代产业 产业演替 文化旅游业 产业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爱萍
"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模式是指本土化农产品依托互联网开放性、共享性、去中心化的本质特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精准、高效地完成营销的典型方式和手段。山西省"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整体上处于由产业链整合阶段向"互联网+"驱动阶段转化的过渡期,产生了政府主导型、特色产品驱动型、自主选择型三种典型模式;提出了挖掘培养农产品电商营销人才、制定《山西省网销农产品标准2020》、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保养和维护、构建新型农产品网销信用体系、创新发展多样化的网销农产品商业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产品 营销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雪娇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康养旅游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方式,已成为推动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山西省来说,根据康养旅游发展情况,研究如何充分整合利用地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形成适合山西省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对于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康养旅游 模式 存在的问题 康养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效梅
一、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的生态补偿依托丰富的焦煤资源,焦化产业在山西全境得以迅速成长,特别是在焦煤资源富集区域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焦化工业园区,焦化产业成为山西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1世纪以来,经过清理整顿,政府对大量选址不合理和产能落后的焦化企业均叫停,逐步形成了以吕梁汾阳市、孝义市,临汾洪洞县,太原清徐县,晋中介休市、灵石县,长治潞城市,运城河津市六个地区的八大焦化工业园区,在焦化工业园区逐步实现集中洗煤、配煤,煤矸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利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严重阻碍。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在生态补偿法律与政策的制度建设与实践的考察,对我国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法律与政策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建立健全水土流失生态补偿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强调政府责任、注重市场手段的运用、注重水土保持必要性和生态补偿意识的宣传和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生态补偿 政府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志 曾绍伦
生态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有效方案,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减排是其重要内容。推进城市能源Uber模式建设已成为城市节能减排、建设生态城市和解决供电安全可靠性的一个有效方案和重要方面。文章提出基于分布式电源系统和城市微电网系统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能源Uber模式,分析能源Uber模式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实现条件、障碍和瓶颈,提出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中能源Uber模式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吉福
特色小镇作为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环境优美和配套完善的综合体,是一种可持续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对优化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空间资源配置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文章从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背景出发,梳理了全国及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大同市在产业结构、开发建设、政策支撑、思想意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做到六个结合、培育八种特色模式,以期能为推动大同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等方面给予有益启发和探索。
关键词:
特色小镇 路径 模式 大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吉福
特色小镇作为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环境优美和配套完善的综合体,是一种可持续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对优化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空间资源配置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文章从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背景出发,梳理了全国及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大同市在产业结构、开发建设、政策支撑、思想意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做到六个结合、培育八种特色模式,以期能为推动大同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等方面给予有益启发和探索。
关键词:
特色小镇 路径 模式 大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一鸣 田守云 杨洪梅
小麦、玉米实施机械化套作,使粮食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的套作机械化种植模式。有利于在早春干旱、低温光照短的晋中地区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