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0)
2023(11261)
2022(10133)
2021(9517)
2020(8037)
2019(18489)
2018(18513)
2017(35632)
2016(19518)
2015(21815)
2014(21754)
2013(21582)
2012(19690)
2011(17688)
2010(17470)
2009(15949)
2008(15291)
2007(13147)
2006(11508)
2005(9733)
作者
(56711)
(46881)
(46706)
(44516)
(29874)
(22654)
(20939)
(18603)
(17836)
(16515)
(16463)
(15711)
(14827)
(14619)
(14373)
(14200)
(14173)
(13937)
(13472)
(13318)
(11812)
(11321)
(11222)
(10584)
(10543)
(10542)
(10365)
(10292)
(9395)
(9385)
学科
(76929)
经济(76856)
管理(56138)
(51133)
(42016)
企业(42016)
方法(36683)
数学(30846)
数学方法(30532)
(22017)
地方(19432)
环境(19272)
(18926)
中国(17994)
业经(17610)
(17195)
农业(15208)
(13759)
(13701)
理论(13386)
(12902)
贸易(12894)
(12492)
技术(11717)
(11246)
(11052)
财务(10993)
财务管理(10976)
企业财务(10415)
资源(10327)
机构
学院(273465)
大学(272751)
管理(112595)
(102412)
经济(100027)
理学(98491)
理学院(97339)
管理学(95688)
管理学院(95219)
研究(89653)
中国(64137)
科学(60064)
(58170)
(45677)
(44639)
(44304)
业大(43681)
研究所(41375)
中心(40938)
(39594)
(38621)
师范(38282)
财经(36438)
北京(36419)
农业(35670)
(33117)
(33027)
(32344)
师范大学(31150)
经济管理(29023)
基金
项目(197061)
科学(154783)
基金(142421)
研究(142353)
(124344)
国家(123323)
科学基金(106272)
社会(88633)
社会科(83886)
社会科学(83860)
(79618)
基金项目(77871)
自然(70914)
自然科(69113)
自然科学(69098)
自然科学基金(67822)
(65544)
教育(63832)
编号(58182)
资助(58014)
成果(45124)
重点(43839)
(42441)
(42200)
(40398)
课题(39469)
科研(37929)
创新(37587)
计划(35902)
大学(35712)
期刊
(111525)
经济(111525)
研究(73565)
中国(47353)
学报(44901)
科学(42161)
(40721)
管理(37955)
大学(33145)
学学(31278)
(30871)
农业(28965)
教育(28176)
技术(22249)
业经(19789)
(17461)
金融(17461)
资源(16366)
财经(16043)
经济研究(15742)
图书(15268)
问题(14703)
(14683)
科技(14335)
(13523)
理论(13220)
技术经济(12721)
(12711)
实践(12444)
(12444)
共检索到381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果  
文章以山西省为研究区,选取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其指标权重,并利用综合指数法测算山西省2000~2017年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GIS软件汇编山西省2000年、2005年、2011年及2017年的空间差异图。研究发现:从时间来看,2000~2017年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值以年均增速为14.72%的速断呈不断上升态势发展;从空间来看,2000年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均相对较低,但南部总体水平高于北部地区,2005年山西省东部地区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高于西部地区,2011年晋中、晋城及运城的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高,2017年空间形态呈现东南部生态资源承载力水平高于西北部地区。通过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接待游客设施及建立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景点等方式能提高山西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生态较脆弱的旅游目的地出现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各国对旅游地生态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极大关注。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提出与发展,成为协调景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生态环境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文章综述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观点,并从内涵入手,系统地对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义、特征、分类、系统组成及影响因子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探讨了目前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中的不足,并就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为完善生态旅游承载力理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江天  甘碧群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是实现对生态旅游景区合理规划、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运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足迹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区的生态足迹的供给与需求,建立了基于生态足迹的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潇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在当今旅游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随着生态旅游被人们所熟知,大量的景区正在经历着对人类行为承受力的考验。本文在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发展现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和理论发展与实践中的问题等展开讨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龙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概念、构成,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构建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景区旅游承载力的管理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赞  李丰生  
本文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分别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评价体系、量化方法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进一步探讨当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新凤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描述环境状态的主要参量之一,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通过建立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对山西省历年来和11个地市2003年的大气环境承载力现状进行评述;根据预测模型,采用警告型预测和目标导向型预测对山西省和11个地市大气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污染物浓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排污系数和应有的递减速率以及11个地市的污染物排放量应达到的基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广玲  香宝  迟文峰  何连生  王宝良  王玥  
生态脆弱区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能够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构建区域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将GIS技术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相结合,进行西南山区旅游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旅游生态承载能力总体较好,属于中等承载力的区域分布最为广泛,面积比例达35.8%;低承载力主要分布在四川平原和盆地丘陵区,另外在云南和贵州低山丘陵区零星分布,高和较高承载力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和广西西北部山地两大片区;研究区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和旅游活动压力具有空间差异特征,水域面积比例、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秀平  翁钢民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提升目的地相关主体的满意度、促进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旅游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标体系、计量模型、应用研究和管理工具等5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指出:(1)针对旅游相关主体偏好的区间性特征、界定基于多主体需求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体系,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供给指标与主体对旅游环境的需求要素角度构建指标体系;(2)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计量模型的科学性与精确性,分析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的动态匹配机理、测度模型,模拟特定主体的行动轨迹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波动轨迹;(3)结合时代特征,关注典型区域,并展开应用研究;(4)对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进行优化,分析可持续承载"潜力"转化为可持续承载"实力"的系统性管理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泰城  肖鹤亮  
进行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量化方法的研究,对于指导旅游可持续发展,协调旅游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文章综述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和理论发展过程,对目前国内用于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文章分别对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应用的相关研究领域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趋势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科学有效地衡量和评价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推动我国城市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今后区域旅游发展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在海岛旅游研究背景基础上,总结出海岛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六大特点:空间完整性、进入条件具有可游性、季节性、产品多样性、综合性、神秘性。归纳了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相关概念。通过分析环境承载力在旅游研究中的方法应用,试图构建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成立专家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到评价指标集;扩大专家组范围进行封闭式调查,对指标进行筛选,辅以专家座谈,确定29个评价指标;进行层次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奥勇   吴京盛   汪雅   张亦恒   李雪娇  
伴随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科学评估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旅游、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界定了TECC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TECC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1年中国TECC呈上升趋势,四个系统协同演进,但各系统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2011—2021年中国TECC总体差异有所上升,区域间差异缩小而区域内部总差异在扩大,差异主要来自于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3)2011—2021年中国TECC障碍度总体上经济系统>旅游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高障碍指标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相关企业、就业人数、医疗水平和城市交通五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奥勇   吴京盛   汪雅   张亦恒   李雪娇  
伴随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热点问题,科学评估旅游环境承载力(TECC)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旅游、经济、生态、社会四个系统界定了TECC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TECC的时空演化特征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1年中国TECC呈上升趋势,四个系统协同演进,但各系统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2011—2021年中国TECC总体差异有所上升,区域间差异缩小而区域内部总差异在扩大,差异主要来自于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3)2011—2021年中国TECC障碍度总体上经济系统>旅游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高障碍指标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相关企业、就业人数、医疗水平和城市交通五方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潇  
从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健康和社会民生改善4个方面,构建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维状态空间模型,对2002—2013年湖北省17个地市(州)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并对指标的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从整体来看,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不断提高,且仍在可承载的范围内,承载状态较好;(2)从空间差异来看,湖北省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明显,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地区集中在湖北省西部的襄阳、宜昌和随州等地以及孝感、武汉等地区,其中孝感、武汉、宜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