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2)
- 2023(18614)
- 2022(16105)
- 2021(15223)
- 2020(12879)
- 2019(30197)
- 2018(29787)
- 2017(56623)
- 2016(31099)
- 2015(35314)
- 2014(35415)
- 2013(35226)
- 2012(32744)
- 2011(29349)
- 2010(29351)
- 2009(27102)
- 2008(26824)
- 2007(23490)
- 2006(20182)
- 2005(17662)
- 学科
- 济(129348)
- 经济(129213)
- 管理(88991)
- 业(85169)
- 企(70600)
- 企业(70600)
- 方法(62057)
- 数学(54478)
- 数学方法(53695)
- 农(34904)
- 财(32883)
- 中国(32321)
- 学(29045)
- 业经(28313)
- 地方(27158)
- 贸(25410)
- 贸易(25398)
- 易(24722)
- 农业(23089)
- 制(22470)
- 务(20631)
- 理论(20623)
- 财务(20543)
- 财务管理(20493)
- 和(20246)
- 技术(19823)
- 企业财务(19389)
- 环境(19387)
- 银(17504)
- 银行(17442)
- 机构
- 大学(443960)
- 学院(443598)
- 济(176732)
- 管理(174732)
- 经济(172916)
- 理学(152025)
- 理学院(150308)
- 研究(148830)
- 管理学(147257)
- 管理学院(146480)
- 中国(109870)
- 科学(95922)
- 京(94552)
- 财(78858)
- 农(77969)
- 所(75952)
- 业大(70305)
- 研究所(69625)
- 中心(68248)
- 江(65124)
- 财经(63486)
- 农业(61332)
- 北京(59279)
- 范(58311)
- 经(57696)
- 师范(57658)
- 院(54110)
- 经济学(53067)
- 州(52715)
- 经济学院(48093)
- 基金
- 项目(307160)
- 科学(240602)
- 基金(222271)
- 研究(218920)
- 家(194908)
- 国家(193330)
- 科学基金(165693)
- 社会(136091)
- 社会科(129025)
- 社会科学(128988)
- 省(121836)
- 基金项目(117875)
- 自然(110591)
- 自然科(107975)
- 自然科学(107945)
- 自然科学基金(105966)
- 划(102015)
- 教育(101406)
- 资助(93173)
- 编号(88994)
- 成果(71183)
- 重点(69104)
- 部(67206)
- 发(65601)
- 创(63293)
- 课题(61296)
- 科研(59602)
- 创新(59145)
- 教育部(56995)
- 计划(56879)
- 期刊
- 济(187292)
- 经济(187292)
- 研究(123546)
- 中国(83260)
- 学报(75983)
- 农(69549)
- 科学(67610)
- 管理(61800)
- 财(61141)
- 大学(56407)
- 学学(53047)
- 农业(47914)
- 教育(46257)
- 技术(40019)
- 融(34008)
- 金融(34008)
- 业经(31552)
- 经济研究(30322)
- 财经(30227)
- 经(25889)
- 业(25361)
- 问题(24912)
- 图书(24253)
- 统计(22603)
- 技术经济(22513)
- 版(21761)
- 科技(21384)
- 资源(21325)
- 理论(20693)
- 策(20445)
共检索到642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连荣 葛建平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引入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间互动关系的评价指标,动态分析了山西省煤炭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转型效果。结果显示,煤炭采选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在2002—2012年得到进一步强化;服务业部门虽然逐渐壮大,但与其他产业部门的互动较弱,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无法提供充分的支撑;工业部门存在"低端锁定"现象,但与其他产业部门互动较强,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与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这三个部门可能成为煤炭采选业的接续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军 宋学锋
煤炭行业作为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其价格变化将对下游其他行业构成影响,测度煤炭价格变化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及煤炭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基于我国2007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构建了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实证表明,煤炭价格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为我国第二产业中的重化工业,且敏感度较大,而对于我国的第一和第三产业影响较小。我国可以通过适度提高煤炭价格有效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抑制碳排放的扩大。
关键词:
煤炭价格 相关产业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贞 许佛平
山西经济增长率近年来持续下降,其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和分析,从单个产业对整个经济的辐射和推动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在山西的经济转型升级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仍然在第二产业中,尤其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不适合作为煤炭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长青 纪恭婷 段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007年和2010年投入产出表中与煤炭产业相关的数据,分别从成本效益、技术效益和资源转换效益三个方面对煤炭产业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2007年相比,2010年我国煤炭产业的成本效益与资源转换效益均显著提高,但技术效益却明显下降。
关键词:
煤炭产业 投入产出模型 宏观经济效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伍业锋
文化产业已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及其经济影响力研究,对于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绝大部分都只是分析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并没有分析文化产业在最初投入和最终使用中的构成情况,也没有进行动态比较研究,而且在文化产业的具体外延界定方面也存在着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品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以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例,分别研究了广东文化产业的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金槐
科技创新是推进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关键。以山西省为例,其科技创新经费逐年增加,但投入明显不足;科技成果不断增多,但差距大、转化率低;企业认识不到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人才短缺,难以支撑转型大局。因此,煤炭资源型地区需要创新科技经费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和主体作用,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地区 转型发展 科技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继球
以往对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就业影响的研究,大多仅限于研究和分析这些过剩产能产业在去产能过程中本身面临的失业问题。这些研究忽略了产业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产业的产能化解势必带来其他产业的产能消减,从而带来其他产业的失业问题,因此这些研究会低估去产能对就业的影响。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弥补了这一点不足,利用2012年139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和2013年经济普查数据,估算出在最大去产能任务下,钢铁和煤炭产业直接损失的最大就业量为224.46万人,而通过中间投入拉动对其他产业就业的最大间接影响则会达到457.62万人,
关键词:
去产能 就业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继球
以往对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就业影响的研究,大多仅限于研究和分析这些过剩产能产业在去产能过程中本身面临的失业问题。这些研究忽略了产业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产业的产能化解势必带来其他产业的产能消减,从而带来其他产业的失业问题,因此这些研究会低估去产能对就业的影响。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弥补了这一点不足,利用2012年139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和2013年经济普查数据,估算出在最大去产能任务下,钢铁和煤炭产业直接损失的最大就业量为224.46万人,而通过中间投入拉动对其他产业就业的最大间接影响则会达到457.62万人,总计损失达到682.08万人,是仅考虑直接影响的3倍。忽略去产能对其他产业就业的间接影响,将严重低估去产能的失业风险。
关键词:
去产能 就业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方来 韩君 柴娟娟
本文以甘肃省2002-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有关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和中间需求率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制造业对物流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一直比较显著,对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水平依然较低;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对中低技术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的需求一直比较显著,对高技术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关联效应 投入产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力吉图
本文构建了用于能源消费分析的SKYLINE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43个产业部门能源消费的结构、变化及效率。研究发现:①能源消费型部门主要有6个;②上述6个部门根据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效率可分类为:能源利用效率低部门、能源利用效率高部门、能源消耗和产出同比增长部门;③2007年,我国6个能源消费型部门的生产用能源都实现了不仅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同时还满足出口需求的大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寅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分析房地产行业的市场供求关系对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2002-2012年我国投入产出表,对房地产业的上下游产业进行了定性判断。结合房地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的定量测算,以及典型上下游产业的分析,认为进入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新常态特征,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市场供求正逐渐从供不应求走向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趋势。
关键词:
前向关联 后向关联 影响力 感应度 供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彦菊 向蓉美
文章基于现有几个年份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面板数据(Panal Data)分析方法建立分部门居民消费模型,预测出未编表年份分部门的消费数据。再将预测的消费数据代入投入产出模型,考查17部门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指标逐年变化趋势与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这种结合计量经济(Econometric,EC)与投入产出(Input-output,IO)模型的分析方法,能够体现两者的优点,较真实地模拟经济结构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成定平
本文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技术和中国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以单位产出所能诱发出的消费和出口额度为依据,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结果发现:要通过改善产业结构来扩大消费和出口,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服务业,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障资源类产品的供给。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消费 出口 投入产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吴婷
当前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变动没有得到适当的调整。采取何种产业政策以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测算了当前我国沙漏型初次分配的产业结构,构建按要素主体分类的增加值基准分工率核算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机制给出了经济学解释,并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单位产业增加值会通过"累积效应"、"溢出效应"和"汲取效应"在产业间进行重新分配,最终导致劳动报酬占比的产业差异。文章认为,鼓励发展高"溢出效应"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趋势,并最终实现理想的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詹荣富 吴军 黄立军
采用广东省2012、201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的均值,运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各地道路、铁路、水运、航空、城市公共交通等六种运输方式及区域产业关联度,并结合比较优势算法计算各城市各产业的区位熵及优势产业,探讨各地交通运输结构与产业格局的均衡性。结果显示:穗深港以航空、航运中心地位形成产业链高端产业的显著影响力,东莞等5市基于交通枢纽中心的辐射而形成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分工布局,江门等3市基于交通次层圈的辐射而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工布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大湾区各地产业链协整关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