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6)
- 2023(9150)
- 2022(7847)
- 2021(7198)
- 2020(6107)
- 2019(13436)
- 2018(13334)
- 2017(25069)
- 2016(13487)
- 2015(14756)
- 2014(14118)
- 2013(13586)
- 2012(12480)
- 2011(11169)
- 2010(11375)
- 2009(10775)
- 2008(10699)
- 2007(9645)
- 2006(8580)
- 2005(7662)
- 学科
- 管理(49910)
- 济(49325)
- 经济(49249)
- 业(44963)
- 企(38686)
- 企业(38686)
- 方法(17145)
- 技术(16264)
- 农(15746)
- 财(15175)
- 制(14950)
- 业经(14198)
- 数学(14146)
- 中国(13983)
- 数学方法(13981)
- 环境(13308)
- 地方(13247)
- 技术管理(12176)
- 划(10663)
- 农业(10511)
- 体(10395)
- 学(10219)
- 银(9202)
- 银行(9187)
- 务(8904)
- 融(8893)
- 金融(8891)
- 财务(8885)
- 财务管理(8865)
- 行(8808)
- 机构
- 学院(183105)
- 大学(180799)
- 济(77009)
- 经济(75378)
- 管理(73421)
- 理学(62960)
- 理学院(62283)
- 研究(61496)
- 管理学(61400)
- 管理学院(61038)
- 中国(46889)
- 财(37523)
- 京(37134)
- 科学(36343)
- 江(30305)
- 所(29723)
- 中心(28801)
- 财经(28665)
- 农(28015)
- 研究所(26572)
- 业大(26331)
- 经(25857)
- 范(23252)
- 州(23145)
- 师范(23050)
- 经济学(23012)
- 院(22978)
- 北京(22832)
- 省(22293)
- 农业(21191)
- 基金
- 项目(125485)
- 科学(101320)
- 研究(95088)
- 基金(90845)
- 家(78147)
- 国家(77477)
- 科学基金(68158)
- 社会(62685)
- 社会科(59426)
- 社会科学(59410)
- 省(53815)
- 基金项目(49076)
- 教育(42698)
- 自然(42432)
- 划(42135)
- 自然科(41362)
- 自然科学(41351)
- 自然科学基金(40621)
- 编号(36928)
- 资助(34404)
- 创(32331)
- 制(29801)
- 创新(29290)
- 成果(29260)
- 重点(28657)
- 发(28020)
- 部(27343)
- 课题(26863)
- 国家社会(25795)
- 人文(23905)
共检索到283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效梅
一、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的生态补偿依托丰富的焦煤资源,焦化产业在山西全境得以迅速成长,特别是在焦煤资源富集区域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焦化工业园区,焦化产业成为山西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1世纪以来,经过清理整顿,政府对大量选址不合理和产能落后的焦化企业均叫停,逐步形成了以吕梁汾阳市、孝义市,临汾洪洞县,太原清徐县,晋中介休市、灵石县,长治潞城市,运城河津市六个地区的八大焦化工业园区,在焦化工业园区逐步实现集中洗煤、配煤,煤矸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二旺
生态产业链是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它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产业生态系统与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而当务之急是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的建设。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系统(IES),并建议从纵向一体化、兼并重组、网络组织等六个方面构建和完善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以此促进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区演变的进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符栋良 杨忠直
生态工业园区是企业产业链的特殊形式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对近年来企业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以及生态园区的相关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为分析生态工业园区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互影响,揭示生态工业园区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能力体系之间的匹配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解决当前我国产业链中存在的可持续发展难题阐明了解决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庄云 张凯
文章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内涵、基本模式及发展变化趋势入手,通过对徐州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必须:加快法制建设,使工业园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深化改革管理体制,切实转变园区行政管理职能;加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促进园区与政府的共同发展;注重开发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加快建设高素质园区管理队伍,强化"效率"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运行步伐,健全国际化运营体系。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管理体制 创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于代松 刘俊 赵佳伟 兰虹
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是目前我国实行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地区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尚处探索阶段,加快形成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模式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和甘孜州合作共建的"飞地产业园区"——成甘工业园区被认为是贯彻党中央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精神的典范。本文通过对成甘工业园区的详细考察,在与传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进行多维比较的基础上,认为"飞地经济"模式下的工业园区能够为探索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积极经验,总体上符合两地的共同利益。但与传统模式相比,飞地经济模式存在运行逻辑上的内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博弈过程中的弱势方甘孜州在客观上承担了能源、资源输出以及优惠政策中转的责任,可能引发甘孜州的新型贫困等潜在问题。因此,建议通过加快构建甘孜州水电资源开发生态修复产业化制度、完善现有的"成甘飞地经济"模式、实施"产城一体"的飞地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等措施推动飞地经济更好服务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友良 莫少婉
废弃物资源化尽管具有环境效益,但经济利益才是企业实施资源化的根本动力。为促进工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政府引导园区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博弈模型,据此研究政府对企业的最优价值补偿政策及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政府给予企业合理的价值补偿可协调企业间利益,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提高园区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2)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协同处理模式相比,政府对园区企业自行回收再利用模式的价值补偿方案更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赵国浩 郭淑芬 李红
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制度。文章针对现阶段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制度的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构建节水型社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山西省实际,提出了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山西省 节水型社会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锐 孙雨洁 孙彦玲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新型组织形态,厘清其构成与运行机制是发挥其创新集聚作用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分析,揭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发展、建构逻辑、主体定位及其运作机制。研究发现:(1)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构呈现内外生态要素嵌套的特殊结构,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以嵌入式多层次的结构形式汇聚于系统动态循环中;(2)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水平与垂直网络交织的复杂形态,存在产业链条、产学研合作、服务链条等关联形态,主体之间通过价值链、信息链和创新链交织融合;(3)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表现出较为合理的网络同质性和网络开放性,在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开放式协同等运行机制的交互作用下逐渐趋向动态平衡状态。
关键词:
人才 创新创业 生态系统 苏州工业园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宁 薛维梁 韩晓丽 王永昌
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还放在了突出地位、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上,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山西省做为一个能源与重化工省份,因经济偏重,造成了一些环境污染、生态欠账的问题,"十二五"期间,"高能耗、高排放"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压力还将持续增加。为了保障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解决过去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一些环境污染、生态欠账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制度为纲,创新和完善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保产业 产业制度 产业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平 陈诗波 谢海燕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生态补偿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方面的明确要求。四川省阿坝州和成都市分处岷江上下游地区,为保护好成都市生活生产水源,双方协商在成都市郊区共同建设成阿工业园,阿坝州把现有工业企业迁入成阿工业园区,州内集中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水电等产业。成都、阿坝按6??4投入,共同开发经营,对园区内的招商引资、工业增加值、创汇、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成都、阿坝按4??6分享。成阿工业园有效利用阿坝州政策优势,成都市人才、技术、资...
关键词:
飞地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 横向生态补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华
当经济特区在合适的条件下被正确地实施,它便能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有效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特区就成为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验场,代表着中国务实性和试验性并重的改革发展路径。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子是90年代初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合作开发的一个现代化工业城镇——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在一个疲软的市场环境中,东道主国家的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他山之石"(即国外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当地优势,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玖河 郑海明 安军玲
本文以曹妃甸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实现循环经济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应用,并探索了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路径,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曹妃甸工业园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华
当经济特区在合适的条件下被正确地实施,它便能成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有效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特区就成为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验场,代表着中国务实性和试验性并重的改革发展路径。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子是90年代初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合作开发的一个现代化工业城镇——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在一个疲软的市场环境中,东道主国家的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他山之石"(即国外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结合当地优势,通过建立一个整体优化的营商体系,来成功打造产业园区。旨在探讨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因素和重要经验,并同时为其他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的法律制度(下)宋锡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作为台湾高科技工业的实验区和摇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经过若干年的实践,《条例》在某些方面的不适应性也日益显露出来。为此,台湾当局于1989年5月24日对《条例》作了重新修正和补充。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