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5)
- 2023(10925)
- 2022(9650)
- 2021(9107)
- 2020(7630)
- 2019(17495)
- 2018(17509)
- 2017(33434)
- 2016(18450)
- 2015(20660)
- 2014(20640)
- 2013(20502)
- 2012(18788)
- 2011(16859)
- 2010(16708)
- 2009(14970)
- 2008(14369)
- 2007(12251)
- 2006(10593)
- 2005(8970)
- 学科
- 济(74508)
- 经济(74437)
- 管理(50266)
- 业(45829)
- 企(36718)
- 企业(36718)
- 方法(33524)
- 数学(29185)
- 数学方法(28878)
- 地方(21618)
- 农(21202)
- 学(19109)
- 中国(17408)
- 业经(16157)
- 环境(15577)
- 财(15290)
- 农业(14656)
- 和(13131)
- 地方经济(11663)
- 理论(11549)
- 贸(11283)
- 贸易(11278)
- 技术(11063)
- 划(10939)
- 易(10856)
- 制(10499)
- 教育(9589)
- 务(9485)
- 财务(9428)
- 资源(9422)
- 机构
- 学院(256856)
- 大学(256367)
- 管理(103640)
- 济(95129)
- 经济(92854)
- 理学(90820)
- 理学院(89752)
- 管理学(88123)
- 管理学院(87693)
- 研究(87120)
- 中国(61308)
- 科学(59726)
- 京(54791)
- 农(46639)
- 所(44492)
- 业大(43669)
- 研究所(41363)
- 财(40214)
- 中心(39370)
- 江(36866)
- 农业(36558)
- 范(35898)
- 师范(35546)
- 北京(34297)
- 财经(33037)
- 院(31933)
- 州(30671)
- 经(30006)
- 师范大学(28834)
- 省(28116)
- 基金
- 项目(188800)
- 科学(147215)
- 研究(135458)
- 基金(134772)
- 家(118601)
- 国家(117636)
- 科学基金(100271)
- 社会(82605)
- 社会科(78077)
- 社会科学(78052)
- 省(76989)
- 基金项目(73455)
- 自然(67544)
- 自然科(65762)
- 自然科学(65745)
- 自然科学基金(64497)
- 划(63780)
- 教育(60725)
- 编号(55712)
- 资助(54575)
- 成果(43425)
- 重点(42726)
- 发(41474)
- 部(39992)
- 创(38863)
- 课题(38124)
- 创新(36277)
- 科研(36146)
- 计划(35558)
- 大学(33914)
共检索到357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改玲 王青杵 石生新
以山西永定河流域及周边17个气象站点1957—2000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在GIS支持下,从时空角度定量分析了山西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及其在不同植被类型、流域不同地区及植被生长期内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 628.5×106m3,对应的盈余水量为653.5×106m3,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 709.5×106m3,对应的生态缺水量为427.5×106m3;降雨总体上能满足相应面积草、灌、乔植被生长期最小生态需水及草地适宜生态需水,基本满足灌木植被的适宜生态需水,不能满足乔木植被适宜生态需水;生态缺水较多的区域主要是大同、怀仁和左云等地,缺水时段集中在4...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思宜 杨熙 王秀兰 冯仲科 贾文娟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定量描述一个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定量描述环境的优劣程度。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以永定河流域2009年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其他辅助资料,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出了适合小流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壤水分四个方面对永定河流域(河北—北京段)200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关键词:
永定河流域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 地理信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 董增川 张琴
根据对黑河下游天然植被生态状况的分析,对不同水平年提出了5个生态恢复方案,计算预测了各方案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推荐生态恢复方案。
关键词:
黑河下游 天然植被 生态需水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娜 姜雪 郑曦
【目的】随着流域城镇化进程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城镇用地扩张,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随之减弱。构建生态网络对于改善和修复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实现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永定河流域北京段为例,对流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3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利用Getis-Ord GI~*热点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最终构建生态网络。并使用网络闭合度(α指数)、线点率(β指数)和网络连接度(γ指数)评价其生态网络完善程度,进一步探讨绿色生态发展目标下的生态网络优化策略。【结果】研究表明:永定河流域内共识别出16个生态源地,23条生态廊道,19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源及生态节点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及中部,主要由林地、耕地组成;生态廊道总长度为52.03 km,成网状沿农田、林地及河流分布。基于对生态网络分析评价,设置生态源及生态廊道的生态缓冲区,并识别生态节点盲区,对生态网络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结论】本文通过对永定河流域北京段生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明确了流域内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区域,以期为流域未来的生态建设及修复规划提供空间指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天琦 何俊仕 董克宝 张静 延玮辰 王磊
以蒲河流域为例,以改善水环境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以生态分区为前提,同时满足人类正常生产活动的生态环境需水估算模型。该模型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蒲河流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比简单的水文模型更为符合蒲河流域的实际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蒲河流域进行生态分区,针对各生态分区对生态需水的需求不同,分别估算需水值。其中包括河道基本生态需水、河道蒸发需水,河道渗漏需水等。在考虑生态需求的同时,针对蒲河季节性河流且人工干扰严重的特点,对蒲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值进行估算。计算结果表明,蒲河流域生态需水总量为4 538.46万m3,并具有年内变化显著、受人类活动(污水排放量、人口密度等)影响各分区差距显著等特点,研究成果为今...
关键词:
生态需水 分区 蒲河流域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东
通过分析流域治理采取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当前应用PPP模式的总体状况,明确既要在流域治理中大力推广PPP模式,又要克服当前流域局部片段式治理PPP模式的不足,进行PPP模式的创新和升级。结合对永定河流域治理非典型性PPP项目的解剖分析,明确构建统一的流域治理投资平台和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意义,并对该模式健康发展的应用提出应该予以关注的要点。
关键词:
流域治理 市场化 PPP 机制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荣金 张一 李秀红 张乐 孙美莹 宋振威 张钰莹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连接河北、北京和天津。建立和完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生态的共建共享共赢是必由之路。为此,文章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规划引领、水质水量双补偿、多层次沟通协调的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思路和科研支撑流域补偿试点、第三方编制生态补偿试点规划方案的建议。探索永定河流域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北方类似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蔚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如何更好地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文章全面梳理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阻碍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问题,并从开展节水用水、推进生态治理、防控自然灾害、优化产业体系、弘扬黄河文化、保障民生福祉六个方面提出了助力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悦 张勃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来说,这一研究尤为紧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水文变异,进而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及生态平衡状况。文章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站1947-2006年月径流序列资料,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水文过程变异点并分析变异成因,然后对各月平均流量序列用线性矩法推求GEV分布参数,求出概率密度最大流量,将其视为相应月河道内生态流量,可以得到黑河莺落峡站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结果表明,基于水文变异情况分析河道内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在黑河上游是可行的;水文变异前后,站点满足生态需水频率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气候原因而导致的径流量变化是很难避免的,科学合理计算生态需水对干旱区河流生态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昝欣 张玉玲 贾晓宇 熊广森
张家口市是首都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支撑区,流经该区域的永定河上游流域发挥着保育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为全面认识永定河上游流域水资源生态价值,对流域水生态各项服务功能开展定量评价。以2017年为基准年,综合采用InVEST模型与市场价值法系统评估研究区的水源供给量,以空间和货币的手段直观地表达该地区的水源供给情况;对于空间数据较难获取的地区,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价值;采用分摊法计算水生态旅游价值。结果表明:其总价值量为55.14亿元,约占张家口市各区县平均GDP(81.87亿元)的67.35%。其中,水源供给价值、水力发电价值、水产品生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为28.64亿元,土壤保持、河流输沙、生物多样性等间接使用价值为26.50亿元,水源供给、休闲娱乐和水土保持功能对研究区域水生态系统价值提升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区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0.35亿元和0.23亿元,生态价值远高于经济效益。本文因地制宜的综合评价方法提升了价值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于基础数据较为缺乏的地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耿艳辉
本文在总结分析草地生态需水的内涵、影响草地生态需水的因素并汇总草地生态需水定额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泾河流域各县温度与降水资料的修正,确定了三类草地覆盖度的生态需水定额。利用1:10万土地类型图提取了三类草地面积,估算了泾河流域的草地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泾河流域现有草地生态需水量共计569706×104m3,其中中覆盖度草地需水量占绝对优势,为434674×104m3,占流域草地总需水量的76·3%;其次是低覆盖度草地,需水量为78326×104m3,占13·8%;高覆盖度草地的需水量最少,为56706×104m3,占9·9%。从不同地区情况来看,环县等5县的草地需水量较大,镇原县等19...
关键词:
草地 生态需水 生态建设 泾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玉娟 王树东 杨胜天 曾红娟 蔡明勇 宋文龙
以黄河流域为例,通过集成RS/GIS技术,利用生态水文评估工具中模块化生态水文综合管理系统(EcoHAT)对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过程进行定量模拟,模拟出该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像元尺度上植被生态用水量,得到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时空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在年际变化上,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偏多,而70年代和90年代偏少,2000年生长季植被生态用水量为263.5 mm;年内变化整体与降水变化趋势相一致,最大值集中在6—8月;从植被类型看,最小是草地,其次为灌丛,最大为林地;从水资源分区上看,最小的是兰河干流区间,伊洛河流域最大。其中,兰河干流区间、河龙干流区间、内流区、湟水流域、龙兰干流区间、龙...
关键词:
植被生态用水 EcoHAT 黄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雁林 王文科 杨泽元
陕西省渭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需水量往往被国民经济需水量挤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不仅已成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要求,而且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外部优先级”和“内部优先级”思想,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范围。在此基础上,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建立了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流域2000年、2010年、2020年的生态环...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需水量 渭河流域 陕西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静洁 宋献方 刘相超 杨聪 唐常源 李发东 佐仓保夫 近滕昭彦
运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作为水循环研究的示踪剂,揭示了永定河流域中下游地下水循环特征。通过现场调查并对浅层和深层地下水采样,进行室内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组成测定,分析了流域内深层和浅层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势,揭示了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结果表明,降水是山前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在接受降水的补给后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山区受蒸发影响较小,平原区较大,尤其是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呈现出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水化学特征表现为自西部山区到山前平原至滨海平原,自浅层到深层,地下水的矿化度逐渐升高;平原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之间存在明显的越流补给现象;沿海地区未发现海水入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华浪 李伟方 易湘生 王宏
客观认识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对水资源空间变化的影响,揭示区域特殊的水土耦合关系,为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文章利用1978、1987、2000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土壤类型图和1970~2006年气候数据,基于SWAT模型,模拟了永定河流域的1981~1991年的月径流变化情况,并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在设定保持前一期气候不变情况下,根据不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景,模拟了径流过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平均流量的可能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精度已达到了模型应用的要求精度,而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中,1970S~2000S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水文 SWA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