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6)
2023(12616)
2022(11278)
2021(10682)
2020(9078)
2019(20870)
2018(20918)
2017(40668)
2016(22459)
2015(25294)
2014(25283)
2013(24916)
2012(23351)
2011(21074)
2010(21285)
2009(19449)
2008(19118)
2007(16778)
2006(14956)
2005(13175)
作者
(66182)
(55005)
(54533)
(52028)
(35371)
(26266)
(24732)
(21557)
(20907)
(19932)
(18820)
(18566)
(17606)
(17432)
(17244)
(16871)
(16581)
(16347)
(15711)
(15670)
(13811)
(13762)
(13503)
(12592)
(12404)
(12310)
(12283)
(12257)
(11209)
(11018)
学科
(86305)
经济(86208)
管理(63615)
(61872)
(50964)
企业(50964)
方法(38249)
数学(32671)
数学方法(32223)
(26127)
中国(22395)
(21954)
地方(20552)
(20328)
业经(19679)
农业(17360)
(16482)
贸易(16473)
(16095)
(15984)
(14838)
理论(14770)
(14327)
环境(13899)
技术(13708)
(13562)
财务(13493)
财务管理(13465)
(13341)
银行(13298)
机构
大学(318074)
学院(317448)
管理(126468)
(122617)
经济(119663)
研究(110378)
理学(109391)
理学院(108114)
管理学(106159)
管理学院(105587)
中国(80542)
科学(70485)
(68257)
(56778)
(56775)
(56465)
研究所(51948)
业大(50069)
中心(49519)
(48315)
财经(44826)
农业(44567)
(43592)
师范(43221)
北京(42919)
(40695)
(39917)
(38960)
师范大学(34845)
(34757)
基金
项目(217612)
科学(170066)
研究(158873)
基金(156125)
(136412)
国家(135255)
科学基金(115106)
社会(96901)
社会科(91605)
社会科学(91576)
(86943)
基金项目(83176)
自然(76629)
自然科(74765)
自然科学(74739)
自然科学基金(73378)
教育(72641)
(72551)
编号(65759)
资助(64574)
成果(54371)
重点(48828)
(47665)
(46847)
课题(45847)
(44689)
创新(41631)
科研(41398)
教育部(40202)
项目编号(39804)
期刊
(138237)
经济(138237)
研究(93674)
中国(60061)
学报(52911)
(52030)
科学(48609)
管理(45849)
(40588)
大学(39153)
学学(36820)
教育(36505)
农业(36252)
(28135)
金融(28135)
技术(26561)
业经(22990)
财经(20721)
经济研究(20493)
(18479)
问题(17868)
(17536)
图书(17469)
理论(15962)
科技(15794)
(15242)
技术经济(15172)
现代(14830)
实践(14816)
(14816)
共检索到468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建社  张慧杰  张卓敏  赵治萍  
山西省棉花铃病的主要种类为疫病(Phytophthora boehmriae)、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和红粉病(Cephalothecium roceum),其中以棉铃疫病为优势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中地膜田铃病重于露地。Bayes决策分析结果,次生病烂铃群体中67.4~89.1%的病铃来源于初生病铃,尤其是疫病铃。根据显著性检验结果,烂铃在棉株不同果枝上的垂直分布,地膜田可划分为第1~4和第5~7果枝两个层次;露地田可分为第1~2和第3~6果枝两个层次。该项研究明确了初生病菌与次生病菌侵染之间的数量关系及防治上的主要对象和靶区,为铃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敏  包钢  
土地荒漠化是山西省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断扩展的沙化土地和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山西省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恶劣,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山西省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山西省荒漠化经济损失分析,提出相应的荒漠化防治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永久  李琼芳  蔡应繁  
通过四十多年的防治研究,证明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培育出具高抗枯萎病抗源品种52—128、57—681和抗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建立了一套早期鉴定抗性的育种程序,选育出一批抗病、丰产、优质的棉花品种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控制了棉枯萎病的蔓延,结束了四川棉枯萎病大面积为害的历史,防病增产效果显著。近年来,又选育出一批抗黄萎病、抗枯萎病、兼抗虫品种并推广应用,控制棉黄萎病为害防效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京龙  冯自力  魏锋  赵丽红  张亚林  周燚  冯鸿杰  朱荷琴  
【目的】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棉花种植中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生物防治因其专一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棉花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前期获得一株能够破坏β-1,4糖苷键的棉花内生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UPP-10,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共培养法和悬滴法分别测试其对棉花枯萎病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YUPP-10菌液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以尖镰孢菌土为基质种植棉花,生长1周后,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的YUPP-10制成不同浓度(分别为1×10~8、1×10~7和1×10~6 cfu/mL)的生防菌剂灌根处理棉苗,于温室中进行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通过Fosmid文库筛选到了YUPP-10关键抑菌物质为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EC 2.4.1.19),研究其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拟南芥花序侵染法将其转化拟南芥,获得能够稳定表达CGTase的转基因株系,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以及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结果】YUPP-10菌株发酵液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升高,对尖镰孢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越高,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8.41%和51.65%。低浓度的YUPP-10菌液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出苗和地上部分的生长。YUPP-10发酵液灌根处理后,棉苗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显著降低,其中,1×10~7 cfu/mL的YUPP-10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45.11%。YUPP-10菌株的关键抑菌物质CGTase能够水解羧甲基纤维素和葡甘聚糖,表明其具有破坏β-1,4糖苷键的能力,进而检测了其对尖镰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GTase对尖镰孢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62.63%和30.83%。转CGTase的拟南芥提高了对枯萎病的抗性,过表达CGTase的拟南芥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结论】蜡状芽孢杆菌YUPP-10菌株能抑制尖镰孢的生长、促进棉花部分生物量指标的增长并控制枯萎病的危害,CGTase能够抑制尖镰孢的生长,转CGTase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增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艳玲,王世平  
鼠是人类一大有害动物,它不仅能传播多种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 一、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1.鼠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据估计全世界因鼠害减产的粮食每年达5000万吨之多,相当于吃掉25个贫困国家国民生产的总值,价值170亿美元。每年因鼠害糟踏的粮食可养活2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盛林  姚玉桂  
本文采用全国抗性中心推荐的点滴法和浸液法在1991~1992年期间,对本地棉花上的蚜虫、棉铃虫、棉叶螨进行抗性监测,建立了10条毒力回归方程。寻找出一条对棉花主要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京龙  冯自力  冯鸿杰  李云卿  袁媛  李志芳  魏锋  师勇强  赵丽红  孙正祥  朱荷琴  周燚  
【目的】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世界性难以防治的病害,筛选有效的生防微生物资源成为解决棉花黄萎病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分离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生物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用葡甘聚糖作为碳源筛选一株能够降解β-1,4糖苷键的棉花内生细菌YUPP-10,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平板对扣培养和悬滴法等测定YUPP-10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用YUPP-10无菌滤液培养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检测其对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宏莲  宋雪  
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学风建设。近年来,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存在着多样化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自律的原因,又有综合性的社会原因,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研究生自身学术能力欠缺、学术道德教育问题以及学术道德评价审查惩治机制不完善等,基于以上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应从提升研究生自身学术能力、完善学术道德教育、健全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完善学术道德失范惩治体制以及加快学术道德规范的法制化建设等方面进行防范与治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焦琮  路炳声  史步娟  
研究结果显示,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以菌丝缠绕、博贴等形式寄生于病例菌的菌丝上,吸取其营养,并产生抑菌物质,致使病茵丝的断裂,原生质凝固,直至死亡.大田小区实验和大面积防治示范部表明,康氏木霉可有效防治棉立枯病(Rhizoclonia solani)等土传病害,降低其发病率和发病程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凤仙  张忠山  张匀华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河南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情指数每增加1%.产量损失率约增加0.5%;病穗率每增加1.3%.病粒率约增加0.5%.根据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制定出亩产300kg、350kg、400kg不同产量水平麦田的赤霉病防治指标.即病情指数(%)分别为2.3~2.7、1.9~2.3、1.6~2.0;病穗率(%)分别为11.7~12.3、11.2~11.7、10.9~11.4.在赤霉病严重发生年份,防治指标可适当降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社增  马平  刘杏忠  H.C.Huang  陈新华  
从棉花根围和根内分离到 17个供试菌株在平板对峙培养中 ,都能极显著抑制VerticilliumdahliaeKleb(简称Vd)的生长 ,其中 15株的抑菌率大于 6 5 % ,最高达 89.6 %。这些菌株的培养滤液也对Vd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细菌的防病及棉花出苗安全性所作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13个菌株对棉花出苗表现安全 ;10个菌株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极显著 ,其中 4株 (ICB 18、NCD 2、CS 2 5和CS 2 7)的防治效果达 72 .3%~ 81.4 % ;3株 (C 94、C 2 8和NCD 2 5 )的防治效果达 5 5 .7%~ 6 1.9% ,而且这 7株对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章义  李景辉  
本文研究了不同失叶量、不同季节失叶、不同叶龄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叶的光合、蒸腾、叶绿素、淀粉、可溶性糖及油松生长与抗性的影响,还研究了油松的贮藏营养物质。结果表明:30%失叶量能提高树势与对赤松毛虫的抗性;油松的贮藏营养是脂肪,主要贮存于叶内,新叶的营养制造与贮存大于老叶;油松失新叶后所抽的梢比失老叶后的短,光合、蒸腾及树势与抗性更弱;为增强树势与抗性,新叶是应重点保护的对象;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幼龄幼虫主要危害新叶,取食新叶死亡率低,体重增长率大,为保护新叶与树势,应抓紧对幼龄幼虫的防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永年  马骏  袁哲明  陈灿  蒋杰贤  肖新平  
为得出几种主要菜虫的防治指标 ,测定了春甘蓝京丰 1号不同生育期的绿叶数及全株叶面积和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食叶面积并进行了田间剪叶试验 .结果表明 :甘蓝莲座期对外叶损失有相当强的补偿力 ,每株有菜青虫 3.5头 (即每 35 7cm2 叶面积有 1头 )时产量比对照约增 10 % ,据此认为每株春甘蓝上的菜青虫或甜菜夜蛾多于或等于 5头时应防治 ,甜菜夜蛾与菜青虫、斜纹夜蛾多于或等于 1.5头时应进行防治 ;菜球充实初期次之 ,每 30 0 cm2 叶面积有菜青虫 1头 (合每株 2 6 .7头 )时比对照约增产 3.6 % ;结球始期对虫害敏感 ,每 315 cm2 叶面积有菜青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佳  庄秋林  
报道了采集自福建食用菌场的食用菌双翅目害虫共3亚目10科27种,并编制了其分科检索表.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沪菇迟眼蕈蚊(Bradysia hupleuroti Yang,Zhang et Tan)、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菇蛾蠓(Psychoda sp.)、东亚异蚤蝇(Megaselia spiracularis Schmitz)、真菌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 Felt)和广粪蚊[Cobolidia fuscipes(Meigen)]为常见种,并对其发生为害特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益权  张浩  易招娣  
中国已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校园外来暴力形势严峻。没有公权力的积极介入并以完善法律的方式构建校园外来暴力的国家干预体系、社区防治体系、学校防治体系,同时促进校园外来暴力的家庭防范,难以有效防治校园外来暴力,保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最终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家庭、当地政府和社区组织协作配合,多层面、全方位、主动性的学校安全防治法律制度和机制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