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7)
- 2023(12499)
- 2022(10952)
- 2021(10253)
- 2020(8682)
- 2019(19632)
- 2018(19694)
- 2017(37651)
- 2016(20249)
- 2015(22686)
- 2014(21959)
- 2013(21593)
- 2012(19724)
- 2011(17612)
- 2010(17418)
- 2009(15740)
- 2008(15084)
- 2007(13089)
- 2006(11291)
- 2005(9494)
- 学科
- 济(78068)
- 经济(77991)
- 管理(62238)
- 业(61109)
- 企(51610)
- 企业(51610)
- 方法(36132)
- 数学(31005)
- 数学方法(30668)
- 农(22230)
- 中国(21060)
- 技术(20392)
- 财(19282)
- 业经(19001)
- 地方(18764)
- 学(16283)
- 农业(15373)
- 理论(13811)
- 技术管理(13409)
- 制(13380)
- 和(12851)
- 环境(12740)
- 贸(12688)
- 贸易(12677)
- 务(12328)
- 财务(12270)
- 易(12262)
- 财务管理(12254)
- 划(11817)
- 银(11720)
- 机构
- 大学(274867)
- 学院(274510)
- 管理(116204)
- 济(107535)
- 经济(105147)
- 理学(101595)
- 理学院(100541)
- 管理学(98973)
- 管理学院(98484)
- 研究(88155)
- 中国(64467)
- 京(57848)
- 科学(55845)
- 财(47159)
- 农(42718)
- 所(42632)
- 业大(42158)
- 中心(40735)
- 江(39856)
- 研究所(39097)
- 财经(38161)
- 范(36394)
- 师范(36112)
- 北京(36099)
- 经(34778)
- 农业(33169)
- 州(32590)
- 院(32484)
- 经济学(30831)
- 经济管理(29914)
- 基金
- 项目(196191)
- 科学(155527)
- 研究(146235)
- 基金(141291)
- 家(121887)
- 国家(120837)
- 科学基金(105460)
- 社会(91538)
- 社会科(86734)
- 社会科学(86708)
- 省(80281)
- 基金项目(76605)
- 自然(68527)
- 自然科(66958)
- 自然科学(66942)
- 教育(66172)
- 自然科学基金(65751)
- 划(65093)
- 编号(59985)
- 资助(56372)
- 成果(47246)
- 创(45309)
- 重点(43148)
- 部(42325)
- 发(42193)
- 创新(41512)
- 课题(40824)
- 项目编号(37038)
- 科研(36797)
- 国家社会(36648)
- 期刊
- 济(114997)
- 经济(114997)
- 研究(79107)
- 中国(54536)
- 管理(42769)
- 学报(41204)
- 科学(39542)
- 农(38264)
- 财(34114)
- 教育(33766)
- 大学(31461)
- 学学(29390)
- 农业(27109)
- 技术(25309)
- 融(21022)
- 金融(21022)
- 业经(20305)
- 科技(17678)
- 经济研究(17656)
- 财经(17446)
- 图书(15742)
- 经(14781)
- 技术经济(14624)
- 问题(14609)
- 业(14375)
- 理论(13920)
- 实践(13015)
- 践(13015)
- 现代(12582)
- 资源(12273)
共检索到392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文章通过从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创新环境方面建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近10年来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西省近10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DEA-Tobit模型研究财政投入力度、科研结构、开放程度、经济效益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全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得出劳动生产率对全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最大,开放程度的作用其次,财政投入力度与科研人员结构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是逆方向的,而且影响作用相对比较小。最后,从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江波
都市农业是融生产、生活、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层次、高品位的一种崭新的农业形式。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山西省都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山西省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云珠
“双碳”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宏观战略的提出,对光伏产业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技术创新是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文章基于山西光伏产业及技术创新发展现状,针对光伏技术创新中问题短板,提出加强光伏前沿技术布局、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支撑等加速推进光伏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以助推山西能源转型、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思远 牛冲槐 姚西龙
剖析了山西省创新环境系统的结构,构建了创新环境系统的协同度测算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山西省创新环境各子系统内、子系统间以及整个环境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山西省创新环境系统的总体协同度水平逐年提高,四个子系统内及子系统间的协同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创新环境 环境系统 协同度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思远 牛冲槐 姚西龙
剖析了山西省创新环境系统的结构,构建了创新环境系统的协同度测算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山西省创新环境各子系统内、子系统间以及整个环境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山西省创新环境系统的总体协同度水平逐年提高,四个子系统内及子系统间的协同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创新环境 环境系统 协同度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赵国浩 郭淑芬 李红
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制度。文章针对现阶段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制度的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构建节水型社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山西省实际,提出了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山西省 节水型社会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寅 刘娇娇 李永清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转化能力都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与科技创新环境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并且对于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影响最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金槐
科技创新是推进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关键。以山西省为例,其科技创新经费逐年增加,但投入明显不足;科技成果不断增多,但差距大、转化率低;企业认识不到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人才短缺,难以支撑转型大局。因此,煤炭资源型地区需要创新科技经费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和主体作用,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地区 转型发展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平 祁雅南
根据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点,将科技创新划分为两个阶段:科技创新的科技产出效率和经济社会转化效率。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转型中的资源大省山西省和黑龙江省9个煤炭城市2005—2007年科技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煤炭城市第一阶段科技产出效率逐渐提高,第二阶段科技创新的经济社会转化效率逐渐下降,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两阶段的规模效率均偏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创新的科技产出效率的提升来源于第一阶段的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第二阶段,科技创新的经济和社会转化效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第二阶段的技术效率未有明显提升和技术的退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丹 梁丽萍 史竹琴
基于2003年~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部各省份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得出了山西省的节能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山西省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3年~2012年间,山西省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U"型变动趋势。其中,能源价格、产业结构、政府影响力对提升山西省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提升山西省能源效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蒲则文
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估作为检验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落实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政策的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采用以经济计量模型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山西省2010—2017年的政府资助或投资于研发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2010年来山西政府的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并且与中部六省及其他典型省份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效果评估 永续盘存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湘晋 王莉 吉晓梅 张存伟
介绍了山西省主管政府部门牵头、校企联动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建设校企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做法,即政府部门主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对多进行校企对接,健全内部管理模式,人才流动带动了知识流动,完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建设,促成了校企共同培养人才,使政府、学校、企业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形成了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格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造就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兼具的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了高校知识型人才流向企业,因而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岳瑞波
以山西省小微物流企业服务创新问题作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当前山西省小微物流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小微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并就其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山西省 小微物流企业 服务创新 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史星际 杨鹏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效益。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虽然近些年来,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了长足发展,但通过对其现阶段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发现,在涉及创新能力提高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制约性因素。因此,山西省尤其应在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夯实省内区域间协调互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山西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二旺 姚林涛 张瑜
技术创新能力是评价区域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部分。基于技术创新视角,本文探讨了山西省科技创新现状,选取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进行山西省技术创新因素的主成分分析。通过组内及组间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元件评分,分析得出山西省技术创新领域各元件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创造和创新环境在推动山西省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则是"短板"。根据指标体系和结论,文章提出了促进山西省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