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4)
2023(13190)
2022(11123)
2021(10382)
2020(8551)
2019(19521)
2018(19482)
2017(37824)
2016(20959)
2015(23505)
2014(23728)
2013(22973)
2012(20802)
2011(18510)
2010(18394)
2009(16615)
2008(16088)
2007(13952)
2006(12407)
2005(10785)
作者
(59055)
(48857)
(48282)
(46308)
(31100)
(23442)
(21987)
(19249)
(18610)
(17290)
(16942)
(16304)
(15426)
(15386)
(15013)
(14828)
(14687)
(14568)
(14007)
(13859)
(12175)
(11968)
(11764)
(11092)
(11019)
(10887)
(10797)
(10759)
(9752)
(9659)
学科
(82400)
经济(82309)
管理(58382)
(56810)
(46583)
企业(46583)
方法(36503)
数学(30271)
数学方法(29935)
(25565)
中国(22766)
业经(21047)
地方(19923)
(19260)
(17743)
农业(17341)
理论(15291)
(14832)
(13209)
环境(13146)
技术(13106)
(12505)
贸易(12497)
(12173)
财务(12099)
财务管理(12077)
(12063)
(11651)
教育(11651)
企业财务(11488)
机构
学院(288827)
大学(288033)
管理(117132)
(108622)
经济(106040)
理学(101690)
理学院(100571)
管理学(98821)
管理学院(98306)
研究(94999)
中国(68401)
(61554)
科学(60920)
(49330)
(46789)
(46737)
业大(43929)
中心(42918)
研究所(42890)
(42604)
(41280)
师范(40924)
财经(39612)
北京(38607)
农业(36277)
(35974)
(34881)
(34833)
师范大学(33139)
经济学(30977)
基金
项目(202473)
科学(159291)
研究(150380)
基金(145123)
(125710)
国家(124598)
科学基金(107503)
社会(93651)
社会科(88510)
社会科学(88484)
(81882)
基金项目(78405)
自然(69607)
教育(68799)
自然科(67909)
自然科学(67894)
(67065)
自然科学基金(66647)
编号(62676)
资助(58571)
成果(50233)
重点(44944)
(43703)
(43694)
课题(43104)
(41889)
创新(38996)
科研(38119)
项目编号(37896)
国家社会(37511)
期刊
(121696)
经济(121696)
研究(82579)
中国(54846)
学报(45500)
(43796)
科学(42853)
管理(41430)
教育(36400)
(35539)
大学(34601)
学学(32326)
农业(30753)
技术(25443)
业经(21760)
(21313)
金融(21313)
财经(18203)
经济研究(18026)
问题(16341)
图书(16274)
(15423)
(15010)
科技(14606)
理论(14043)
资源(13698)
(13663)
技术经济(13412)
现代(13266)
实践(13095)
共检索到414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欣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国旅游持续升温,哈尔滨、淄博、天水、成都相继因为“旅游热点”的成功打造和当地旅管部门合理积极的旅游治理理念和措施而成为“网红城市”,本地旅游经济也逐步进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山西省作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大省,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将现有各类资源合理转化为吸引游客的热点并促进文旅产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山西省近年来在旅游治理方面做出的成效及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提出转变旅游治理理念、优化治理方式、强化公共服务、完善监管内容、做好景区改造与宣传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少华  
客观评价古关隘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关隘的科学依据。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研究发现:(1)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高;(2)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明显的分异规律;(3)大多数古关隘因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和地处偏僻等因素还没得到有效的开发;(4)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为下一步整体开发利用古关隘旅游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关隘旅游开发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红林  
[目的]参考部分省市已出台的乡村旅游相关行业标准或规范,确定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级评价标准。[方法]以交通、接待、餐饮、住宿、商业与娱乐、整体环境、后勤保障与综合管理等8个关键要素作为对旅游质量的评价指标,并选取山西省内较为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为范例,将不同层次开发建设、旅游设施配套的乡村旅游区划分为5个档次,以逐级递增的等级标准,为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级评价制定出了从"一星级"到"五星级"等5个等级的评价标准。[结果]获得"五星级"旅游点3个、"四星级"旅游点10个、"三星级"旅游点7个,其中"五星级"旅游点为昔阳县大寨村生态农业园、阳城县皇城村、晋中市后沟村。[结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既可用于分级评价众多旅游点,又是政府引导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成  肖雁  毕剑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Theil指数等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山西省2001—2011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山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现缩小态势,旅游经济总体向良性方向发展;空间上,中部地带内城市旅游差异显著,是地带内旅游差异的主要贡献者,而地带内差异又是造成全省旅游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旅游差异、促进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晋华  冯文勇  赵鹏宇  郭晓栋  
以山西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指标为基础,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山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03—2014年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预测2020年旅游业依存度将达到79.5%;从空间维度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在2003—2014年间显著提高,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各市自身GDP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山西11个市旅游业拉动效应整体上势头强劲,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山西省全省GDP作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则各市旅游业拉动效应呈现出不同态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红林  
[目的]参考部分省市已出台的乡村旅游相关行业标准或规范,确定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级评价标准。[方法]以交通、接待、餐饮、住宿、商业与娱乐、整体环境、后勤保障与综合管理等8个关键要素作为对旅游质量的评价指标,并选取山西省内较为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为范例,将不同层次开发建设、旅游设施配套的乡村旅游区划分为5个档次,以逐级递增的等级标准,为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级评价制定出了从"一星级"到"五星级"等5个等级的评价标准。[结果]获得"五星级"旅游点3个、"四星级"旅游点10个、"三星级"旅游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晋华  冯文勇  赵鹏宇  郭晓栋  
以山西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指标为基础,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山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03—2014年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预测2020年旅游业依存度将达到79.5%;从空间维度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在2003—2014年间显著提高,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各市自身GDP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山西11个市旅游业拉动效应整体上势头强劲,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山西省全省GDP作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雪娇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康养旅游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方式,已成为推动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山西省来说,根据康养旅游发展情况,研究如何充分整合利用地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形成适合山西省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对于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将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强  
当前,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发展存在市场需求不足、产业盈利空间收窄、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加快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空间集聚与开放合作、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关系,稳预期、强保障、扩需求、优环境、提能效,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宇  
山西省农业旅游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极大作用。新常态下,如何适应时代需求,紧抓农业旅游,探索农业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业旅游经济增长的效益,并具体结合山西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探讨了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体系,以期为新常态下山西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意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