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2)
- 2023(14479)
- 2022(12085)
- 2021(11111)
- 2020(9259)
- 2019(20852)
- 2018(20532)
- 2017(39338)
- 2016(21096)
- 2015(23840)
- 2014(23929)
- 2013(23873)
- 2012(22585)
- 2011(20306)
- 2010(21209)
- 2009(20087)
- 2008(20611)
- 2007(19309)
- 2006(17751)
- 2005(16470)
- 学科
- 济(99171)
- 经济(99042)
- 业(93833)
- 企(75209)
- 企业(75209)
- 管理(72672)
- 农(48485)
- 业经(33108)
- 方法(32787)
- 农业(32550)
- 中国(29258)
- 财(28252)
- 地方(25939)
- 数学(23716)
- 数学方法(23330)
- 制(22469)
- 技术(19763)
- 务(19465)
- 财务(19414)
- 财务管理(19373)
- 企业财务(18265)
- 策(18156)
- 贸(18042)
- 贸易(18024)
- 易(17439)
- 理论(17018)
- 和(16801)
- 银(16594)
- 银行(16578)
- 体(16202)
- 机构
- 学院(314338)
- 大学(305955)
- 济(133729)
- 经济(130820)
- 管理(122759)
- 研究(107200)
- 理学(103012)
- 理学院(101935)
- 管理学(100348)
- 管理学院(99753)
- 中国(87549)
- 京(65900)
- 农(63794)
- 财(63158)
- 科学(62289)
- 所(55166)
- 江(54002)
- 中心(50313)
- 研究所(48541)
- 农业(48280)
- 财经(47757)
- 业大(47039)
- 经(42793)
- 州(42698)
- 北京(41918)
- 范(41593)
- 师范(41272)
- 省(38923)
- 经济学(38070)
- 院(37627)
- 基金
- 项目(190180)
- 科学(150965)
- 研究(145605)
- 基金(135582)
- 家(115495)
- 国家(114222)
- 科学基金(99327)
- 社会(93788)
- 社会科(88432)
- 社会科学(88404)
- 省(79301)
- 基金项目(71074)
- 教育(65126)
- 划(62535)
- 编号(61186)
- 自然(61036)
- 自然科(59645)
- 自然科学(59629)
- 自然科学基金(58565)
- 资助(54676)
- 成果(49909)
- 发(46675)
- 课题(42567)
- 重点(42037)
- 创(41798)
- 部(41524)
- 业(40679)
- 发展(38650)
- 创新(38197)
- 展(38029)
- 期刊
- 济(173929)
- 经济(173929)
- 研究(98558)
- 中国(75571)
- 农(66300)
- 财(51922)
- 管理(51060)
- 农业(44364)
- 学报(43747)
- 科学(43418)
- 教育(36931)
- 融(36790)
- 金融(36790)
- 大学(35063)
- 业经(34155)
- 学学(32802)
- 技术(30697)
- 财经(24141)
- 经济研究(24086)
- 业(23536)
- 问题(22943)
- 经(20972)
- 技术经济(18535)
- 世界(17614)
- 贸(17422)
- 农村(16274)
- 村(16274)
- 版(16196)
- 现代(15801)
- 农业经济(15437)
共检索到518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西安
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资源在工农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保持工农业的恰当比例,使工农业之间的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能相互适应,使工农业产出与社会需求结构大体吻合,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简单地说,工农业协调发展就是动态中的工农比例关系比较恰当合理,能使经济发展的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工农业协调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劳动在部门间按比例分配的主要表现,同时又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证.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伟明
本文运用现代均衡与非均衡理论,认为我国工农业关系的基本态势呈现出可持续性非均衡的特征,从变量均等(或变量协调)的涵义出发,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结构的不协调是造成我国工农业非均衡发展的表层原因;从行为确定的含义出发,造成这种非均衡状态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由产业特性(或产业优势),计划偏好(及其刚性约束)、信息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应以均衡为取向,其目标模式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基础上可持续的均衡状态,並要体现效率特征和公平原则,在很多情况下,两者需要权衡和取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重
工农业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郑重一、我国工农业发展长期处于失调状态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起具有门类齐全的、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工农业的发展长期失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浩
盲目大城市化的后果是土地利用率低下,过度超前的基础设施闲置,城市人气不足,经济效益不显著。把旧城改造简单地演变为城市重建或新建,其后果是破坏城市历史文脉、割断城市发展机理、丢弃原有城市特色。为了遏制住宅住房价格的非理性上涨,有必要改革现行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城市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能够得到必要的住房,不能由于少数人把住房用于投资或投机,而影响、妨碍弱势群体居住的权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晓河
我国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的研究马晓河作者简历马晓河,1955年9月生于陕西省大荔县。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现为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并分别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理事。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社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梅士建
发展加工农业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目前 ,发展加工农业有许多有利条件 ,但也存在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低、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加工需要、现有加工企业技术设备水平低且布局不合理等制约因素。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 :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在加工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新阶段 加工农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锡平
本文通过对我国贫困地区农业资本构成的现状,制约农业资本形成原因的剖析,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一般性分析和经济学浅析,提出了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农业经济要快速增长,在土地、劳动等关键要素不可能再实现追加的情况下,大量追加对农业资本的注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资本 推动 农业经济 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日生
论农业大县的工农业协调发展单日生(湖南省安仁县体制改革委员会423600)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部类,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处理好工业主导作用和农业基础作用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协调必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大县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立成 聂献忠
产业旅游的崛起 ,既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也是相关产业实现其综合经济社会效益的需要。开发工业、农业旅游 ,有利于延伸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丰富旅游产品 ,改善供给结构 ,进而增强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竞争力。为此 ,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转变理念与思路 ,强化引导和培训 ,及时开发工农业旅游的新产品 ,着力培育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
产业旅游 工农业旅游 新增长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湖柳
江苏省太仓市泰西村是我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新中国60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泰西村域的工业化和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8年,村域已拥有纺织、电子、五金等大小企业45家,80%的劳动力转移到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就业。但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的村域,现代农业仍加速发展,显现出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同存共荣的和谐局面。该文试图通过总结一个村域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互动发展的典型案例,折射新中国60年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性成就,并尝试把工农业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研究下沉到村域层面,探讨村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村域工农业互动发展的关系和规律。
关键词:
村域经济 工业化 现代农业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博
近年来,伴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不平等性日益凸显,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山西省农村发展的典型特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理顺了乡村发展的逻辑关系,指出了乡村发展的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关注的领域。以乡愁经济为契机使人才回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主导产业,融合传统文明和工业文明建设美丽田园,是山西省实施乡村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乡收入 乡村振兴 山西农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汉斌 李春鹏
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而泉州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本文论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以及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比三个主要指标,并对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提出了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和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旷宗仁 王海民 左停
本文通过对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考察后,认为国家在产业政策与制度、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形势、资源与环境、科技研究与推广五个方面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工农业 协调发展 科研体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国才
世界银行在《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与和谐性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其实现机制则是经济的一体化。如果将世界银行关于区域经济层面上的这一论点转换至产业经济层面,工农业的不平衡增长与和谐性发展是否可以兼得呢?一、农业小部门化与工农业不平衡增长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国的产业结构会不断演进,且这种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农业在前工业化时期的主导地位,逐步让位于工业化初期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