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9)
2023(13465)
2022(11403)
2021(10390)
2020(8750)
2019(20107)
2018(20019)
2017(39310)
2016(21404)
2015(24103)
2014(24206)
2013(23863)
2012(21778)
2011(19365)
2010(19040)
2009(17409)
2008(16773)
2007(14604)
2006(12780)
2005(11123)
作者
(61638)
(50985)
(50531)
(48354)
(32713)
(24457)
(22897)
(20181)
(19551)
(18227)
(17557)
(17012)
(16025)
(15939)
(15762)
(15619)
(15235)
(15159)
(14619)
(14479)
(12685)
(12461)
(12399)
(11585)
(11500)
(11246)
(11197)
(11190)
(10245)
(10044)
学科
(90286)
经济(90170)
管理(60648)
(59316)
(47616)
企业(47616)
方法(43438)
数学(38295)
数学方法(37962)
(25903)
中国(24629)
(21907)
业经(20232)
地方(20140)
(18663)
农业(17775)
(15098)
(15045)
贸易(15038)
(14475)
理论(13717)
(13470)
环境(13447)
财务(13401)
财务管理(13376)
技术(13334)
(13139)
企业财务(12771)
(12131)
(12127)
机构
大学(305079)
学院(302191)
管理(122948)
(121235)
经济(118627)
理学(107696)
理学院(106530)
管理学(104690)
管理学院(104172)
研究(99638)
中国(72052)
(64375)
科学(62007)
(54372)
(49445)
(48886)
业大(46270)
研究所(45265)
中心(45102)
财经(44777)
(43574)
(40898)
(40465)
北京(40212)
师范(40122)
农业(38122)
经济学(36688)
(36069)
(35365)
财经大学(33607)
基金
项目(213862)
科学(168970)
研究(156468)
基金(156100)
(135314)
国家(134185)
科学基金(116241)
社会(99588)
社会科(94310)
社会科学(94283)
(84227)
基金项目(83697)
自然(75665)
自然科(73906)
自然科学(73887)
自然科学基金(72580)
教育(71397)
(69693)
资助(63990)
编号(63596)
成果(50702)
重点(47332)
(47272)
(45172)
(43954)
课题(43303)
创新(40959)
科研(40793)
教育部(40786)
国家社会(40699)
期刊
(128570)
经济(128570)
研究(89017)
中国(54159)
学报(48157)
科学(44752)
(44428)
管理(42843)
(38841)
大学(36786)
学学(34587)
教育(32330)
农业(30733)
技术(25326)
(24477)
金融(24477)
业经(21757)
财经(21489)
经济研究(20476)
(18185)
问题(17567)
图书(15977)
(15321)
理论(15057)
科技(14519)
技术经济(14513)
实践(13845)
(13845)
资源(13641)
(13613)
共检索到429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康琛宇  
文章首先介绍了山西省的人年龄结构和储蓄现状,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最后选取2002—2015年间山西省人均储蓄余额、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家庭规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等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山西省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引起储蓄增加,进而导致消费不足,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最后建议山西省政府要大力促进老年产业的发展,促进老年群体消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弱化年轻人储蓄动机;实行开放的人口政策来减缓人口红利的消失,引导劳动力向养老服务、医疗等行业转移,最大化地降低老龄化对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红梅  周潇  武长河  王克强  
文章首先分析了上海市的人口结构和储蓄现状,然后综合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储蓄的机制,最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通过选取1997-2015年间上海市老年抚养比、家庭成员数、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等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上海市作为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不能明显升高的情况下,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引起储蓄增加,从而导致居民消费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上海市高效地解决“城市病”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东波  
本文首先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模型,揭示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最优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最优储蓄增加。随后,我们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居民储蓄的作用都是显著的扩张性影响。根据现阶段中国居民高储蓄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的事实,并结合原因探索,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有效利用现阶段人口红利和居民高储蓄以及降低未来居民储蓄倾向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伟  钱文然  
本文认真梳理了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研究文献,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寿命延长两个方面总结了人口老龄化的私人储蓄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评述了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储蓄影响的最新研究动态,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前景及启示做了展望和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王昊  刘婷  
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包含中国现收现付模式与个人账户模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OLG模型,并利用2001-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将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同时,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将较大程度的挤占消费,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还不够健全,并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人们即使缴纳了养老保险仍然缺少安全感。最后本文提出了灵活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王昊  刘婷  
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包含中国现收现付模式与个人账户模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OLG模型,并利用2001-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将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同时,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将较大程度的挤占消费,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还不够健全,并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人们即使缴纳了养老保险仍然缺少安全感。最后本文提出了灵活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慧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重和数量都在增加,这势必会对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为条件研究老年人的储蓄特征,并分析这种特征对国民储蓄率和消费的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LC-PIH)假说,采用组群分析的方法构造了相应的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组群分析,本文得到了中国居民在不同组群内的"年龄—储蓄率"曲线。分组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大部分组群中,老龄化对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些特征符合生命周期理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润龙  
近30年我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快,无论在时间范畴还是空间范畴,储蓄水平都和GDP保持同步增长。人口老龄化与储蓄关系复杂,各年度居民人均储蓄与老龄化相关密切,但各地区居民储蓄却与老龄化无关。作者探索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影响的机制和影响途径。分析认为,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居民储蓄水平,老龄化通过经济社会变量间接影响储蓄水平。从生命周期角度看,老龄化会减少储蓄;社会养老实施后,老龄化也会减少储蓄;然而,老人因消费减少及我国家庭结构变化,却导致储蓄随老龄化而增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胡翠  许召元  
本文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1988、1995、2002和2007年的调查数据,利用混合截面和虚拟面板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和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农村家庭储蓄率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下降,但城镇家庭储蓄率却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上升。根据理论模型,本文发现城乡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释上述结论。考虑到中国也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同时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我们认为人口老龄化本身不会降低居民储蓄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钱先航  王可  
本文从需求角度提供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储蓄存款的经验证据。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本文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银行储蓄存款的作用,继而考察金融市场化、银行资本充足率以及跨区域经营对这一关系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越严重的城市,当地城商行吸收的储蓄存款越少,并且这种效应只体现在长期储蓄存款上。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银行所在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增加以及跨区域经营均会弱化人口老龄化对银行储蓄存款的负向作用。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后果以及银行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吉黎  车婷婷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储蓄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OECD成员国1993—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生命周期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两方面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通过混合截面OLS回归、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豪斯曼·泰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随着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储蓄率会下降。少儿抚养比与国民储蓄率呈现不对称的倒"U"型关系,与总抚养比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即总抚养比升高,储蓄率会随之下降。此外,我们将衡量预防性动机的社会福利水平考虑进来,发现社会福利水平对储蓄率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较高的福利水平使得居民更加信任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从而减少自身由于未来不确定性引致的预防性储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阳  
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储蓄,养老保险在其中作用重要。本文将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纳入老龄化影响居民储蓄的作用机制中,根据世代交叠模型提出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存在着倒U型影响的命题,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发现我国正在跨越储蓄由升至降的倒U型的拐点,养老保险制度是导致老龄化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异于生命周期假说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未来储蓄率很可能持续降低,政府应当及早采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刚  
本文以某国有商业银行2004年对北京市居民收入、消费、储蓄所进行的抽样调查为依据,通过对未来北京市居民年龄结构的演进分析及相关年龄组人群的消费结构分析等,推导出了居民储蓄率相对于年龄结构的M型变化图,并推论出:北京市居民在2020年以前,储蓄率仍将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对北京市居民储蓄率的负面影响将会显现,北京市居民储蓄率将开始下降,并定量地估算了从2005年到2050年北京市居民储蓄率各年的上升和下降幅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豫新  程谢君  
我国已经进入以人口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后人口转变"时代。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后人口转变"时代,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水平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呈现U型结构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当人口抚养比小于18.8%的临界值时,人口老龄化有助于降低居民储蓄率;而当人口抚养比高于18.8%的临界值时,人口老龄化将推高居民储蓄率。当前,我国居民抚养比约为13.7%,低于18.8%的临界值。这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并不是造成居民储蓄率水平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未来可能会促使居民储蓄率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此,要着力稳定居民收入预期,提供兼顾收益性和安全性的投资产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降低居民储蓄率,提高居民消费倾向,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豫新  程谢君  
我国已经进入以人口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后人口转变"时代。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后人口转变"时代,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水平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呈现U型结构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当人口抚养比小于18.8%的临界值时,人口老龄化有助于降低居民储蓄率;而当人口抚养比高于18.8%的临界值时,人口老龄化将推高居民储蓄率。当前,我国居民抚养比约为13.7%,低于18.8%的临界值。这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并不是造成居民储蓄率水平居高不下的主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