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9)
2023(6498)
2022(5728)
2021(5117)
2020(4664)
2019(10808)
2018(10670)
2017(21239)
2016(11665)
2015(13423)
2014(13560)
2013(13847)
2012(13153)
2011(11972)
2010(12048)
2009(11148)
2008(11339)
2007(10484)
2006(8827)
2005(7853)
作者
(36097)
(30381)
(30350)
(29042)
(18901)
(14495)
(13868)
(11997)
(11156)
(10717)
(10233)
(10069)
(9620)
(9541)
(9537)
(9484)
(9461)
(8924)
(8750)
(8632)
(7651)
(7542)
(7525)
(6984)
(6840)
(6766)
(6683)
(6675)
(6184)
(6079)
学科
(56080)
经济(56037)
(31704)
管理(29768)
方法(26471)
(24769)
企业(24769)
数学(23578)
数学方法(23396)
(15390)
地方(12795)
(12354)
中国(12173)
(11904)
业经(11764)
农业(10095)
(9761)
贸易(9759)
产业(9714)
(9415)
(9075)
(8135)
技术(8070)
(7525)
财务(7512)
财务管理(7489)
地方经济(7438)
(7186)
环境(7168)
银行(7162)
机构
学院(175889)
大学(175394)
(75143)
经济(73612)
管理(66834)
研究(60775)
理学(57673)
理学院(57004)
管理学(56018)
管理学院(55694)
中国(44773)
科学(39039)
(36777)
(33350)
(32705)
(32006)
研究所(29330)
中心(28541)
业大(28113)
(26846)
农业(26587)
财经(26408)
(23817)
经济学(23517)
北京(23013)
(22866)
师范(22630)
经济学院(21584)
(21468)
(21136)
基金
项目(117340)
科学(91706)
基金(84309)
研究(83875)
(74012)
国家(73447)
科学基金(61792)
社会(52576)
社会科(49938)
社会科学(49922)
(46852)
基金项目(45504)
自然(40022)
(39407)
自然科(39017)
自然科学(39004)
自然科学基金(38317)
教育(37583)
资助(34228)
编号(34079)
成果(27364)
(27073)
重点(27067)
(26003)
(24375)
课题(23347)
科研(22843)
创新(22833)
计划(22417)
教育部(21710)
期刊
(80880)
经济(80880)
研究(48401)
中国(30363)
(29607)
学报(28909)
科学(26586)
(25440)
管理(21562)
大学(20999)
学学(20015)
农业(19830)
技术(14943)
教育(14017)
业经(13993)
(13382)
金融(13382)
财经(13013)
经济研究(12977)
问题(11819)
(11292)
(11151)
技术经济(9962)
统计(9165)
商业(9049)
(8632)
(8553)
理论(8400)
(8363)
资源(8339)
共检索到251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琪  
本文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指标,分析了山西省2002年产业关联特征,并与1997年山西产业关联和2002年全国产业关联特征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是:山西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等传统重工业部门依然是双高产业;通用、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同时,交通运输及仓储、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等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萍  阎耀鹏  曲宏飞  王燕超  闫子昊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各个产业发展速度下降,对能源需求大幅减少,导致山西经济发展及GDP增长下滑严重。进入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山西产业比以往更加迫切需要转型。本文从山西第一、二、三产业三方面分析了山西产业结构的特征以及山西经济增长状况,提出了山西产业发展应该转型的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秋利  尚宇红  
采用1978~2007年山西省三次产业投资与产业GDP的年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山西产业结构与产业投资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GDP与其投资额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在第三产业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此外还发现,山西第一产业GDP与投资表现出单向因果关系,而第二产业GDP与投资表现为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晋梅  
产业结构优化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以相对劳动生产率为代表,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的效益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对山西省的产业结构效益有更深的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贞  许佛平  
山西经济增长率近年来持续下降,其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和分析,从单个产业对整个经济的辐射和推动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在山西的经济转型升级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仍然在第二产业中,尤其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不适合作为煤炭经济转型的接续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姝彦  
作为一种优势互补的创新组织形式,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模式,是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山西省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产学研合作至今,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山西省产学研在合作中尚存在不少问题。从山西省产学研的实际状况着手,对山西省产学研合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山西省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李久平  石娟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80年代以来四川省三次产业总体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效益结构)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归纳出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一般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真  赵应文  熊熹  赵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舒良友  郭琎  原白云  
基于河南省2010—2016年23个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探讨了河南省产业技术特征演进的过程;借助俱乐部收敛函数,对河南省产业进行了俱乐部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从研究期初到研究期末,河南省产业技术能力增长率从落后全国水平变为略高于全国水平,且具有不太明显的汇聚趋势;河南省全产业不存在整体收敛,但存在个别收敛俱乐部;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两个收敛俱乐部和一个不收敛俱乐部。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政策支持对产业技术的提升具有明显效用,提出河南省人才战略与企业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仇欢欢   郝志瑞  
[目的] 探析山西省粮食生产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保障粮食生产健康发展可持续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H-P滤波法测度山西省粮食生产的波动特征,对其时序进行周期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 (1)山西粮食生产长期波动趋势整体呈现平滑上升态势,共分为3个曲线阶段:1978—1996年为缓慢平稳上升;1996—2009年属于波动向下平滑曲线;2009—2022年开始恢复平滑上升趋势,并且实现了十三年连增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34%。(2)粮食单产长期趋势与粮食总产呈现相似的“增加-波动-增加”曲线,但比总产更加平缓稳定,表现为逐年递增趋势;粮食播种面积的长期趋势线呈现明显的波动态势,整体呈现先快速下滑,后缓慢上升,然后再下滑的变化趋势。(3)基于变异率测算将山西粮食生产时序划分为7个波动周期:1978—1984、1984—1990、1990—1996、1996—2001、2001—2006、2006—2013、2013—2018,平均波动周期为6.71年,2018—2022由于波动幅度较小尚未形成波动周期。(4)山西粮食波动中波峰最大值为15.38%,波谷最大值绝对值为32.71%,最大波幅为48.09%,且均出现在1996—2001年的周期;最小波幅7.74%,出现在2013—2018年的周期;平均波幅为23.41%;波峰平均值为10.60%,波谷平均值绝对值为12.82%。粮食生产波动具有连续性特征,且波动幅度较大,幅度变化呈现显著的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5)2001年以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2001年以后,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支农等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逐渐增大。在自然因素中,以年降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随着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年降雨量的影响排序略有向后;平均气温等其他自然因子与粮食产量的关联程度相对稳定。[结论] 山西粮食生产长期变化趋势基本遵循着“增长-波动-增长”的循环趋势向前。尽管粮食生产短期内波动性较大,但在长期稳产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性,未来山西粮食生产稳定趋势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文岚  沙景华  闫晶晶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能源化工基地,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通过选取山西省人均工业三废排放量和人均GDP指标,模拟了山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显示,山西EKC基本存在,环境综合污染随经济增长不断恶化。为了进一步研究山西省环境污染变化的影响因素,本文运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影响山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环保投资、环保科技、技术进步及环保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山西省环境污染问题的几点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媛媛  赵军  王炎强  王玉纯  王建邦  
基于MOD16全球蒸散发产品和气象站点实测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Sen趋势法等研究了山西省2000—2014年地表蒸散发ET、潜在蒸散发PET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MOD16蒸散产品与气象站点实测蒸散发之间具有良好的时空相关性(R~2=0.90),其产品精度可以满足山西省蒸散发时空分布研究的要求;②山西省多年平均ET、PET分别为816.77、1608.46 mm,年内变化表现为先增高后下降的"单峰"型分布,二者差值在5月、6月最大,此时山西省最为干旱;③全省年平均ET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特征,PET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征,二者差值整体上较大,表现为全省地表水分比较缺乏,其中忻州、吕梁西部最为严重;④全省近15 a来ET和PET的年际变化都比较小,整体上全省PET在增加,ET在相对减少,意味着近15 a来干旱情况在加剧;⑤ET、PET的时空变化与诸多气象因子相关,在空间尺度上与降水、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在时间尺度上与气温、降水关系最为密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德昂  
产业政策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包括宏观和微观、计划与市场、改革与发展在内的政策体系。因此,它不仅应包括经济发展的最高政策,而且也应包含产业发展以至具体的产品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中的主体政策部份,它旨在使国家和地区产业的技术及产品赶上先进水平,其核心是从根本上加强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为此,产业技术政策一般应包括产业的技术进步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政策、产业技术改造政策、技术引进政策、保证引进技术吸收消化的政策、产业技术选择的优化政策等内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玥  王文涛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长期以来因煤而兴,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以煤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对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严峻挑战,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传江  章铭  黄桂然  
运用Tapio脱钩指标,利用1995—2009年山西省五大代表性产业(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数据,分析了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与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碳排放脱钩情况较为乐观,而第三产业的碳减排成效较差。最后以实现低碳导向型经济为出发点,针对山西的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