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4)
2023(3354)
2022(3063)
2021(2857)
2020(2622)
2019(6133)
2018(5923)
2017(11326)
2016(6361)
2015(7244)
2014(7449)
2013(7343)
2012(7001)
2011(6316)
2010(6364)
2009(6058)
2008(5871)
2007(5380)
2006(4770)
2005(4329)
作者
(19308)
(16072)
(15870)
(15124)
(9954)
(7853)
(7274)
(6352)
(6096)
(5672)
(5475)
(5440)
(5020)
(5010)
(4915)
(4893)
(4793)
(4618)
(4569)
(4482)
(4057)
(3951)
(3912)
(3735)
(3702)
(3565)
(3500)
(3447)
(3314)
(3227)
学科
(28261)
经济(28206)
管理(16364)
(15541)
(11800)
企业(11800)
方法(10968)
地方(9688)
数学(9573)
(9505)
数学方法(9420)
中国(7160)
(6945)
农业(6322)
业经(6025)
(5770)
(5335)
(4637)
环境(4441)
(4359)
地方经济(4334)
(4077)
金融(4077)
(4064)
贸易(4061)
土地(3928)
(3893)
(3817)
银行(3812)
(3669)
机构
大学(89797)
学院(89720)
(37369)
经济(36419)
管理(35119)
研究(34031)
理学(29702)
理学院(29346)
管理学(28860)
管理学院(28693)
中国(25059)
科学(21080)
(19462)
(17988)
(17834)
(16938)
中心(16128)
研究所(16096)
业大(15097)
(15050)
农业(13868)
(13732)
(12907)
师范(12822)
财经(12706)
(12572)
北京(12207)
(11519)
(11327)
师范大学(10391)
基金
项目(60585)
科学(47156)
研究(44645)
基金(41969)
(36326)
国家(35998)
科学基金(30529)
社会(27797)
(27407)
社会科(26153)
社会科学(26140)
基金项目(22751)
(20919)
教育(19653)
自然(19405)
自然科(18868)
自然科学(18860)
自然科学基金(18476)
编号(18251)
资助(16958)
成果(14915)
重点(13901)
(13758)
课题(13363)
(13131)
(12022)
(11722)
计划(11440)
创新(11356)
科研(11268)
期刊
(46127)
经济(46127)
研究(26672)
中国(21702)
(16544)
学报(13546)
科学(13257)
(12372)
管理(12037)
农业(11139)
大学(10405)
学学(9694)
教育(9310)
技术(8378)
(8282)
金融(8282)
业经(7532)
资源(6493)
问题(6241)
(6214)
财经(5938)
经济研究(5926)
(5113)
技术经济(5050)
统计(4999)
(4759)
科技(4570)
决策(4395)
(4218)
经济问题(4218)
共检索到141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威  张有坤  
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交通优势度评价是划分各类主体功能区,特别是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10个指标之一。本文采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的技术流程和评价方法,基于山西省107个县(市、区)级行政单元的单项指标和集成性指标的评价,分析了山西省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①交通优势度呈"偏正态"分布,7.48%的县(市、区)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23.36%的县(市、区)交通条件处于明显劣势。与全国交通优势度评价相比,山西省具有突出优势和具有明显劣势的县(市、区)比例明显偏高。②交通优势度具有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区域分异特点,太原、运城、长治、大同4大城镇密集区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大"字型的分布格局。这主要是由国家主干线建设、煤炭资源开发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是影响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的主要因素。但公路的地区分布并不均衡,若从盂县—永和划一条连接线,则该线以南以东地区公路网密度明显高于以西以北地区;在吕梁山区和黄河沿岸地区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值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太原—运城、太原—晋城两条公路网密集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俊花  冯旭芳  刘敏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时期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产品 ,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这已成为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必然。本文选择了要素比率分析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山西省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评价 ,提出特色农产品应作为山西省农业发展的主导产品。并进一步为合理调整山西省农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解决“三农问题” ,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娟  王闰平  
土地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对国家统计局、山西统计局、山西国土资源厅等多方面数据进行统计、融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山西省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土地资源利用的多样性较高,但用地类型间差异较大,农业用地及林地、草地面积较大,工业用地较少;(2)土地的集约利用在城乡间差别较大,发达地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较高;(3)人口数量与建筑用地面积的增长趋势一致。并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生态、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娟  王闰平  
土地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对国家统计局、山西统计局、山西国土资源厅等多方面数据进行统计、融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山西省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土地资源利用的多样性较高,但用地类型间差异较大,农业用地及林地、草地面积较大,工业用地较少;(2)土地的集约利用在城乡间差别较大,发达地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较高;(3)人口数量与建筑用地面积的增长趋势一致。并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生态、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角度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促进土地资源的生态、高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若兰  谢雨兰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农业的阐述中提到要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极为主要的是搞好"三农"问题,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只有选择一个优势产业才会更好的发展。文章根据主导产业的理论及选择基准,运用区位商和比较优势的方法对山西省晋中市农业结构内部各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农业方面,晋中由于环境限制,适合种植旱作物,优势区域是寿阳县和榆次区;在林业方面,优势区域是灵石县和介休市,灵石县的核桃行业发展很广;在畜牧业方面,介休市、平遥县和太谷县则是优势地区;在渔业方面,榆社县发展很好,为优势区域,为全市渔业做出巨大贡献。综上所述,根据晋中农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晋中市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优势,积极选择与识别能够带动晋中都市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结合晋中地区环境情况,将晋中划分为现代农业核心圈、平川高效发展圈、高地生态农业圈、太行循环产业圈和中部丘陵林果圈五个圈进行合理布局,这是现阶段晋中市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慧强  刘嘉乐  弓志刚  
利用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计算方法,以山西省为案例地,测度2004—2015年山西省铁路、公路、民航等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及其演化过程;同时利用Kaya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分析测算山西省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从游客数量、人均旅游消费水平、旅游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单位GDP客运交通周转量、单位客运交通周转量能耗、能源结构六大方面,测度并探讨山西省旅游交通碳排放的主要机理,分析结果显示:促进旅游交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游客数量、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单位交通周转量的能耗;旅游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单位GDP客运交通周转量和能源结构是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十一五"已经结束,请您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金融业在服务山西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贡献。李小鹏:正如您所说,2010年已经过去,山西的"十一五"也完美收官。可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勇  
本文结合企业管理和自身工作实践 ,简要叙述了“山西交通监理”十年来从一个地方小监理公司成长为全国闻名和同行业领先的大监理企业的发展历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上  崔红梅  
通过对山西省 1985- 1998年间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归纳了山西省城镇居民消费规律及特点 ,为十五期间山西省有关政策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德昂  李小东  
生产力诸要素若要形成一定的现实生产力,并使各要素组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生产力系统,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地域方能实现。这种生产力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关联状态——生产力的空间组合——即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布局。在整个国家的空间生产力布局中,又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形成多个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区域,这些区域内所集结的生产力的空间配置状况,则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生产力水平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段成东  
为深入分析农村家庭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了解农户资金信贷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在山西省两市7县近千户农户中发放问卷,并进行了实地调查。农户借贷需求的特征分析这次调查在山西省柳林、文水、交城、兴县、方山、交口和平遥县共抽取100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00份。调查显示,样本农户家庭规模在3~11人之间,家庭规模以4~6人居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耿娜娜  王建秀  刘亮娇  
通过对山西旅游市场数据资料的分析得出:山西省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猛;山西旅游市场呈现出旅游客源市场多元化、游客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结构需继续优化、旅游目的地市场形成梯度的特点,最后提出了优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梁  
运用统计分析法,以山西省1949—200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揭示了山西省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耕地数量"三起三落",基本态势持续走低;并通过与全国以及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中部五省的横向比较,指出了山西省与中部六省之间人均耕地方面的差距以及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在此基础上从九个方面提出了确保山西耕地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凤兰  
以山西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为基础,参照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全国乃至全球相比,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承载力很弱。由于人工生态系统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的面积快速扩张,导致耕地面积下降,从而使得山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433.28亿元下降到2008年404.96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预测结果还表明,山西省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到2020年仍难以恢复,且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柏婷  
基于PADIS-INT软件,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山西省2025—2070年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规模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育龄妇女规模、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持续减少。针对山西省人口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应对人口红利消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应对学龄人口变动挑战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