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7)
2023(10442)
2022(9323)
2021(8885)
2020(7661)
2019(17799)
2018(17800)
2017(34222)
2016(19213)
2015(21565)
2014(21493)
2013(21366)
2012(19491)
2011(17299)
2010(17225)
2009(15575)
2008(14949)
2007(12830)
2006(10896)
2005(9326)
作者
(56717)
(47084)
(47057)
(44603)
(29984)
(22656)
(21327)
(18745)
(17863)
(16832)
(16034)
(15651)
(14974)
(14885)
(14614)
(14564)
(14505)
(14084)
(13350)
(13315)
(12024)
(11383)
(11374)
(10587)
(10539)
(10538)
(10510)
(10187)
(9664)
(9567)
学科
(72647)
经济(72569)
管理(52523)
(49956)
(42290)
企业(42290)
方法(38509)
数学(33936)
数学方法(33388)
(18205)
(18127)
(17208)
中国(17180)
业经(15252)
地方(14849)
理论(12849)
(12200)
农业(12197)
贸易(12193)
(12054)
(11822)
(11651)
财务(11584)
财务管理(11566)
环境(11509)
技术(11443)
(11145)
企业财务(11002)
(10175)
教育(9683)
机构
大学(266092)
学院(264843)
管理(106723)
(96494)
经济(94231)
理学(93783)
理学院(92706)
管理学(90604)
管理学院(90163)
研究(87712)
中国(61955)
科学(60363)
(56668)
(48613)
(45691)
业大(45669)
研究所(42337)
(42141)
中心(39288)
农业(38549)
(36856)
北京(35638)
(34819)
财经(34726)
师范(34419)
(32084)
(31616)
(30547)
技术(30178)
师范大学(27628)
基金
项目(192083)
科学(149350)
基金(138105)
研究(134905)
(122209)
国家(121199)
科学基金(103221)
社会(80901)
(77139)
社会科(76502)
社会科学(76480)
基金项目(73903)
自然(71407)
自然科(69747)
自然科学(69734)
自然科学基金(68422)
(65026)
教育(62398)
资助(58092)
编号(54810)
成果(43805)
重点(42987)
(40960)
(40075)
(39844)
课题(38196)
科研(37753)
计划(37340)
创新(37089)
大学(35191)
期刊
(99484)
经济(99484)
研究(71509)
学报(49475)
中国(45788)
(43712)
科学(43165)
管理(37538)
大学(35838)
学学(33943)
农业(30934)
(30499)
教育(29384)
技术(23047)
(17612)
金融(17612)
业经(16957)
(15759)
财经(15682)
经济研究(15395)
图书(15157)
科技(14452)
业大(13533)
(13141)
问题(13090)
(13031)
理论(13017)
林业(12967)
技术经济(12749)
实践(12264)
共检索到367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韩海荣  康峰峰  马钦彦  
为了研究辽东栎天然种群在山西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表型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在该地区内共抽取了5个辽东栎天然种群,分别测了叶片及顶芽共24项形态特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α=0.01),种群间共有5个性状指标在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一方面来自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环境因素.经研究得出,辽东栎表型性状受坡向、坡度、种群内树木平均胸径、种群密度等间接生态因子的影响.种群内变异是辽东栎表型变异的主要部分,表型分化系数(Vst)为13.31%,分化程度低,但部分性状也有了较大的分化,如最底部锯齿宽(25.99%)、中间顶芽宽(25.23%)等.在种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伊力塔  豪树奇  韩海荣  凡小华  康峰峰  
利用样地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公式对山西灵空山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群落6种乔木、8种灌木和11种草本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灵空山林区乔木树种以辽东栎(Levins生态位宽度Bi=1.159 0,Hurlbert生态位宽度Ba=0.796 0),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Bi=0.990 7,Ba=0.536 1)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灌木树种以三裂绣线菊Spireae trilo-bata(Bi=1.095 0,Ba=0.509 0)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伊力塔  韩海荣  豪树奇  康峰峰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隶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是我国暖温带极为重要的森林建群种,以及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优势种之一和华北针阔混交林的主要成分;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德美  张亚红  成星奇  项晓冬  张磊  胡建军  
【目的】揭示青杨不同种群叶片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变异规律,为进一步解析叶片性状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为青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全国主要分布区的34个青杨种群为材料,采集1~2年生枝条在温室扦插繁殖,移植苗圃,第2年春季平茬幼化,同年7月采集茎尖以下第7、8、9片新生叶测定苗期叶片14个表型性状(叶片形态性状、叶色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青杨的14个叶片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青杨叶片表型性状遗传变异丰富;种群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55.771%,表明种群间变异是主要的变异来源。各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562%,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柄相对长,最小的是叶绿素SPAD值。各种群叶片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852%,其中内蒙古坝底(31号)种群变异最丰富,而河北龙泉(11号)种群变异最小,叶片表型性状稳定性最高。青杨叶片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大多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仅叶色与其他叶片性状无明显相关,叶色遗传相对独立。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4个种群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为长叶柄大叶类群、中等叶类群、短叶柄窄叶类群和小叶类群。结合类群分布和中国地形特点,中国青杨种群可划分为3个分布区,分别是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北缘地区(1区)、太行山和六盘山-秦岭之间的黄土高原地区(2区)和青藏高原周边地区(3区),其中1区以短叶柄窄叶类群为主(57.14%),2区中等叶类群占66.67%,而3区占比最大的为小叶类群(62.5%)。【结论】青杨叶片表型性状遗传变异丰富,河北蓝旗卡伦(17号)、内蒙古半截塔(30号)和内蒙古坝底(31号)种群多样性丰富,是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保存的重点种群。叶片表型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强,青杨叶片呈现以海拔变化为主的地理变异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学斌  
[目的 ]为揭示山西省中国沙棘天然种群优树表型变异规律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为沙棘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品种创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以山西省中国沙棘天然种群分布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1个中国沙棘天然种群110个优良单株的10个表型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种群优树间的表型变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表型性状间及其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种群优树分类。[结果 ]中国沙棘10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种群优树间呈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厉月桥  李迎超  吴志庄  
随着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发展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各国的共识[1]。生物燃料乙醇作为汽油的第1代替代品,广受世界关注[2]。近年来该行业迅速崛起,并掀起了以甘蔗、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业化热潮;由此引发粮食短缺,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中国耕地资源紧缺,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以玉米为原料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保证粮食安全,生物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势在必行[3]。目前,国内外重点研究开发的糖基或淀粉基能源植物仍以谷物、甜高粱、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新华  曾平生  武晓玉  姚甲宝  熊光康  李家彧  
为了解不同种群野生多花黄精的表型变异规律,运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多重比较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其全分布区选取的9个种群和12个表型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多花黄精的12个表型性状除果实横纵比外,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种群内的变异(36.24%)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5.37%),表型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为28.84%,种群内变异是野生多花黄精变异的主要来源;各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16%,变异幅度范围为4.76%~23.63%,叶片数、全株叶面积、地径、株高、种子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00%、23.63%、16.88%、16.14%、14.75%,表明种子的稳定性高于叶和茎。经度多数表型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经度的增加,叶片数、地径、株高、果实纵径和种子千粒重均呈现减小趋势;采用欧氏距离对9个野生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种群划分为3类,但表型性状的聚类并不随地理距离上的相聚而聚为一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诗明  2顾万春  
将24个苦楝群体729个家系的5个地理气候因子及与其对应的苦楝18个表型性状因子进行典范相关分析,第一典范变量的特征根为0·9979(0·01水平极显著),占全部特征根的78%;跟进主成分分析将二元坐标降为1维数据轴,即表型性状梯度轴。采用内插法在苦楝自然分布区内按0·2表型性状梯度差值绘出等值线图,揭示出苦楝表型性状东北—西南梯度变异的地理模式。通过通径分析描述各表型性状对表型性状梯度值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从侧面证实了繁殖器官性状的稳中求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刁松锋  邵文豪  姜景民  董汝湘  孙洪刚  
【目的】阐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种实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方法】从浙江省天台县8年生无患子实生林分中,选择102棵无患子单株,连续2年观测102棵单株的15个种实性状,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聚类、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102棵无患子的15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4.91%~65.67%;基于15个种实性状划分的6个群组间性状差异明显,可为营建不同用途的无患子林提供基本材料;果实质量、单株产量、果皮皂苷含量和种仁油脂含量是无患子4个重要的经济性状,4个性状与其他性状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表征产量、种实化学成分和种实形态因子的4个主成分累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黄琳  高巍  杨超伟  
为文冠果良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种源文冠果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经济性状(含种子千粒质量、最大及最小种子质量、种子平均体积及种子比重)由优到劣依次为P(山西蒲县)>Q(黑龙江哈尔滨)>D(河南济源)>F(河南洛宁)>S(辽宁沈阳)>E(河南灵宝)>M(山西静乐)>O(山西朔州)>I(内蒙翁旗)=C(甘肃定西)>N(山西代县)>R(甘肃平凉)>J(青海西宁)=K(山西绛县)>G(河南淅川)>H(辽宁建平)>L(山西岚县)>A(宁夏贺兰)=B(陕西淳化);不同种源种子性状由优到劣依次为Q>F>S>D>R>E=I=P>H=M>K=N>O>G>B>C>J>L>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珊  甘小洪  憨宏艳  许宁  侯正扬  陈杨  邓晓娟  
[目的]通过对濒危植物水青树叶表型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并从遗传和环境适应角度探讨其致濒机制,为其天然种群的有效保护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14个水青树天然种群的90个个体的17个叶形态及其表皮微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利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叶表型变异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水青树17个叶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7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6.69%,种群内的变异(31.83%)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8.85%),种群内变异是水青树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汉彪  林建勇  李娟  梁瑞龙  
【目的】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其地理分布情况,为楠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具有代表性楠木种源4年生幼树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13个表型性状,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幼树叶片的形态变异及其种源内和种源间的分化情况。【结果】6个种源楠木叶柄长、叶面积和叶长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在30.00%以上。叶面积以福建建瓯种最大(26.82 cm~2),以广西富川种最小(20.01 cm~2);叶长以重庆江津种最长(12.85 cm),江西崇义种最短(10.36 cm);叶宽以贵州思南种最宽(3.43 cm),广西富川种最窄(2.90 cm);叶周长以湖南沅陵种最长(28.95 cm),江西崇义种最短(25.25 c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度与叶厚、叶柄长、叶尖角和叶基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叶长和叶脉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纬度与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和宽基距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尖角和叶基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种源间的变异大于种源内变异;不同种源地楠木叶片具有从西到东表现变近圆趋势、从南到北表现变狭长趋势、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表现变小趋势及随≥10℃年积温的增加表现变窄趋势的特征,可供楠木品种选育和利用研究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文强  韩海荣  马钦彦  康峰峰  蔺琛  
With the aid of TDM (thermal dissipation method) with ICT\|2000TE (Transpiration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as follows: (1) The sap flow rate of Quercus liaotungensis varied differently in sunny days, cloudy days and rainy days, with their maximum value of 12 61 cm?h -1 , 8 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秋玉  张金然  杨传平  
以东北地区的5个白桦天然种群为研究材料,在木材纤维形态性状测定的基础上,采用ISSR、RAPD分子标记研究了5个种群的遗传变异以及种群间纤维形态性状与DNA分子标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桦天然林成熟材(18~31年生)的木材纤维长度在种群间差异不显著,纤维宽度和长宽比差异显著,帽儿山种群的木材纤维形态性状最好,汪清最差;利用ISSR和RAPD2种标记检测5个白桦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所得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多态位点比率最高的为辽宁新宾种群,其次是帽儿山和汪清,而塔河和金山屯最低;ISSR标记的AMOVA分析表明白桦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10.82%;RAPD标记的AMOVA分析表明白桦种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