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0)
2023(4244)
2022(3564)
2021(3265)
2020(2612)
2019(5424)
2018(5095)
2017(9471)
2016(5568)
2015(6008)
2014(6002)
2013(5708)
2012(5492)
2011(5053)
2010(5194)
2009(4863)
2008(4862)
2007(4437)
2006(4211)
2005(3996)
作者
(15967)
(13344)
(13118)
(12732)
(8044)
(6359)
(6010)
(5216)
(4919)
(4673)
(4547)
(4454)
(4233)
(4181)
(4180)
(4156)
(3881)
(3821)
(3805)
(3676)
(3412)
(3339)
(3146)
(3072)
(3042)
(3027)
(2913)
(2835)
(2676)
(2657)
学科
(25748)
经济(25717)
管理(15783)
(12518)
地方(11786)
(10009)
企业(10009)
(7646)
地方经济(7388)
方法(7031)
中国(6936)
(6075)
数学(5976)
数学方法(5884)
业经(5620)
(5488)
(5395)
农业(5002)
环境(4987)
(4367)
(3856)
银行(3851)
(3824)
金融(3823)
(3806)
(3725)
(3600)
教育(3583)
(3316)
工作(3303)
机构
学院(76212)
大学(75303)
(28948)
研究(28551)
经济(28152)
管理(27390)
理学(22680)
理学院(22376)
中国(22203)
管理学(21995)
管理学院(21848)
科学(17798)
(16181)
(15053)
(14225)
中心(14039)
(13339)
研究所(12791)
(12476)
师范(12380)
(11657)
(11210)
财经(11151)
(11127)
(10730)
北京(10284)
(9892)
师范大学(9847)
业大(9678)
(9286)
基金
项目(50704)
科学(40845)
研究(38774)
基金(35804)
(31282)
国家(30993)
科学基金(26556)
社会(25138)
社会科(23746)
社会科学(23740)
(21307)
基金项目(18701)
(17509)
教育(17304)
自然(16036)
编号(15864)
自然科(15603)
自然科学(15599)
自然科学基金(15268)
资助(13680)
成果(13623)
(12307)
重点(12302)
课题(12044)
(10823)
国家社会(10295)
(10146)
发展(10139)
(9981)
(9915)
期刊
(38135)
经济(38135)
研究(24884)
中国(17979)
学报(11654)
(11399)
教育(11294)
(11271)
科学(10969)
管理(10153)
大学(8851)
(8747)
金融(8747)
学学(8056)
农业(7334)
技术(6307)
业经(6205)
资源(5528)
财经(5472)
经济研究(5277)
问题(5075)
图书(5012)
(4771)
(4412)
(4259)
书馆(3921)
图书馆(3921)
(3825)
论坛(3825)
经济问题(3517)
共检索到124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建慧  
通过对汾河流域太原段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探讨,结合太原市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具体实际,分析了修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域内产业架构和布局、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水质管理力度、扩大域内地表水面积和流域内森林植被面积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修复治理的措施和方法。阐明了修复治理工程对于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提升城市综合价值等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安  牛静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以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为例,应大力推广以生物技术为先导,生态农业优先发展,辅之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中国农业、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扬军  师学义  
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的直接上位指导性规划,基于小流域尺度的生态修复分区研究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县域生态修复分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以汾河上游为例,首先,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地形特征的方法确定了89个小流域单元,进而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食物供给四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识别区域主导生态功能,据此划定5个生态功能分区;然后,以生态功能分区内生态群落为基础,通过对不同生态群落的生态功能统计比较,划分12个生态修复分区;最后,将小流域合并得到沟域生态系统单元,进而划分了25个生态修复工程分区统筹后期工程项目实施,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本文提出新的生态修复分区思路,以期为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提供指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孜沫  
以汾河流域121个国家级和省级古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分析与考证、GIS空间分析与制图等方法,探讨汾河流域古村落的时空演化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汾河流域古村落的形成经历"起源—拓展—收缩—鼎盛—饱和"的历史轨迹,总体上具有自汾河中、下游向上游拓展的"溯江而上"的时序特征。②汾河流域古村落总体呈集聚型分布,在汾河中游形成古村落密集区,各历史阶段古村落分布重心随拓展时序具有由南向北的迁移路径。③汾河流域古村落的时空演化是气候、地貌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础性效应和经济、交通等社会环境要素的关键性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清  王尚义  
流域生态补偿是流域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是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解决汾河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必须要建立汾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确定适用性的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标准,同时适时制定生态补偿配套政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扬军  师学义  和娟  
以1990年、2000年、2015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Fragstats 4.2软件分别采取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获取最佳分析尺度;在此基础上探索各景观指数空间分异特征,揭示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过程;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景观破碎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随着粒度和幅度的改变,部分景观指数呈现一定规律性,90 m栅格大小、900 m方形窗口尺寸为研究区最佳分析尺度;斑块密度、蔓延度、有效网格大小、香农多样性指数在三个时期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且空间集聚类型分布形态具有较强的相似性;1990-2015年汾河流域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破碎化集聚区域呈现碎斑化;坡度、高程、距建设用地距离是影响三个时期流域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力宇  吴锦忠  
河流特征提取是流域生态恢复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数据资料,是领域综合利用和开发必要自然地理要素获取的主要途径。文章以基于SRTM DEM数据对汾河流域特征提取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汾河流域范围提取、汾河流域水系特征提取、划分汾河流域子流域要素提取3个核心层次。利用ARc GIS水文模块分析工具,通过对汾河流域的SRTM DEM数据进行处理、填洼,水流定向的方法,提取出汾河流域地理要素特征;再通过计算汇流累积量,确定集流阈值,提取河网等路径,进而提取出汾河流域水系特征、流域子流域划分,以及进行其他流域水文分析处理;最后对提取精度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90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提取汾河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东娥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进汾河流域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当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补偿责任不明确,补偿标准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补偿管理缺乏整体性。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是: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确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开拓多渠道的补偿途径,制定生态补偿组织管理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仇亚琴  王水生  贾仰文  王浩  周祖昊  胡冬梅  严登华  李娟  
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W EP-L),模拟了不同下垫面条件情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通过对比分析2种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量,初步得出: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了局部水循环和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加强了水循环的垂向过程,引起地表截留量、土壤入渗量、土壤蒸发量以及补给地下水量增加;削弱了水循环的水平过程,引起地表径流量和河川基流量减少,壤中流微弱增加;地表水资源量衰减,而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增加,狭义水资源量减少,但有效蒸散(发)量增加,广义水资源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大尺度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芸蔓   魏莉霞  
汾河流域综合治理承担着建设山西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和生态平衡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探索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已然成为现阶段山西省水利系统的首要任务。建设汾河研学基地,大力发展汾河流域研学项目,正是在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以及调研省内研学市场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寻求汾河高质量发展以及山西水利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设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国栋  孟庆珍  孙立宏  
由于流域内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及不适当的资源开发 ,使汾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通过调查 ,本文分析了造成汾河水质污染的原因 ,提出了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措施及实施汾河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峰  
红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据有关资料表明,红河干流全长大约1140公里,其中500公里在越南,流经中、老、越三国,最终流入北部湾。泛红河流域主要指红河流经的中国云南、广西,越南和老挝的相关区域,以及中国西南相邻地区。本文提出"泛红河流域"的概念,初步尝试将泛红河流域地区纳入到国际区域经济发展视野,并探讨构建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鸿昌  高万青  
在市场机制建立与淮河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级政府未能发挥应有的积极职能 ,致使淮河流域工业结构和工业规模都不尽合理 ,淮河流域受到严重污染。面对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淮河流域为实证 ,深刻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中对立统一的规律 ,认真吸取教训 ,以新的思路 ,正确选择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模式。抓住人类刚刚步入知识经济的契机 ,在不限制经济快速发展、不否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 ,分配并利用好环境容量 ,在淮河流域快速完成工业化进程 ,最终迈进现代化行列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宛晋沃  
昕水河流域地处黄河中游的东岸,山西省吕梁山南端,位于东径110°30′—111°20′,北纬35°40′—36°56′之间,为中国黄土高原主要残垣沟壑分布区。涉及蒲县、隰县、大宁、吉县、永和五县的40个乡(镇)和乡宁、交口的个别自然村。总人口213...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欣鹏  刘梦  侯伟  李锦生  
城市八景是我国古代城市区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区域视角,以汾河流域为例,对共计31处景组,274处景点的类型构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归纳,对其分布特征和空间构成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汾河流域城市八景营建人居内涵的解读,认为城市八景的构建,包括宏观尺度的山水格局,中观尺度的公共空间与文化景观,以及多元要素融合,并与宏、中观存在跨尺度空间关联的微观尺度,三个层次。提出城市八景是中国古代构架山水格局,优化人文环境,建构区域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规划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文人群体主导下,中国古代城乡空间规划的人文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