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0)
- 2023(9596)
- 2022(8203)
- 2021(7420)
- 2020(6440)
- 2019(14608)
- 2018(14266)
- 2017(27027)
- 2016(15137)
- 2015(16771)
- 2014(16666)
- 2013(16530)
- 2012(15348)
- 2011(13968)
- 2010(13913)
- 2009(12848)
- 2008(12958)
- 2007(11757)
- 2006(9955)
- 2005(8617)
- 学科
- 济(60794)
- 经济(60728)
- 管理(40435)
- 业(40081)
- 企(31290)
- 企业(31290)
- 方法(30591)
- 数学(27552)
- 数学方法(27325)
- 农(17342)
- 财(16313)
- 学(15911)
- 中国(14665)
- 贸(13350)
- 贸易(13349)
- 易(12959)
- 业经(12386)
- 农业(11721)
- 地方(11468)
- 制(10465)
- 务(10253)
- 财务(10238)
- 财务管理(10213)
- 企业财务(9653)
- 环境(9548)
- 和(9079)
- 银(8939)
- 技术(8888)
- 银行(8882)
- 融(8473)
- 机构
- 大学(223132)
- 学院(221388)
- 济(88548)
- 经济(86796)
- 管理(82594)
- 研究(78335)
- 理学(72409)
- 理学院(71496)
- 管理学(70065)
- 管理学院(69672)
- 中国(57149)
- 科学(53774)
- 农(50535)
- 京(46963)
- 所(42318)
- 业大(41723)
- 农业(40644)
- 研究所(39346)
- 财(38723)
- 中心(36163)
- 江(32617)
- 财经(31726)
- 北京(29002)
- 经(28915)
- 范(28206)
- 院(27941)
- 师范(27750)
- 经济学(27240)
- 农业大学(26989)
- 州(25439)
- 基金
- 项目(156460)
- 科学(121244)
- 基金(114160)
- 家(104259)
- 研究(103643)
- 国家(103432)
- 科学基金(85921)
- 社会(65468)
- 社会科(62049)
- 社会科学(62026)
- 基金项目(61611)
- 省(61478)
- 自然(59318)
- 自然科(57942)
- 自然科学(57918)
- 自然科学基金(56921)
- 划(53128)
- 教育(46902)
- 资助(45873)
- 编号(39948)
- 重点(36382)
- 部(33957)
- 发(33556)
- 计划(32723)
- 创(32311)
- 科研(31743)
- 成果(30948)
- 创新(30355)
- 科技(29271)
- 业(28140)
- 期刊
- 济(90069)
- 经济(90069)
- 研究(56938)
- 学报(46975)
- 农(43642)
- 科学(39521)
- 中国(37310)
- 大学(33151)
- 学学(31938)
- 财(29667)
- 农业(29131)
- 管理(25512)
- 融(16433)
- 金融(16433)
- 业(16351)
- 教育(16182)
- 技术(16150)
- 业经(15969)
- 财经(15238)
- 经济研究(15085)
- 问题(13321)
- 经(12984)
- 版(12982)
- 业大(12539)
- 科技(11394)
- 资源(11218)
- 技术经济(10978)
- 商业(10745)
- 林业(10672)
- 农业大学(10366)
共检索到308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云变
该文结合山西地理环境、林业特点、气候特征,分析了树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及人类活动对森林分布的影响,为合理进行林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提出植树造林、经营森林、预防或减少灾害性天气对森林抚育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山西林业 气候特征 森林分布 防灾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治君,管彦平,高迎春
利用潮白河五个水文站1956年以来的径流资料,应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潮白河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规律,计算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白河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丰水时段历时很短,而枯水时段历时很长。应用累积滤波器和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对年径流变化趋势所作的定性和定量的结果表明,潮白河年径流总体呈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显著。根据年径流累积曲线和回归分析,人类活动是引起潮白河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潮白河 年径流 变化趋势 人类活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云变 刘洋 王成虎 高胜虎
依据山西省近50年(1959~2008)10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年降水量系列资料,研究了山西干旱气象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走访了山西省九大森林经营管理局,调查了干旱对山西林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及生产上多年来抗旱的经验,探讨了林业生产上应对干旱的有效措施即抗旱节水造林技术,以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特大干旱和灾后恢复中的重要作用,把干旱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惠芳 李宾 向国成
考虑到气候变化及其经济影响的巨大不确定性,贝叶斯方法把参数看作随机变量,可以提高预测的精度。本文假设气候变化分别服从瘦尾指数分布和厚尾帕累托分布,选择伽玛分布为先验分布,并给出了气候变化的贝叶斯预测预报分布。此外,选择有界的CRRA效用函数,推导了气候变化的后验期望边际效用函数,研究发现,不论气候变化服从厚尾分布还是瘦尾分布,后验期望边际效用都是有界的,因此本文建议采取渐进式减排行动的"气候政策斜坡"。最后,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当样本容量比较大时,先验分布的选择对贝叶斯后验边际效用函数的影响比较小,随着样本容量的减少,先验分布对贝叶斯后验期望边际效用函数的影响越来越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缪启龙 丁园圆 王勇 段春锋
依据中国520个气象站1951~2005年的日平均温度资料,得出各年代的≥10℃、≥0℃积温和持续天数分布的变化,进而分析了气候变暖对中国热量资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10℃、≥0℃积温和持续天数的总体趋势是普遍增加的。尤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球变暖加剧,积温和持续天数增加比较明显。中国≥10℃、≥0℃积温和持续天数在东部增幅大,西部增幅小;它们的等值线在东部平原地区不断北移,从南方到北方推进速度不断加大,在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复杂,等值线变化较小,在高山和高原发现有向高海拔地区抬升的趋势。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热量资源分布的变化已对有些地区气候带的划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热量资源 积温 持续天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康鹏驹 石云山 郭坤赤
根据林业三大效益的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重新构造林业分工,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实现林业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林业资金是推动林业产业向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其投资规模和方向直接影响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投资必须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刚性约束,形成投资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分类化,投资方向产业化,投资重点规模化,投资管理规范化,投资结构优化的新型林业投资机制。最终力争达到林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伯华 尹莎 刘沛林 窦银娣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通过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湖南省101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州尺度来看,湖南省传统村落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郴州、永州、怀化、邵阳五市;传统村落在五大地理区域中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最集中的为湘西地区,其次是湘南地区;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险要的地形、不太便利的交通以及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等因素,都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影响湖南传统村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湖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楚雄 李民 宾津佑
基于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人口分布指数等,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探究湖南省1982—2010年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2年以来,湖南省人口密度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并以高值区为核心圈层梯级递减,高值区范围扩大,中值区范围缩小,低值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2)在人口增速总体趋缓的背景下,同一时期人口密度低、中、高值区人口增长速度依次递增,人口分布地区差异扩大;(3)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不断增强,冷热点格局基本稳定,热点区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思言 杨传国 庞华 胡潇方 贾青
利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人口数据,借助GIS软件及其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分析珠江流域最新的人口分布特征,并定量统计不同气候和下垫面因素对珠江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人口密度与多年平均降雨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人口多分布在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500mm的地区;而地形条件和交通条件是珠江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关键词:
人口密度 分布特征 降雨 地形 珠江流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峻岭 吴尧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岭南地区农村建设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法考察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结构,并采用空间结构分析法对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的空间分布概况、类型进行分析,采用邻近指数法计算广府、客家及潮汕村落的最邻近指数以揭示其空间布局特征。[结果]广府、客家及潮汕村落的最邻近指数分别为0.020、0.761及0.020,分布类型均属于凝聚型,且分布密度均高于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分布密度的平均值。空间布局受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河流及社会环境所影响,其中影响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布局的气候主要是潮热;地形多数为山地、丘陵;河流众多,易聚集村落;潮汕村落空间布局受宗教制度的影响较深。[结论]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处于凝聚类型。受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河流及社会环境所影响,在农村村落保护及建设过程应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其内在的价值因素,以保障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经济、居住环境及文化的平衡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江苏 王晓蕊 李小建
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载体,认知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传统村落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对象,采用核密度方法识别核心和次核心;构建"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并进行实践分析。发现:①在地理格局上,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年均降水量400 mm以上的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从行政区划来看,部分省份、地级市的交界地带为传统村落的密度核心。②GWR结果显示,对于地形因素,第二阶梯海拔越低、第三阶梯海拔越高传统村落越集中;对于生态因素,在农产品主产区或生态环境保护区,既出现生态环境越好传统村落越密集特征,也出现生态环境越好传统村落越分散特征;对于人口因素,"胡焕庸线"以西的大部分地区人口越密集传统村落越集中,而该线以东区域则相反;对于经济因素,中西部大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传统村落趋于聚集,东部地区经济水平总体较高传统村落趋于分散;交通和城市因素在不同区域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亦存在两面性特征。总体看,各地理要素的回归系数存在正负值、正负值比重差异以及高低值空间差异,反映各要素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向、程度和范围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及要素回归系数空间差异,提出了传统村落开发利用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涤非 王明玉 司莉青 赵凤君 李威 李伟克 舒立福
【目的】研究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影响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四川省雷击火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001—2021年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省雷击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雷击火的空间分布状况与格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SPSS统计软件等工具,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林地资源数据等进行处理,分析了地形、气象、植被等因素对四川省雷击火的影响。【结果】2001—2021年四川省共发生雷击火72起,多发生于3—6月,其中4月是集中高发期;主要发生时段为14:00—18:00,其中15:00—16:00是雷击火最易发生的时间段。雷击火主要集中在川西南的凉山州、攀枝花市以及川西的甘孜州,尤以雅砻江流域最为集中。降水量、相对湿度是影响四川省雷击火发生次数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风速影响不显著。除气象因子外,雷击火受地形、植被类型影响明显,雷击火主要发生在海拔2 500~4 000 m范围内、坡度26°~45°之间、以及半阳坡或半阴坡。最易发生雷击火的林分类型是高山松林,其次为云南松林。【结论】四川省雷击火在月、日2个时间尺度下分布规律明显,多发生于夏季的下午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主要聚集在甘孜州、凉山州,尤其是雅砻江中下游区域;雷击火发生受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影响显著,且在特定地形条件和植被类型中具有易发性。
关键词:
四川 雷击火 时空分布 森林火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丽娟 胡学旭 陆伟 王步军
【目的】分析小麦籽粒品质不同年份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籽粒品质的因子。【方法】选用种植时间长、范围广的济麦2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择最优模型,绘制其2010—2015年6省历年籽粒品质空间分布图,筛选籽粒形成期的温、光、水和经纬度关键因子。【结果】不同年份、麦区间小麦籽粒品质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籽粒硬度6年总趋势呈东北低西南高分布,并逐年下降,不同年份、纬度间呈多态分布,华北北部强筋麦区(Ⅰ)和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Ⅱ)多数年份高于黄淮南部中筋麦区(Ⅲ),硬度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炜 焦树林 安全 李银久 张洁 莫跃爽 邵雨潇 冯椰林
基于生长季的植被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法分析贵州省1998~2018年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其与气候因素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贵州省近21a植被NDVI年际变化以0.63×10~(-2)a~(-1)(P<0.01)的速率震荡上升,约有88.05%的区域植被NDVI呈增加趋势,仅有1.12%的像元呈减小趋势;9个市州植被NDVI增速在0.84×10~(-2)a~(-1)(六盘水)~0.42×10~(-2)a~(-1)(黔东南)之间。(2)近21a,气候变化贡献率超过50%的地区主要有黔东南和贵阳两个地区,而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区域贡献率超过50%的地区7个,贡献率占比较高为六盘水(73.67%),其余贡献率均在70%以下。(3)总体上来说,气候变化对贵州省植被起促进作用,人类活动的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贵州省多数地区植被恢复的原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鹏 尹飞 王建建 李云航
为探讨急性操作胁迫对银鲳生长的影响,首次克隆了3种生长调控相关基因-生长激素受体1(ghr1)、生长激素受体2(ghr2)和胰岛素样受体1(igfbp1),并对3种基因在银鲳肝脏、心脏、性腺、肌肉和肾脏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比较。定量表达结果表明3种基因均广泛分布于所研究的各个组织中,而其中肾脏、性腺和心脏中的表达量较其它组织低。在银鲳受到外界操作胁迫刺激后,3种基因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ghr2和igfbp1的表达下调,而ghr2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ghr2和igfbp1在银鲳生长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胁迫环境中,外界刺激可通过下调生长相关基因表达以影响鱼体的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