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2)
2023(12421)
2022(10453)
2021(9676)
2020(7987)
2019(18326)
2018(18457)
2017(35460)
2016(19510)
2015(21791)
2014(21860)
2013(21364)
2012(19308)
2011(17177)
2010(17028)
2009(15340)
2008(14619)
2007(12772)
2006(11074)
2005(9647)
作者
(56482)
(46770)
(46269)
(44140)
(29657)
(22258)
(21035)
(18413)
(17759)
(16498)
(16062)
(15741)
(14675)
(14670)
(14371)
(14222)
(14143)
(13950)
(13241)
(13198)
(11683)
(11405)
(11162)
(10524)
(10464)
(10439)
(10336)
(10203)
(9303)
(9236)
学科
(75322)
经济(75241)
管理(54845)
(52048)
(42700)
企业(42700)
方法(33796)
数学(28997)
数学方法(28675)
(21841)
中国(20536)
业经(18234)
(18205)
(18081)
地方(16053)
农业(14821)
理论(12952)
(12874)
贸易(12868)
(12627)
(12478)
(12464)
环境(12415)
(12300)
财务(12230)
财务管理(12212)
技术(11711)
企业财务(11640)
(10456)
(10391)
机构
大学(271604)
学院(270584)
管理(108500)
(101959)
经济(99599)
理学(94407)
理学院(93371)
管理学(91659)
管理学院(91196)
研究(90608)
中国(65130)
科学(59245)
(58987)
(45624)
(45610)
(44573)
业大(43677)
研究所(42010)
中心(40279)
(38472)
北京(37336)
(36678)
财经(36536)
师范(36325)
农业(35716)
(33543)
(33316)
(31666)
师范大学(29388)
技术(29129)
基金
项目(192272)
科学(150111)
研究(139544)
基金(138049)
(120967)
国家(119958)
科学基金(102736)
社会(85593)
社会科(80959)
社会科学(80937)
(75441)
基金项目(74260)
自然(68237)
自然科(66618)
自然科学(66601)
自然科学基金(65379)
(63619)
教育(63384)
编号(57889)
资助(56025)
成果(45896)
重点(42917)
(41245)
(40912)
(39440)
课题(39353)
科研(36897)
创新(36776)
项目编号(35402)
大学(35354)
期刊
(111364)
经济(111364)
研究(76546)
中国(48132)
学报(46203)
科学(41913)
(41757)
管理(38437)
大学(34514)
学学(32393)
(32197)
教育(30799)
农业(29492)
技术(23004)
业经(19968)
(19403)
金融(19403)
经济研究(17223)
财经(16801)
图书(16352)
问题(15463)
(15032)
(14186)
科技(14143)
理论(13405)
资源(13270)
(12806)
林业(12583)
实践(12528)
(12528)
共检索到383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伟  
发展林业剩余物能源化利用,是调整现有能源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依据山西林业资源面积和林种结构现状,核算出了林业剩余物产生量;分析了林业剩余物利用现状,展望了山西林业剩余物能源化利用的前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怀  夏余平  袁建  刘克非  吴庆定  
为高值清洁利用竹木剩余物、农作物秸秆、杂草藤条等廉价碳汇资源开发耐磨、耐候、绝缘木质功能材料,对添加有纳米刚玉粉、电玉粉等强化因子的杨木剩余物功能化粉末的压缩性、成形性与耐热性等工艺性能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有电玉粉等强化因子的杨木剩余物功能化粉末,不论室温还是160℃温度环境,在80 MPa成形压力下的压缩性与成形性最佳,但其在室温环境下的成形性仅为160℃温度环境下的5%左右,160℃环境温度下的压缩性比室温环境下的提高了27%以上(最高达到了1.32 g/cm3);温压成形工艺、电玉粉等强化因子对杨木剩余物粉末高温环境下的热失重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为后续研究木质剩余物功能化材料的耐候性指明了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力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每年的农业生产中都会产出大量的剩余物,如稻草、豆秆、花生秆等。其中,不少农业剩余物都是通过简单焚烧处理,既破坏环境,又浪费资源。响应中央号召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农业剩余物的回收利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农业剩余物分布广且处于交通不发达的农村,针对剩余物回收利用的物流网络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探讨农业剩余物流网络的结构设计及运营管理,并以此指导农业剩余物的回收利用实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光辉  傅童成  马履一  李辉  包维卿  李莎  
为准确评估林业剩余物资源量及其分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前人研究结果的系统述评,首先分析关于林业生产、加工和利用产生的潜在剩余物的各种术语,确立林业剩余物术语体系,进一步完善林业剩余物的定义和分类,提出将其分为木材剩余物、竹材剩余物和草本果树剩余物作为第一级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不同林种的剩余物产出环节进行第二级分类,即木材剩余物分为林木苗圃剩余物、林木修枝剩余物、木材采伐剩余物、薪材、木材造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和废旧木材共7类,竹材剩余物分为竹材加工剩余物和废旧竹材共2类,草本果树剩余物包括香蕉和菠萝残体共1类。然后,梳理和讨论前人在林业剩余物的定义和分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第二级分类进行定义,明确各类剩余物包含的内容物。最后结合产业实际提出今后深入研究林业剩余物的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彦  左旭  王道龙  毕于运  
文中将林木剩余物归纳为林木采伐与造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竹子采伐及其加工剩余物、林木抚育间伐物和废旧木材五大类。通过对已有估算方法的发展,系统地给出了各类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方法,进而,通过文献考证,给出了各类林木剩余物数量估算所必须的参数值,包括商品材出材率(81.27%)、经济材出材率(77.17%)、非立木剩余物数量相当于立木材积量的比重(50%)、木材加工剩余物比重(60%)、竹枝叶重量相当于竹材重量的比重(38.07%)、竹材加工剩余物比重(62%)、废旧木质品回收率(65%),以及平均木材气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朱谢飞  罗泽军  
催化水热处理被认为是含碳废弃物最具前景的能源回收技术之一,有助于实现废弃物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使用碱性催化剂K_2CO_3和Na_2CO_3辅助共水热处理从餐厨垃圾消化剩余物和木质废弃物中制备水热炭。基于水热炭的工业分析、元素分布、热值、表面官能团和形貌分析等理化性质,分别采用TG-FTIR-MS和TG-DSC进一步研究了水热炭的热解气态产物和燃烧性能。此外,研究了水热炭的燃烧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Na_2CO_3辅助制备的水热炭(HC-Na)具有更高的热值(26.85 MJ·kg~(-1))和钙成分,而K_2CO_3辅助制备的水热炭(HC-K)具有更丰富的官能团和碳含量。水热炭的热解气态产物富含碳氢化合物。HC-K表现出更好的综合燃烧性能,通过Flynn-Wall-Ozawa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方法其活化能分别为79.32和67.91 k J·mol~(-1)。这些结果为通过催化共水热处理提高含碳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通  郭文静  陈巧花  王正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运用木塑复合刨花板制造技术研究和探讨了将造纸厂生产再生纸所产生的剩余物(主要成分为废纸纤维和塑料)制备复合板材的可行性。将剩余物及填料按不同比例组坯后,在185℃,5 MPa压力下热压12 min(此过程中要适当卸压排气),然后再冷压定型成板,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配方和工艺的优化,55%剩余物、30%木刨花以及15%回收塑料的配比关系下的复合板材性能最为优异。用回收纸造纸剩余物压制复合板材,实现剩余物再利用是可行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成国  
山区木材及剩余物的综合利用,是一个务必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湖北宜昌地区的情况,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丰富的资源与利用上的问题 宜昌地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汇位置。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资源丰富,水分条件良好,土壤从红壤到棕壤均有分布,石灰岩和砂页岩母质所成的土壤各占一定面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宏达   李建安   廖科   熊利   张乐   张雯琪   周乃富  
【目的】在全国大力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的背景下,提高剩余物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剩余物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探索剩余物保水、保肥功能性轻型育苗基质的育苗效果。【方法】以油茶木屑、泥炭、珍珠岩、SAP 4种轻型基质材料,按L~9(3~4)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表以不同比例(体积比)混合配置出轻型育苗基质培育3年生油茶容器苗,并分析基质的保水保肥性能,筛选出最优的基质配方。【结果】从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来看,处理T1、T5、T9(总孔隙度> 60%,通气孔隙度15%~30%,持水孔隙度45%~60%,容重0.2~0.5 g/cm~3,pH值4.0~6.5,EC值0.1~2.0 mS/cm,总养分(N+P_2O_5+K_2O)≥1.0%),完全符合林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标准;保水保肥性试验发现,随着因素B(泥炭)、C(珍珠岩)、D(SAP)在混配基质配方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基质的保水保肥性能也逐渐上升。育苗试验发现处理T1、T5、T9的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叶片增量、成活率均显著优于其他6个处理,并且在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保水保肥性能上得到了相似的规律。综合评分后得出最优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轻型育苗基质配方组合为A_2∶B_2∶C_1∶D_1。【结论】基于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发酵后的混配基质,在理化性质、保水保肥性、育苗生长等各项指标上均有较好的表现,因此在实际育苗生产中可以降低泥炭的使用量,甚至完全替代泥炭培育油茶苗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宗悦  吕时新  徐钧杰  陈旭  楼一恺  祁祥斌  余树全  
【目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态修复是当前中国亚热带地区面临的一个难题。了解毛竹林皆伐和剩余物保留后迹地土壤的自然恢复状况可为毛竹林生态修复提供指导。【方法】在毛竹林皆伐迹地设置了保留采伐剩余物(UR)、清理采伐剩余物(CR)和未采伐毛竹林地作为对照(ck)等3个处理。5 a后,通过土壤调查与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土壤指标变化,运用模糊判别和主成分分析,定量评价毛竹林皆伐后土壤自然恢复效果。【结果】(1)CR、UR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比ck降低31%和14%(P<0.05),土壤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均高于ck;UR处理土壤的持水力整体优于CR处理。(2)CR、UR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均高于ck,各指标增加幅度为117%~123%;有效磷则表现为CR处理极显著(P<0.01)低于UR和ck;由于保留了毛竹林皆伐后采伐剩余物,UR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显著高于CR处理33%~99%(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焕章  吴振和  王恒  
到1990年止,大兴安岭林区共完成抚育作业面积66.74万ha。据统计,抚育间伐剩余物每公顷可达25t左右,影响了林内卫生,提高了火险等级。为此,先后在松岭、呼中、十八站、库伦斯林业局和呼玛县林业局的国营林场进行了抚育间伐剩余物火烧处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试验方法 (一)试验条件的选择初步试验在松岭和呼中林业局的部分林场进行。选择天然中幼龄林的兴安落叶松纯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林龄Ⅱ、Ⅲ龄级,平均树高8-12m,平均胸径6-12cm,郁闭度≥0.7。标准地面积采用正方形33×33m,剩余物按2m×1m×1.5m、2m×1m×1m、2m×1m×0.5m堆放。剩余物按抚育后的3、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祺  孟永斌  徐蕾  张子东  刘英  张莹  祖元刚  
以塔拉纤维剩余物酶解液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方式制备乙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1:2.0、酵母用量1.5g、底物糖质量分数30%。各个因素对发酵制乙醇影响的顺序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底物糖质量分数>酵母用量。最优工艺条件下,乙醇产率为76.74%,酶解液中底物糖利用率达到97.18%。考虑到乙醇产率和发酵成本,固定化酵母可以重复使用3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慈  周益平  郭明  
以当归Angelica sinensis提取残渣为原料制备新型膳食纤维,对当归膳食纤维(angelica dietary fibre,ADF)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及产品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能分析,开展新型ADF吸附胆酸钠的热力学及体外模拟对金属离子吸附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新型ADF,其水分含量为1.32%,蛋白质质量分数为5.47%,粗脂肪质量分数0.57%,总灰分质量分数5.24%,持水力为3.2 g.g-1,溶胀力为1.3 mL.g-1,结合水力为0.105 1 g;结构特征分析表明:ADF与当归残渣是不同的纤维;ADF对胆酸钠的最大吸附量为40μg.g-1,其吸附机制符合Freun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母军  于志明  李黎  周文瑞  
为了解以木材剩余物为原料的木酢液制备特性和木酢液的成分组成,采用电控炭化反应釜进行调制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和调制温度下的生成物组成。并采用GC-MS对木酢液的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同定出有机酸、酚、醛、酮、酯等38种有机成分,对主要组成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杉木调制的针叶材木酢液,与采用杨木调制的阔叶材木酢液,其酚类成分的组成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与原料木素的组成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其特征谱图可以对混合木质来源材料制取的木酢液进行评价和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军   晁浚淇   苏俊锋   邱硕  
针对目前园林剩余物资源浪费,收集加工机械设备研究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履带自走式园林剩余物收集粉碎装置,对其关键部件粉碎刀辊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基础上,利用EDEM软件对粉碎过程进行仿真试验,分析了主轴转速、动刀与定刀间隙、动刀安装偏置角度、刀片数量等参数对粉碎粒度标准差和粉碎效率的影响规律,最终选择主轴转速、动刀与定刀的间隙、动刀安装偏置角度、刀片数量为主要试验因素,设计了L_(25)(5~6)四因素五水平混合正交试验,获得影响粉碎效率和粉碎粒度标准差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树木枝条粉碎粒度标准差的主要试验因素是动刀与定刀间隙,其次是动刀安装偏置角度,然后是主轴转速和刀片数量;而影响粉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主轴转速,其次是刀片数量,最后是动刀安装偏置角度和动定刀间隙。根据不同的粉碎目的要求,最终确定优化方案为主轴转速2 400 r·min~(-1),单刃偏锋45°刀,安装偏置角度为10°,动刀与定刀的最小间隙为8~10 mm。根据优化参数加工制作试验样机,最终获得该装置对不同含水率不同直径的枝条粉碎效率为424~1 260 kg·h~(-1),粉碎粒度标准差为3.44~4.56,耗油量最低为7.41 L·t~(-1)等参数,该装置可为园林剩余物收集粉碎装置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