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7)
- 2023(3655)
- 2022(3035)
- 2021(2822)
- 2020(2385)
- 2019(5139)
- 2018(5175)
- 2017(9432)
- 2016(5168)
- 2015(5137)
- 2014(4975)
- 2013(4899)
- 2012(4556)
- 2011(4263)
- 2010(4351)
- 2009(3756)
- 2008(3784)
- 2007(3280)
- 2006(2967)
- 2005(2613)
- 学科
- 济(16624)
- 经济(16610)
- 管理(11855)
- 环境(9204)
- 学(9024)
- 业(7684)
- 生态(6974)
- 地方(6940)
- 农(6525)
- 资源(5288)
- 企(4842)
- 企业(4842)
- 农业(4580)
- 和(4314)
- 方法(4292)
- 划(4128)
- 业经(3903)
- 中国(3772)
- 数学(3509)
- 数学方法(3443)
- 发(3379)
- 规划(3324)
- 贸(3310)
- 贸易(3306)
- 地方经济(3283)
- 环境规划(3247)
- 易(3167)
- 税(3125)
- 税收(2867)
- 收(2840)
- 机构
- 学院(69302)
- 大学(67138)
- 研究(30415)
- 科学(24169)
- 济(21979)
- 中国(21751)
- 管理(21358)
- 经济(21347)
- 农(19601)
- 理学(17904)
- 理学院(17560)
- 所(17099)
- 管理学(17021)
- 管理学院(16920)
- 研究所(16140)
- 京(15757)
- 业大(15636)
- 农业(15253)
- 中心(13680)
- 院(11887)
- 省(11686)
- 江(11027)
- 科学院(10980)
- 室(10858)
- 范(10430)
- 师范(10293)
- 环境(10269)
- 北京(10236)
- 资源(10189)
- 实验(10153)
- 基金
- 项目(54223)
- 科学(41295)
- 基金(38349)
- 家(37096)
- 国家(36875)
- 研究(33972)
- 科学基金(29476)
- 自然(21723)
- 省(21613)
- 基金项目(21034)
- 自然科(20821)
- 自然科学(20810)
- 自然科学基金(20379)
- 社会(20017)
- 划(19123)
- 社会科(18878)
- 社会科学(18872)
- 资助(14842)
- 重点(13718)
- 教育(13397)
- 发(12866)
- 计划(12645)
- 科技(12400)
- 编号(12387)
- 科研(10870)
- 创(10490)
- 部(10249)
- 创新(9989)
- 专项(9761)
- 课题(9273)
共检索到100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天梁
应用Shannon-Weaver指数和Petraitis指数,研究了山西崦山自然保护区侧柏林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包括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侧柏林36个优势种中,乔木中侧柏生态位宽度最大(3.56)、白皮松次之(3.12);灌木中荆条生态位宽度最大(3.43),黄刺玫(3.09)和多花胡枝子次之(3.09);草本中披针苔草和山蒿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分别为3.39、3.03),主要是由于这些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生态位宽度与物种分布频数呈正相关(r=0.941,P<0.01),这说明物种的分布范围越广,它的生态适应性越强,因而生态位就越宽。36个优势种群并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主要原因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少华 葛继稳 彭凤姣 李艳元 甘娟 李永福 朱庆星 胡忠仁
为研究珍稀濒危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利用资源状况和种间关系,2014年7―8月,在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51个珍稀濒危植物样方进行群落调查,并用Levins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公式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了保护区内14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生态位宽度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紫茎>华榛>金钱槭>山白树>青檀>银杏>黄连>白辛树>榉树>红豆树>八角莲=厚朴=杜仲=巴山榧树;(2)赛武当珍稀濒危植物对环境及资源的要求差异性较大,生态位相似比例(Cik)和生态位重叠(Oik)集中分布在[0, 0.2)。生态位相似比例最大值为杜仲和厚朴达到的1,生态位重叠最大的物种对为杜仲和厚朴、白辛树和榉树,Oik均为1;(3)受物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所决定,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大小并无绝对关系;(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应主要防止人为干扰,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则应根据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王永健 唐亚坤 ULRICH Apel 王艳 肖宋高 李振
通过样方调查、TWINSPAN分类与DCA排序及生态位分析,以物种重要值为分类排序与生态位计测的数据指标,研究湖北省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分类及优势木本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结果表明:应用TWINSPAN分类并结合DCA排序,可将植被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E落叶阔叶林和F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同时DCA排序图中反映了植被由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落叶阔叶林与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格局变化。在针叶林Ⅰ、Ⅱ中,马尾松与黄山松生态位宽度较大,在针阔混交林Ⅰ、Ⅱ中,松类与栎类等都占据较大生态位,阔叶林阶段占据优势的木本种类更多,不同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随着演替表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巫翠华 张利利 乔卫国 周娜娜 康永祥
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 300~1 900 m地段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该区物种组成和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同时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探明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共调查到植物156种,分属57科129属.其中,种子植物152种,属于55科125属,可划分12个分布区类型5个变型.随着海拔上升,木本植物种数呈双峰变化趋势,草本植物种数呈上升趋势,且植物分布区类型变得更复杂.(2)随着海拔上升,木本植物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双峰变化趋势,草本层呈单峰变化趋势;但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呈小幅度波动.通过分析可知,干扰程度和海拔对不同垂直结构的植物多样性影响最大,冠幅次之,树高的影响最小.其中,海拔与乔木、草本多样性呈正相关;干扰程度与乔木多样性呈负相关,而与灌木多样性呈正相关;乔木的树高、冠幅与林下植物多样性呈正相关.
关键词:
海拔梯度 物种多样性 影响因子 紫柏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良民 刘晶晶 苗青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中条山中段,经调查该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19科464属887种。种子植物为112科455属870种,其中10属以上的科有10个,共215属411种;仅含1属的科有48科,其中1属1种的为29科。该区分布有较多的只含1种植物的属,有277属。科分布类型主要是世界广布(36.61%)、泛热带分布(29.48%)和北温带分布(21.43%)。属种分布类型中温带成分占优势,各类温带分布属高达26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57.58%;各类温带分布种(不包括中国特有种)有482个,占该区总种数的55.4%。植物区系特征表现为种类丰富、起源古老、温带特性和过渡性明显及分布有较多的珍稀濒危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山 胡天华 赵春玲 林大影 李志刚 崔国发
以2006—2008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查阅标本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保护区植物濒临消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其结果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有极易消失种14种,容易消失种28种,可能消失种55种,其余620种为安全种。利用濒临消失风险指数、遗传损失指数和利用价值指数3个指数,对该保护区内各植物物种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一级优先保护植物有38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90种,非保护植物共590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五元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拥有珍稀保护植物46种,分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和省级保护植物两大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7种,三级保护植物12种;省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2种,三级保护植物9种.本文还对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植物的现状、保护措施以及保护意义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黎贡山 保护区 珍稀植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荣
以野外调查的数据和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结果为基础,应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其植物群落13个群丛R0、H′、E_1和E_5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物种多样性指数综合排序为:群丛Ⅱ>群丛Ⅴ>群丛Ⅸ>群丛Ⅹ>群丛Ⅳ>群丛Ⅵ>群丛Ⅷ>群丛Ⅺ>群丛Ⅰ>群丛Ⅲ>群丛ⅩⅢ>群丛Ⅶ>群丛Ⅻ。(2)森林群落中白杄+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金银忍冬–披针叶苔草+小红菊群丛多样性指数最高,华北落叶松+白桦–金银忍冬–披针叶苔草群丛多样性指数最低;灌丛群落中美蔷薇+刺梨–野青茅+东方草莓群丛多样性指数最高,沙棘+黄刺玫–山蒿+水杨梅群丛多样性指数最低;草本植物群落嵩草+平车前群丛多样性指数比委陵菜+早熟禾群丛高。(3)不同群落类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 <0.05),其中森林群落最高,表明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越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小琴 韩海荣 魏阿沙 张延华 伊力塔 陈圆
以群落标准地作为资源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物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用Levins公式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10种主要乔木、9种主要灌木和10种主要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的乔木层中,华北落叶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3.252 4,它与云杉是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灌木层中毛叶水子、茶条槭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中黄精、粗根老鹳草等为优势种.优势种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资源共享趋势比较明显,在资源利用中存在一定的竞争.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以及景观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目标管理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江林 夏淋淋 王绪富 朱德安 袁正科
对康龙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共计36科77属202种(含变种),分别占湖南蕨类植物科、属、种总数的67.92%、51.68%和28.13%。其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5属以上的科有6个,含10种以上的属有4个。地理成分古老,联系广泛,在科、属的水平上,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分别占科、属总数的58.33%和55.84%,而在种的地理成分上,热带成分(42.08%)略高于温带成分(40.10%),反映了该区蕨类植物种的区系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过渡的特征。区系起源古老,该区中国特有种较丰富,共有31种,但没有特有的科、属分布。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与鹰嘴界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霆 丁立建 张佳蕊 陈燕 王德国 陈建伟 崔国发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3—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
关键词:
北京 湿地 自然保护区 维管束植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哀建国 丁炳扬 于明坚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种群分布于福建柏-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林,福建柏-甜槠Castanopsiseyrei林和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stewardiana-甜槠林中。这3种群落类型中,高位芽植物分别占80.6%,83.1%和87.8%,地面芽植物分别占11.6%,10.1%和8.5%,地下芽植物分别占5.3%,2.2%和1.2%,1年生植物分别占1.9%,3.4%和2.4%。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分别占52.9%,66.3%和48.8%。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分别占89.7%,91.0%和91.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钦 邓洪平 李宗峰 梁盛 李丘霖 倪东萍
【目的】本研究以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群落特征,为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以及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研究区建立73个样地,通过样方调查,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及群落结构等方面对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计维管植物91科180属251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1属25种,重要值前3位的物种分别为芭蕉、毛竹和桫椤。(2)群落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为主,包含一定比例的温带成分;生活型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1年生植物最少。(3)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4个层次,高层建群种主要为毛竹、杉木、亮叶桦和川钓樟等,中层主要为芭蕉、粗糠柴、罗伞和脚骨脆等,低层主要为柃木、红果黄肉楠和金珠柳等;桫椤平均高度为3. 58 m,在灌木层中优势地位明显,年龄结构稳定。(4)乔木层植物胸径以2~8 cm为主,灌木层以 9 cm的物种主要有芭蕉、杉木、亮叶桦和桫椤等,平均胸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颜立红 蒋利媛 向光锋 刘艳
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藤本植物共有39科、78属、142种,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27.08%、14.63%和13.52%,且相对集中在某些藤本植物大科中;(2)本区吸固类藤本植物种数为第二、株数第一,缠绕类虽然总种数第一,但其株数位于第二位,且比吸固类少了一半多;(3)本区马尾松成熟林藤本植物多样性指数、种丰富度和多度均最高,阔叶林次之,柳杉林最低;(4)本区阔叶林中藤本植物的平均胸径和平均长度相对于其群落中乔木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的比值来说,比马尾松成熟林中的要大;(5)本区阔叶林中的藤本植物以缠绕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杰 杜红居 肖路 张建宇 仲召亮 周伟 张波 王洪元
【目的】探讨凉水自然保护区3类森林的植物组成和林分结构特征,以期为小兴安岭保护区科学管理及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存在小兴安岭核心区的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典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3类森林为对象,详细调查乔木层(80块30 m×30 m样地)、灌木层(160块5 m×5 m样地)和草本层(160块1 m×1 m样地)的林分结构特征(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灌高、灌木直径、灌木盖度、草本株高、乔灌草密度等),分析种类组成并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及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和Alatalo指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RDA)探究林分间的差异。【结果】3类森林有乔木28~30种、灌木22~25种、草本78~90种,其乔、灌、草植物种类差异明显,阔叶树种以白桦最多,针叶树种以兴安落叶松最多,灌木最多的是毛榛子,草本以蚊子草和小叶芹最多;针阔混交林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高于针叶林和阔叶林,而阔叶林的均匀度高于其他2个森林类型;同一森林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3种森林类型中灌木层的均匀度高于其他层;从结构特征来看,树高和胸径平均为14和18 cm,树高和枝下高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层冠幅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草本层每个种的平均多度与盖度表现为针叶林显著(P乔木枝下高>草本株高>乔木胸径,合计分析乔木层、灌木层的特征能解释多样性差异的38.8%~40.1%和27.4%~50.7%。【结论】凉水自然保护区乔木优势种以先锋树种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等为主,个体较小,尚需更长时间保护才能恢复为高质量森林资源;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在多样性保护中需关注;植物多样性能在林分结构恢复中得以协同提升,但不同森林类型差异明显,如针阔叶混交林调控乔木枝下高和灌木密度等更有效,而针叶林和阔叶则是调控草本密度或改善草本生长环境才能更有效改善植物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