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
- 2023(1157)
- 2022(1063)
- 2021(976)
- 2020(893)
- 2019(1993)
- 2018(1924)
- 2017(3327)
- 2016(2094)
- 2015(2243)
- 2014(2167)
- 2013(2175)
- 2012(2130)
- 2011(1966)
- 2010(1946)
- 2009(1691)
- 2008(1785)
- 2007(1641)
- 2006(1445)
- 2005(1154)
- 学科
- 济(5421)
- 经济(5415)
- 学(3979)
- 森(3124)
- 森林(3124)
- 林(3104)
- 业(3048)
- 管理(2885)
- 方法(2357)
- 数学(2148)
- 企(2139)
- 企业(2139)
- 数学方法(2102)
- 生态(1816)
- 农(1787)
- 地方(1658)
- 中国(1574)
- 壤(1449)
- 土壤(1447)
- 财(1325)
- 生态学(1324)
- 农业(1300)
- 人口(1226)
- 问题(1081)
- 环境(1061)
- 及其(998)
- 松(974)
- 制(955)
- 业经(876)
- 划(835)
- 机构
- 大学(29249)
- 学院(28987)
- 研究(14754)
- 科学(12423)
- 农(11241)
- 业大(9722)
- 中国(9664)
- 所(9402)
- 研究所(8977)
- 济(8735)
- 经济(8542)
- 农业(8532)
- 林业(8213)
- 管理(8036)
- 京(7667)
- 省(7414)
- 理学(6614)
- 理学院(6524)
- 院(6400)
- 管理学(6282)
- 管理学院(6246)
- 林(6096)
- 室(6051)
- 实验(5868)
- 中心(5690)
- 农业大学(5688)
- 实验室(5536)
- 北京(5410)
- 研究院(5321)
- 重点(5282)
共检索到4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常建国 王庆云 武秀娟 崔璐 刘世荣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太行山油松中龄林(22年生)和成熟林(58年生)水量平衡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进行同步观测,探讨林龄对生态系统蒸散及水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中龄林、成熟林生长季总蒸散(包括蒸腾、蒸发和截留)量分别为406.87和418.49mm,水分总支出量分别为431.07和459.57mm,均无明显差异,但蒸散和支出组分不同,成熟林乔木层蒸腾量、乔木层截留量、枯落物截留量、地表径流量各自占降雨量(445.4mm)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下降了6.01%,2.21%,0.81%和0.26%,而灌草群落蒸散量、土壤出流量和灌草层截留量各自占降雨量的比率比中龄林分别增加了8.80%,3.87...
关键词:
油松 成熟林 中龄林 蒸散 水量平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锰柯 韩海荣 程小琴 景泓元 刘莉 彭信浩 商添雄
【目的】分析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结构特征变化规律,阐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林龄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关键影响因子,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反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和林下植被特征等指标,采用冗余分析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和林下植被特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驱动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林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土壤温度、含水率、pH值、全碳、全氮、全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着人工林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P <0.05)。林龄增长也提高了土壤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但真菌与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比值呈下降趋势。林下灌木、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也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增长的变化趋势,不同林龄间差异则均未达显著水平。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选取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标共同解释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总变异的86.1%,土壤含水率、温度、有效磷、硝态氮含量、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和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则分别解释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程度的22.7%、18.4%、11.8%、10.6%、7.9%和5.6%。【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受到林龄变化的影响,并且土壤温度、含水率、有效磷、硝态氮和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是引起不同林龄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华
山西境内太行山区是本省重要的用材林基地.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 Carr.)是太行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从50年代开始大面积营造油松人工林,其中有几次高潮,迄今发展面积还在扩大.据山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资料,现有油松人工林16.2万hm~2.油松人工林的特点是,树种单一,几乎全是用材林.如壶关县油松林面积占人工林(不含经济林)面积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差异较小,均呈快—慢—快的规律,翌年5至7月份凋落物分解速率低于2005年同期的分解速率。21 a、29 a、36 a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为26.97%、26.10%和23.96%,半分解周期分别为2.21 a、2.29 a和2.54 a,周转期分别为9.54 a、9.91 a和10.94 a。凋落物分解速率、半周转期、周转期失重率仅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林龄对叶凋落物N影响最大(P=0.004),对粗灰分(...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林龄 分解速率 基质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小勤 于澎涛 王彦辉 徐丽宏 于艺鹏 刘泽彬
[目的]探讨林分结构随林龄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水文影响,为六盘山半干旱区森林植被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六盘山半干旱区叠叠沟小流域,以主要人工林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993—2002年的日气象数据,应用林分结构耦合模型和BROOK90生态水文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得到植被结构(平均树高、胸径、郁闭度、LAI)随林龄的变化,及其对水分平衡分量(截留量、蒸腾量、土壤蒸发量、产流量)的影响。[结果]华北落叶松林随林龄的增加可分为快速生长期(林龄5~15 a)、缓慢生长期(林龄15~40 a)和稳定期(林龄大于40 a)。在快速生长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和冠层LAI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8 m·a~(-1)、0.54 cm·a~(-1)、0.03、0.19;在缓慢生长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郁闭度呈缓慢增大趋势,而冠层LAI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稳定期,林分结构基本稳定。在快速生长期,年均截留量和蒸腾量随林龄增加而快速增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1、24.13 mm·a~(-1);年均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随林龄增加快速减小,其年均减小速率为10.58、14.88 mm·a~(-1)。在缓慢生长期,年均蒸腾量、土壤蒸发量和产流量随林龄的变化减慢,并在林龄30 a时趋于稳定,其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62、-0.75、-0.76 mm·a~(-1)。[结论]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林龄小于30 a,特别是林龄小于15 a时,林分结构不断变化,显著影响人工林的生态水文功能。在林龄3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水分平衡分量也趋于稳定,在林水综合管理中可不必再考虑林龄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文浩 王晓 段文标 于澎涛 王彦辉 于艺鹏
【目的】深入理解和定量评价西宁市重要造林树种油松人工林的水文影响,为其林水协调的多功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宁市湟水林场选择中龄、郁闭的油松人工林典型样地,于2021年生长季(6—10月)同步监测林外降水、林冠截持、干流、穿透雨、树木蒸腾、林下蒸散和土壤含水量变化,并基于水量平衡计算林地产流。【结果】1)生长季降水量为396.5 mm,林冠截留量、林木蒸腾量和林下蒸散量分别为117.6、109.4和187.5 mm,各占同期降水量的29.66%、27.59%和47.29%,存在先增后减的月份变化。2) 0~100 cm土层储水量在生长季净增130.2 mm,接受高达189.3 mm的外来输入水分(来自深层土壤及上坡);土壤体积含水量6—8月为消耗期,整体走势一直减少,均在10%以下,存在明显的土壤干旱胁迫;9—10月为恢复期,呈波动上升趋势,均在9.3%以上。3)生长季总蒸散量为414.5 mm,超过同期降水量18.0 mm;基于0~100 cm土层水量平衡,考虑外来输水和土壤储水变化影响后,林地净产流-18.0 mm,即林地可降低坡面或流域产流。【结论】在西宁市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即使在丰水的2021年生长季,自然降水也难以满足郁闭的油松人工林蒸散耗水需求,需通过降低密度(郁闭度)减少蒸散或适当灌溉补水来维持林分的抗旱稳定性,以保障其发挥好城市景观林的主导功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洋 邵森 马冰倩
为探讨土壤质量随林龄的演变特征,以山西太岳山40, 60, 80年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评估相关的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油松人工林龄增加,土壤含水率显著增加,而土壤容重则显著减小;而0~1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质量分数增加最为显著; 80年生油松林的土壤微生物碳氮质量分数分别在10~30 cm和0~20 cm土层显著大于60年生和40年生油松林,而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为0.568(80年生油松纯林)>0.500(60年生油松纯林)>0.363(40年生油松纯林)。说明随着林龄的不断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和理化性状得到了提高和改善,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的土壤综合质量也不断提升。图3表4参2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学勤 吕赞韶 张成梁
油松是山西太行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现有人工林16.2万ha,由于造林密度不够合理,不少地方成林不成材。确定适宜造林密度的标准和方法是较多的,从太行山区群众生产生活中需求一定数量小径材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林分第一次间伐时,大部分间伐木能达到小径材(椽材)标准的密度,是较为适宜的密度,可获得较好的造林经济效益,“七五”期间,我们对太行山西侧的油松人工林密度进行了调查总结。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椽材 密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佟志龙 陈奇伯 王艳霞 熊好琴 吴晋霞
【目的】对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云南松天然次生林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积累、分配及其随林龄变化的趋势进行研究,为云南松林养分利用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5,30和45年生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各林龄林地中各设置3个20m×20m的标准样地,对样地内的乔木层按照叶、枝、干、根取样,灌木分叶、枝、根取样,草本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取样,凋落物全部取样,同种植物的相同器官取混合样品,所有样品取回后在实验室进行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云南松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最高,其次是...
关键词:
云南松 天然次生林 营养元素 积累与分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逯军峰 王辉 曹靖 袁宏波
对小陇山林区不同林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枯落物现存量、持水性及主要营养元素储存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枯落物现存量为12.23~18.78 t.hm-2,现存量均高于对照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林,其中以23年生油松林的枯落物现存量最大,为18.78 t.hm-2;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的氮、磷、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56~11.40,0.45~0.63和0.74~1.23 g.kg-1,30年生油松林的氮、磷最高,而钾最低;油松人工林枯落物的氮、磷质量分数均低于锐齿栎林,而钾高于锐齿栎林,油松人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舒 韩海荣 康峰峰 赵金龙 立天宇 高晶 宋小帅
【目的】探究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去除凋落物后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方法】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中龄林(HF)、近熟林(NF)、成熟林(MF)3个龄级油松天然次生林生长季总土壤呼吸速率、去除凋落物后土壤呼吸速率,并同步采用自带的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测定5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T)和湿度(W)、近地面大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5cM深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结果】各林龄油松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环境因子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6-8月较高,5月和9月较低。测量期间,油松HF、NF、MF去除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2.45,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满田 张福计 吴玉柏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分布广、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据调查,山西有天然油松林22.6万ha,其中林龄在45年生左右,每公顷蓄积在45m~3以下的低产残次林13.3万ha,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区。为了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在改造前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选在太行山森林经营局铁桥林场的大西沟作业区,位于东径113°25′,北纬37°32′,海拨1400-1500m,坡度25-35°,油松林平均林龄43年,平均树高8.7m,平均胸径17.4cm;优势树种油松,植被绣线菊、沙棘、胡枝子等;土壤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庆棠 吕星
研究表明,33年生人工油松纯林林冠分枝倾角分布于0~30°,弯曲率近于常数0.94.叶面积指数8.2.油松林反射率平均10.7%,透射率11.4%,潜热通量占净辐射59%,显热通量占26%,森林植物贮热量占4%,土壤热通量占11%,日平均波文比为0.48.油松林日蒸散量2.1mm.光能利用率0.14%.北京市现有油松林年固定9.29万tCO2,生产6.97万tO2,生物生产力每年每公顷5.48t.
关键词:
油松 林冠结构 能量平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卿明亮 匡顺 张雨佳 李登武
通过测定油松林不同坡位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研究油松林不同坡位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准确评估该区域油松林土壤CO2排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油松林不同坡位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月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2:00—16:00之间;月变化最大值出现在6—7月,月均值大小表现为下坡(1.66μmol·m~(-2)s~(-1))>上坡(1.53μmol·m~(-2)s~(-1))>中坡(1.40μmol·m~(-2)s~(-1));土壤呼吸年积累量以中坡最低(382.14 gC·m~(-2)a~(-1)),分别比下坡(438.07 gC·m~(-2)a~(-1))和上坡(408.65 gC·m~(-2)a~(-1))低12.76%和6.49%,且坡位间存在显著差异。2)各坡位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均呈指数正相关关系(P <0.05),不同坡位油松林土壤呼吸的差异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洪波 李吉跃 聂立水
20 0 1年 4— 1 0月 ,对北京西山地区一块 31年生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林地蒸散和水量平衡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标准木的标准比导率和树木胸径和边材面积的相关模型 ,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林分的蒸腾耗水量 .油松和栓皮栎混交林的蒸腾耗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栓皮栎的生长季标准比导率明显高于油松 ,是油松的 2 6倍 .就北京西部山区而言 ,林分存活与否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经受住春季降雨少、气温高、湿度低、土壤残留水分少等干旱环境的考验
关键词:
混交林 林地蒸发 水量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