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1)
- 2023(10585)
- 2022(9483)
- 2021(9011)
- 2020(7592)
- 2019(17835)
- 2018(17759)
- 2017(34170)
- 2016(18870)
- 2015(21247)
- 2014(21152)
- 2013(21042)
- 2012(19054)
- 2011(17127)
- 2010(16860)
- 2009(15370)
- 2008(14720)
- 2007(12606)
- 2006(10825)
- 2005(9218)
- 学科
- 济(76144)
- 经济(76074)
- 管理(52949)
- 业(50871)
- 企(42613)
- 企业(42613)
- 方法(40672)
- 数学(35851)
- 数学方法(35322)
- 农(18969)
- 学(17902)
- 中国(17247)
- 财(16308)
- 业经(16160)
- 地方(15020)
- 理论(13210)
- 农业(12881)
- 贸(12655)
- 贸易(12646)
- 和(12361)
- 易(12278)
- 环境(12070)
- 技术(11868)
- 划(10696)
- 制(10663)
- 务(10654)
- 财务(10588)
- 财务管理(10572)
- 企业财务(10012)
- 教育(9394)
- 机构
- 大学(265537)
- 学院(264549)
- 管理(108952)
- 济(100542)
- 经济(98381)
- 理学(95859)
- 理学院(94826)
- 管理学(92809)
- 管理学院(92365)
- 研究(86643)
- 中国(61570)
- 科学(57972)
- 京(56349)
- 农(46210)
- 业大(44176)
- 所(43881)
- 财(42597)
- 研究所(40706)
- 中心(38735)
- 农业(36546)
- 江(36519)
- 财经(35353)
- 北京(35215)
- 范(34206)
- 师范(33840)
- 经(32270)
- 院(31642)
- 州(30059)
- 经济学(29095)
- 技术(28378)
- 基金
- 项目(191898)
- 科学(150016)
- 基金(138904)
- 研究(136052)
- 家(122489)
- 国家(121531)
- 科学基金(104074)
- 社会(83483)
- 社会科(79119)
- 社会科学(79099)
- 省(76095)
- 基金项目(74152)
- 自然(70737)
- 自然科(69087)
- 自然科学(69071)
- 自然科学基金(67769)
- 划(63986)
- 教育(62346)
- 资助(58633)
- 编号(54967)
- 成果(43175)
- 重点(42793)
- 部(41378)
- 发(40253)
- 创(39846)
- 课题(37677)
- 科研(37193)
- 创新(37100)
- 计划(36026)
- 大学(35241)
- 期刊
- 济(102692)
- 经济(102692)
- 研究(72081)
- 学报(46484)
- 中国(44482)
- 科学(41484)
- 农(40922)
- 管理(38786)
- 大学(34266)
- 学学(32472)
- 财(29947)
- 农业(29369)
- 教育(28043)
- 技术(23852)
- 业经(16924)
- 融(16754)
- 金融(16754)
- 经济研究(16257)
- 财经(16025)
- 业(15680)
- 图书(14349)
- 科技(14257)
- 技术经济(13784)
- 问题(13712)
- 经(13557)
- 理论(13191)
- 统计(12602)
- 业大(12570)
- 版(12487)
- 资源(12431)
共检索到364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遐林 马钦彦 康峰峰 曹文强 张国华 陈宗伟
本文采用收获法研究了山西太岳林区榛子、虎榛子、黄刺玫 3种有代表性的灌木林类型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3种灌木群落的总生物量分别为 :5 4 3、4 3 3、35 7t·hm- 2 ,其中木本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比例为 :榛子群落 75 6 7%、9 9%、14 4 % ;虎榛子群落 80 3%、8 7%、11 0 % ;黄刺玫群落 76 7%、11 0 %、12 3%。在活生物量的构成中 ,3种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占 32 7%、30 6 %、34 7% ;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占 6 7 3%、6 9 5 %、6 5 3% ;这种生物量结构与同一地区的乔...
关键词:
灌木林 生物量 生产力 山西太岳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保国 宋从和 张宏达 王文新
1991年秋季对山西太岳林区森林生态定位站11地位指数级34年生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的生物量为118.668t/ha,净生长量13.673t/ha·a;乔木层生物量117.064t/ha,净生长量12.469t/ha·a,叶面积指数(LAI)13.193 6,净同化率(NAR)0.834t/ha·a,属于较高生产力水平.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荣 南海龙 刘宏文 马钦彦
以山西太岳山典型暖温带森林林隙为研究对象,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林隙特征指标进行分析,最终选定扩展林隙面积、林隙年龄、边缘木平均高度、边缘木活枝下高4个主要的数量化林隙特征指标,并应用一元线性模型分析了这4项指标以及林隙形成方式对林隙更新苗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扩展林隙面积增大而增大;在林隙形成初期,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增大,林隙形成中期和后期,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减小;其他林隙特征指标对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明显;林隙干扰状况差异对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林隙 更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玉东 张秋良 陈晓燕 张榕 宝朝鲁门 阿日宾巴雅尔 斯庆毕力格 王颖
[目的]准确构建库布齐沙漠地区4种人工灌木林生物量预测模型,为估算当地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提供基础。[方法]以库布齐沙漠地区4种人工灌木林(柠条、沙棘、沙柳、杨柴)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株收获法测定4种灌木不同营养器官(干、枝、叶、根)的生物量,将实测生长因子(地径D、株高H、冠幅直径C)及其组合因子(冠幅面积S、植冠体积V、植株体积D~2 H)作为自变量,利用生物量模型法选取一元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构建4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全株生物量模型。[结果]4种灌木不同器官中,柠条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干、枝、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二次函数。沙棘干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枝、叶、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一元线性函数。沙柳干、枝、根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一元线性函数,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二次函数。杨柴干生物量最优模型为一元线性函数,枝、叶、根3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为二次函数。4种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相同,柠条和杨柴最优模型为二次函数,沙棘和沙柳最优模型为一元线性函数。4种灌木全株与地上生物量模拟方程平均相对误差(RMA)为13.46%~24.07%,总相对误差(RS)为-11.19%~7.66%,拟合精度较高。[结论]构建的4种人工灌木林全株与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用于库布齐沙漠地区区域尺度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世龙 欧芷阳 莫汉宁 侯远瑞 陆国导
采用样方收获法研究了桂西喀斯特地区黄荆、红背山麻杆、灰毛浆果楝3种典型灌丛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结果表明:3种灌丛群落的总生物量分别为15.98、16.04和11.86 t·hm-2,其中木本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比例为:黄荆群落68.9%、14.1%、17.0%,红背山麻杆群落74.7%、9.3%、16.0%,灰毛浆果楝群落47.0%、28.1%、24.9%;群落地上部分生产力分别为3.64、3.02和2.75 t·hm-2a-1;对群落优势种及灌木层根、干枝、叶、果、地上部分及全株生物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生物量与基径(D)的平方乘以树高(H)(D2·H)间存在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文雅香 钟全林 夏金林 肖海燕 张晓芳
采用对比样方调查法对武夷山旅游区内的武夷宫、大红袍、龙川瀑布和天游峰4个典型景区灌木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植被盖度及根系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旅游活动对灌木林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景区灌木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影响(Shannon-weiner均匀度指数除外),对林下根系生物量虽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干扰区的灌木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盖度、总根系及细根生物量均小于非干扰区。4景区灌木林的干扰变化率依次为: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武夷宫>天游峰>龙川瀑布>大红袍,盖度为大红袍>武夷宫>天游峰>龙川瀑布,总根系生物量为天游峰>大红袍>龙川瀑布>武夷宫,细根生物量为天游峰>龙川瀑布>武夷宫>大红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雷 康峰峰 韩海荣 程小琴 周彬 李勇 刘可 尹学哲
通过调查和分析油松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特征及生物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研究了各影响因子不同梯度水平下林下生物量所呈现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油松人工林林下草本生物量大于灌木生物量,草本层植被生物量为0.339 8~1.322 9 t·hm-2,灌木层生物量为0.018 1~0.289 2 t·hm-2;加权后的关联度与原始关联度排序大致相同,关联性最为密切的因子同为林分均高、林分胸径及林龄,但加权后各单因子关联度数值间差异性增加;以样地作为各单因子聚合的系统进行聚类,样地划分为4个类型,分类结果可反映林下生物量的分布格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森
以山西太岳山40年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运用方差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油松人工林表层不同土壤厚度下的细根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择伐林生长季表层细根生物量大于未择伐林,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择伐林平均单株表层细根生物量大于未择伐林,两者差异显著(P<0.05);择伐林表层土壤中的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铵态氮含量高于未择伐林,差异显著(P0.05);而择伐林表层土壤中的全磷含量低于未择伐林,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择伐 油松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 土壤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贵杰 王鹏程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径级标准木收获法 ,研究了从幼林到成熟林的 5种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 :树木干物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器官 ,其比例与径阶大小无关 ,而与发育阶段有关。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平均木在 18 2 2a生物量年增加速率最大 ,而林分是在 12 18年生。树干生物量所占百分比 (占 4 8%以上 )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而枝、叶、皮刚好相反 ,18年生以前 ,根所占百分比随林龄增加而下降 ,此后趋于稳定。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 :干、枝、根、皮、叶。 8、12、18、2 2、30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 :33.94、89.94、...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林龄 生物量 生产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文忠 霍常富 邢兆凯 赵刚 张慧东 魏文俊 颜廷武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冰砬山4个年龄阶段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各林龄的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154.04t.hm-2.a-1、179.29t.hm-2.a-1、229.40t.hm-2.a-1和254.78t.hm-2.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比例达94%以上。不同年龄阶段的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净生产力均较高,并随着林龄的增大而下降,幼龄林乔木层的生产力可高达16.71t.hm-2.a-1...
关键词:
落叶松 生物量 生产力 冰砬山 人工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刚 冯宗炜 孔红梅 秦宜哲
本文对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农林业系统两种类型泡桐—小麦、玉米,沙兰扬—小麦、玉米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分析,並与当地传统的农田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农林业系统的现存量分别为34985.1和34253.4kg/hm~2;9年累积生物量分别为257940.1和3257404.3kg/hm~2;生物生产力分别为29560.1和30457.4kZ/hm~2·a;经济生产力分别为8436.7和8371.77元/hm~2·a,9年累积经济生产力分别为89151.16和87769.45元/hm~2:光能转化率分别为1.835%和1.7405%:物质年归还量分别为3366.6和3102.3kg...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攀 李荣伟 向成华 朱志芳 尹学明
对四川川中丘陵地区 2 0世纪 80年代中叶引种造林的墨西哥柏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径阶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 ,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各器官生物量干重的回归方程 ,方程的精度均在 98.5 %以上。同时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 :川中丘陵区 11年生墨西哥柏林分生物量平均为 77.75 6t/hm2 ,净生产量为 892 8.73kg/hm2 ·a。其中 ,乔木层生物量为 75 .710t/hm2 ,占林分总量的 97.37% ;净生产量为 6 882 .73kg/h...
关键词:
墨西哥柏人工林 四川省 生物量 生产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刚 马钦彦
依据生物置标准木104株(27株根量)、解析木403株以及398块标准地的实测材料,对华北北部3个地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生物量 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政贤 谢双喜
对贵州遵义、湖南慈利26~27年生杜仲人工林进行2a的生物量研究,调查标准地20块,测定样木80株,叶面积71组。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好的大于立地条件差的生物量;相同立地条件下,干、枝生物量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叶、根生物量下降,而皮的生物量却保持较为恒定的比例,其中根皮量可占总皮量30%左右,采伐更新时应加以利用;同一林分中,生物量最大的为优势木,其次为中级木,最小的为被压木。通过林分密度调控和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以提高叶面积指数,是提高杜仲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建立的杜仲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可供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杜仲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洪伟 兰斌 郑郁善 何东进
在标准地中采伐标准竹 ,通过单株生物量与胸径 (D)、高度 (H)、立竹量 (N)及年龄(A) 4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 ,估算闽北毛竹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并与各地的毛竹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闽北毛竹林生物现存量为 82 38 0 3g/m2 ,其中毛竹生物量所占的比重为 99 2 %。
关键词:
毛竹 生物量 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