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7)
2023(10356)
2022(8288)
2021(7647)
2020(6521)
2019(14993)
2018(15083)
2017(29301)
2016(16490)
2015(18770)
2014(19281)
2013(19200)
2012(17985)
2011(16353)
2010(16813)
2009(15833)
2008(16265)
2007(15271)
2006(13570)
2005(12235)
作者
(50732)
(43172)
(42848)
(40744)
(26974)
(20518)
(19399)
(16777)
(16150)
(15328)
(14771)
(14254)
(13612)
(13579)
(13468)
(13344)
(13252)
(12499)
(12418)
(12374)
(10889)
(10871)
(10631)
(9963)
(9816)
(9803)
(9800)
(9544)
(8857)
(8827)
学科
(74446)
经济(74375)
(50312)
(46882)
管理(39566)
农业(30880)
方法(29533)
(29180)
企业(29180)
数学(25951)
数学方法(25691)
业经(20473)
中国(20099)
(16163)
地方(16113)
(15650)
(14885)
(13432)
贸易(13429)
(13050)
(12724)
(11560)
银行(11524)
(10985)
(10745)
金融(10742)
(10563)
(10527)
农业经济(10473)
发展(10430)
机构
学院(249018)
大学(246522)
(103109)
经济(100923)
管理(90787)
研究(87859)
理学(77822)
理学院(76912)
管理学(75413)
管理学院(74967)
中国(67232)
(65710)
科学(56113)
(52622)
农业(50835)
(47051)
(45250)
业大(44941)
研究所(42765)
中心(41366)
(40415)
财经(35720)
(34243)
师范(33905)
北京(32659)
(32366)
(31303)
经济学(31262)
农业大学(31216)
(29801)
基金
项目(160708)
科学(124883)
研究(117828)
基金(114626)
(100505)
国家(99589)
科学基金(83272)
社会(73823)
社会科(69402)
社会科学(69377)
(64679)
基金项目(61226)
(53619)
教育(52973)
自然(52581)
自然科(51283)
自然科学(51262)
自然科学基金(50339)
编号(49852)
资助(45826)
成果(41069)
(36754)
重点(36574)
(35901)
(35786)
课题(33995)
(32644)
科研(30770)
创新(30601)
国家社会(30291)
期刊
(122833)
经济(122833)
研究(71007)
(68404)
中国(50613)
农业(46000)
学报(44055)
科学(39423)
(34334)
大学(33160)
学学(31432)
管理(27807)
(26163)
金融(26163)
业经(25600)
教育(25358)
(22521)
技术(20945)
问题(18423)
财经(17450)
经济研究(16988)
(15715)
(14981)
农村(14815)
(14815)
农业经济(14317)
世界(14188)
技术经济(13133)
经济问题(12822)
业大(12320)
共检索到376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运瑞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与全国相比,山西农民工具有总量较少、多在本地;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为辅;义务教育普及,后义务教育落后;就业环境相对欠佳;收入偏低,支出过少等特点。这些特点将对山西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产生相应的影响:市民化具备比较优势;市民化的方向清晰明确;自身素质加剧市民化的困难;市民化的政府服务亟待加强;自身的市民化能力不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江泉  
在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中,如何解决广大农民工的城镇化与市民化是关键任务。根据社会分层理论并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基于职业差异的农民工在各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层次分化,表现在对市民化的需求上也各有不同。因此,在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积极因素推动下,将不同职业的农民工分层分类区别对待、引导其融入各类城市是解决广大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瀚  吕小军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伴随经济发展,与城乡二元经济制度改革而产生的问题,其市民化的成本分担问题受到各级财政的关注。应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分类改革战略,并建立完善财政分担联动机制,逐步推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褚琳  
农民工作为介乎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一个层次,客观上包括四元结构。同时,农民工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失地农民存在着一定联系,但也有着很大区别。由四元走向一元,面对不同的群体,因为市民化的内容不尽相同,因而制度的供给也应该有所差别。当前,倡导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有违于"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极有可能使得改革又回到城镇偏向政策的老路,因此应从宏观上设计"农民市民化"的路径,而不是站在城镇这个中观层次上仅仅强调"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农民市民化",既要从生产方式方面着手,更要从生活方式方面着手,但是最为关键的则是实现农民的知识化,进而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慧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市民化经过两个步骤:农民转化为农民工,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农民工在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情况下国家政策的导向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不完全的市民化,他们依然面临着经济权利没有保障、政治权利边缘化、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缺乏等问题。实现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君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大体经历了控制发展、曲折发展和稳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体现了制度政策性、"半市民化"性、地域不平衡性、紧迫性以及高额社会成本主要由农民工间接支付五个鲜明特点。基于对历史进程和特点的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农民工完全退出农村、进入城市和融入城市的关键环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章程  
农民工工资的市民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依据2016年中国城乡移民调查数据,在代际视角下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之间的工资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和城镇工之间一直存在明显的工资差异,但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镇工之间的工资差异明显缩小;工资差异的缩小是由农民工与城镇工间人力资本等个体特征差异缩小和户籍歧视程度降低共同导致的。因此,尽管农民工个体特征的变化和户籍歧视的变动均有利于其市民化进程的推进,但为了使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政府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轻户籍歧视,为农民工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另外,应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竹林  
城市化是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是市民化的依托条件;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城市化发展水平,而且依赖于城市所能提供和创造的就业机会及发展空间大小。但是,目前农民工市民化却面临城市化发展的低水平、城市就业扩张力度不足、城市容量有限等城市化发展困境的制约。只有对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审视和选择,培育城市的主导产业,培育有劳动力集聚效应的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发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才能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王鹏飞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而提振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降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两个渠道分析了市民化水平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显示: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市民化水平上升1个标准差将导致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24%。此外,市民化水平的提高还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比例将随之相应增加,从而改善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结构。关于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市民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农民工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同时还通过改变日常交往的对象和交往频率,帮助他们逐渐接受城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丽  王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现象日益凸显,深入研究其分化状态,对破解当前农民工市民化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民工内部分化动力的基础上,利用社会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将被调查农民工分为4类。分析发现,4类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市民化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别。据此,应该根据农民工不同的市民化条件,分层次、依序、逐步推进各类农民工的市民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如果我们将"农民工市民化"看作是将现代城镇居民所拥有的一套完整的制度设定覆盖到原来基本没有,但现在已经进城就业、居住的那些农民工身上的话,那么,户籍制度的限制,政治权利诉求被束之高阁,就业制度的城乡有别,二元化的社会福利制度,机会的不均等,社会排斥和文化排斥等则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此,逐步废除户籍制度,实行身份证管理制度,逐步构建以基本权益保障为内容的公民权政策体系,稳步构建以社会公平和公正为核心的全社会安全网,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弭城市市民对进城"农民工"的各种偏见,则成为"被市民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思新  曹亚雄  
农民工市民化不只是居住、生活空间的城市化,也不只是户口的文本化,而是一个由物质上贫瘠走向丰裕、从小农文化意识为主走向现代城市文明为主、从政治权力边缘化到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各项权益得以逐步满足以及心理上从对城市排斥转变到主动接受、喜爱并融入城市的"四位一体"变迁过程。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差异、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及农民工市民化需求的层次性、复杂性,决定了其市民化进程中利益诉求的多样性、转化程度的层次性、转化道路的差异性,决定了农民工市民化绝不是一项轻而易举、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渐进的、分阶段的、复杂的、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徐建玲  
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现实课题。第二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而且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需市民化的群体。基于现有理论的局限性和中国特殊的现实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命题并深入探讨了其内涵,进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第二代农民工的特征、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及其面临的挑战。最后就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环节和制度创新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定财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却存在着法律缺失、制度缺位、政策缺乏等诸多公共政策障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建立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不平等政策,推进城市公共服务机制创新,从而形成健全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