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4)
- 2023(4515)
- 2022(3699)
- 2021(3296)
- 2020(2735)
- 2019(6172)
- 2018(5840)
- 2017(10985)
- 2016(6078)
- 2015(6618)
- 2014(6401)
- 2013(6255)
- 2012(5729)
- 2011(5233)
- 2010(5156)
- 2009(4474)
- 2008(4300)
- 2007(3812)
- 2006(3246)
- 2005(2757)
- 学科
- 济(24678)
- 经济(24659)
- 管理(16221)
- 业(15575)
- 方法(13563)
- 数学(12574)
- 数学方法(12464)
- 企(11957)
- 企业(11957)
- 农(6830)
- 学(6455)
- 财(5452)
- 中国(5386)
- 业经(5060)
- 环境(4803)
- 农业(4757)
- 贸(4721)
- 贸易(4720)
- 易(4593)
- 技术(3996)
- 划(3984)
- 地方(3701)
- 制(3555)
- 务(3130)
- 财务(3123)
- 财务管理(3120)
- 产业(3119)
- 人事(3050)
- 人事管理(3050)
- 企业财务(3017)
- 机构
- 大学(89748)
- 学院(89505)
- 济(36793)
- 经济(36170)
- 管理(33349)
- 研究(32296)
- 理学(30049)
- 理学院(29637)
- 管理学(29006)
- 管理学院(28842)
- 科学(22984)
- 中国(22517)
- 农(22413)
- 京(18625)
- 业大(18588)
- 农业(18121)
- 所(17411)
- 研究所(16476)
- 财(14996)
- 中心(14347)
- 财经(12805)
- 江(12787)
- 农业大学(12478)
- 经济学(11949)
- 经(11867)
- 院(11744)
- 经济学院(11094)
- 北京(10985)
- 范(10831)
- 科学院(10654)
- 基金
- 项目(69368)
- 科学(54625)
- 基金(52220)
- 家(48469)
- 国家(48133)
- 研究(43653)
- 科学基金(40601)
- 社会(28903)
- 自然(28549)
- 基金项目(28351)
- 自然科(27951)
- 自然科学(27944)
- 社会科(27666)
- 社会科学(27660)
- 自然科学基金(27471)
- 省(27009)
- 划(23491)
- 资助(20930)
- 教育(19964)
- 重点(16259)
- 编号(15277)
- 部(15084)
- 计划(14993)
- 发(14714)
- 创(14616)
- 科研(14004)
- 创新(13775)
- 科技(13218)
- 国家社会(12966)
- 教育部(12370)
共检索到118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雯虹 王琼 肖关丽 沙本才 郭华春
用酶联免疫测定法研究了休眠期山药珠芽内源激素二氢玉米素(DHZR)、玉米素(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含量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多效唑(PP333)对不同休眠程度的山药珠芽破除休眠的效果及对休眠期珠芽内源GA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DHZR含量低变化小;ZR含量较DHZR含量高,休眠期含量升高,尤其在第80天时出现明显上升;ABA含量在休眠前期70 d缓慢下降,第80天后含量较稳定;IAA和GA3的含量都是在前70 d先降后升,第80天后,IAA含量变化小,而GA3含量下降直到珠芽发芽才升高。PP333可以促进贮藏80 d后的珠芽发芽,加快内源激素GA3...
关键词:
山药 珠芽 内源激素 多效唑 休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海旺 霍秀文
以2个长山药栽培品种为材料,从采收到出苗设计了5个时期,研究其块茎内部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休眠期间块茎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低,随着休眠的解除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在块茎深度休眠时活性较高,休眠解除块茎萌动后活性迅速下降,不同品种间以上几种酶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休眠期间长山药块茎中ABA含量随着休眠的进程而降低,GA3、IAA、ZR(玉米素核苷)含量及GA3/ABA、IAA/ABA比值变化随着休眠的进程而增加,ZR含量变化比较平缓;据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分析,可推断长山药在贮藏60 d后,休眠开始解除,贮藏150 d左右...
关键词:
长山药 酶活性 内源激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猜 尹明宇 姜仲茂 李慧 乌云塔娜 宋继金
【目的】探索‘优一’杏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花期的关系,解决仁用杏休眠期短、花期早的问题。【方法】以抗寒、抗旱、丰产的仁用杏优良品种‘优一’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进行解剖观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休眠花芽、萌动花芽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优一’7月中旬进入花芽分化初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分化高峰期,9月初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之后花芽内花瓣、花萼等器官仍继续增长,且雌、雄蕊原基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分化。12月中下旬即进入休眠前,已形成子房、花柱和柱头以及蝶形花药。次年1月底休眠结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悦善 李成 王东霞 徐刚 王玉萍 程李香 张俊莲 王蒂 张峰
【目的】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作为生产高质量脱毒原种用种薯,其休眠持续时间和发芽时间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探究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种薯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微型薯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其休眠期的关系,可为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种薯的高质量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微型薯在3种不同贮藏温度(4℃、10℃、20℃)下连续贮藏150 d,其内源赤霉素(GA3)、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微型薯休眠解除程度影响,并根据内源激素水平动态变化进行激素与休眠的相关性推导。【结果】在整个贮藏期(150 d)间,随...
关键词:
休眠期 内源激素 微型薯种薯 阈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国生 盖树鹏 盖伟玲
以4~5年生牡丹‘胡红’为试材,研究1~7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其开花展叶的影响。根据花芽萌动和开花情况结合激素的变化动态,将低温解除花芽休眠进程划分为:低温累积期、休眠解除启动期、休眠基本解除期、休眠彻底解除期4个时期。分别测定低温处理期内和进入温室后内源GA3,ABA,CTK,IAA及其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期内GA3,ABA,CTK质量分数的增减和GA3/ABA比值的变化可明显地反映低温解除花芽休眠的进程。其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休眠的进程直接对应。进入温室后牡丹花芽内各激素的变化进一步证明GA3和CTK是解除休眠的促进物,ABA是解除休眠的抑制物。低温解除牡丹休眠是通过调节休...
关键词:
牡丹 内源激素 低温 休眠解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丽霞 梁宗锁 韩蕊莲
以 2a生中国沙棘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下沙棘苗木水分生理状况 ,内源GA1 3 及ABA水平与萌芽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土壤干旱胁迫导致苗体含水量、水势、自由水含量下降 ,显著提高冬季休眠与春季萌动期的内源ABA水平而降低内源GA1 3 含量 ,GA1 3 ABA降低 ,较晚达到萌动所需的调控阈值 ,萌芽延迟。重度胁迫下苗木延迟达 2 5d且萌芽后生长缓慢。长期土壤中度干旱条件下沙棘苗萌芽期亦略有延迟 ,萌芽后生长略有抑制
关键词:
土壤干旱 内源激素 休眠期 萌芽期 沙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涂炳坤 丁小飞
Contents of carbohydrates and endogenous hormones from dormancy to sprouting of Toona sinensis buds were measured. Dynamic changes of GA 1/3 , iPA and ABA were detected. GA 1/3 and iPA decreased when the dormancy began, and then increased to the highest value before bud sprouting. The l...
关键词:
香椿 芽 内源激素 碳水化合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丛深 王海波 王孝娣 王宝亮 郑晓翠 史祥宾 刘万春 刘凤之
【目的】探讨葡萄芽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解除的关系,为葡萄人工休眠调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需冷量品种夏黑和低需冷量品种京蜜为试材,采取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休眠解除过程中芽的呼吸代谢变化。【结果】不同需冷量品种休眠期间芽的呼吸速率和各呼吸途径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且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低需冷量品种京蜜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比高需冷量品种夏黑提前20 d左右,且变化更为迅速,只是变化幅度略小于夏黑。休眠期间总呼吸速率呈单曲线变化,当休眠解除时达到顶峰。底物水平上,糖酵解-三羧酸途径所占比例在休眠解除时大幅度增加。电子传递链水平上,剩余呼吸和交替途径在休眠解除时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翟勇进 白隆华 黄浩 唐美琼
【目的】研究破除青天葵球茎休眠的方法,为促进青天葵产业的发展和球茎类植物打破休眠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用赤霉素(GA)、玉米素(ZT)和激动素(KT) 3种激素对打破青天葵球茎休眠进行试验;再取其中破眠效果较好的激素进行不同激素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培养温度进行破眠试验,研究各处理对打破青天葵球茎休眠的效果。【结果】3种外源激素破除青天葵球茎休眠的优先顺序为KT> ZT> GA; KT浓度为5和10 mg/L时,以及浸泡10 min和1 h处理,均可在第4天破除青天葵球茎休眠;青天葵球茎浸泡清水后或10 mg/L的KT处理的第6天,均可在28和31℃的条件下破除青天葵球茎休眠。【结论】打破青天葵球茎休眠以选KT激素,浓度为10 mg/L,浸泡10 min,在28℃的条件下培养,破除球茎休眠时间最短,出芽整齐、健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健 程淑婉 夏民洲 叶镜中
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杉木林采伐迹地上,对伐桩进行全光照、半遮荫、全遮荫3种处理,于1992年春季分别定期观测并从伐桩上取萌芽样品,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白天平均地表温度达到2O℃左右时,杉木休眠芽开始萌动,其萌发数量与内源激素的种类及数量有密切关系。在3种处理下,不同时期萌芽内CA3含量的变化均表现为形状相似的单峰曲线,只是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但却与各处理下休眠芽日均萌芽数达到高峰的时间基本相符,可见它对伐桩休眠芽破除休眠及持续萌发有重要促进作用。ZT对休眠芽的始萌发也有一定作用,而ABA和IAA含量低微,作用不大。
关键词:
杉木,伐桩萌发,内源激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苗利娟 韩锁义 张新友 黄冰艳 汤丰收 董文召 刘娟 王素霞 赵志芳
为研究双氧水和赤霉素对打破怀山药零余子休眠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不等浓度的双氧水和赤霉素处理不同休眠时期的怀山药零余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双氧水和赤霉素均未打破刚收获的怀山药零余子的休眠。对于收获后60 d的怀山药零余子,2%和5%H2O2处理均比对照提早30 d出苗,处理60 d时发芽率分别为62%和56%,均明显高于对照(5%)。随着双氧水浓度的进一步提高,出芽率明显降低,30%H2O2处理60 d时出芽率只有2%,低于对照。收获后60 d的零余子在赤霉素处理下,100、1000 mg/L赤霉素比对照提早出芽,处理60 d时,100 mg/L的赤霉素出芽率达30%,对照仅10%,随着浓度升高出...
关键词:
双氧水 赤霉素 怀山药 零余子 打破休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文荣 闫田力 秦旭
以油桃(Prunus persicavar.Maxin)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对油桃休眠花芽内H2O2含量和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使休眠期桃花芽内H2O2含量升高,而打破休眠结束后,H2O2含量下降;自然低温下的休眠期花芽呼吸强度呈上升趋势,不同呼吸途径的变化不同,PPP占总呼吸的比率呈上升趋势,TCA所占总呼吸的比率在整个休眠期基本保持不变,EMP所占总呼吸的比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TCA占主导地位;高温抑制休眠期花芽的呼吸代谢。
关键词:
温度 休眠 H2O2 呼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秋萍 倪巍 万映伶 刘燕
[目的]明确多花芍药生根种子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及其潜在影响原因,为阐明多花芍药种子的休眠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多花芍药生根种子胚乳、种皮、胚3部分的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确定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将该部位浸提液(1,2 g/L)添加到多花芍药离体胚培养基中,研究其对本体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观测生根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后的形态和脱落酸/赤霉素(ABA/GA_3)值变化,确定上胚轴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用各关键节点胚浸提液处理易萌发的白菜种子,研究其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丙酮酸激酶(PK)、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的影响,分析白菜种子发芽率与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多花芍药生根种子种皮、胚乳和胚浸提液均可显著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胚>胚乳>种皮;1,2 g/L胚浸提液均可显著降低多花芍药离体胚上胚轴休眠解除率。(2)生根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的第4,8,12,16天,分别观测到ABA/GA_3出现拐点(S2)、胚芽萌出(S3)、胚芽伸长(S4)和真叶展开(S5)关键变化。(3)多花芍药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之前(S1)及S2~S5节点胚浸提液均可抑制白菜种子萌发,且S4节点胚浸提液的抑制强度最大,该节点胚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H_2O_2含量、·OH清除能力、SOD活性和GSH、AsA含量均显著提高,同时CAT、POD、PK、G6PDH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节点胚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与H_2O_2含量、·OH清除能力、GSH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SOD活性显著负相关,与CAT、POD、PK和G6PDH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与AsA含量和NADP-MDH活性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多花芍药生根种子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是胚,胚中内源抑制物在胚芽伸长阶段抑制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种子活性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呼吸代谢酶活性而发挥抑制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顺林 袁继超 马均 李首成 王西瑶
本研究以米拉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处理对小整薯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物质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外源GA3对小整薯休眠解除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都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但不同浓度GA3处理所产生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存在差异。高浓度(4×10-4mL/L)处理对内源GA3、IAA和ZT的影响作用大于低浓度(2×10-4mL/L)处理,而对ABA和JAs的影响差异不明显;②高浓度(4×10-4mL/L)GA3处理产生作用的时间均比低浓度(2×10-4mL/L)处理提前,持续时间更长;③外源GA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整薯休眠解除中淀粉的分解和可溶性糖的消耗,高浓度的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炎明 叶镜中
杉木叶腋中存在两种具再生能力的结构──受抑制的腋芽和保留分生组织。观察中未见到不定芽。受抑制的腋芽随着主茎的次生生长而发育成次生休眠芽。这两种结构是杉木萌芽更新的结构基础,同时也显示其营养繁殖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