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4)
2023(4278)
2022(3937)
2021(3594)
2020(3369)
2019(8106)
2018(8052)
2017(16084)
2016(9025)
2015(10511)
2014(10855)
2013(11024)
2012(10503)
2011(9567)
2010(9702)
2009(9203)
2008(9360)
2007(8740)
2006(7332)
2005(6531)
作者
(28178)
(23846)
(23758)
(22821)
(15101)
(11536)
(11071)
(9430)
(8816)
(8466)
(8021)
(7945)
(7847)
(7540)
(7496)
(7468)
(7465)
(7065)
(6952)
(6899)
(6082)
(5861)
(5836)
(5463)
(5460)
(5408)
(5334)
(5278)
(4925)
(4842)
学科
(40856)
经济(40820)
(24061)
管理(23596)
方法(22140)
数学(20063)
数学方法(19911)
(18391)
企业(18391)
(11741)
(10208)
中国(9277)
(8728)
(8444)
贸易(8444)
(8152)
地方(8129)
农业(7372)
业经(7049)
(6888)
(6308)
(6287)
财务(6274)
财务管理(6253)
企业财务(5861)
(5721)
银行(5697)
(5555)
金融(5553)
(5370)
机构
大学(138512)
学院(137209)
(57048)
经济(55819)
管理(51667)
研究(46451)
理学(44502)
理学院(43979)
管理学(43186)
管理学院(42920)
中国(34363)
科学(30029)
(29058)
(28025)
(25319)
(24889)
业大(23137)
研究所(22774)
农业(22503)
中心(21951)
(21050)
财经(20412)
(18398)
北京(18214)
经济学(17884)
(17654)
师范(17451)
(16609)
经济学院(16416)
(15930)
基金
项目(89270)
科学(68312)
基金(63289)
研究(63095)
(55411)
国家(54960)
科学基金(45751)
社会(38515)
社会科(36418)
社会科学(36402)
(35649)
基金项目(33988)
自然(30054)
(30013)
教育(29454)
自然科(29313)
自然科学(29301)
自然科学基金(28772)
资助(26707)
编号(26362)
成果(21674)
重点(20358)
(20147)
(19407)
(18094)
课题(17875)
科研(17776)
计划(17270)
创新(16992)
教育部(16789)
期刊
(60267)
经济(60267)
研究(37314)
(24965)
学报(24419)
中国(23884)
科学(20800)
(20502)
大学(17549)
学学(16604)
农业(16573)
管理(15802)
教育(12259)
技术(11878)
(11374)
金融(11374)
财经(10128)
业经(10026)
经济研究(9756)
(9228)
问题(8689)
(8653)
技术经济(7653)
(7496)
统计(7234)
理论(7172)
(7006)
商业(6975)
实践(6558)
(6558)
共检索到196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劲光  刘延琳  宋建强  张莉  
【目的】检测新鲜山茱萸的香气成分,为山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茱萸新鲜果实的香气成分,用内标法对检测峰进行半定量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山茱萸新鲜果实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分离共得到50个峰,鉴定出47种香气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7.3%,其中醇类、醛类、酸类分别为16,6,6种,分别占山茱萸鲜果香气成分总量的27.12%,13.89%,9.11%;香气成分含量排在前10位的物质分别为:4-(2-羟乙基)酚、戊烯二酐、苯并噻唑、水杨酸甲酯、十一酸、间呋喃醛、对-(孟)-8-烯-3-醇(、Z)-3-己烯-1-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昌辉  齐桂年  黄烈平  
以无水乙醚作萃取溶剂,采用SDE法并结合GC-MS技术分析了高香绿茶香气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在高香绿茶精油的60个色谱峰中分离鉴定了56种挥发性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99.36%,其主要成分为植醇、(E)-橙花叔醇、芳樟醇、吲哚,检出的组分中有些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华  李华  刘拉平  张莉  王贞强  
 采用CHCl2萃取菠萝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经GC-MS分析,分离出53个峰,鉴定出42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的96.77%。其中主要成分为苯乙醇、丁二酸二乙酯、丁二酸乙酯、2-甲基-1-丁醇、1-戊醇、2-羟基-1,2,3-丙三羧酸三乙酯、3-甲硫基丙醇、羟基丁二酸二乙酯、4′-羟基苯乙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祥敏  刘乐全  徐怀德  刘拉平  
为了深入了解木瓜的香气特征,扩大木瓜的开发利用途径,采用同步蒸馏-萃取法(SDE)对长俊、狮子头、玉兰3种木瓜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GC-MS分析了3种木瓜果实香气成分的组成。结果表明,长俊、狮子头和玉兰中分别含有香气成分62,60和53种,其中三者共有的香气成分为21种;3种木瓜果实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相同,均为4-甲基-5-(1,3-二戊烯基)-四氢呋喃-2-酮,但其相对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长俊为11.38%,狮子头为25.71%,玉兰为17.72%);三者共有成分中,(E)-2-己烯醛(、E)-2-己烯-1-醇、(Z)-3-己烯-1-醇具有强烈的清香和水果香气,是木瓜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逸  冯林  杨坚  朱达金  
本文采用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萃取茶叶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对4个典型福建铁观音茶样和1个贵州产铁观音茶样进行了香气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铁观音茶样中共检出165种香气化合物,其中1号茶样48种,2号茶样84种,3号茶样80种,4号茶样64种,5号茶样67种。1、2号茶样中以醇类化合物为主,3、4、5号茶样以酯类化合物为主。5个茶样中,检出含量较高的主要有反式橙花叔醇和吲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早柱  陈展  赵艳卓  牛帅科  魏建国  杨丽丽  
为了明确各葡萄香型的特征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葡萄15个品种果实(2个无香型、5个草莓香型、8个玫瑰香型)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无香型葡萄维多利亚、摩尔多瓦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物质,香气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2-己烯醛;草莓香型葡萄申丰、巨峰、沪培2号、辽峰、硕丰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玫瑰香型葡萄的香气物质主要是以醛类、萜烯类物质为主。醛类物质主要是2-己烯醛、正己醛;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α-萜品醇、橙花醇、香叶醇等物质。不同葡萄品种在香气物质、物质含量间存在差异。结果可为后期葡萄香气机理研究、育种与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敏  韦柳花  刘初生  杨春  赖兆荣  覃榆茏  张颖彬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对修仁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从香气组分的角度评价修仁茶的适制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C-MS法对春、夏、秋3季的修仁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绿茶和红茶的香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不同季节加工的修仁绿茶中,春茶、夏茶和秋茶的香气物质种类都是55种,且3个季节绿茶的香气成分组成比较相似,都是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分别是为45.83%、37.75%和42.39%;春茶和秋茶的主导香气成分以花香型的醇类物质为主,分别占各自主导香气成分64.50%、57.10%,夏茶的主导香气成分种类最多。不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泽煌  林旗华  钟秋珍  
为系统分析不同品种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10个品种杨梅果实进行分析鉴定,并结合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烷烃和烯烃在10个品种中均检出,是杨梅果实最主要的香气成分;醇类和酯类在8个品种中检出;酮类和芳香烃只在5个品种中检出;荸荠种是唯一含有6个香气种类的品种.聚类分析显示,产自福建的6个杨梅品种较好地聚在一类,与另外4个产自浙江的品种遗传差异较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二虎  惠竹梅  张振文  张莉  曹建宏  
为进一步明确8804新品系果实和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点,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8804葡萄果实和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应用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8804葡萄果实中共鉴定出29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7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8.25%)、2-呋喃甲醛(7.10%)、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5.53%)、油酸(4.50%);干红葡萄酒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苯乙醇(26.78%)、2-甲基-四氢噻吩(12.04%)、辛酸乙酯(7.02%)、1,3-丁二醇(5.20%)、己酸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华  王华  刘拉平  王贞强  淑英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爱格丽白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共检出32个峰,鉴定出21种香气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9.58%。主要含有正戊醇、丁二酸二乙酯、苯乙醇、(+)-羟基丁二酸二乙酯、4-羟基-苯乙醇、2-羟基-3-甲基-丁酸二乙酯、3-甲硫基丙醇、5-氧化四氢呋喃-2-甲酸乙酯、5-乙基二氢化-2(3H)-呋喃酮和酒石酸二乙酯。与对照白玉霓白葡萄酒相比,香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正顺  薛洁  常伟  宋建强  李华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质谱联用技术,对吉林地区山葡萄代表品种双优、双红、左优红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了GC/MS检测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应用TIC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双优、双红、左优红果实中分别含有45,47和48种香气物质,分别占各自所有组分总峰面积的87.93%,74.76%和95.74%;3种山葡萄主要果香成分有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橙花醇乙酸酯、乙酸苯乙酯、异丁醇、3-甲基丁醇、正己醇、2-辛醇、苯乙醇、香茅醇、里哪醇、2-辛酮和苯醛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祖潭  李泽民  黎章矩  刘微  
连续4 a对山茱萸低产林施肥试验表明:施尿素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施尿素结合喷施三十烷醇和覆青草3种处理,4 a平均株产3.09kg,比施肥前增加3.63倍,比对照增加103.51%;大小年变化幅度减小;单果重、结果枝比例、单位结果枝结果数、有花枝座果率、新梢粗度和长度均有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正顺  李华  李嘉瑞  李可昌  卢家烂  
对猕猴桃“魁蜜”、“早鲜”食用期果实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香气成分 ,经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分析 ,魁蜜检测出 2 6种成分 ,占总峰面积的 99.0 8% ,主要为高级不饱和酯、饱和脂肪酸、烯醛、环酮类化合物以及法呢醇、香草醛等成分 ;早鲜检测出 4 4种成分 ,占总峰面积的 96 .0 8% ,主要为高级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酯、低级脂肪酸及其酯类、萜烷、烯醛等化合物。相同成分有 2 -己烯醛、(E) - 2 -己烯醇、(E,E) - 2 ,4 -庚二烯醛、(E,E) - 2 ,4 -癸二烯醛、(E,E) - 1,3,6 -辛三烯、辛酸、十六酸 (棕榈酸 )等 ,构成果实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燕雷  苑兆和  冯立娟  招雪晴  王金政  王超  
采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61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绿熟期以醇类为主,商熟期和完熟期以酯类为主;露地栽培的香气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设施栽培;凯特杏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包括乙酸乙酯、(Z)-丁酸-3-己烯酯、丁酸乙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己酯、1-己醇、3-己烯-1-醇是凯特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淑艳  呼世斌  吴焕利  唐艳  刘娟  
为了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以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为供试菌种,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山茱萸体积分数70%乙醇粗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细菌、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组分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组分,经化学定性检识,初步判定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