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2)
- 2023(2233)
- 2022(1985)
- 2021(1603)
- 2020(1373)
- 2019(2957)
- 2018(2853)
- 2017(4696)
- 2016(2500)
- 2015(2622)
- 2014(2549)
- 2013(2565)
- 2012(2484)
- 2011(2205)
- 2010(2099)
- 2009(1949)
- 2008(1800)
- 2007(1475)
- 2006(1326)
- 2005(1120)
- 学科
- 济(9451)
- 经济(9430)
- 管理(6479)
- 业(5148)
- 方法(4913)
- 数学(4462)
- 数学方法(4412)
- 企(4017)
- 企业(4017)
- 学(3596)
- 环境(3162)
- 中国(2543)
- 农(2495)
- 及其(2311)
- 地方(2229)
- 财(2140)
- 防(2088)
- 划(2021)
- 治(1988)
- 防治(1988)
- 业经(1980)
- 虫(1869)
- 农业(1675)
- 理论(1534)
- 规划(1499)
- 发(1450)
- 环境规划(1448)
- 贸(1442)
- 贸易(1440)
- 融(1433)
- 机构
- 大学(39661)
- 学院(38260)
- 研究(15154)
- 济(13830)
- 经济(13533)
- 管理(12011)
- 科学(11916)
- 农(11840)
- 理学(10601)
- 理学院(10457)
- 中国(10103)
- 管理学(10032)
- 管理学院(9981)
- 农业(9689)
- 业大(9497)
- 所(8686)
- 京(8413)
- 研究所(8241)
- 中心(6760)
- 农业大学(6678)
- 室(6344)
- 实验(6234)
- 财(5789)
- 省(5749)
- 院(5722)
- 实验室(5713)
- 江(5689)
- 重点(5145)
- 业(5013)
- 科学院(4980)
共检索到52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永林 张洪英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的山羊血清中的特异 IgG 抗体动态变化。代谢分泌抗原(ESAg)用量为13.8μg/孔,抗体稀释1000倍,二抗12000倍稀释(3.5μg/孔,)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葡萄球菌 A 蛋白(SPA)工作浓度1:40。检测结果表明,两组实验山羊(第一组每只羊口服200个囊蚴,第二组每只羊口服500个囊蚴)在感染后血清中的特异 IgG 水平呈现一个动态变化趋势,第二组于第6周(42d)IgG 水平升到高峰,随后稍有下降,第一组于第9周(63d)IgG 水平升到最高峰,随后又稍有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永林 沈涛 顾有方 张洪英
选择健康雄性去势水牛20头(2~3岁,300~400kg/头),分二批,第一批8头,第二批12头,健康山羊6头(8月龄,14kg/头),经粪检和 Dot-ELISA 检查确认无肝片形吸虫感染,适应饲养2周后,随机分组,水牛第一批试验中感染组5头,每头每天经口投服囊蚴60个,连续20d,对照组3头;第二批中感染组9头,每头一次投服囊蚴1600个,对照组3头.山羊分Ⅰ、Ⅱ感染组和对照组,各组2头,Ⅰ组每头一次,经口感染200个囊蚴,Ⅱ组每头一次感染囊蚴500个.比较观察临床表现,结果如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永林 顾有方 毛鑫智 高利华
为深入了解动物感染肝片吸虫后的疾病发展及免疫功能变化,本研究以山羊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囊蚴(200个和500个/只),连续17周,每周颈静脉采血1次,测定血液参数,血清酶、总蛋白及蛋白组分.结果:感染山羊血液的 RBC、Hb、PCV 均明显下降;血液指数 MCV,MCH,MCHC 变化不明显;WBC 和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加;血清中 AST 从第2周后开始上升,第8与第9周达高峰,GGT 于感染后第7与8周开始升高,第10与11周达到高峰;血清总蛋白前10周有缓慢上升趋势,以后呈直线下降,白蛋白显著减少,α-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英 沈永林
1.LDH 短程释放法测定 NK 细胞活性动态变化本实验以 SP2/0细胞为靶细胞(即效应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DH)短程释放法测定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的水牛和山羊的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的 NK 活性动态变化。发现山羊在感染后 NK 活性有两次高峰,推测与虫体的发育或淋巴细胞的减少或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有关;两个感染组(Ⅰ,200个囊蚴/只;Ⅱ,500个囊蚴/只)变化趋势相近,表明感染量与 NK 活性无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有方 毛鑫智 沈永林 J.Gonzalez-Gallego
经粪便和Dot ELISA检查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的 2 0头雄性去势水牛 ,分两系列试验。系列Ⅰ实验中 8头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 (5头 )和对照组 (3头 ) ,感染组每头每天口服 6 0个肝片吸虫囊蚴 ,连续 2 0d ;系列Ⅱ实验中 12头水牛分成感染组 (9头 )和对照组 (3头 ) ,感染组每头一次口服 16 0 0个肝片吸虫囊蚴。在感染前及感染后每周颈静脉采血 ,分离血清 ,测定丙二醛 (MDA)、过氧化物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在系列Ⅱ实验中 ,MDA在感染后 15周内显著高于对照组 ,以后下降 ,至 19~ 2 2周...
关键词:
水牛 感染 肝片吸虫 抗氧化功能 自由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善祥 毛鑫智
将 8 5只体重 2 5 0~ 35 0 g的健康SD大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感染组 (n =5 5 )和对照组 (n =30 )。感染组大鼠每只一次经口感染 2 5个肝片吸虫囊蚴 ,每周采血测定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于感染后第 3,6 ,9,11和 13周分别宰杀 12只 (感染组 8只 ,对照组 4只 )大鼠 ,测定其肝微粒体蛋白、细胞色素P 4 5 0、细胞色素b5的浓度和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 ,大鼠感染肝片吸虫后 ,血浆AST、ALT、ALP活性分别在感染后 3~ 7周、 3~ 5周、 5~ 13周极显著上升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 王丙云 朱祖康 J.Gonzalez-GalleGo 毛鑫智
将8头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雄性去势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蚴,连续20d。结果表明:水牛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CR1花环率从感染后第2周即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显著升高;白细胞数的总体水平在19周前高于对照组,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而淋巴细胞则有所下降;在淋巴细胞中可见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B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并引起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降低和抗肝片吸虫的IgG含量的显著升高。激素变化主要表现为皮质醇水平在感染初期升高,胰岛素在高于对照组的水平上波动,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未见与对照...
关键词:
水牛 肝片吸虫 感染 免疫功能 激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丙云 陈龙 毛鑫智 陈继明 Javier Gonzaloz
为研究水牛抗肝片吸虫的免疫反应机制,选择8头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 Dot-ELISA 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经2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成感染(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水牛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坳,连续20天,共接种1200个囊蚴。每周颈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的 T、B 淋巴细胞的比例、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组分比例以及抗体(IgG)水平。结果表明:感染组水牛在感染肝片吸虫后第2周开始,T 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善祥 毛鑫智 J.EBayon J.Gonzalez-Gallego
5头健康雄性去势水牛 (2~ 3岁、体重 30 0~ 5 0 0kg) ,经粪便检查和Dot 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每头每天口服 6 0个肝片吸虫囊蚴 ,连续 2 0d ,共感染 12 0 0个囊蚴 ,用以研究水牛慢性感染 (少量多次感染 )肝片吸虫对安替比林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每周定时由颈静脉采血 ,测定血清酶水平变化。于感染前、感染后急性期及慢性期进行安替比林动力学试验。由颈静脉瘘管收集血样 ,用尿液收集器收集尿样 ,用HPLC法分析血浆安替比林动力学参数及尿安替比林清除率。结果表明 :水牛慢性实验性感染肝片吸虫呈亚临床状态 ,AP的血浆及尿代谢物清除率在急性期分别下降了48%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有方 沈永林 I.Ferre T.Schnieder 毛鑫智 刘跃兴 彭立斌
采用粪便检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斑点杂交试验(Dot-hybridization),检测苏皖两个省10县市302农户的307头水牛的粪便、血清及中间宿主小土蜗(Galba pervia),进行水牛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感染的调查分析。粪便虫卵呈阳性43头,阳性率为14.01%,安徽为13.61%(18/155),江苏为16.48%(25/152);感染水牛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为16岁,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提高;母水牛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鑫智 王丙云 陈龙 杨倩 毛卫华 J.Gonzalez-Gallego
20头健康、2~3岁、体重300~400kg 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 Dot-ELISA 检测确认为无肝片形吸虫感染。分二系列进行实验。第1系列8头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5头)和对照组(3头),感染组每天每头口服60个囊蚴,连续20天,共感染1200个囊蚴,从开始感染至实验结束历时26周,研究慢性感染的效果;第2系列12头水牛,分成感染组(9头)和对照组(3头),感染组1次每头经口感染1600个囊蚴,历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善祥 毛鑫智 Bayon J E Gonalez-Gallego J
5头健康雄性去势水牛(2~3岁、体重300~500 kg),经粪便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每头水牛一次经口感染1 600个肝片吸虫囊蚴,研究急性感染(一次大剂量)肝片吸虫对水牛安替比林代谢动力学影响。用HPLC法测定血浆安替比林(AP)及其代谢物的浓度,分析其动力学参数。每周定时采血测定血清酶水平变化。结果表明:水牛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急性期安替比林静脉给药后的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变化,在慢性期,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41.42%,总消除率CL下降60.10%,表观分布容积Vdss减小43.61%,平均保留时间MRT上升41.16%,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增大15...
关键词:
水牛 肝片吸虫 安替比林 代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友 沙国润 张同富 李英
肝片吸虫的母雷蚴、早期子雷蚴、成熟子雷蚴及尾蚴经扫描电镜观察.①母雷蚴口孔周围有呈指状的乳突分布,口孔至围领部虫体体表为呈环行排列的皱嵴,围领部及虫体中部体表呈网状绒毛样构造,虫体尾端体表具有许多环行皱折,其间有微孔散在分布,但无绒毛样构造.②早期子雷蚴口孔周围有乳突分布,围领部体表呈马铃薯样突起,产孔位于围领基部的一侧,围领之后的虫体前部及中部体表为绒毛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斌 刘建枝 朱传刚 刘金明 夏晨阳 李浩 陆珂 唐文强 边吉 索朗曲珍 白玛珠莎 次珍
【目的】研究西藏尼木县自然感染东毕吸虫山羊,虫卵在脏器中的分布与病理变化情况。【方法】解剖自然放牧的东毕吸虫阳性山羊,采集脏器(十二指肠、小肠上段、小肠中段、小肠下段、盲肠、结肠、直肠)显微镜下虫卵计数并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山羊自然感染东毕吸虫数量为1435±231.5,在脏器中,小肠中段的EPG最高,其次为盲肠和十二指肠,东毕吸虫虫卵在各脏器中的分布百分比是:十二指肠(3.50%)、小肠上段(12.57%)、小肠中段(56.41%)、小肠下段(0.52%)、盲肠(18.83%)、结肠(0.00%)、直
关键词:
西藏 山羊 东毕吸虫 虫卵分布 病理切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英 F.Kraemer 沈永林 顾有方 沈涛 王丙云 毛鑫智 T.Schnieder
用斑点杂交试验检测苏、皖7县市肝片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Galba pervia),共检测小土窝螺777个,阳性33个,阳性率为4.25%,其中江苏省小土窝螺的阳性率为4.46%,安徽省小土窝螺的阳性率是4.11%.结果表明本地水牛肝片吸虫感染率与小土窝螺阳性率呈正相关趋势,斑点杂交试验检测中间宿主小土窝螺可预测牛羊感染肝片吸虫的严重程度,是流行病学调查中值得采用的新技术.
关键词:
斑点杂文试验 小土窝螺 肝片吸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