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9)
2023(4559)
2022(3728)
2021(3612)
2020(3168)
2019(7292)
2018(7328)
2017(13492)
2016(7532)
2015(8606)
2014(8787)
2013(8742)
2012(7817)
2011(7030)
2010(7302)
2009(7176)
2008(7725)
2007(7227)
2006(6505)
2005(6147)
作者
(22143)
(18164)
(18152)
(17300)
(11882)
(8606)
(8388)
(7244)
(7069)
(6714)
(6308)
(6199)
(5864)
(5863)
(5843)
(5777)
(5426)
(5411)
(5317)
(5189)
(4657)
(4485)
(4314)
(4170)
(4163)
(4143)
(4102)
(4099)
(3733)
(3539)
学科
管理(32283)
(28555)
(27248)
经济(27214)
(25582)
企业(25582)
方法(15543)
(12315)
数学(11937)
数学方法(11678)
(10892)
保险(10799)
(9435)
财务(9406)
财务管理(9375)
企业财务(8895)
中国(8641)
(8449)
理论(8380)
(8307)
银行(8303)
(7677)
(7426)
(6674)
业经(6422)
(6315)
金融(6315)
(5578)
(5530)
经营(5515)
机构
大学(111068)
学院(107952)
管理(46427)
(41651)
经济(40427)
理学(37110)
理学院(36713)
管理学(35952)
管理学院(35717)
中国(32664)
研究(32030)
(26532)
(24722)
财经(19454)
科学(19124)
(17797)
(17561)
中心(16335)
北京(16207)
(16018)
财经大学(14655)
(14426)
研究所(14118)
(12940)
公司(12928)
业大(12805)
经济学(12752)
(12193)
师范(12076)
(11883)
基金
项目(62870)
科学(49346)
基金(46635)
研究(45357)
(40111)
国家(39796)
科学基金(34804)
社会(28050)
社会科(26460)
社会科学(26450)
自然(23540)
基金项目(23313)
自然科(22999)
自然科学(22994)
(22634)
自然科学基金(22578)
资助(21330)
教育(20980)
(19755)
编号(18262)
成果(15702)
(14177)
重点(13928)
课题(12516)
科研(12453)
教育部(12352)
(12166)
大学(11922)
(11902)
项目编号(11844)
期刊
(49365)
经济(49365)
研究(36031)
中国(24448)
(23718)
管理(20765)
(16941)
金融(16941)
学报(14356)
科学(14084)
大学(11427)
学学(10604)
教育(10254)
技术(10151)
财经(10044)
(10024)
(8491)
统计(7774)
财会(7522)
会计(7424)
经济研究(6793)
(6524)
技术经济(6157)
理论(6146)
农业(6143)
决策(6125)
图书(5718)
业经(5610)
实践(5585)
(5585)
共检索到179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鹏  邹强  
山洪泥石流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充分认识其形成机制与潜在风险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山洪泥石流形成机理,以及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系统认识了地表产流流量激增、土体破坏物质供给激增、沟道堵塞体级联溃决流量放大和动床侵蚀规模增大等4个山洪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基于动力过程的山洪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和承灾体易损性评估方法,构建了基于灾害动力过程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制图方法。进而,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可用于具体灾害点减灾的风险管理内容和风险调控技术、灾害防治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与制技术方案。最后,重点讨论了包括灾害风险预测、临灾预案、灾害防治工程方案等内容的风险处置对策,并形成一套基于山洪泥石流动力过程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光旭  戴尔阜  吴绍洪  吴文祥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中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泥石流点多面广、成灾迅速,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测预报,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泥石流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危险性评估研究和承灾体脆弱程度评估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灾害风险的研究现状。从当前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灾害风险公式得到广大学者普遍认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泥石流灾害对承灾体的致损风险机理分析方面研究尚需深入,危险性评估中如何实现从点评价向面评价过渡还需进一步探讨,对承灾体脆弱性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后的评估研究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提高其实用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海  陈华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与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用于评价泥石流危险性。根据泥石流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划分标准,选取泥石流规模、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最大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主沟床弯曲系数、泥砂补给长度比、24小时最大降雨量、人口密度等10个指标作为泥石流危险评价因子,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的未确知测度理论的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合理、置信度高、结果可靠,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忠  
7月15日和7月22日,四川省部分地区分别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大、范围最广的两次强降雨过程,最大降雨量分别达到480毫米和492.7毫米,境内多条河流超出警戒水位,洪水瞬间肆虐,经济损失巨大。8月12、13日,部分地区再次降大雨或暴雨,局部地区降大暴雨,致使成都、德阳、广元、绵阳、雅安、乐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俞青  牛春华  
在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县级政府作为灾害应对的第一道关口,其基础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县级政府灾害应急的表现却并不理想。以舟曲县政府在"8.8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处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并分析作为应急工作第一线的县级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显在或潜在的"短板",并探讨将其修复的途径,为县级政府今后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切实的依据和有效的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月巧  李红  左兰丽  程丽娜  
以甘肃省舟曲县为例,分析了"8.8"泥石流灾害产生的自然条件,指出经济发展为泥石流灾害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并选取相关评价因子对当地经济发展三大支柱农业经济、林业经济和水电经济进行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舟曲赖以生存的农牧业正是泥石流灾害产生的关键和主导的因子,林业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泥石流,而新的经济形式水电经济又为新的、更大的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中不能只关注经济的增长量,更要关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诱发更多的自然灾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希林  赵源  
泥石流是地貌灾害的一种主要类型,泥石流灾害损失目前还无法准确统计,其一是因为对灾害损失的统计还没有分灾种细化,往往是按大类例如地质灾害甚至是按总类自然灾害来统计;其二是因为灾害损失统计也即灾情定量评估本身还存在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灾害损失中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只是技术问题,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尚有一些科学问题仍未解决。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调查分析法:理论上可行,操作上困难,实际上只是一种设计方案;比例系数法:操作上可行,经验成分多,仍然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就目前灾害研究水平和防灾减灾实际需要来考虑,比例系数法仍不失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明涛  韦方强  王欢  苏鹏程  谢涛  
三江并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同时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了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这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适用于没有足够训练数据的情况,可以快速对一个区域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估。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选择了能够反映三江并流区泥石流灾害主控因素的8个影响因子:地形坡度、坡向、植被、地层岩性、断裂带密度、河流切割密度、降雨量和道路网密度。聚类分析算法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将整个研究区域划分为四个子类,分别对应极低、低、中等和高危险区,其评价结果与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分布的点密度值相吻合。从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发现,即使在极低危险区域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骏  丁明涛  庙成  周鹏  黄英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判断矩阵建立起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选取坡度、地层岩性、断裂带、植被覆盖、地震烈度及年降雨量作为评价指标,并阐明了各指标与泥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得到地震灾区泥石流危险等级分区图。通过评价,初步认识到研究区内芦山县、天全县、名山区、雨城区位于泥石流极高危险区,且评价分区结果与区内地灾点分布特征相吻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嫱  马超  杨海龙  王志刚  涂剑  
通过2015年3月对北京密云水库上游白马关河流域内黄梁根桥沟现场调查,收集该区历史上泥石流灾害事件资料,对该沟的物源特征、降雨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参考该区域其他泥石流沟的堆积物,分别进行了泥石流的密度、流速、流量和总量计算;最后对该沟的泥石流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可为该沟以及该区域其他低频率泥石流防治、预测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黄梁根桥沟内物源总量为17.99万m3,大部分堆积在斜坡坡脚,严重挤压主沟道。短历时降雨是该沟以及该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条件,当暴雨强度在31.79~40.20mm/h时,泥石流暴发可能性较大。受物源体影响,该沟为稀性泥石流沟,流速接近5.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欢  陈廷方  丁明涛  
泥石流对不同岩性的敏感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岩性在泥石流相关的科学研究中也难以量化使用。本研究选择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采用工程地质岩组划分方法,将研究区的地质岩性分为14个工程地质岩组;进而引入岩性敏感度计算公式Fn=Nn/Sn,分析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点分布与地质岩组的相关性,计算出泥石流对各地质岩组的敏感值。在ArcGIS 9.0平台的支持下,根据泥石流对岩性的敏感值,将研究区的地质岩性进行量化分级,划分为4个敏感性等级,并将本研究成果应用到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应用中。本文选择坡度、岩性、断裂、植被和人类工程活动等5个影响因子为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价指标,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在GI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颂东  王礼先  
北京山区泥石流经常给当地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研究该地区的泥石流运动规律并进行危险区制图,具有重要实际意义.该文通过简化平面二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采用LagrangeEuler型的数值计算模型(流团模型),对门头沟区几条典型泥石流沟道的泥石流运动堆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绘图软件Graphtool3.3对危险区进行了绘制.经过与实地调查方法的结果对比表明,两者符合较好,验证了该文数值方法的可靠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鹏程  韦方强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迎琳  于泳  杨融  丁文辉  
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保险业的长期兴衰 ,海外保险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在近年来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偿付能力基准理论、限制理论为基础 ,风险管理方法正逐步由传统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向现代的企业风险管理过渡 ,这为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经验和可借鉴之处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体系必将以充分考虑中国保险市场特点为前提 ,在企业运作环境、投资环境和保险法律监管体系等规范与健全的基础上 ,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长智  关键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投资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风险评估模型是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 ,本文介绍了 5种评估方法及相应的数学模型 ,对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