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4)
2023(12940)
2022(11395)
2021(10782)
2020(8930)
2019(20838)
2018(20961)
2017(40018)
2016(21936)
2015(24828)
2014(24773)
2013(24590)
2012(22676)
2011(20412)
2010(20337)
2009(18623)
2008(17845)
2007(15683)
2006(13889)
2005(11860)
作者
(63841)
(53632)
(52688)
(50394)
(33880)
(25984)
(23873)
(21085)
(20522)
(19002)
(18583)
(18108)
(17055)
(16746)
(16263)
(16242)
(16074)
(15445)
(15425)
(15151)
(13456)
(13097)
(12976)
(12374)
(12002)
(11967)
(11954)
(11801)
(10847)
(10677)
学科
(86507)
经济(86418)
(63084)
管理(57232)
(48800)
(41229)
企业(41229)
方法(35780)
农业(32520)
数学(31127)
数学方法(30781)
业经(22624)
地方(22337)
(21250)
中国(21193)
(18076)
环境(16728)
(15633)
(14364)
贸易(14356)
(13890)
技术(13550)
(13521)
(13373)
理论(12869)
(12207)
(11674)
(11377)
银行(11337)
农业经济(11315)
机构
学院(306721)
大学(303479)
管理(123108)
(116341)
经济(113684)
理学(107272)
理学院(106048)
管理学(104204)
管理学院(103692)
研究(103469)
中国(77279)
(71455)
科学(68843)
(65513)
业大(56418)
农业(54812)
(52645)
(49023)
(48771)
中心(48660)
研究所(48473)
(41851)
师范(41464)
北京(40381)
财经(39344)
(37454)
(37174)
(35849)
(35609)
农业大学(34855)
基金
项目(218545)
科学(169991)
研究(159571)
基金(156064)
(136913)
国家(135706)
科学基金(115442)
社会(97794)
社会科(92024)
社会科学(91997)
(87958)
基金项目(85027)
自然(76418)
自然科(74372)
自然科学(74353)
自然科学基金(72994)
(72334)
教育(70489)
编号(67423)
资助(62515)
成果(53014)
重点(48678)
(47637)
(46899)
课题(44869)
(44712)
科研(41650)
创新(41619)
计划(39576)
大学(39542)
期刊
(133697)
经济(133697)
研究(83484)
(71390)
中国(58627)
学报(53480)
科学(49056)
农业(48649)
大学(40427)
管理(38742)
学学(38321)
(34084)
教育(31353)
业经(28730)
(25961)
金融(25961)
技术(25147)
(23549)
问题(19092)
资源(18062)
图书(17403)
(17145)
财经(17108)
经济研究(17045)
科技(16659)
业大(15742)
理论(14775)
林业(14771)
农业经济(14642)
农村(14515)
共检索到443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臻  齐正顺  朱哲毅  宁可  沈月琴  
农户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设计符合当地农户受偿意愿的生态补偿方案,对于完善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钱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点的实地调查,运用选择实验法对涉及的补偿产品方案进行情景模拟与分析,利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对不同生态补偿产品方案的受偿意愿(WTA),以期为完善我国大江大河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不同补偿产品受偿意愿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林产品补偿>现金补偿>就业补偿,农户获得三类补偿后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分别提高1.69倍、1.47倍和1.16倍;(2)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受偿意愿存在差异,低收入组受偿意愿最高为农林产品补偿,农户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提高85.02%,而高收入组受偿意愿无显著区别;(3)不同家庭收入结构农户的受偿意愿也存在差异,高农业收入组更易接受现金补偿,其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提高89.51%,低农业收入组受偿意愿无显著区别。研究认为,要以农林产品补偿为主设计多类型生态补偿产品方案,满足当地农户现实需求;瞄准主要受偿需求群体,健全精准帮扶补偿方案;提高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整合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江  李灿坤  冯姗姗  李成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草重点修复区域,提出山、水、林、田专项规划及相应保护修复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江  李灿坤  冯姗姗  李成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草重点修复区域,提出山、水、林、田专项规划及相应保护修复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实证,基于农户的受偿意愿,综合考虑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损失,确定出农田生态补偿额度,在此基础上,通过Tobit模型检验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1在对保护性耕作有经济补偿的前提下,分别有84%和70.67%的受访农户愿意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2随着化肥、农药的减少比例从50%,农户的受偿额度分别由1 125元/hm2·年、3 600元/hm2·年增加到7 250元/hm2·年、9 815元/hm2·年,农户的机会成本分别由688元/hm2·年、2 808元/hm2·年增加到6 298元/hm2·年、9 321元/hm2·年,且在同等减少比例下,农户对农药减少的机会成本和受偿额度都要大于化肥减少的机会成本和受偿额度;3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认知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期望指数对农户减少化肥施用受偿额度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年龄和家庭年现金收入有负向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距离城镇的远近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期望指数对农户减少农药施用受偿额度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家庭年现金收入有负向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志良  朱捷缘  徐望朋  荣月静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香溪河、良斗河流域五大生态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为整体保护、系统治理、水陆协同的三峡库区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晨  丁晓辉  李国平  唐萍萍  彭晓邦  
研究目的:尝试构建生态服务提供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运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的农户问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水源区农户的基本环境意识和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并采取右端截取模型分析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研究结果:在416个有效样本中,406个受访者愿意参与南水北调流域生态补偿,受偿意愿主要集中在700—1000元/年,合计占比49.04%,WTA中位数为900元/年。农户家庭经济社会特征方面的异质性、迁移倾向和决策背景是影响受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计划迁出农村的农户受偿意愿比不愿意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农业环境政策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激励乡村适宜景观地保护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克服农田生态环境供给的不足,鼓励农户逐渐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的方向发展。以武汉市农户的调查为实证,应用意愿调查法构建模拟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及交易市场,从减少农业负外部性行为,对农民放弃一定程度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施用所带来的损失给予补偿的角度,测算出农户对农田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及额度。研究表明:①当化肥农药施用在减少50%、100%等不同的限制标准下,受访农户愿意生产及供给农田生态服务的人数比例在69.32%~85.25%,并认为政府应分别向农户补偿3 928.88~8 367.00元/hm2.a,与农户按生产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志  
公益林建设是一项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政府理应给予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利用条件价值法和右端截取模型,基于浙江省丽水市987个样本数据,对农户参与公益林建设的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97.77%的受访农户愿意接受公益林生态补偿,平均受偿意愿为每年96元/亩,远远高于浙江省现行的补偿标准。受访者性别对受偿意愿影响不显著;年龄、公益林重要性认识、政府政策满意度、生态环境满意度等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化程度、村(镇)干部及党员、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力人数、林地面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毕云龙  罗晓琳  蒙达  
本文总结分析了云南省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的实践做法与实际问题,提出了流域空间优化、破解用地矛盾、拓宽生态修复资金渠道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婷   胡能灿   袁新京  
2022年以来,湖南省益阳市以实施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工作的统筹推进之路,为“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丘水林  靳乐山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受偿意愿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区人为活动限制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支付卡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多项Logit模型。研究结果:(1)样本区域农户具有较高的受偿意愿,96.67%的农户愿意接受人为活动限制补偿,75.78%的农户倾向于按受影响程度计算受偿意愿;(2)寻乌县、安远县、郧阳区和房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人为活动限制补偿标准分别为2 988.02~3 164.53元/(户·年)、2 473.25~2 560.41元/(户·年)、1 884.07~1 917.27元/(户·年)和1 391.41~1 426.34元/(户·年);(3)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收入较低、家庭支出较低、劳动力数量较少、林地面积较大、政策熟知程度较低、政策作用感知较强、政策支持程度较低、政策公平感知较差以及所在地区为寻乌县和安远县的农户选择按受影响程度计算受偿意愿的概率更大。研究结论:加快建立基于农户参与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按受影响程度计算的补偿标准以及充分重视补偿标准的差别化,是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区人为活动限制政策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斌  
山西省晋中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损害,为进一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保卫“京津冀生态协同圈”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急需开展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前期研究,为制定区域总体治理规划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下一步实施晋中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付扬军  师学义  和娟  
本文以"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为依托,分析了统筹协调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关系、落实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控制性规划编制的逻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鹏  黄河清  甄霖  鄢帮有  闫慧敏  姜鲁光  
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受偿意愿和家庭生计。论文以鄱阳湖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通过Logistic方法建立了农户受偿意愿与单位耕地产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生态补偿措施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农户意愿的分别以耕地、劳动力转移和生产结构调整为主要补偿对象的三种典型生态补偿模式。利用回归分析和年龄移算法,对湖区未来20 a三种生态补偿模式下的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总额变化过程进行详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结构调整补偿模式较其他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为高效利用国家补偿资金提供了有效途径,还能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为农业劳动力提供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依林  文高辉  胡贤辉  
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是打赢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微观决策主体,其对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意愿是农户有效参与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基于洞庭湖流域35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PLS-SEM方法分析农户分化、生态认知与农户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分化对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其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也较高;(2)生态认知在农户分化对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农户分化可通过正向影响农户的生态认知进而提升农户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3)农户年龄和劳动力比重对其参与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了解农户的利益诉求,制定合理的农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提高农户生态认知水平,以提高农户参与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