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0)
2023(2128)
2022(1752)
2021(1535)
2020(1092)
2019(2507)
2018(2472)
2017(4503)
2016(2530)
2015(2627)
2014(2572)
2013(2579)
2012(2256)
2011(2181)
2010(2372)
2009(2155)
2008(2048)
2007(1729)
2006(1672)
2005(1395)
作者
(7855)
(6456)
(6357)
(6153)
(4163)
(3114)
(2838)
(2522)
(2481)
(2300)
(2196)
(2171)
(2116)
(2075)
(1940)
(1878)
(1839)
(1837)
(1835)
(1716)
(1610)
(1494)
(1478)
(1445)
(1417)
(1369)
(1366)
(1359)
(1345)
(1287)
学科
(12850)
经济(12840)
环境(7998)
管理(7705)
中国(6653)
地方(5856)
城市(5743)
生态(5155)
城市经济(4101)
(3648)
资源(3538)
(3451)
(3321)
规划(3050)
方法(3014)
环境规划(2976)
(2798)
(2712)
数学(2630)
数学方法(2615)
方城(2460)
(2412)
区域(2410)
(2388)
区域环境(2268)
地方经济(2216)
业经(2031)
农业(1965)
发展(1950)
(1946)
机构
学院(37303)
大学(36493)
研究(15284)
(14186)
经济(13653)
管理(13598)
理学(11681)
理学院(11439)
管理学(11229)
管理学院(11161)
科学(10885)
中国(9954)
(8885)
(7341)
研究所(6875)
中心(6583)
(6424)
师范(6398)
(6150)
业大(5941)
环境(5808)
(5645)
北京(5562)
(5488)
师范大学(5381)
科学院(5138)
城市(5050)
(4946)
资源(4899)
(4650)
基金
项目(29178)
科学(23672)
基金(21692)
研究(19706)
(19443)
国家(19327)
科学基金(16916)
社会(13870)
社会科(13198)
社会科学(13194)
基金项目(12504)
(11276)
自然(11171)
自然科(10800)
自然科学(10799)
自然科学基金(10552)
(9904)
教育(7586)
资助(7513)
(7127)
重点(6783)
编号(6730)
国家社会(6076)
发展(5757)
(5675)
(5574)
计划(5562)
(5526)
创新(5246)
科研(5101)
期刊
(17390)
经济(17390)
研究(10840)
城市(6427)
科学(6109)
中国(5604)
学报(5219)
资源(4702)
(4424)
问题(4119)
(4014)
生态(3823)
大学(3665)
学学(3639)
管理(3353)
农业(3152)
业经(2855)
地理(2753)
现代(2707)
发展(2662)
(2662)
(2428)
城市问题(2405)
林业(2262)
环境(2170)
科技(2052)
(2043)
经济地理(1969)
经济研究(1763)
(1736)
共检索到51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孟潮  
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认为城市的未来的希望在于发展生态文明,形成生态城市,既以中国画(清明上河图)为例说明未来城市应有的质量。并以华盛顿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教训为例,批判了巴洛克式规划思想和作法。与此不谋而合的是中国的钱学森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主张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指出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故作者认为,山水城市与生态文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为  吴萨  陈威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实现福州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山水特色,重现福州山水城市风貌。一、城市优势福州拥江临海,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格局优越,且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段,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福州别称"榕城",其文化具有典型的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苹  袁友胜  王铎  
本文从洛阳的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历史文化和古代城市园林建设以及当代城市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洛阳"山水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历史必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学森  
现代中国的城市难道只能是“方盒子”式的高楼大厦的集合体吗?高楼中人从窗户望出去只能见一片灰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题为《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的致“山水城市讨论会”的信中,对此提出异议,并大声疾呼:“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鄢安军  万煜敏  陈牧川  
山水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是人类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门户既是城市的主要对外交通通道之一,又是城市的窗口地段,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结合江西省永新县城仰山地区的规划设计实践对山水城市门户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山水城市门户设计必须注重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将人工建筑与山水环境相呼应,并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城市的特色与内涵;同时还应满足城市流通中多样化的功能要求,并借助山、水自然元素的引导,营造层次丰富、动态多样的城市节点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效通  钱学陶  曹永圣  
"山水城市"由钱学森院士提出,也是中国独有的的城市发展理论。本文将中国环境风水的规划原则,融合中国的山水观运用于"山水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薛华培  谈皓元  王琪  尹燕  
在综合分析南通市的历史发展、城市景观特色及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控制、城市特色风貌引导、城市开敞空间引导和城市景观要素引导四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以保护和延续"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特色风貌,突出和强化"山水城市"、"滨江城市"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为根本出发点和目的的南通市总体城市设计控制框架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学森  
世界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在读了《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谈》一书后,于1992年10月2日给该书主编之一的顾孟潮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到了对中国城市面貌、规划及建设方式等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设想。信的内容涉及到了“21世纪的中国城市奔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在征得钱老和顾孟潮同志同意后,本刊特发表这一信件,供广大读者研究和思考。钱学森同志对中国城市科学的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早在1983年钱老便撰文强调中国园林是风景、公园、园林学三者的结合,是高层次的艺术产物,要认真研究中国的园林艺术,并加以发展,不要照抄外国的东西。并提出“要以中国园林艺术来美化我们的城市,使我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康  
分析了阻碍城市现代化与城市生态化两者衔接与融合的症结,提出了促进两者衔接与融合的五大问题,给出了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态化的典型案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引发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之一。生态文明提出是以生态学为代表的人类科学发展为支撑的。生态理念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新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政治观。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生态城市理论是伴随着城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城市理念具体体现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而提出生态城市发展目标。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提出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荣方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明  董仁才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旨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有效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作保障。现代科技文明已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技术对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有力支撑。通过深入剖析环境物联网理论与技术,阐述了以传感器网络、数字城市为核心的新技术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城市环境监测、试验、分析、模拟和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革新,总结了现代高新技术与城市人居环境管理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向恩明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向恩明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十分重要。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国内外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认为这是解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萍  司洪涛  彭小东  
核心提示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项目的梳理,分析总结了该项目的系统布局、典型做法、实施成效,并对科学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地位重要、生态责任重大。“十三五”期间,重庆在中心城区“两江四山”交汇地区实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