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0)
- 2023(9112)
- 2022(7680)
- 2021(6966)
- 2020(5650)
- 2019(12884)
- 2018(12561)
- 2017(23971)
- 2016(13266)
- 2015(14420)
- 2014(14658)
- 2013(14699)
- 2012(14126)
- 2011(13060)
- 2010(13346)
- 2009(12110)
- 2008(12128)
- 2007(10862)
- 2006(9749)
- 2005(9099)
- 学科
- 济(60421)
- 经济(60365)
- 业(35445)
- 管理(33259)
- 企(26864)
- 企业(26864)
- 方法(20837)
- 中国(19231)
- 地方(19099)
- 数学(17883)
- 数学方法(17712)
- 农(17008)
- 学(14732)
- 业经(13868)
- 财(12231)
- 农业(11952)
- 银(11247)
- 融(11204)
- 金融(11203)
- 银行(11185)
- 制(11053)
- 地方经济(10999)
- 行(10926)
- 贸(10360)
- 贸易(10349)
- 发(10311)
- 易(9919)
- 技术(9583)
- 环境(9183)
- 和(8642)
- 机构
- 学院(195218)
- 大学(193053)
- 研究(77480)
- 济(76689)
- 经济(74970)
- 管理(66565)
- 中国(56604)
- 理学(56480)
- 理学院(55678)
- 管理学(54400)
- 管理学院(54071)
- 科学(51601)
- 农(44930)
- 京(42787)
- 所(42699)
- 研究所(39001)
- 财(35784)
- 农业(35374)
- 业大(34778)
- 中心(33423)
- 江(31032)
- 财经(27867)
- 院(27829)
- 北京(27591)
- 省(27321)
- 范(26760)
- 师范(26397)
- 州(25454)
- 经(25288)
- 科学院(24705)
- 基金
- 项目(130085)
- 科学(100026)
- 基金(91663)
- 研究(88005)
- 家(84178)
- 国家(83439)
- 科学基金(68350)
- 社会(54565)
- 省(52814)
- 社会科(51688)
- 社会科学(51675)
- 基金项目(48074)
- 自然(46147)
- 自然科(45055)
- 自然科学(45040)
- 划(44806)
- 自然科学基金(44228)
- 教育(39681)
- 资助(38312)
- 发(33765)
- 编号(33286)
- 重点(30632)
- 成果(27440)
- 部(27341)
- 创(26783)
- 计划(26674)
- 发展(25780)
- 课题(25554)
- 展(25352)
- 创新(25134)
共检索到305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乔鲁芹
Olfactory respones of Tetranychus viennensis to different plants odors with “Y” olfactometer and petri-dish was studied and volatiles from leaves of different plants were absorbed with SPME and analyzed with GC-MS. It was showed: Olfaction takes part in the response during the Hawthorn Spider Mite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尹淑艳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板栗健康叶片、被针叶小爪螨危害过 (除去叶螨 )的叶片和被该叶螨危害并带有该叶螨的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和相对含量。在受害和未受害叶片中 ,石竹烯和α 法尼烯均占较大的比例。石竹烯在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而α 法尼烯在无叶螨的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1 辛烯在未受害叶片中未检测到 ,但在受害的叶片中则含量均较高 ,尤其有叶螨的受害叶片较无叶螨的受害叶片 1 辛烯的峰值显著增高 ;苯甲酸乙酯在有叶螨的受害叶片中较其余 2种也显著增高 ;3,7,11 三甲基 1 6 10 十二碳三烯 3 醇以有螨的受害叶中含量最高 ,无叶螨的受害叶次之 ,未受害叶含量极微 ,几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戴小枫 丁红建
寄主植物挥发性它感信息物质与害虫行为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戴小枫,丁红建害虫在寻找寄主植物的识别过程中,由寄主植物释放的它感信息化合物(挥发性次生物质)起着关键的通讯引导作用,主要是传递有关取食、产卵以及其他活动的可行性信息。害虫寻找寄主植物及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阿不都拉·艾克拜尔 阿不都瓦哈·艾再孜 阿地力·沙塔尔 王岩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关键词:
枣实蝇 不同寄主 嗅觉仪 选择性测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秀娟 宋丽文 高长启 周春艳 李兴鹏 毛宝居 高群宗 潘丽铭
在采用TCT-GC/MS对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挥发性物质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分析松果梢斑螟越冬幼虫对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红松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球果及越冬幼虫转移危害期红松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与含量均存在差异;红松健康球果、健康2年生枝和针叶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对越冬幼虫的引诱作用显著高于乙醇对照组,而红松健康球果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的引诱作用显著大于健康2年生枝与针叶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α-蒎烯、柠檬烯及α-蒎烯+β-蒎烯乙醇溶液对越冬幼虫的引诱作用明显强于红松健康球果主要挥发性物质标样乙醇溶液,且以α-蒎烯的引诱作用最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光 金幼菊 骆有庆 沈应柏 陈华君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 ,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 ,共鉴定出 56种化合物 ,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烯类、脂肪酸类等 .结果表明 ,感光肩星天牛树种释放较多的酯、萜类物质 ,而抗性树种则释放较多的醇、醛类物质 .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醛类和醇类物质的释放量增加 ,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萜类物质 .这些物质释放的变化可能与光肩星天牛的取食习性有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俐 贾炜 洪晓月 王冬生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分别采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 inn.)、茄子(Solanum m elongenaL inn.)、月季(Ro-sa chinensisJacq.)、桃树(Amygdalus persicaL inn.)和转B t基因抗虫棉(transgen ic B t cotton)等5种植物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Boisduval)),观察它们在这些寄主上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种叶螨发育历期及产卵量略有差别,但2种螨都是在桃树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菜豆上的雌成...
关键词:
二斑叶螨 朱砂叶螨 寄主选择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辉 田厚军 陈艺欣 杨广 占志雄 黄玉清
采用电生理方法测定小菜蛾雌、雄成虫对雌蛾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SP)两种主要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Z11-16:Ac),以及性信息素与寄主植物5种挥发性物质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20.0 g·L-1时,雄蛾对Z11-16:Ald的EAG反应相对值显著高于Z11-16:Ac.将Z11-16:Ald和Z11-16:Ac按照质量比5∶5和7∶3进行混配,当供试浓度为20.0 g·L-1时,雄蛾对5∶5配比的EAG反应相对值显著高于7∶3配比.部分供试植物挥发性物质能增强小菜蛾对性信息素的EAG反应,但会因植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浩 兰珍珍 王新谱 刘媛 牛通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苜蓿(Medicago sativa)、芹菜(Apium graveliens)、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藜(Chenopodium album)7种常见寄主植物,采用笼罩试验和叶碟法研究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的产卵选择性以及各龄期幼虫的取食选择性,记录草地贪夜蛾各龄期幼虫取食7种寄主植物后的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预蛹和蛹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质量、蛹长、蛹宽、成虫翅展和体长等指标,评估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最偏好产卵在玉米叶片上,其次为小麦,也会产少量卵于甘蓝,但未见在苜蓿、马铃薯、芹菜和藜上产卵。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最偏好取食苜蓿,其次为玉米和藜;4~6龄幼虫最偏好取食玉米,其次为苜蓿;各龄期幼虫均不偏好取食芹菜和马铃薯。草地贪夜蛾对7种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结果显示,幼虫取食7种寄主植物后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一个世代,且幼虫取食玉米后各虫期的发育历期最短,其次为取食苜蓿的幼虫,取食甘蓝后的幼虫生长发育最缓慢;幼虫取食玉米、苜蓿、小麦和藜后的存活率、预蛹和蛹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和成虫个体大小等均较高,取食马铃薯、甘蓝和芹菜的草地贪夜蛾上述各项指标数值均较低。【结论】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最偏好产卵于玉米叶片,低龄幼虫最偏好取食苜蓿,且取食苜蓿后的幼虫存活率高于取食玉米的幼虫,建议在做好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苜蓿上草地贪夜蛾为害风险的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孙绪艮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关键词:
寄主植物 针叶小爪螨 化学组成 生长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卓志航 杨伟 徐丹萍 杨春平 杨桦 刘臣山
【目的】揭示云斑天牛对寄主核桃的选择机制,为筛选对云斑天牛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源引诱剂,实现对该虫的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核桃树皮和树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核桃树皮和树叶共含有萜烯类、烃类、芳香族化合物、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醌类和杂环化合物9类6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核桃树皮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9类36种,分别是15种萜烯类、4种烃类、4种芳香族化合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建生 张彦雄 陈菊艳 田茂娟 谢正华 陈晓鸣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贵州、云南两省12种山茶属植物物种及类型花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37种挥发性化合物,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的99.58%。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萜烯类、烷烃类、酸类及其他类等8类化合物。以怒江山茶花的挥发物种类最多(88种),离蕊金花茶最少(41种)。有51种化合物为12个物种及类型中的多数植物所共有。其中,100%共有的5种;90%共有的8种;80%共有的10种;70%共有的10种;50%共有的18种;50%以下共有的100种。有86种化合物为各物种所独有。归类分析表明,醇类比例最高,达29.87%;萜烯类次之,...
关键词:
山茶属 植物 花 挥发性物质 化合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尹淑艳 李波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 ,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 :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 ,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 ,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 ,而松针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 ;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 ;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否以及有无叶螨存在 ,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 ,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 ,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健 宋学森 胡碗晴 蔡普默 陈家骅
用小笼测试了8种与橘小实蝇气味结合蛋白Bdor OBP1结合强烈的寄主植物挥发物(β-紫罗兰酮、乙酸异戊酯、罗勒烯、苯乙醇、己酸乙酯、乙酸叶醇酯、乙酸丁酯、苯甲醛)及其混合物对不同发育期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除苯甲醛外,7种挥发物对性成熟的橘小实蝇雌雄成虫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且对雌雄虫的引诱效果无明显差异(乙酸丁酯除外);挥发物两两混配中,100μL·mL~(-1)乙酸异戊酯和20μL·mL~(-1)乙酸叶醇酯混配对橘小实蝇雌虫的引诱作用与单一挥发物相比显著减弱,500μL·mL~(-1)己酸乙酯和20μL·mL~(-1)乙酸叶醇酯混配的引诱作用与单一挥发物相比显著增强,引诱率为62.4%; 3种挥发物的混配没有明显增效.
关键词:
橘小实蝇 挥发物 引诱效果 气味结合蛋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 张冬勇 沈红霞 胡琴 樊建庭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既危害衰弱寄主也危害健康寄主。为了寻找影响光肩星天牛产卵的植物源信息物质,并为研制绿色无公害的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奠定基础,通过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产卵试验,测定了光肩星天牛对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苦楝Melia azedarach和复叶槭Acer negundo等3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行为,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3种寄主植物树干挥发物成分。有选择产卵试验和无选择产卵试验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