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6)
- 2023(2627)
- 2022(2121)
- 2021(1940)
- 2020(1783)
- 2019(3471)
- 2018(3403)
- 2017(5723)
- 2016(3103)
- 2015(3498)
- 2014(3567)
- 2013(3599)
- 2012(3424)
- 2011(3117)
- 2010(3154)
- 2009(3012)
- 2008(2948)
- 2007(2753)
- 2006(2429)
- 2005(2309)
- 学科
- 济(12486)
- 经济(12484)
- 业(12146)
- 管理(10894)
- 企(10421)
- 企业(10421)
- 技术(10282)
- 学(8535)
- 技术管理(5653)
- 方法(4851)
- 数学(3883)
- 数学方法(3851)
- 理论(3006)
- 农(2976)
- 中国(2970)
- 经济学(2863)
- 新技术(2514)
- 高新(2509)
- 高新技术(2509)
- 业经(2356)
- 农业(2283)
- 财(2084)
- 教学(2049)
- 贸(2029)
- 贸易(2026)
- 教育(2019)
- 易(1988)
- 环境(1908)
- 银(1906)
- 银行(1882)
- 机构
- 大学(52807)
- 学院(51644)
- 研究(20751)
- 济(18754)
- 经济(18317)
- 管理(16984)
- 科学(15554)
- 农(14208)
- 理学(14136)
- 理学院(13941)
- 中国(13882)
- 管理学(13618)
- 管理学院(13506)
- 所(11928)
- 京(11719)
- 业大(11425)
- 农业(11406)
- 研究所(11084)
- 中心(9178)
- 技术(9038)
- 江(8796)
- 省(8005)
- 农业大学(7352)
- 北京(7315)
- 院(7242)
- 财(6761)
- 范(6739)
- 州(6689)
- 师范(6582)
- 科学院(6533)
共检索到79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国良 程益鹏 楼君芳 王国杜 夏国华 陈建刚 章祖平
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sp.在浙江临安1年发生1代,4月上旬起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5月上中旬落地越夏越冬。在2005年危害期,选用喷雾和树干打孔滴药2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喷雾选用400 g.kg-1毒丝本乳油,300 g.kg-1乙酰甲胺磷乳油,300 g.kg-1吡虫啉乳油和500 g.kg-1潜蝇灵粉剂,分别以1∶500,1∶800,1∶1000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树干上打孔滴药选用300 g.kg-1乙酰甲胺磷乳油和300 g.kg-1吡虫啉乳油,分别以1∶0,1∶1和1∶2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2种防治方法的试验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大林 兰庆渝 何万兴 赵学谦 谢成伦
桃树根结线虫以卵和二龄幼虫在虫瘿和土中越冬。二龄幼虫在冲积土和紫色沙壤土中主要分布于0~50cm土层,粘壤土则集中分布于0~30cm土层;线虫量及垂直分布深度,冲积土>紫色沙壤土>粘壤土。二龄幼虫量的周年消长出现7个高峰,以3月底第5个高峰的虫量最大。用45℃、50℃恒温水或用有效成份为0.1%、0.05%铁灭克、克线磷或呋喃丹浸根,对桃苗根结线虫有良好的防效
关键词:
桃树,根结线虫,生物学特性,防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媛 蓝陈仪航 章振 沈志杰 刘涛 邓建宇
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的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长期以来,化学防治作为主要的防控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桃潜叶蛾防治中,但大量过度使用农药,已经导致桃潜叶蛾抗药性增加、环境污染及杀伤天敌等问题,因此,利用其他可持续防控措施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对桃潜叶蛾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及防控技术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总结了目前在农业、生态、生物、物理及农药防治方面的进展,以及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并比较了国内外防治方法的差异。对于桃潜叶蛾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加强生物、生态防控技术和物理防控装备的研究,特别是要开发桃潜叶蛾与果园其他主要害虫的复合迷向剂,防治果园多种害虫。同时,开发桃潜叶蛾专用型发光二极管诱虫灯,降低化学防治的副作用,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表1参6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从俭 邵良玉 尹万珍
楸螟在河南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期及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5月),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1万倍液3次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4次(间隔5—10天),防治效果达100%;根埋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1—2年生幼林,每株用量25g,防治效果为97.87—98.1%。
关键词:
螟蛾科 防治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立霞 李恂 王明旭 张占平 陈良昌
通过解剖萧氏松茎象虫害木的研究方法和林间的定期观察,可知该虫在湖南2年发生1代,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成虫为林间活动的高峰期,9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9月上旬到11中旬是人工捕虫的最佳时期。涂杆可减少30%萧氏松茎象入侵,药物注射可达95%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萧氏松茎象 生活史 生活习性 防治技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安
本研究选择湖北孝感地区为试验基地,采用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长绿飞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并在防治技术上作了初步探讨。长绿飞虱是危害茭白的重要害虫,在湖北孝感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茭白叶鞘里越冬,每年7~8月间的2、3代危害最重;成、若虫栖息于茭白叶片上,用口器刺吸汁液和产卵器产卵为害,有趋嫩绿性和群集性,卵主要产在叶背中肋组织内;农业防治是减轻危害的重要措施;药剂防治以2%叶蝉散粉杀虫效果最好;天敌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长绿飞虱,生物学,茭白,防治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德才 华正媛 胡建军 翁素红 邵宏军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关键词:
家扁天牛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古建筑房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淑贞 丁立忠 楼君芳 张秋月 吴继来 胡国良
山核桃干腐病Macrophoma caryae是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的一种新病害。研究发现,该病每年3月下旬始发,至11月下旬以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蔓延,选择14种药剂对它们开展单稀释倍数抑菌试验,并将抑菌效果好的3种药剂进行8种梯度稀释倍数试验,再按筛选出的最佳防治药剂及其稀释倍数进行实地防治试验,获得最佳防治药剂和方法。结果表明:当4-5月山核桃干腐病的病原菌孢子发生盛期,在病株上喷洒体积分数为80%402抗菌剂乳油1∶100~1∶2 5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1∶100~1∶2 500倍液和95%硫酸铜晶体1∶100~1∶500倍液的可选配比溶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捷 张文勤 蒋义庆 白杨
胡桃豹夜蛾Sinnaextrema(Walker)是近年来在闽北出现的一种危害青钱柳的新害虫。 1年发生 6代 ,以老熟幼虫在矮小灌木、杂草及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越冬。幼虫共 6龄 ,末 2龄为暴食期。发生与气温、海拔、坡向及物候关系密切。越冬代成虫盛发期林间施放“74 1”烟剂 ;80 %敌敌畏乳油 1 0 0 0~ 1 2 0 0倍喷射 3~ 4龄幼虫 ;于第 1代、第 6代老熟幼虫下树结茧高峰期之前 ,地面喷射 50 %辛硫磷乳油 1 0 0 0~ 1 50 0倍或4 0 %甲基异柳磷乳油 1 0 0 0~ 1 50 0倍液 ,或喷布白僵菌粉剂 ,这些方法均可有效防治此虫
关键词:
胡桃豹夜蛾 生物学 防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秀军 王振亮
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 funingensis Zhou et Huang是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害虫.此虫在河北省抚宁县1年发生两代,以预蛹在地面越冬,有滞育现象.雌雄性比为1:0.61.产卵量平均为70粒,平均寿命4.7天,无孤雌生殖现象.幼虫5龄,喜食老叶,食叶量近400cm.抚宁吉松叶蜂有喜阴习性,在郁闭度较大的油松林中发生较重.天敌主要有平庸赘寄蝇、镶颚姬蜂、松毛虫狭颊寄蝇,寄生率50%左右.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抚宁吉松叶蜂 生物学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俊清
松皮小蠹(Bark beetles)是世界性大害虫,是对森林危害十分严重的重大害虫类群之一。由于小蠹虫具有个体小、生活隐蔽、繁殖迅速、扩散蔓延快等特点,对其监测和有效防治一直是我国森林保护和害虫防治中的难题。研究寻求经济有效、生产适用、环境友好的防治小蠹虫新技术十分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相富 陶华齐 王于荣 郑永祥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毓银 吴志远 蒋捷
苌楚鸠蝠蛾PhassusactinidiaeYangetWang是福建近年来严重为害猕猴桃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我们于1984-1989年在建宁县猕猴桃试验站进行研究。该虫一年一代,以卵在树兜的地面越冬,幼虫为害猕猴桃植株韧皮部和髓部,外部形成虫屑包,内部形成蛀道,阻滞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轻者枝叶发黄,重者风折枯死。除选用抗虫品种外,采用2.5%溴氰菊脂1:5000液灌注;90%敌百虫晶体1:200制成毒泥塞虫孔;凡士林加敌敌畏环涂阻止幼虫上树;细铁丝钩杀幼虫、捕捉刚羽化成虫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
苌楚鸠蝠蛾,猕猴桃,生物学特性,防治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宗顺 刘玉生 彭金福 沈光普 廖小平 赵修协
萧氏松茎象是严重蛀食国外松主干基部皮层的新害虫。该虫在江西吉安等地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出羽化孔活动,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开始孵化为幼虫,当年12月上旬幼虫越冬,至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复苏,8月中旬开始化蛹,9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并在蛹室内越冬。对该虫各虫态生活习性及其发生环境作了报道。成虫活动隐蔽,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主,营造杉松混交林,避免大面积栽种国外松纯林。虫少时,冬季人工清理虫害木;虫多时,采取人工清理虫源,4~5月成虫活动期施放白僵菌,1~3龄幼虫期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防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伟强
削尾材小蠹是板栗上重要的蛀干害虫。该虫在浙江新昌 1a 1代 ,以成虫在杂草及枯枝落叶中越冬。成虫危害期 4月至 6月。主要危害距地高 40~ 1 50cm的主干和 2~ 4年生枝条。多雌一雄 ,雌雄比为 1 6 2 5∶1 ,1 0月中旬越冬。卵、幼虫和蛹在成虫修筑坑道内生活。用 50 %氧化乐果 1份加水 5份稀释 ,在树干基部括皮 (至韧皮部 )涂干 ,防效可达 95 7%。图 1表 1参 3
关键词:
削尾材小蠹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板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