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6)
2023(10220)
2022(8277)
2021(7356)
2020(6438)
2019(14759)
2018(14903)
2017(28986)
2016(16454)
2015(18826)
2014(19487)
2013(19057)
2012(17779)
2011(15817)
2010(16137)
2009(15264)
2008(15136)
2007(14095)
2006(12317)
2005(11274)
作者
(50338)
(42357)
(42225)
(40546)
(26878)
(20124)
(19388)
(16691)
(15916)
(15159)
(14451)
(14179)
(13607)
(13529)
(13524)
(13254)
(13018)
(12485)
(12355)
(12179)
(10797)
(10617)
(10509)
(9691)
(9663)
(9638)
(9418)
(9406)
(8765)
(8692)
学科
(69898)
经济(69825)
管理(42976)
(41463)
(31124)
企业(31124)
方法(30558)
数学(26997)
数学方法(26777)
(21773)
中国(20580)
(17679)
(16269)
地方(15245)
(14852)
业经(14766)
农业(14486)
(12208)
贸易(12202)
(11811)
(11709)
银行(11666)
(11405)
(11111)
(11061)
金融(11053)
理论(10768)
(10242)
(9833)
财务(9795)
机构
大学(239505)
学院(239018)
(97376)
经济(95192)
研究(85886)
管理(85495)
理学(72732)
理学院(71855)
管理学(70390)
管理学院(69959)
中国(64534)
科学(54828)
(52183)
(49033)
(45889)
(45717)
研究所(41723)
中心(39357)
业大(39167)
农业(38745)
(38624)
财经(35671)
北京(32746)
(32207)
(32077)
师范(31674)
(30700)
经济学(30640)
(30076)
经济学院(27858)
基金
项目(155985)
科学(120164)
研究(111994)
基金(110374)
(97813)
国家(97020)
科学基金(80571)
社会(69046)
社会科(65196)
社会科学(65176)
(62235)
基金项目(57967)
(52390)
教育(51977)
自然(51604)
自然科(50379)
自然科学(50361)
自然科学基金(49457)
编号(46469)
资助(45478)
成果(38914)
重点(35870)
(34481)
(34192)
课题(32967)
(31395)
科研(29987)
创新(29508)
计划(29425)
国家社会(28524)
期刊
(109779)
经济(109779)
研究(70331)
中国(50195)
(45452)
学报(44356)
科学(37500)
(36968)
大学(32383)
学学(30522)
管理(30069)
农业(30061)
教育(27533)
(21948)
金融(21948)
技术(21129)
业经(18252)
财经(18087)
经济研究(18068)
(16031)
(15624)
问题(15553)
(13138)
技术经济(12043)
统计(11806)
图书(11803)
(11719)
业大(11182)
理论(11053)
商业(10972)
共检索到362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充  贾宁  董昂  闫道良  曾燕如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树种。近年来细胞生物学及分子标记的研究发现,山核桃中存在无融合生殖,天然群体的多态性不佳,存在印迹数量性状位点(iQTLs)。iQTLs与DNA甲基化有关,而DNA甲基化对生物表观遗传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可遗传的生物现象。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MSAP)是基于PCR扩增多态性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在建立山核桃MSAP标记体系的基础上对来自3个天然居群的山核桃单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存在甲基化,非甲基化相对水平大于总甲基化相对水平,且两者间差异极显著(Wilcoxon Rank Sum检验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顺福  胡恒康  张秋露  徐艳玲  张启香  
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不同发育阶段幼胚(第9周至13周)的DNA进行甲基化状态检测。结果表明:17个引物在各个发育时期山核桃幼胚样品中共扩增检测到的128个甲基化位点。甲基化比例随着幼胚的发育逐渐升高,5个时期幼胚甲基化比例依次为23.44%,25.78%,28.90%,40.62%和42.19%。进一步研究表明:5个时期均存在全甲基化位点和半甲基化位点,其中,全甲基化位点所占比例分别为7.81%,8.59%,16.40%,24.22%和25.00%;半甲基化位点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贝贝  文明  马庆国  裴东  
以‘中宁强’核桃品种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优化的MSAP反应体系,在全基因组水平对核DNA进行甲基化修饰位点分析,结果表明:选用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 060条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3条谱带,其中,甲基化位点241个,甲基化修饰比例为22.73%。对部分核桃DNA甲基化修饰位点进行回收测序,得到10条存在DNA甲基化修饰的DNA序列,BLASTn分析表明,核桃基因组中多种类型的DNA序列存在甲基化修饰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永红  王铭  孙毅  杨武德  
【目的】构建高粱甲基化连锁群A和B,并分析其上的甲基化位点分布及甲基化模式变化。【方法】从高粱品种强优势组合B2V4×1383-2杂交组合获得的F2分离群体(共150个体)为材料,以SSR标记为锚定标记,采用SSR和MSAP标记技术,并用Mapmaker/Exp(Version 3.0)和Map/Draw 2.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构建出高粱甲基化连锁群A-a和A-b及甲基化连锁群B-a和B-b,其中,甲基化连锁群A覆盖高粱基因组93.7 cM,包含10个SSR标记、20个MSAP标记,甲基化连锁群B覆盖高粱基因组90.4 cM,包含4个SSR标记、39个MSAP标记;连锁群A-a上甲基化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聂利红  王延召  孙其信  房卫平  谢德意  
利用MSAP方法分析了小麦从四倍体到六倍体进化过程中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遗传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异源六倍体小麦SCA/SQ(AABBDD)及其四倍体母本SCAUP(AABB)、二倍体父本粗山羊草SQ523(DD)的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28.21%,27.53%,24.11%。37对引物检测到1 087条差异的扩增片段,对这些位点的甲基化遗传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工异源六倍体中发生过甲基化的比例为18.95%,高于去甲基化的比例(2.58%)。这些结果揭示了小麦从四倍体到六倍体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对一些功能基因的甲基化来减轻异源多倍化造成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增强  史奇奇  孔祥军  汤丹峰  廖小芳  韦范  何冰  莫良玉  周瑞阳  陈鹏  
为分析红麻不育系中甲基化模式,以红麻不育系UG93A和保持系UG93B为试验材料,分别提取2个材料的苗期叶片、四分体时期和双核期花药的基因组DNA(gDNA),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比较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变化规律,并研究甲基化变化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红麻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呈现一定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不育系UG93A和保持系UG93B苗期叶片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6.79%(全甲基化率为44.25%,下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蔺玉华  张冰艳  卢健民  刘兰  关海红  刘子靖  郭少伟  赵淑敏  
鱼体汞的甲基化及其甲基汞的吸收与代谢蔺玉华,张冰艳,卢健民,刘兰,关海红(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150076)刘子靖,郭少伟,赵淑敏(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50076)关键词鱼类,汞甲基化,代谢METHYLATIONOFMERCU...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小青  王金勇  陈英  潘红梅  刘文  李军峰  
【目的】探讨荣昌猪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随生长发育阶段和组织类型不同而变异的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检测了荣昌猪阉公猪心脏、肝脏、半膜肌3种组织在10,20,35,50,80和100 kg体质量阶段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以体质量和组织类型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10 kg体质量阶段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相比,3种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均随个体体质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组织下降的幅度不同:心脏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在35 kg时开始明显下降(P<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宇平  张金耀  林瑞意  林威敏  陈静  汪稳  肖天放  
为研究莆田黑猪不同组织间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及各组织甲基化水平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之间的变化规律,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MSAP)方法检测了1、25和210日龄莆田黑猪的心脏、肝脏、肌肉、脂肪、耳和尾6个组织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心脏和肝脏组织的甲基化水平随日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日龄间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210日龄(P<0.05);25日龄脂肪和耳组织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1和210日龄(P0.05);3个日龄的肝脏与脂肪组织之间、肝脏与耳组织之间的甲基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宫时玉  蒋曹德  邓昌彦  
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基因组重要修饰方式之一。机体有建立和维持DNA甲基化的机制。DNA甲基化通过与反式因子相互作用或通过改变染色体结构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在胚胎发育、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为哺乳动物的发育、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生物进化、性状的遗传控制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华平  卢迈新  黄樟翰  高风英  可小丽  刘志刚  李庆勇  刘玉姣  
以经过连续多代抗寒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耐寒品系为实验材料,采用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探讨了低温适应对罗非鱼DNA序列中CCG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选用的18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检测到849个位点。耐寒品系检测到的位点数为411个,对照组为438个,其中发生甲基化的位点数分别为72和104个,总甲基化率分别为17.52%和23.74%;全甲基化位点分别为37个和65个,全甲基化率分别为9.00%和14.84%;半甲基化位点分别为35个和39个,半甲基化率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韫宇  张海军  邢燕霞  齐艳  孙倩倩  周春蕾  赵冰  郭仰东  
【目的】研究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DNA甲基化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外源施加NaCl对种子萌发及种子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探索DNA甲基化在黄瓜种子萌发过程及NaCl胁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 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分析0、150、200 mmol.L-1 NaCl处理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0、1、2、4、6、8 d)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MSAP结果显示,黄瓜种子CCG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约15.25%,以双链甲基化方式为主。种子中DNA甲基化水平在萌发1—2 d略有升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群  于红  孔令锋  李琪  
采用荧光标记的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F-MSAP)技术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6个组织进行全基因组CCGG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鳃、闭壳肌、外套膜、唇瓣、性腺、消化盲囊6个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1.77%、36.41%、32.00%、36.47%、32.77%和37.92%。甲基化模式分为全甲基化和半甲基化,在太平洋牡蛎中,全甲基化模式与总体甲基化水平一致,消化盲囊、唇瓣、闭壳肌组织的甲基化水平较高,而鳃、外套膜、性腺组织的甲基化程度较低;半甲基化位点显著少于全甲基化位点,并且不同组织间的半甲基化位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从全甲基化位点及总甲基化水平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国华  曹哲明  丁炜东  邴旭文  
为研究光照周期对黄鳝不同组织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设置3个不同的光照时间(8、10和12h)处理,对黄鳝心、肝、脾、肾、肠、肌肉和脑等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基因组DNA对光照时间有不同的反应。其中,肌肉基因组DNA甲基化对光照周期的变化较为敏感,不同光照周期下肌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差异显著,光照周期为12h半甲基化和其他处理相比差异也很显著;肾脏和脑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对光照周期变化最不敏感,各处理组之间全甲基化、半甲基化和总甲基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尚慧文  刘志刚  朱华平  高风英  可小丽  卢迈新  
为了探讨罗非鱼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杂交种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皮肤、肌肉和鳃等11种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采用16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带型分析结果显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及其亲本在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存在组织特异性,相同组织不同亲、子代罗非鱼间的甲基化程度亦不同;橙色莫桑比克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