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4)
2023(4909)
2022(3836)
2021(3537)
2020(2647)
2019(5849)
2018(5389)
2017(9274)
2016(5122)
2015(5530)
2014(5083)
2013(4848)
2012(4198)
2011(3760)
2010(3667)
2009(3324)
2008(3191)
2007(2891)
2006(2581)
2005(2164)
作者
(16007)
(13512)
(13326)
(12861)
(8419)
(6461)
(5890)
(5254)
(5066)
(4710)
(4679)
(4637)
(4361)
(4355)
(4329)
(4088)
(4073)
(3930)
(3869)
(3847)
(3438)
(3372)
(3335)
(3210)
(3020)
(2965)
(2946)
(2933)
(2770)
(2762)
学科
(16062)
经济(16053)
管理(10354)
(9855)
(7508)
企业(7508)
(6392)
(6167)
中国(5354)
业经(5262)
方法(4881)
地方(4748)
农业(4560)
数学(4143)
数学方法(4007)
环境(3342)
(3280)
(3240)
(3205)
(3103)
理论(3065)
(2978)
森林(2978)
(2972)
税收(2899)
(2865)
生态(2661)
教育(2656)
(2566)
(2404)
机构
学院(68626)
大学(66638)
研究(27202)
管理(22054)
(21297)
经济(20665)
科学(20507)
中国(19508)
理学(18879)
理学院(18602)
管理学(18005)
管理学院(17890)
(15988)
(15226)
(14660)
业大(14010)
研究所(13785)
中心(12216)
农业(12148)
(11416)
(10938)
(10582)
师范(10431)
(10430)
北京(9880)
(9804)
技术(9427)
研究院(9283)
(9208)
(8674)
基金
项目(52813)
科学(40549)
研究(36571)
基金(36122)
(34401)
国家(34124)
科学基金(27314)
(22350)
社会(21060)
社会科(19870)
社会科学(19862)
(19271)
基金项目(19090)
自然(18640)
自然科(18128)
自然科学(18122)
自然科学基金(17758)
教育(16558)
编号(14725)
资助(13710)
重点(13315)
(12718)
计划(11593)
课题(11479)
成果(11389)
科技(11051)
(10919)
科研(10579)
创新(10216)
(10032)
期刊
(25368)
经济(25368)
研究(17877)
学报(16128)
(14541)
中国(14412)
科学(14123)
大学(11930)
学学(11469)
教育(9849)
农业(9846)
林业(7997)
管理(7464)
(6530)
业经(6206)
技术(5841)
(5316)
科技(4888)
业大(4780)
资源(4729)
(4370)
(4206)
金融(4206)
经济研究(3567)
问题(3477)
职业(3385)
自然(3078)
农业大学(3077)
科技大(2999)
科技大学(2999)
共检索到100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莺  陆荣杰  吴家森  姜培坤  童志鹏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整个水文年中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闭合区内径流-土壤-泥沙氮磷流失特征,以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林闭合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总氮、总磷和水解氮等指标。结果表明:降雨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子,径流量和降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而径流磷质量浓度与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之间呈显著相关(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洋  余红兵  杨知建  肖润林  
为研究降水径流过程中非点源污染物氮、磷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降水作用下长沙县金井河小流域农业源头沟渠水中氮、磷的流失特征与生态拦截效应。结果表明:在降水初期非点源污染物氮、磷浓度与降水径流量的变化均呈逐渐递增趋势,雨后均呈递减变化;降水作用下沟渠系统总氮输出的最大值为4.67 mg/L,总磷输出的最大值为0.38 mg/L,其氮素输出的主要形态为氨态氮和硝态氮;雨后各断面氮、磷的输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总氮与总磷含量分别在雨后第3天和第2天达到最高;菖蒲–茭白段的生态拦截效果明显高于自然段的自然净化效果,表明植物拦截和吸收是植被段氮、磷去除的重要途径,菖蒲、茭白在6月吸收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永夫  金松恒  叶正钱  黄坚钦  姜培坤  
通过水培实验比较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幼苗在正常供磷(0.10mmol·L-1)和低磷胁迫(0.02mmol·L-1)条件下的根系形态、磷营养特点、叶片光合作用以及叶片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磷处理显著降低山核桃植株干质量、磷质量分数和磷积累量(P<0.05);与正常供磷相比,低磷处理条件下山核桃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降低(P<0.05);低磷处理显著降低山核桃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P<0.05),但对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无显著影响,这表明低磷胁迫对山核桃叶片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非气孔因素引起的。低磷胁迫使山核桃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根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毅  陶勇  万开元  张过师  陈树森  陈防  
以坡耕地柑桔园为研究对象,地表覆盖方式采用对照、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3个处理,实验采用完全方案。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坡地地膜覆盖处理一定程度增加了径流量,而秸秆覆盖处理与对照每次降雨径流量基本相当;各处理土壤氮磷养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以氮素流失量较高,磷素流失量相对较低;在地膜覆盖条件下,柑桔园地表径流中N、P流失量较高,其总氮和总磷流失系数分别达0.054%和0.064%,而秸秆覆盖总氮和总磷流失系数最低;对不同地表覆盖方式柑桔园地表径流水体氮素形态特征分析表明,可溶性氮素占总氮的比例较高,可溶性氮素中又以NO3--N为主,而NH4+-N所占的比重较低。以上结果说明,在丹江口库区,氮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章云  周竹  周素茵  
针对颜色和背景相似的山核桃鲜果不易分离的问题,研究了自然环境下成熟山核桃鲜果的机器视觉识别方法。该算法以2×2像素的正方形区域作为分割单位,选择颜色比值B/R、R/G作为颜色特征,选择了基于灰度直方图的特征描述参数如均值、标准方差、平滑度、三阶矩、一致性和熵,以及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描述参数角二阶矩、对比度和熵作为纹理特征,共同构成特征向量,采用LS-SVM算法建立了识别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80幅顺光图像和50幅逆光图像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顺光、逆光下的山核桃鲜果有效识别率分别为92.48%、88.15%,可为山核桃采摘机器人的研发提供技术参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桂梅  刘宏斌  胡万里  付斌  翟丽梅  段宗颜  李文超  鲁耀  潘艳华  杜彩艳  
对凤羽河流域2013年3次典型降雨全过程进行了连续监测,测定了径流量及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N、P)的形态、浓度与通量变化。结果表明,N、P各形态浓度变化曲线与流量曲线趋势大致相同,总氮(TN)浓度随降雨量增减迅速,硝态氮(NN)浓度变化平稳,铵态氮(AN)浓度较低且峰值出现均晚于其它氮素形态峰值,颗粒态氮(PN)与颗粒态磷(PP)浓度在径流过程中迅速达到峰值后陡然下降。暴雨径流前期氮素迁移以PN为主,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受降雨强度影响;后期以NN为主,来源于土壤硝酸盐随壤中流淋失。磷素主要以地表径流迁移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熠涵   代英超   王卫国   朱先富   陈涛梅   周鑫洋   夏国华  
[目的 ]探明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为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在金寨县、霍山县、罗田县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采集土壤样本88个,以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分析其含量及变异情况。[结果 ]大别山山核桃林区土壤pH平均值为5.19;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整体丰富,均值分别为53.11 g·kg~(-1)、0.99 g·kg~(-1)、179.41 mg·kg~(-1)和21.30 mg·kg~(-1),全氮平均值为1.02 g·kg~(-1),含量中等,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相对缺乏,均值为8.24 g·kg~(-1)和71.52 mg·kg~(-1)。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均值为0.61,Ⅱ和Ⅲ级土壤均占50.00%。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p H和全钾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肥力总体较高,有机质、碱解氮、磷素含量丰富,p H值呈酸性,钾素缺乏,土壤管理上应改良土壤提高pH值,增施钾肥、保持磷肥和减少氮肥使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琨  赵小蓉  王昌全  曾祥忠  赵燮京  
通过在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区建立5种不同的施肥水平处理模式,对每个小区径流水样中的氮磷含量分析,探讨成都平原区氮磷流失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氮磷流失系数为:常规处理为氮素0.047%、磷素0.018%;优化施肥处理为氮素0.042%、磷素0.021%;增氮处理为氮素0.034%、磷素0.026%;增磷处理为氮素0.015%、磷素0.040%;保护性耕作为氮素0.018%、磷素0.01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楠   李义博   陶福禄  
海河流域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人口密集、长期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该区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海河流域径流、泥沙以及氮磷流失的影响,不仅可为流域水沙灾害的预警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1985—2015年海河流域气候、土地利用、蒸散发(E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等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六个子流域中,各变量(ET、NDVI、NPP、径流、泥沙、氮磷等)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2)温度和降雨直接影响径流,从而间接地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3)蒸散发受到温度和降雨影响,直接影响径流,并间接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由此揭示了过去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机制,对于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万里  刘宏斌  鲁耀  付斌  段宗颜  陈兴位  
采用田间径流试验观察方法,详细剖析了南方丘陵区7个试验点连续4年(2008-2011年)的实验数据,研究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地表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南方丘陵区耕地磷素流失量与地表径流产生量成显著正相关,颗粒态磷素是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占到总流失量的78%以上。磷素施用量和农艺措施是影响磷素地表径流量的关键因素,在坡耕地上农艺措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平地上磷素施肥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雪华  杨茂瑞  刘永敏  
为探讨亚热带人工林的水文效应,1984~1990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22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林中,对降雨、径流等进行定点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区林地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5.648~31.148 mm,年平均径流系数为1.245%~2.537%。降雨量与径流量的较佳回归模型为y=ab。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桔  马闪闪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莲  刘红兵  汪涛  朱波  姜世伟  
消落带是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交错带,但自发农用和无序开发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氮磷流失,进而加剧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通过对库区连续3 a的定位监测(2011~2013年),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的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次降雨事件中常规施肥处理的地表径流、壤中流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 848±0. 153、0. 140±0. 006 mg/L,其中地表径流中磷的形态以颗粒态为主,壤中流以溶解态的生物可利用磷为主。常规施肥下,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年均流失通量分别为0. 236±0. 004、0. 100±0. 003 kg·hm~(-2),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通量分别占总流失通量的70. 2%、29. 8%,地表径流是坡地磷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但壤中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处理地表径流、壤中流磷素流失量分别降低了45. 3%、40. 0%。建议采取减量施肥的方式,以降低营养盐负荷,保护水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浩凌  黄思怡  孔小亮  朱泽宇  欧震  谢桂先  
为探究湖南双季稻区早稻季防控稻田氮、磷养分流失污染的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氮磷肥处理(CK)和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OM)、控释肥减施(CRF)、绿肥还田(GM)4种施肥模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模式,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和控释肥减施模式稻田总氮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2.80%、16.62%、28.55%,各施肥处理早稻总氮素流失率大小表现为: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氮素流失形态主要以可溶性氮为主,占流失总氮的80.48%~91.96%,可溶性氮中以铵态氮为主。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均能减少稻田磷素径流损失量,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总磷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6.26%和28.30%;有机肥替代模式稻田总磷径流损失量较常规施肥模式增加26.33%;各施肥处理早稻总磷流失率表现为:有机肥替代>常规施肥>绿肥还田>控释肥减施,磷素流失形态前期以颗粒态磷流失为主,后期以可溶态磷为主。在4种施肥模式中,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能降低稻田氮磷径流流失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这两种施肥模式可有效防控农田氮、磷流失污染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