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8)
2023(12746)
2022(11161)
2021(10556)
2020(8831)
2019(20172)
2018(20340)
2017(39109)
2016(21625)
2015(24121)
2014(24419)
2013(23886)
2012(21974)
2011(19692)
2010(19572)
2009(17706)
2008(17139)
2007(15000)
2006(12831)
2005(11125)
作者
(63637)
(52683)
(52159)
(49889)
(33364)
(25364)
(23804)
(20778)
(20012)
(18828)
(18094)
(17816)
(16781)
(16731)
(16379)
(16194)
(15791)
(15619)
(15161)
(14852)
(13201)
(12920)
(12824)
(11976)
(11837)
(11816)
(11668)
(11463)
(10711)
(10592)
学科
(79956)
经济(79857)
管理(59593)
(55915)
(46685)
企业(46685)
方法(37512)
数学(32067)
数学方法(31678)
(21275)
中国(21252)
(20703)
(20608)
业经(17579)
地方(16698)
(16220)
理论(15180)
农业(13996)
(13900)
贸易(13895)
(13470)
(13419)
(13209)
(13154)
财务(13122)
银行(13104)
财务管理(13096)
技术(12951)
(12677)
金融(12669)
机构
大学(300418)
学院(298754)
管理(116949)
(112641)
经济(109982)
研究(104041)
理学(101566)
理学院(100352)
管理学(98462)
管理学院(97916)
中国(74997)
科学(67606)
(65156)
(53628)
(53492)
(51575)
研究所(49285)
业大(48593)
中心(46659)
(43476)
农业(42230)
财经(41556)
北京(41052)
(40342)
师范(39871)
(38402)
(37840)
(35238)
技术(33781)
经济学(32470)
基金
项目(211028)
科学(164363)
基金(151819)
研究(151389)
(134281)
国家(133185)
科学基金(112928)
社会(92516)
社会科(87479)
社会科学(87456)
(83115)
基金项目(81103)
自然(75611)
自然科(73848)
自然科学(73827)
自然科学基金(72482)
(70478)
教育(69676)
资助(62719)
编号(61668)
成果(50401)
重点(47416)
(45891)
(44308)
(43673)
课题(43065)
科研(40929)
创新(40720)
计划(39439)
大学(38775)
期刊
(121138)
经济(121138)
研究(86244)
中国(56750)
学报(53957)
(48141)
科学(47817)
管理(42630)
大学(39679)
(38243)
学学(37381)
教育(36284)
农业(33399)
技术(25340)
(23745)
金融(23745)
业经(19972)
财经(19576)
经济研究(19420)
(17316)
(16660)
图书(16540)
问题(15566)
科技(15443)
(14901)
理论(14801)
业大(14218)
实践(13732)
(13732)
技术经济(13402)
共检索到431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万春  李斌  郭文英  
在山杨主要分布区随机抽取6个天然群体,每群体随机抽样15株采集木芯,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及个体间的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差异都极显著。群体平均密度0.432lg/cm3,极差0.0662g/cm3;平均纤维长度1.0775mm,极差0.2650mm。东北、华北群体的密度呈梯度变异,纤维长度的梯度变异不明显。木材密度群体重复率0.541,个体重复率0.471;纤维长度重复率分别是0.471与0.412。不同群体、不同年轮组的密度与纤维长度的个体重复率有所不同。密度、纤维长度等与生长性状呈微弱遗传相关,可以进行材性与生长的同步遗传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学森  吴燕  陈晓流  孙永华  何天明  冯建荣  
以5~6年生的凯特×新世纪、凯特×红丰、凯特×泰安水杏及泰安水杏×凯特等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试材,对杏的自交亲和性、有效花比率、果实大小及甜仁/苦仁等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凯特杏的S基因位点为杂合型,自交亲和对自交不亲和为显性遗传;(2)3个杂交组合的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及平均单果重等性状在F1中广泛分离,杂种群体的平均值低于亲中值,表现明显的衰退现象,表明这3个性状均为数量性状。但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H2)均差异很大,其中自交坐果率的变异系数(101.5%~139.1%)和广义遗传力(87.1%~91.4%)均较大,表明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并且自交坐果率的遗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夏良放  李斌  郭文英  
对 6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564 8~ 0 .6618、0 .2 857~ 0 .653 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2 553~ 0 .7895、0 .2 90 5~ 0 .4 52 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可以进行 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鲁翠云  杜雪松  郑先虎  李超  程磊  孙志鹏  孙效文  陈忠  
为了评估金边鲤(Cyprinus carpio var.Jinbian)群体的遗传组成,制定合理的繁殖配组策略,本研究用24个QTL标记分析了金边鲤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雌、雄个体间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在192尾样本中共检测到184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_o)、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7.667、3.941、0.590、0.707和0.670,表明群体处于高度多态水平(PIC≥0.5),具备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潜力。经Bonferroni校正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金边鲤群体有10个位点显著或极显著偏离平衡,多数位点表现为杂合子缺失。在此基础上统计了金边鲤雌、雄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1231~1.8563之间,遗传距离呈正态分布,且中间值位于0.7~0.9,占38.36%,结合聚类图将192个个体划分为3个繁殖组,组间呈现出显著的遗传分化,交叉配组能够有效避免近亲繁殖。研究结果为金边鲤选育、繁殖配组及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万春  李斌  郭文英  张立菲  骆秀琴  
在山杨主要分布区6省内,各抽样1个天然林分,每个林分随机抽样20株。其中5株伐倒木作标准材性试验;另15株钻取木芯条测试。试验结果:(1)胸径处木芯条的木材密度与纤维长度等与伐倒木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2)株内髓心向外水平方向年轮组之间,木材密度及纤维长度的差异都极显著(α=0.01),两性状随年龄增大而增长,符合“S曲线”与“Sanio规律”,木材密度与纤维长度的相对增长率的最高值分别在11~20a与6~15a;(3)材性幼一成龄相关,在木材密度与纤维长度性状方面表现不同,主要性状在10~15a进行早期选择具有合理性。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唐首杰  李思发  
从鲤的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4对有效引物,进行不同倍性团头鲂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中有2对能在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中探测到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4-6个,大小在131-307 bp之间。发现两个等位基因(MFW 19-175和MFW 19-256)可作为异源3n特异的微卫星DNA标记。(2)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6 2-0.288 7,Ne 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31 5-0.196 9,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 5-0.154 2,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3)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凤环  赵惠燕  
 以8个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种群为虫源,每种群10个个体用6种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引物在8个种群间共产生272个RAPD标记,种群内的相似度比种群间的高得多。利用Nei氏相似系数,对8个种群的RAPD-PCR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北京与山东试虫采集地种群遗传距离为0.0239,在8个地区中最小,山西试虫采集地种群与其他7个地区差异最大,这说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ve-nae)种群的确存在着遗传变异。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发现,麦长管蚜聚成3个群体:山东和北京群体,安徽、四川和陕西群体,新疆群体,呈梯度分布,单纯以地理隔离不能解释麦长管蚜...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艳翠  高天翔  陈四清  张岩  
采用水平凝胶电泳技术对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进行了同工酶分析。本实验采用肌肉和肝脏两种组织,分析了8种酶,检测到9个位点,在0.99水平上,PGM*和IDHP*表现为多态,MPI*、LDH*、AAT*、SOD*、MDH-1*、MDH-2*和G3PDH*均为单态,多态位点比例为0.2222,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0998,实际观测杂合度为0.04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1840,PGM*位点的遗传偏离指数为-0.0707,杂合子缺失,IDHP*位点无杂合子,遗传偏离指数为-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鹏飞  李晓东  戴伟  王茜  王晓梅  
对中国大陆6水系10个地区中华绒鳌蟹和合浦绒螯蟹自然群体及1个俄罗斯地区日本绒鳌蟹群体中共289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进行了RFLP分析。选用8种能识别4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luI,DpnII,HaeIII,MspI,MseI,RsaI,TaqI和TasI及3种能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I,NdeI和VspI对该基因片段酶切后,在11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5种复合单倍型,其中复合单倍型1为除合浦绒鳌蟹以外的群体所共有,并均以该复合单倍型为主(46.4%~96.7%),复合单倍型4在合浦绒鳌蟹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91.7%);合浦绒螯蟹与中华绒螯蟹北方水系(黄河、海河、辽河)的遗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丹丹   张建国   惠楠   陈为涛   王兆山  
[目的 ]基于REF6与BRR2a基因,探讨中国山杨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迁移路线,以及群体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方法 ]获取REF6与BRR2a基因的CDS序列,计算不同CDS序列的分子多样性指数,构建单倍型网络图以及系统发育树。[结果 ]在西南群体中,REF6基因和BRR2a基因3种中性检验的平均值均为负值,核苷酸多态性均低于北方和中部群体。中国山杨群体系统发育树与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显示外类群首先与中国山杨北方群体聚集在一起,西南群体往往聚集在末端,且两种基因的单倍型在北方与中部多样性较为丰富,西南群体中单倍型种类相对单一。[结论 ]中国山杨从北方迁移到南方,为了适应云贵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位于西南地区的群体经历了强烈的自然选择,发生了局部适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志勇  王艺磊  林利民  洪惠馨  张雅芝  邱淑贞  岡本信明  
用AFLP指纹技术对中国沿海真鲷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和趋异分析 ,使用了 6对引物 :E -ACC/M -CAT、E -AGG/M -CTG、E -AGG/M -CTT、E -AAC/M -CTA、E -ACA/M -CTG、E -AAC/M -CAA ,在威海、厦门和北部湾海区三个野生群体共 42个体中检出了 6 46个扩增位点 (片段大小 5 0~ 40 0bp) ,其中 70 %位点在群体内或群体间呈现多态。三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变化在 5 8.4%~ 6 4.0 % ,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 0 .842 5~0 .82 0 0 ,以威海群体的遗传变异量最大 ,北部湾群体的最小。三群体间遗传距...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军  赵良杰  刘其根  张宏  
为了解银鯝(Xenocypris argentea)的遗传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分析长江、钱塘江和黑龙江水系中银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显示,在110条528 bp的coi序列中,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布为27.13%、18.56%、28.70%、25.61%,检测出变异位点15个。多样性分析显示,各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均较高,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长江群体单倍型多样性(0.742±0.053~0.911±0.033)高于黑龙江(0.731±0.087)和钱塘江(0.552±0.137)群体,推测与不同地理群体所处生境多样性有关。单倍型网络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云跃  马常耕  林睦就  李柏海  
对我国银杏全分布区 2 0 0多个单株种核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测定和统计。结果表明 ,不同气候区种核特征有一定的不同 ,但气候区内群体间和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别更大。表明遗传改良以在遗传变异丰富的群体内开展基因型选择最有前途 ,但考虑到适应性 ,育种还应立足于本气候区群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业东  决肯·阿尼瓦什  帕娜尔·依都拉  李齐发  谢庄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巴什拜羊4个品系(红毛、白毛、黑毛和瘦肉型新品系)189个个体进行检测,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在巴什拜羊10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11个;4个群体10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91 4,平均杂合度为0.814 9,说明巴什拜羊4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个绵羊群体的总近交系数为-0.178 2,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211 2,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23 7,说明4个绵羊群体间2.3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而97.63%的遗传变异是由各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引起的;基...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云国  陈松林  李八方  
应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牙鲆一个养殖群体的30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微卫星标记比其他标记具有更高的多态性,10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4~10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23~5.82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6,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6960,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的平均值为0.177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