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6)
- 2023(1913)
- 2022(1731)
- 2021(1667)
- 2020(1579)
- 2019(3643)
- 2018(3594)
- 2017(6984)
- 2016(3821)
- 2015(4475)
- 2014(4613)
- 2013(4543)
- 2012(4205)
- 2011(3963)
- 2010(3960)
- 2009(3911)
- 2008(3889)
- 2007(3422)
- 2006(3059)
- 2005(2826)
- 学科
- 济(17062)
- 经济(17007)
- 管理(13085)
- 业(11642)
- 企(10373)
- 企业(10373)
- 方法(8228)
- 数学(7155)
- 数学方法(7082)
- 制(5512)
- 财(4899)
- 中国(4302)
- 学(4060)
- 体(3777)
- 农(3770)
- 体制(3273)
- 业经(3135)
- 贸(2973)
- 贸易(2972)
- 融(2942)
- 金融(2942)
- 银(2932)
- 银行(2923)
- 地方(2903)
- 易(2859)
- 行(2818)
- 度(2530)
- 制度(2498)
- 务(2487)
- 财务(2480)
- 机构
- 大学(60186)
- 学院(57906)
- 济(23530)
- 经济(23031)
- 管理(22057)
- 研究(19889)
- 理学(19217)
- 理学院(18949)
- 管理学(18572)
- 管理学院(18465)
- 中国(15138)
- 财(12464)
- 京(12417)
- 科学(11965)
- 所(10304)
- 财经(9650)
- 研究所(9267)
- 农(9214)
- 经(8706)
- 中心(8650)
- 业大(8569)
- 江(8531)
- 北京(7980)
- 范(7842)
- 师范(7782)
- 经济学(7396)
- 院(7268)
- 农业(7135)
- 财经大学(7062)
- 州(6864)
- 基金
- 项目(37786)
- 科学(29799)
- 基金(28231)
- 研究(26501)
- 家(24890)
- 国家(24673)
- 科学基金(20872)
- 社会(17635)
- 社会科(16563)
- 社会科学(16561)
- 基金项目(15010)
- 省(13693)
- 自然(13651)
- 自然科(13326)
- 自然科学(13322)
- 自然科学基金(13112)
- 教育(12390)
- 划(12067)
- 资助(11548)
- 编号(10027)
- 部(8874)
- 成果(8807)
- 重点(8523)
- 制(8066)
- 教育部(7697)
- 创(7581)
- 人文(7331)
- 科研(7315)
- 发(7225)
- 国家社会(7197)
共检索到87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春雨 王德胜 魏彦波 赵秀海 贾玉珍 周海成
在长白山次生杨桦林及次生针阔混交林中各建立1块5.2hm2固定样地,于2006—2008年的4—10月观察繁殖器官(花、种子),据此判断样地内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成熟植株的性别,研究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性比与种群密度及林分密度间的关系,并利用随机区块抽样技术,建立种群性比与取样面积、种群密度和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GLM模型检验种群性比的密度依赖性。结果表明: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雌雄植株数均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山杨和水曲柳种群性比具有显著的密度依赖性(P<0.001),种群性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次生杨桦林样地中,繁殖植株密度及种群密度与山杨种群性比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雌雄异株 密度依赖 性比 水曲柳 山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春雨 魏彦波 王德胜 夏富才 赵亚洲 赵秀海
雌雄异株植物的雌雄植株在营养和繁殖结构的大小、颜色及寿命,资源获得与分配,与群落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Delphetal.,1996;
关键词:
雌雄异株 空间分布 性比 水曲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新国 曲文杰 宋乃平
【目的】研究田间丛生克隆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无性分株种群调节机制。【方法】于2005-2006年田间连续调查2~4年生规则行生柳枝稷固定长度种植行无性分株群内分株个体高度分布及分株群整体分株质量建成。同时在高低分株密集直立发生格局下,沿垂直方向以0.2m为固定空间间隔,对分株群垂直空间局部分株密度进行细分。【结果】证实了柳枝稷分株群整体密度依赖死亡机制的缺失;基于空间细化的密度界定,发现了无性分株种群内平均质量与密度异速关系的异化。分株高度均值层的分株数量与种群平均分株个体质量间的常用对数线性关系显著,并表现出对-4/3自疏轨迹的更好趋近。垂直填塞过程可能主导了上述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金良 张书敏 刘俊祥 李树林 王振庄 李建成 赵文臣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是世界性的一大害虫。它具有散居型、中间型和群居型三种型态,各型之间可随其密度的增减而相互转变。1921年Uvarov就论述过蝗虫因其密度不同可产生群居型,首先创立了蝗虫型变学说。1950年Key也述及型变是由于其它原因所引起的对密度过剩的迁徙。Kennedy(1961)、内田(1972)等亦认为,高密度可促进型变。但何种密度可导致型变,尚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蝗蝻种群与型变间的关系,研究其随密度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生态型变规律,我们于1988~1990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蝗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祁应莲 陈志 张慧武 马有龙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哺乳动物,一定数量内的高原鼠兔可以提高高寒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其种群密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草地退化。探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能够为科学防控高原鼠兔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气象、土壤、植被、地形及人类活动多角度探究16个生境因子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16个生境因子中筛选出年均温、植被高度、海拔及土壤硬度为主要建模因子,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4个建模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GAM模型拟合度较高(R~(2) = 0.946 ),可以较好地评估青藏高原地区高原鼠兔的潜在致灾风险;土壤硬度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海拔、植被高度和年均温度均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海拔为3800~4000m、植被高度为6~8cm、年均温度为-2~0℃区间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那萌 刘婷岩 张彦东 冯晨辛 刘道锟
为了解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规律,在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选择不同造林密度(2 200、2 500、4 400、10 000株/hm2)的13年生水曲柳人工林,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在每种密度处理各设置3块样地,进行了林分碳储量与乔木层年净固碳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水曲柳林分密度增加,其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以及生态系统碳储量均随之增大,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不同密度林分的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以及生态系统碳储量差异均显著(P0.05)。4种密度水曲柳林分碳储量的空间分配
关键词:
水曲柳人工林 碳储量 林分密度 生态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宇明 王庆成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帽儿山实验林场10年生不同初植密度[株行距1.0m×1.0m(N),1.5m×1.5m(I1),2m×2m(I2),3m×1.5m(W)]的水曲柳人工林生物量及根系生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林木单株生物量随初植密度减小而显著增加(P<0.05)[与最大初植密度(N)相比较,中等初植密度I1,I2和最小初植密度W林分单株生物量分别增加30.3%,85.6%和146.7%],树干生物量比例随初植密度的减小而减小;2)不同初植密度水曲柳人工林林分单位面积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初植密度较小的I1,I2和W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N林分的84.8%,80.5%和6...
关键词:
水曲柳 人工林 初植密度 生物量 根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高伟 刘伟 杨孔 祁腾 李西动
四川省红原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牧业健康发展是当地社会稳定的基础,而鼠害对草场的破坏会直接影响牧业经济安全。本研究针对当地草场2种优势害鼠种类[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于2013年7-9月采用"有效洞口法"和"样方内捕尽法"分别调查了红原县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结果表明,当地草场高原鼢鼠有效洞口平均密度为113.3个/hm2,高原鼢鼠种群平均密度为39.7只/hm2;高原鼠兔种群平均密度88只/hm2,危害程度均为Ⅳ级(危害程度严重)。为此,应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探明草场鼠害现状,深入研究害鼠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茂彬 陈佩珍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顾茂彬陈佩珍关键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湿地松粉蚧(OracelaacutaFeris)[1]于1988年由美国传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后,迅速繁殖并向四周扩散,目前此虫已分布到开平、新会、恩平、鹤山、...
关键词:
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桂仲 刘顺通 楚智鹏 段爱菊 原国辉 段永兰
研究结果表明:麦岩螨种群密度与其寿命、繁殖、迁逃等关系密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麦岩螨卵的孵化率降低,初孵幼螨死亡率增加,雌成螨繁殖力下降,寿命缩短,扩散迁逃率增加,其危害密度为每株小麦20~40头及其以下。防治指标为:返青期百茎螨量1400头,危害指数为1%;拔节期百茎螨量6700头,危害指数为6.5%。
关键词:
麦岩螨,种群密度效应,防治指标,危害指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忠军 王淯 薛文杰 姜海瑞 徐宏发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灌木+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建华 赵紫华 张蓉
近年来随着宁夏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集约化发展,病虫害日趋严重,采用绿色可持续方法进行苜蓿害虫生态调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择6个苜蓿品种,通过设计单播和混播的不同试验处理(单播、两品种混播和三品种混播)探索研究苜蓿品种播种方式对苜蓿害虫及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多品种混播能够显著降低蚜虫(Aphidoidea)的种群数量,皇冠和德宝两个品种混种蚜虫种群密度最低,为149头·10复网-1,品种WL343HQ单播苜蓿田蚜虫种群密度最高,为823头·10复网-1,同时多品种混播能
关键词:
蚜虫 蓟马 天敌 群落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晓峰 张卫 张琳
微政务信息公开是一个由多主体、多媒介、多对象所营造的共生系统,基于内部种群密度分析共生演化规律,对于"互联网+政务"下各方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为此,本文从共生角度分析,以博文种群和粉丝种群为缩影,建立Logistic动态方程,从独立发展和共生发展两个维度剖析了种群演化历程,以新浪微博为数据来源挖掘政务微博和微博用户在公安、新闻、交通和气象等领域内的共生表征,以此映射我国政府与公众在不同领域内互惠互利、彼此促进的协同发展现状。实证表明,微政务信息公开存在共生演化关系;新闻类、交通类政务微博内部种群增长不协调,均处于寄生模式;公安类、气象类政务微博内部种群均和谐发展,均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关键词:
微政务 种群密度 协同发展 共生演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晓鸣 冯颖
紫胶虫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其分泌物紫胶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紫胶虫生物学和寄主植物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做得较多,但对紫胶虫种群密度、泌胶等方面研究甚少,石秉聪曾初步研究过紫胶虫群体密度变化,除此之外未见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紫胶虫冬夏两世代的种群密度变化和泌胶,讨论了与其有关的其它生物学特征。
关键词:
紫胶虫 种群密度 泌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利 刘金梁 谷加存 王政权
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08年5月(春)、7月(夏)和10月(秋)分别对2个林分土壤线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提取土壤线虫,探讨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的土层变化与季节动态,以及它们与土壤温度、湿度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曲柳林总线虫密度显著高于落叶松林,水曲柳林每100g干土中1079条,落叶松林每100g干土394条(2年平均值),其中植食线虫占比例最高,食细菌线虫次之,杂食-捕食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密度最少;2)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且各土壤深度间差异显著;3)在2林分中,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