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93)
2023(21952)
2022(18367)
2021(17139)
2020(14098)
2019(32346)
2018(31979)
2017(61213)
2016(33148)
2015(37101)
2014(36757)
2013(36038)
2012(33207)
2011(29780)
2010(29971)
2009(27651)
2008(27158)
2007(24351)
2006(21475)
2005(19111)
作者
(93995)
(78460)
(77792)
(73814)
(49761)
(37436)
(35270)
(30612)
(29748)
(28094)
(26501)
(26420)
(24903)
(24845)
(24048)
(23934)
(23298)
(22826)
(22421)
(22375)
(19396)
(19291)
(19084)
(17972)
(17533)
(17436)
(17429)
(17424)
(15745)
(15512)
学科
(140908)
经济(140761)
(110851)
管理(105671)
(97252)
企业(97252)
方法(59975)
数学(49172)
数学方法(48389)
(40445)
业经(39606)
中国(39019)
(37520)
地方(31284)
农业(27958)
(26611)
技术(26119)
理论(25998)
(25972)
(25854)
财务(25759)
财务管理(25714)
企业财务(24355)
(23630)
(23475)
贸易(23456)
(22730)
(21463)
银行(21416)
(20994)
机构
学院(468190)
大学(462339)
(188314)
管理(186674)
经济(184359)
理学(160521)
理学院(158783)
管理学(155852)
管理学院(154980)
研究(153169)
中国(117029)
(98974)
科学(93585)
(87057)
(75876)
(75211)
(70751)
中心(70056)
财经(68912)
研究所(68626)
业大(67899)
(62567)
北京(62556)
(61262)
师范(60688)
农业(58418)
(57398)
(56242)
经济学(55986)
技术(51029)
基金
项目(313590)
科学(248356)
研究(232664)
基金(225988)
(195860)
国家(194106)
科学基金(168590)
社会(146710)
社会科(139098)
社会科学(139060)
(124676)
基金项目(118825)
自然(108514)
教育(107994)
自然科(106069)
自然科学(106047)
自然科学基金(104139)
(103586)
编号(95819)
资助(92741)
成果(77060)
重点(70101)
(69556)
(68324)
(67851)
课题(66474)
创新(62801)
国家社会(60065)
项目编号(59042)
教育部(58970)
期刊
(212537)
经济(212537)
研究(136846)
中国(94902)
管理(74993)
(69531)
(69063)
学报(68649)
科学(65497)
教育(57477)
大学(53369)
学学(50200)
农业(47973)
技术(46036)
(41683)
金融(41683)
业经(37721)
财经(33622)
经济研究(33205)
(29012)
问题(27417)
(27403)
技术经济(24851)
图书(22783)
科技(22675)
统计(22085)
商业(22081)
现代(21898)
(21267)
(20962)
共检索到699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曦  周靖凯  
近年来,"山寨"经济现象在中国市场不断涌现、方兴未艾,学界关于山寨的利弊争论也从未停息,如何提升山寨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品牌塑造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山寨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难点。文章将消费者心理学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跃迁模型"作为理论支撑,结合长尾理论的相关分析方法,以中国诸多山寨产业中发展演进周期较为完整的山寨手机行业为例,从行业产品性能与产品价格两个维度,引入性价比动态分析方式,构建演进跃迁路径模型,并结合山寨手机行业发展历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为山寨产业的存在合理性作出解释,论证山寨企业发展自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富纪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发展正遭遇严峻挑战,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信息泛滥,价格战此起彼伏,同质化愈来愈严重,传统的品牌经营理念已经落伍。时至今日,政府、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都越来越关注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如何在全球化市场中更好地生存这一重要议题。由曹洪军教授等著的《我国自主创新品牌发展路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一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翼萱  沈晓静  
按照传统企业已有的五种创新模式,从手机行业的视角出发,结合传统企业的创新模式,构建了山寨手机与品牌手机企业的创新模式,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各自的不足,并提出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艳梅  阮亚杰  
文章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分析,得出山寨型企业得以进入和形成的市场条件为垄断竞争市场,运用博弈理论证明山寨型企业以模仿行为进入市场是一种理性选择,结合竞争理论和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成长理论,得出企业成长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保持企业资源差异和制造差异化产品。最后,依据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提出"山寨"型企业的成长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韦华  
本文通过对VCD产业和山寨手机产业的案例比较分析,发现VCD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破坏性创新的完整演化过程,而山寨手机产业的破坏性创新仍处于机会识别阶段,需要经历破坏性创新产品性能的持续改进和市场选择。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山寨手机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政府产业政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秀江  彭纪生  
本文通过对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度案例研究,回答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如何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内外部两种资源,在推动能力演进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形式的跃迁,并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一命题。研究表明,组合能力的演进是由包含平台构建、平台利用和平台升级三种平台策略推动的,其内核分别为资源与资源、资源与能力、能力与能力的整合。与此对应,企业自主创新形式则经历了从微小自主、半自主到完全自主的跃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晨筱  周洋  陆露  张庆普  
基于颠覆性创新、创新扩散、创新模糊前端等相关理论,从全流程角度创新性地构建了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包括颠覆性创意产生、颠覆性创新产品开发、侵蚀非主流市场、占据主流市场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循环往复,并受到技术、市场、政策、竞争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选取液晶电视机和山寨手机作为高端和低端两个颠覆性创新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进行验证性分析,构建具体的高端与低端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驰  赵珏航  
文章基于技术外溢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率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动态南北模型,为"山寨"制造的存在性及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得到了以下颇具现实意义的结论:"山寨"企业和传统品牌企业意识到单边技术外溢效果存在的情况下,都有诱因采取不同研发和竞争策略实现最大化利润;"山寨"制造客观上了提高整个行业技术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于  王宇  
"品牌"是商品质量的保证。山寨产品没有品牌,它为什么能被消费者接受?本文的观点是:在一定条件下,上游企业可以实施"要素品牌"战略,推动中间产品"品牌化"。此时,消费者可以藉由中间产品,评估山寨产品的质量。这意味着,在购买决策时,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判断不再完全依赖商品自身的品牌,从而为山寨厂商提供了市场进入的机会。通过构建一个动态博弈模型,本文论证了上述观点,分析了中间产品"品牌化"的条件及对市场各方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立华  
在我国流通产业自主创新品牌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知名品牌少、品牌内涵不足、品牌管理落后以及政府扶持力度不大等问题。为了提高我国流通企业自主创新品牌的档次,流通企业应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创新经营理念,树立大品牌思维;二是挖掘品牌内涵,发挥自主品牌价值;三是推进无形服务有形化建设,提升服务品牌档次;四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五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发挥员工在自主创新品牌培育提档中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江华  仝允桓  李纪珍  
本文聚焦于面向金字塔底层市场(BoP)的破坏性创新,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研究了面向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的特征、机制。论文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基于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总结出面向BoP市场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特征和构念维度,建立了从技术和商业模式相匹配的视角研究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论文研究发现,破坏性技术通过商业模式这一联结机制实现对传统技术的破坏,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是面向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成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了破坏性创新在BoP市场发生的条件。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学术界对破坏性创新以及BoP研究的认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萍  刘思峰  
本文在Lucas模型的基础上,从内生稳态最优增长这一新视角研究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构建了改进后的基于内生稳态最优增长分析框架的研发部门和人力资本开发部门的生产函数。通过定义Hamilton函数和严格的数学证明,得到稳态最优增长率的表达式,由该表达式说明其宏观政策含义,阐明企业都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内生稳态最优增长。并且,应该根据其知识(技术)存量,沿着稳态最优增长路径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华  
联发科公司交钥匙解决方案MTK的出现改变了手机的模块化程度,带来"山寨"手机的崛起。本文的研究认为,模块化不是独立演进的,产品模块化程度的变化会使产品生产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模块再整合降低了产业的知识壁垒,使大量低技术水平的企业进入成为可能,进而改变了产业的竞争格局。模块再整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升级路径,政府的行业管理政策也需要根据产业特征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哲  孙林岩  朱春燕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的新产业融合形态。山寨机是当前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现象。本文从当前流行的产业现象——山寨机现象出发,结合服务型制造的观点,分析了山寨机产业出现和繁荣发展背后深刻的产业和市场的原因。文章认为,山寨机的出现和发展正是世界范围内涌现的服务型制造这一新的生产模式和产业浪潮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特殊的产业内(消费电子)所出现的萌芽和典型事例。基于山寨机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府管制对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提出了政府在服务型制造发展中的定位和努力方向应该是确保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实现服务型制造网络的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陶厚永  李燕萍  骆振心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网民和学者们对山寨模式的评论,构建出山寨模式的形成机理模型,探讨了山寨模式的演化历程及其本质原因,结果表明:以进入壁垒消失和市场需求形成为主的基础效应是山寨模式形成的前提;以快速反应能力和价格优势形成为主的动力效应则是山寨模式形成的核心,而以企业实力与绩效形成为主的表现效应为山寨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动力保障。最后,本文就山寨模式对组织创新的启示做了几点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