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4)
- 2023(13458)
- 2022(11540)
- 2021(10492)
- 2020(8748)
- 2019(20044)
- 2018(19806)
- 2017(37776)
- 2016(20525)
- 2015(23107)
- 2014(23406)
- 2013(23621)
- 2012(22647)
- 2011(21033)
- 2010(21522)
- 2009(20080)
- 2008(20041)
- 2007(18254)
- 2006(16316)
- 2005(15220)
- 学科
- 济(107418)
- 经济(107328)
- 管理(56312)
- 业(52357)
- 企(39950)
- 企业(39950)
- 方法(38459)
- 数学(33468)
- 数学方法(33182)
- 中国(28459)
- 地方(28325)
- 农(26777)
- 学(24132)
- 业经(21519)
- 财(20513)
- 农业(18425)
- 环境(18255)
- 制(17395)
- 地方经济(16773)
- 贸(16484)
- 贸易(16473)
- 融(16212)
- 金融(16210)
- 银(16056)
- 银行(16020)
- 和(15840)
- 易(15829)
- 行(15499)
- 发(15063)
- 理论(13356)
- 机构
- 学院(311337)
- 大学(310227)
- 济(135238)
- 经济(132357)
- 研究(117916)
- 管理(112105)
- 理学(94694)
- 理学院(93482)
- 管理学(91852)
- 管理学院(91270)
- 中国(88901)
- 科学(74089)
- 京(67817)
- 所(63051)
- 财(60112)
- 农(58959)
- 研究所(57157)
- 中心(52491)
- 江(49096)
- 业大(47565)
- 财经(47060)
- 农业(46155)
- 北京(43755)
- 范(42508)
- 经(42464)
- 经济学(42210)
- 师范(42037)
- 院(41858)
- 州(39339)
- 经济学院(37712)
- 基金
- 项目(199190)
- 科学(154850)
- 研究(143069)
- 基金(142066)
- 家(125687)
- 国家(124639)
- 科学基金(104079)
- 社会(90495)
- 社会科(85756)
- 社会科学(85727)
- 省(78913)
- 基金项目(74857)
- 划(66431)
- 自然(66405)
- 自然科(64603)
- 自然科学(64575)
- 教育(63988)
- 自然科学基金(63425)
- 资助(58685)
- 编号(57004)
- 发(49004)
- 成果(47023)
- 重点(46175)
- 部(43499)
- 课题(40609)
- 创(40515)
- 发展(38925)
- 展(38302)
- 创新(38063)
- 科研(37946)
- 期刊
- 济(162137)
- 经济(162137)
- 研究(95318)
- 中国(66938)
- 农(54091)
- 学报(53093)
- 科学(47794)
- 财(46080)
- 管理(41353)
- 大学(38639)
- 农业(36707)
- 学学(36454)
- 教育(31265)
- 融(31169)
- 金融(31169)
- 技术(26517)
- 经济研究(26252)
- 业经(25629)
- 财经(24078)
- 问题(21040)
- 经(20854)
- 业(20059)
- 技术经济(16947)
- 资源(16813)
- 贸(16099)
- 世界(15193)
- 图书(15119)
- 统计(15090)
- 版(14812)
- 商业(14702)
共检索到487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志忠 张春霞 杨建洲 陈星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也是我国当前和21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我国山区拥有丰富的山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一种可持续性的合理开发利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错误做法时有发生,因此使得这部分资源破坏十分严重。本文拟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出发,对山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作一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涛 陈家宽
海洋资源不仅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根据海洋资源的特点,将其分为空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资源,分析了其经济特征,剖析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际趋势。
关键词:
海洋资源 多样性 经济特征 开发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佺光 钟远平 杨俊玲
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立足于经济地理学,汇集协同学理论、科学哲学、工程哲学、农业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思想,在界定其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山地自然与山地文化的集成性特征、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了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技术路径,以解决山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性难题,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传栋
一、保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人类在地球生态圈中有众多的生物伙伴,几百万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环境,而人类又会造成很多生物物种的灭绝,这就客观地形成了人类的生产、生存需要生物物种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生产活动又大量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这样一对生态经济矛盾。这就要求人类在其生存、生产活动中要自觉地认识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对其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自觉地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进雄 鲁明中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 ,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多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 ,然而 ,要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了解其对人类和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重要性 ,以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原因。研究表明 ,经济上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 ,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研究经济活动、经济政策与生物多样性状态之间的联系 ,并提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池全 赵魁义
论述了川西北高寒湿地的自然概况及其形成原因,分析该区湿地的主要生物多样性价值,分布有具有世界意义的特有物种(黑颈鹤)和珍稀濒危物种,并且还分布有许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但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如泥炭开采、过度放牧而破坏植被,再加上本区气候因素的特殊性,局部地区已引起沙化,使本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由此而提出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协调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严控载畜量,发展人工草场;发挥本地优势,利用泥炭治沙;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立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存德 师瑞峰
木材永续收获和法正林模型代表了以木材永续收获为主的森林经营的目标和理论.从木材永续收获经营到森林可持续经营,不论是在森林经营的目标上,还是在森林经营的理论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该文认为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森林经营的目标从木材收获转向了以生物多样性为本质体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维持,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与目标价值取向内在相统一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模型,即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理论和自然干扰模型.但是,永续收获林业的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和法正林模型仍旧适合商品林的经营,特别是人工集约经营的商品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
历史和现实证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是生态经济制度演进的必然。由于生态资源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外部性特性,现阶段我们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瓶颈,即传统市场制度缺陷和政府干预制度缺陷以及相关公共制度衔接不良。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以生态资本市场制度为主体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地有效利用。
关键词:
生态资本 制度分析 超边际决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秦 刘穷志
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基础的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锐减,极大地削弱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全球范围看,很多国家政府、企业及公众对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缺乏足够的认识,低估了作为公共物品的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也正在演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关研究文献不断涌现,主要包括自然资本和国民经济核算;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投资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产权激励和政策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际减贫。本文重点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总结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的研究脉络和最新国际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林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区域,利用1999—2010年的森林蓄积量和林业总产值数据,采用改进的生态经济弹性模型,对不同尺度森林生态经济弹性进行测度和分析,以反映森林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尺度上,我国森林生态经济弹性均值为0.255,处于生态滞后状态,且在研究区间内上升趋势不明显;2)区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经济弹性均值的区域排列为东部(1.271)>中部(-0.277)>西部(-0.394);3)省域尺度上,天津(2.195)、辽宁(1.621)、广西(1.579)、广东(1.472)、福建(1.471)、西藏(1.344)、河北(1.337)、浙江(1.26...
关键词:
森林 可持续利用 生态经济弹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佺光
本文在界定山地范围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地优化下可持续发展的山地的自然、经济、文化价值;指出山地发展要由区域管理向区域治理转化;并确立山地区域和参与者的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地位:山地经济发展应实现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融合;提出了山地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及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孟祥财 叶阿忠
文章在一个具有Marshall-Arrow-Romer知识外部性的四部门经济中,通过研究代表性家庭的动态最优化问题,考察了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相应的政策含义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和知识外部性的大小会影响经济稳态增长率的高低;2.主观时间偏好率越大、边际效用弹性参数越小的国家稳态增长率越低;经济中技术创新率的提高和教育部门生产效率的改进会提高一国的稳态增长率,反之则反是;3.知识的外部性越大,最终产品部门的产出和研究开发部门的知识增量越高,稳态的经济增长率越高,反之则越低;4.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和完善尊重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以...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侨侨 王蕾 侯朝伟 潘广臣 邱盛尧
根据2013年在山东海阳近海海域生产的15艘渔船的渔捞日志,初步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全年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25种,隶属于14目、21科、25属,鱼类有16种,以暖温种和暖水种为主,虾蟹类4种,头足类2种,水母类2种,多毛类1种。优势种类主要为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及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国明对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金屯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为重要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生物是人类食物、药物和工农业生产原料的基本来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它们正在遭到过度的开发利用。许多地方不但生物资源已陷入枯竭的境地,而且它们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斌
本文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价值,以及人类原有的发展模式对生物多样性的严重破坏,进一步指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为生物多样性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自然基础和基本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论依据和实现手段,最后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些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