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1)
- 2023(13287)
- 2022(11154)
- 2021(10142)
- 2020(8284)
- 2019(18856)
- 2018(18523)
- 2017(35191)
- 2016(19096)
- 2015(21557)
- 2014(21830)
- 2013(21870)
- 2012(20973)
- 2011(19435)
- 2010(19946)
- 2009(18579)
- 2008(18429)
- 2007(16849)
- 2006(15160)
- 2005(14081)
- 学科
- 济(102700)
- 经济(102617)
- 管理(49564)
- 业(46810)
- 企(35279)
- 企业(35279)
- 方法(34741)
- 数学(29948)
- 数学方法(29706)
- 地方(28330)
- 中国(27732)
- 农(26549)
- 学(21932)
- 业经(21610)
- 农业(18251)
- 财(18191)
- 环境(17381)
- 地方经济(16763)
- 制(16034)
- 贸(15769)
- 贸易(15757)
- 易(15105)
- 融(15105)
- 金融(15102)
- 银(14953)
- 银行(14919)
- 和(14558)
- 发(14496)
- 行(14481)
- 理论(12497)
- 机构
- 学院(288409)
- 大学(285316)
- 济(126278)
- 经济(123573)
- 研究(109556)
- 管理(102588)
- 理学(86289)
- 理学院(85162)
- 管理学(83710)
- 管理学院(83169)
- 中国(82746)
- 科学(67760)
- 京(62054)
- 所(57876)
- 财(55817)
- 研究所(52431)
- 农(52293)
- 中心(48917)
- 江(46320)
- 财经(43373)
- 业大(42501)
- 农业(40689)
- 范(40345)
- 北京(40208)
- 师范(39964)
- 经济学(39376)
- 院(39156)
- 经(39015)
- 州(36781)
- 经济学院(35186)
- 基金
- 项目(182857)
- 科学(142492)
- 研究(134406)
- 基金(129177)
- 家(113222)
- 国家(112246)
- 科学基金(93757)
- 社会(84867)
- 社会科(80375)
- 社会科学(80353)
- 省(73448)
- 基金项目(68266)
- 划(61599)
- 教育(60208)
- 自然(58149)
- 自然科(56565)
- 自然科学(56547)
- 自然科学基金(55493)
- 编号(54934)
- 资助(52267)
- 发(46624)
- 成果(45169)
- 重点(42648)
- 部(39525)
- 课题(39366)
- 创(37511)
- 发展(37446)
- 展(36838)
- 创新(35147)
- 国家社会(34883)
- 期刊
- 济(155407)
- 经济(155407)
- 研究(90800)
- 中国(61796)
- 农(49029)
- 学报(45529)
- 科学(42551)
- 财(42032)
- 管理(37532)
- 大学(33670)
- 农业(33140)
- 学学(31868)
- 教育(30953)
- 融(29047)
- 金融(29047)
- 技术(25531)
- 业经(25200)
- 经济研究(25000)
- 财经(21827)
- 问题(20159)
- 经(18932)
- 业(17766)
- 技术经济(15906)
- 贸(15407)
- 资源(14810)
- 世界(14278)
- 商业(14202)
- 统计(13784)
- 国际(13379)
- 版(13375)
共检索到454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佺光 钟远平 杨俊玲
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立足于经济地理学,汇集协同学理论、科学哲学、工程哲学、农业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思想,在界定其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山地自然与山地文化的集成性特征、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了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技术路径,以解决山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性难题,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军
在工业化起飞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为依赖要素投入促进增长,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转变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质量 粗放型 集约型 转变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涛 王华玲
通过对比河北省县域经济最发达与最不发达的10个县(市)的地域与产业分布,发现河北省经济发达县(市)对自然资源依赖较重,区位优势也是县域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西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县则呈现连片贫困分布特征,有特色的县域产业集群仍不够强大。应通过体制变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措施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河北省 县域产业 经济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志忠 张春霞 杨建洲 陈星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也是我国当前和21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我国山区拥有丰富的山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一种可持续性的合理开发利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错误做法时有发生,因此使得这部分资源破坏十分严重。本文拟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出发,对山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作一探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霞辉
文章在回顾经济转型理论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经济增长遇到的困境,借鉴新卡尔多事实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要使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从"十三五"开始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转型的基本路径是:首先,合理确定政府的定位,使其从经济增长的带领者转化为发动者,从前台走向幕后;其次,进行财税制度改革,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使税制由工业化阶段的间接税制逐步过渡到城市化阶段所要求的直接税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价格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使创新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殿伟 文桂江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该文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滞后的原因,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低碳经济创新的两个支撑点,从政府、企业、产业链和区域4个层面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方式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春梅 李荣华
本文借鉴钻石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有色金属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驱动因素。认为利用产业集群在成本、效率、合作、品牌和区域创新等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用新兴的产业集群统筹产业的重组、整合、转移和创新,形成内生增长机制和自主创新能力,是甘肃省有色金属老工业基地改造转型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钻石模型 甘肃 老工业基地改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金亮
文化产业由于其所依托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地理空间发展上日益呈现出集聚特征,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因此,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湖北依托其资源优势和科教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不完善、科技融合度不高和融资模式单一等。要加快湖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就必须优化集群战略布局、培养集群主体、打造完整的优势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拓宽融资渠道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湖北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
关键词:
湖北 文化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科技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泳波 贾佳慧 吕馨雪
创新创业是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县域发展不平衡现实,找到适合的双创组态路径是关键。基于TOE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湖北省53个县市为样本,分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单独的创新创业要素不构成引致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2)存在3条实现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分别是“智力—资金—市场”双创资源主导、“智力—平台”双创能力主导、“智力—市场”双创政策助力型路径,其中,人力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核心条件,市场和平台对政策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3)抑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有4条,分别是“金融—市场”、“智力—基础设施”、“金融—平台”和市场抑制型路径,均表明市场规模发挥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亚品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能够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界定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框架,阐述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总结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即整体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创新性、共生性。从夯实基础、组织重构、改革先行、创新驱动和发展保障五个方面,提出打造我国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现实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怀文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经历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低碳化经济时代。低碳经济是立足于非可再生资源保护和气候条件改善而提出,在当前低碳经济下进行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是顺应时代需求。本文首先阐述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集群的背景和基本内涵,然后再分析新能源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外在动力和内源动力,得知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是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在动力,而内在动力主要从运输成本和价值链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生产要素、产业规模与配套、政府作用3个方面论述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翊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在:农业素质低下、资源结构配置不均、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成人教育及培训薄弱等方面。基于此,提出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剩余劳动力 资源开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岩
文章旨在研究客户参与如何促进新产品开发。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客户参与在新产品开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开发团队正积极地让他们的客户参与到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文章考察了三种形式的客户参与对新产品结果的影响:传统形式的作为信息源的客户参与;积极形式的作为联合开发者的客户参与;更高级形式的客户参与企业创新。研究表明客户参与能促进新产品开发,并根据客户参与促进新产品开发的具体途径,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高客户参与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客户参与 新产品开发 开发团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小坤
文章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考察了我国目前的税收和财政支出体系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税收体系对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增加作用,而财政支出和作为特殊税种的资源税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作用非常有限。因此,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数量,推动传统的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从财税视角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关键词:
财税体系 低碳经济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正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技术创新、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具有直接效应,并借助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等路径作用于产业增长、结构调整和整体经济增长。其中,技术创新是金融发展作用经济增长众多路径中的核心机制。与此同时,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内源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具有直接的正效应。加强金融机制建设,提升金融综合效能,协同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互动构成统筹金融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路径 经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