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2)
- 2023(10972)
- 2022(9729)
- 2021(9095)
- 2020(7572)
- 2019(17606)
- 2018(17439)
- 2017(33528)
- 2016(18439)
- 2015(20728)
- 2014(20419)
- 2013(20373)
- 2012(18674)
- 2011(16854)
- 2010(16482)
- 2009(14890)
- 2008(14237)
- 2007(12287)
- 2006(10656)
- 2005(9130)
- 学科
- 济(70452)
- 经济(70370)
- 管理(51124)
- 业(48135)
- 企(40337)
- 企业(40337)
- 方法(34823)
- 数学(30209)
- 数学方法(29869)
- 学(18722)
- 农(18035)
- 中国(17522)
- 财(17199)
- 业经(15510)
- 地方(14060)
- 贸(12324)
- 贸易(12319)
- 农业(12233)
- 理论(12072)
- 易(11938)
- 和(11686)
- 环境(11601)
- 技术(11433)
- 制(11392)
- 务(10842)
- 财务(10784)
- 财务管理(10765)
- 企业财务(10217)
- 划(10042)
- 教育(9729)
- 机构
- 大学(262859)
- 学院(259415)
- 管理(102838)
- 济(97269)
- 经济(95084)
- 理学(90330)
- 研究(89590)
- 理学院(89253)
- 管理学(87547)
- 管理学院(87125)
- 中国(62849)
- 科学(60790)
- 京(56143)
- 农(49907)
- 所(46481)
- 业大(45098)
- 研究所(43147)
- 财(42669)
- 农业(39857)
- 中心(39432)
- 江(36477)
- 财经(35127)
- 北京(35028)
- 范(33540)
- 师范(33065)
- 院(32818)
- 经(32108)
- 州(29695)
- 技术(28759)
- 经济学(28568)
- 基金
- 项目(189071)
- 科学(146874)
- 基金(136961)
- 研究(131670)
- 家(122256)
- 国家(121279)
- 科学基金(102686)
- 社会(80487)
- 社会科(76155)
- 社会科学(76132)
- 省(74677)
- 基金项目(73476)
- 自然(70588)
- 自然科(68927)
- 自然科学(68901)
- 自然科学基金(67662)
- 划(63621)
- 教育(59882)
- 资助(56736)
- 编号(52507)
- 重点(42679)
- 成果(41751)
- 部(40741)
- 发(39951)
- 创(39510)
- 科研(37079)
- 计划(37064)
- 创新(36860)
- 课题(36385)
- 大学(34511)
- 期刊
- 济(101181)
- 经济(101181)
- 研究(73176)
- 学报(50943)
- 中国(45764)
- 农(44648)
- 科学(44166)
- 大学(37011)
- 管理(36763)
- 学学(35085)
- 农业(31613)
- 财(30242)
- 教育(27323)
- 技术(20893)
- 融(18000)
- 金融(18000)
- 业经(16562)
- 财经(16370)
- 经济研究(16362)
- 业(16064)
- 图书(14485)
- 业大(14236)
- 科技(14229)
- 经(13860)
- 版(13211)
- 问题(13101)
- 理论(12964)
- 实践(12070)
- 践(12070)
- 技术经济(12014)
共检索到362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勇 陈羽 李国标 陈珍 仲崇禄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AMF)和6个外生菌根菌(ECMF)接种山地木麻黄苗,测定小苗的树高、根长、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并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小苗的保存率。结果表明:接种内、外生菌根菌后都能极显著地促进山地木麻黄苗期的生长;山地木麻黄对供试的AMF和ECMF菌根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山地木麻黄接种菌根菌后对地上部分(苗高、地径和地上干质量)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地下部分(根长和地下干质量)要大;在供试的9个菌根菌种和菌株中,AMF比ECMF更能提高山地木麻黄的抗旱力;筛选出菌根效应较好的菌根菌有:苏格兰球囊霉90068、苏格兰球囊霉90036、地表球囊霉9004、黄硬皮马勃020...
关键词:
山地木麻黄 菌根菌 菌根依赖性 接种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白嘉雨 陈羽 王凤珍 K-Pinyopusarerk
在苗圃和温室中分别研究了菌根菌接种对23个短枝木麻黄种源和10个山地木麻黄家系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优良菌根菌—木麻黄基因型组合体。试验表明,苗圃中接种菌根菌对短枝木麻黄种源苗高和地径的改善程度不同,效果与种源有密切关系,筛选出了一些优良"菌根菌—木麻黄种源"组合体,23个种源中18357种源的接种效果最好,其次为18143,18122和18121种源;在温室中,参试家系所有性状在接种处理间、家系间、家系×菌种互作间均有极显著差异。接种菌根菌明显改善了木麻黄苗对磷(P)的吸收量,幼苗枝叶的P吸收量都为相应对照值的1 3~2 7倍,且菌根菌 家系组合体对土壤中P的吸收能力不同,有利于P吸收的组合有...
关键词:
木麻黄 菌根菌 共生遗传 种源 家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康丽华
通过对华南地区沿海15种有代表性的木麻黄林土壤调查,收集土样49个,对土样测定了全Co、Cu、Zn、Mn和Fe含量,速效N、P和K含量,有效Ca、Mg和B含量及pH值等12个指标,结果表明:树木年均高生长量与土壤有效Ca和全Z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全Mn呈显著负相关;树木平均胸径生长量与土壤pH值和全Co呈显著正相关,与全Mn呈显著负相关;苗高与所有土壤因子无显著相关;苗木地径与P、Mg、Mn有显著正相关,与K和Fe呈负相关;苗木侵染率与P和Fe有显著正相关,与B和Cu呈负相关。但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N与林木生长及苗木侵染率间无显著相关。同时还探讨了有利于VA菌根菌侵染的某些土壤因子的变化范围...
关键词:
木麻黄,土壤元素,生长,VA菌根菌,侵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本文对木麻黄接种弗兰克氏菌的时间、方法、接种剂、接种量、菌株混合接种及施肥与接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最适接种时间为幼苗期;接种方法为切根接种法;海藻酸钙胶囊干、湿菌剂、草炭、蛭石菌剂与液体接种剂这五种接种剂之间的接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接种量为高接种量较好;弗兰克氏菌与芽孢杆菌混合接种的效果较弗兰克氏菌单接种的效果好;施营养元素P、Mg、Ca、Co和在红壤中加石灰能促进木麻黄的生长与结瘤;接种弗兰克氏菌不仅明显地提高基质中全N与速效N的含量,而且也增加了有机质、速效K的含量。证明接种弗兰克氏菌能改善土壤营养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
木麻黄,弗兰克氏菌,接种技术,接种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彭耀强 刘玉粼 陈华成 罗成就
在广东省西部的阳西县、东部惠来县和中部台山市的滨海沙丘进行木麻黄接种弗兰克氏菌海藻酸钙菌剂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接菌树木的高生长比对照增加6.6%~53.1%,胸径增加16.8%~45.9%;叶片的N含量增加18.1%~40.2%;土壤营养元素除了K比造林前降低外,其余均增加64.3%~249.9%,其中速效N增加最多;根际土壤弗兰克氏菌数量增加277.4%。接菌效果可以持续到造林后第4年,但在第2年时效果最好,增加的幅度最大。不同的弗兰克氏菌在不同地点的接种效果存在差异。
关键词:
木麻黄 弗兰克氏菌 接种 大田造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彭耀强 刘玉粦 陈华成 罗成就
对人工接种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幼林进行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施肥能显著地提高木麻黄幼林的生长 ,施肥处理的树高和胸径分别比不施肥的增加 0 .8%~ 57.1%和 10 .1%~ 55.3% ;年均材积平均每公顷增长 0 .880 14~ 2 .8170 4 m3 。最佳施肥处理 (配方 )是 N10 0 P2 50 K3 7.5。在人工接种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幼林三要素施肥中 ,第 1、2年以 P肥为主要影响因素 ,第 3、4年以 N肥为主要影响因素。施肥的时效性在第 2年为最大肥效时间 ,随着林龄的增加肥效下降。不同施肥处理的叶片 N含量也有明显的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彭耀强 刘玉粼 陈华成 罗成就
用弗兰克氏菌 ( Frankia) 90 2 2菌株和 2 87菌株的 3种菌剂类型、2种保藏方法对木麻黄苗木接种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90 2 2菌株的 3种菌剂类型以室温保藏 6~ 9个月的蛭石菌剂的接种效果最好 ,2 87菌株则以 4℃保藏 6~ 9个月的干海藻酸钙菌剂的接种效果最好 ,其苗高生长、生物量、结瘤量和侵染率最高。室温保藏的 90 2 2菌株和 2 87菌株的干海藻酸钙菌剂接种效果最差。应用MPN方法测定了经过 2 4个月室温保藏的 90 2 2菌株蛭石菌剂的活菌数量为 4.8× 10 3个 .g-1。
关键词:
弗兰克氏菌剂 保藏 接种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VA菌根、外生菌根及菌根菌剂对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幼苗的接种结果表明 :VA菌根和外生菌根都可对两种相思幼苗形成侵染 ,菌根感染率达 4 9.5%~ 73.33% ;5个月后的马占相思苗木高比对照增加 53.9%~ 14 8.99% ,厚荚相思苗高增加 31.7%~ 95.39% ;马占相思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2 0 8%~ 396 % ,厚荚相思生物量增加 2 94 %~ 4 4 1.5% ;对 VA菌的菌根依赖性 (MD)测定结果表明 ,除厚荚相思对 B930 2菌株的依赖属中等外 ,两种相思对其它菌种的依赖性较强 (MD>30 0 )。在外生菌根方面 ,除厚荚相思对 992 15和 94 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试验结果表明,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的接种效果较山地木麻黄明显。接种不同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苗木,其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营养元素Ca、Co、P和Mg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接种效果,其中P是木麻黄生长和固N的限制因子。接种苗木的含N量均高于对照的苗木。
关键词:
木麻黄,弗兰克氏菌,苗期接种,营养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炎香 吴英标
用Frankia纯培养接种木麻黄苗木试验,获得了明显效果,苗高、地径、根瘤数、根瘤鲜重及生物量均比对照高。在4个供试菌株中,接种Br的效果最好,苗高、地径分别为对照的3.5倍和2.7倍,其次是P1。接种效果随着苗龄增加越来越明显。苗木的高度、地径、生物量与根瘤数量、根瘤重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
关键词:
木麻黄,弗兰克氏菌,接种,根瘤,苗木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志真 谢一青 王志洁 杨宗武 陈启锋
对与福建、广州的细枝木麻黄、短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共生的 1 7株根瘤内生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生理类群、营养源利用、代谢酶、宿主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 7株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具有分枝状菌丝、孢囊、泡囊等Frankia菌的特征性结构 ,FCc64、FCc92、FCe3 3等菌株还具有串珠状菌丝段。木麻黄内生菌有A、B、AB等 3种生理类群 ,其中B群内生菌多。菌株离体培养具有固氮酶活性 ,且差异显著。多数木麻黄内生菌能良好利用吐温 ,只有少数菌株可利用葡萄糖等糖类物质。内生菌不同生理类群在碳氮源利用、有机酸羧化和代谢酶产生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侵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
6个青枯假单胞杆菌菌株对7个木麻黄无性系的交互接种试验表明,病害的相对强度在无性系与菌株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无性系与菌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极显著。结果说明在木麻黄-青枯菌病理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水平抗性和垂直抗性或水平致病性与垂直致病性;这一交互作用特征的揭示对于木麻黄的抗病育种及防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盆播马尾松苗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接种剂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不同菌根接种剂的马尾松苗,其生长和N、P、K营养元素的累积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试验筛选出P.t和S.p两个菌种作为马尾松苗木最适宜的优良菌根菌种。用P.t进行圃地菌根化育苗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菌种对马尾松苗木的菌根效应,它不但促进了苗木的生长,而且使其根、茎、叶的养分有高水平的富积。圃地接种菌根接种剂的最好方法是孔注法。
关键词:
马尾松 菌根接种剂 筛选 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林什全 陈羽 王凤珍
通过对我国华南地区木麻黄主要种植区人工林野外调查 ,收集了我国木麻黄人工林下AM菌资源 15种 ,分别隶属 3个科共 5个属 ,其中有 4种分别为有关土样中的优势种。球囊霉属 9种 ,占已知种类的 6 0 % ,其余无梗囊霉层、巨囊霉层、盾巨囊霉属及硬囊霉属分别仅有 1 2种。木麻黄幼苗的温室接种效果表明 ,AM菌可显著改善木麻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 ,菌种或菌株间有明显差异 ,其中V95 0 8,V90 0 4 ,V95 0 2、V95 0 7和V95 0 3菌株的接种效果较好 ,苗高比对照增加 4 3 4 8% 84 78% ,地径比对照增加 4 0 0 0 % 73 0 0 %。
关键词:
木麻黄 AM菌 人工林 苗木接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