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7)
- 2023(15418)
- 2022(13321)
- 2021(12359)
- 2020(10218)
- 2019(23377)
- 2018(23206)
- 2017(43742)
- 2016(23960)
- 2015(26868)
- 2014(26997)
- 2013(26517)
- 2012(24626)
- 2011(22244)
- 2010(22421)
- 2009(20331)
- 2008(19647)
- 2007(17330)
- 2006(15419)
- 2005(13629)
- 学科
- 济(97849)
- 经济(97754)
- 管理(66087)
- 业(62071)
- 企(49817)
- 企业(49817)
- 方法(39524)
- 数学(32917)
- 数学方法(32520)
- 中国(29225)
- 农(27296)
- 地方(27063)
- 业经(23102)
- 学(22133)
- 财(21312)
- 农业(18843)
- 贸(17368)
- 贸易(17350)
- 理论(17010)
- 易(16728)
- 环境(16599)
- 制(16503)
- 和(15977)
- 技术(15563)
- 银(15536)
- 银行(15495)
- 融(15017)
- 金融(15014)
- 行(14921)
- 发(14493)
- 机构
- 学院(336484)
- 大学(334468)
- 管理(131115)
- 济(127617)
- 经济(124571)
- 研究(117214)
- 理学(112352)
- 理学院(110994)
- 管理学(109025)
- 管理学院(108415)
- 中国(87045)
- 科学(75181)
- 京(73767)
- 所(59419)
- 财(57952)
- 农(56163)
- 研究所(54199)
- 中心(52942)
- 业大(51294)
- 江(50477)
- 范(48132)
- 师范(47647)
- 北京(47442)
- 财经(45888)
- 农业(43747)
- 院(43405)
- 州(41878)
- 经(41535)
- 师范大学(38455)
- 技术(37806)
- 基金
- 项目(230533)
- 科学(180004)
- 研究(169115)
- 基金(163476)
- 家(143159)
- 国家(141936)
- 科学基金(121110)
- 社会(103794)
- 社会科(98282)
- 社会科学(98259)
- 省(91937)
- 基金项目(87485)
- 自然(79101)
- 教育(77511)
- 划(77346)
- 自然科(77170)
- 自然科学(77153)
- 自然科学基金(75698)
- 编号(70257)
- 资助(67193)
- 成果(56650)
- 发(52900)
- 重点(51943)
- 课题(49330)
- 部(48994)
- 创(47401)
- 创新(44124)
- 科研(43572)
- 项目编号(42636)
- 大学(41823)
- 期刊
- 济(146381)
- 经济(146381)
- 研究(99386)
- 中国(69161)
- 学报(53533)
- 农(51306)
- 科学(49903)
- 管理(48344)
- 教育(43626)
- 财(41794)
- 大学(39899)
- 学学(37235)
- 农业(36214)
- 技术(30508)
- 融(28983)
- 金融(28983)
- 业经(26142)
- 经济研究(22718)
- 财经(20774)
- 图书(19892)
- 业(18888)
- 问题(18856)
- 经(17694)
- 科技(17029)
- 资源(16753)
- 理论(16065)
- 技术经济(15587)
- 商业(15342)
- 现代(15163)
- 实践(14880)
共检索到503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庆忠 郑伯铭
在世界山地旅游日益形成热潮和我国多山的国情下,山地景区数量渐多且为人们所钟爱,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紧迫仼务之一。文章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由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中介力“四力”和资源禀赋、自然生态环境、业态与产品等25个驱动因子组成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系统,对“四力”子系统、整体驱动系统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综合得分为7.030 8分,属于较高质量水平,仍有大部分驱动力子系统、驱动因子未达到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最后,对如何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相关讨论,并重点从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层面提出了提升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莹 杨红
国家一直提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明确推动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全方位解析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和创新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从4个维度分析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定量揭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程度及其对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原因度和中心度,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影响关系,找出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核心因素、关键过度因素和直接影响因素,为推动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晓 刘力钢 演克武 李顺
文章构建了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07—2019年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测算,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地区差距;东部和西部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小,地区间的差异平均贡献率为54.74%;全国及四大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东部和西部地区绝对差异增加,中部和东北地区绝对差异缩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 刘呈庆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科学测度和评价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界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0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估。研究表明:2011—2019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产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水平、创新能力、文旅融合程度、生态保护水平均得到明显提升,2020—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虽然总体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有所下降,但其他四大指标得分均持续上升,反映了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而不断提升。但是各省份之间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总体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距离高质量发展标准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应重点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旅游创新质量、深化文旅融合、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勇 张瑞
“旅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所有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是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在《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对旅游之于个体幸福水平提升重要价值的论断。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 国民幸福 水平提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侃侃 金豪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将推动旅游业更平衡、更充分地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度假区面临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本文基于浙江旅游度假区的统计数据与实地调研,客观评述了目前旅游度假区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从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机制、统筹规划、人才发展、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五个环节展开论述,尝试为浙江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 度假区 浙江 市场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鸣镝
如何更好地协调保护资源、教育并服务大众是旅游景区的主要职责,旅游解说系统是一种有效而关键的管理手段。目前我国对解说系统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概念应用混乱、缺少理论研究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家公园等领域做了大量有关解说教育方面的研究,并有成功的运用。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将其吸收运用到旅游景区的规划理论中,建立一套完善的景区解说体系是本文尝试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勾勒旅游解说体系的大致轮廓,期望通过对其整体把握,更好地认识、规划、建设旅游景区。
关键词:
旅游景区 解说系统 规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2008—2018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但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缓慢,各维度指数水平及变化形态均存在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递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为主力,以湖南、安徽等为辅助,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区域存在较弱的正向集聚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心位于河南,呈“东北-西南”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时朋飞 曹钰晗 龙荟冰 田子业 李星明 耿飚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构建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文章测度了2011—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借助绝对β收敛、核密度估计、NICH指数与Hurst指数叠加等方法分析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与发展趋势,最后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向好且具有收敛特征,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为高值聚集区;(2)未来全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东西差距有缩小趋势,而南北差距有扩大风险,同时西南地区及中部地区增长趋势较强,而青海有弱反持续发展趋势;(3)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具有动态性,主要来自创新驱动、环境效应、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效率4个方面,以及服务质量与文旅协调度,还需特别关注旅游业发展稳定性与旅游业效应发挥。为此,文章从强化增长极溢出效应、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破除主要障碍因子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民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认识新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制约条件与发展潜力?决定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综合体"的系统是什么?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类型及其选择又是什么?本文将对上述三个问题展开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龚勤林 邹冬寒 周沂 朱晟君
打造高品质旅游集聚地并构建多站点景区游览环线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论文基于2006—2018年288个城市评选的最高级别景区——“5A”景区的数据,将“5A”景区划分为自然类、人文类、综合类3类,借助ArcGIS、Stata等工具探索了“5A”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定量探讨了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中国“5A”景区存在“东中集聚、区域失衡、禀赋不一”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类景区数量严重不足。其次,高级别景区能显著推动本城市的旅游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合作与空间竞争效应。其中,同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竞争效应,且主要表现为对同类型景区间的竞争,竞争范围为0~400 km;跨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合作效应,且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景区间的合作与互补,最优合作范围为200~400 km。最后,对比各省域内部景区空间分布发现,同一省域内城市多以自然类或人文类“5A”景区中的某一类景区为主,即同一省域内部可能存在针对同类景区的同质化竞争问题。研究结论将为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空间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晓燕
旅游景区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商品又是景区中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品。北京是国内外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应该是游客争相购买的商品。但是,2006年3月北京市旅游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在北京旅游景区购买旅游商品的消费额却非常低。在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敏 李书昊 徐杰
从旅游资源禀赋条件、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旅游发展环境支撑、旅游企业经营绩效、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旅游综合功能发挥6个维度构建能够体现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旅游竞争力测度体系,并利用信息熵客观赋权的PROMETHEE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各地区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测度、评价旅游竞争力研究提供新的可选策略,并对旅游业有针对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测度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优势地区多极化发展的情况,以及各地旅游竞争力主要优势与制约因素,也明显体现了本研究新理念、新方法的优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邹智深
本文通过构建5维度、20项评价指标体系及阻碍因子分析模型,对舟山群岛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从2010年到2021年,舟山群岛海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增长态势,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发展综合水平波动较为明显,但整体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其主要阻碍指标为游客接待量、3A级以上景区数量、省级以上文旅赛事。舟山群岛应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开发高质量的旅游吸引物,扩展新型海洋旅游项目、打造地区旅游品牌,进一步促进舟山群岛海洋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波 靳晓双 程培娴
文章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产业结构规模化、合理化、高级化的量、高级化的质和效益表现五个维度构建结构视角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31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区域比较和分类评价。研究表明:(1)在结构视角下,以粤、京、沪为首的15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渝、桂、琼为首的16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低。(3)通过聚类分析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为高质量标杆型、高质量示范型、高质量奋进型、高质量稳健型、一般质量奋进型、一般质量示范型和一般质量追赶型七种。(4)我国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量两个方面的水平较高,但规模化、高级化的质和效益表现的水平有待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