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8)
- 2023(9656)
- 2022(8725)
- 2021(8282)
- 2020(6862)
- 2019(16087)
- 2018(16204)
- 2017(31573)
- 2016(17004)
- 2015(19144)
- 2014(18925)
- 2013(18552)
- 2012(16496)
- 2011(14786)
- 2010(14580)
- 2009(13112)
- 2008(12425)
- 2007(10539)
- 2006(9150)
- 2005(7775)
- 学科
- 济(66271)
- 经济(66199)
- 管理(47440)
- 业(43237)
- 企(35989)
- 企业(35989)
- 方法(30682)
- 数学(26520)
- 数学方法(26225)
- 农(17782)
- 中国(16569)
- 学(15880)
- 地方(15504)
- 财(14816)
- 业经(14379)
- 环境(14213)
- 农业(11888)
- 和(11625)
- 理论(10929)
- 贸(10880)
- 贸易(10876)
- 易(10519)
- 划(10346)
- 技术(10066)
- 制(9475)
- 发(9455)
- 务(9317)
- 财务(9260)
- 财务管理(9246)
- 教育(8924)
- 机构
- 大学(232961)
- 学院(232289)
- 管理(96338)
- 济(87578)
- 经济(85540)
- 理学(84579)
- 理学院(83598)
- 管理学(82141)
- 管理学院(81742)
- 研究(76608)
- 中国(54489)
- 科学(50445)
- 京(49840)
- 所(37896)
- 财(37645)
- 农(36715)
- 业大(36711)
- 研究所(35101)
- 中心(34208)
- 江(32017)
- 范(31871)
- 师范(31622)
- 北京(31479)
- 财经(31149)
- 农业(28651)
- 院(28526)
- 经(28388)
- 州(26537)
- 师范大学(25786)
- 经济学(24858)
- 基金
- 项目(169515)
- 科学(132856)
- 研究(123496)
- 基金(122511)
- 家(106849)
- 国家(105982)
- 科学基金(91199)
- 社会(76338)
- 社会科(72279)
- 社会科学(72257)
- 基金项目(66820)
- 省(66440)
- 自然(60574)
- 自然科(59057)
- 自然科学(59045)
- 自然科学基金(57931)
- 划(55997)
- 教育(55377)
- 编号(50780)
- 资助(49568)
- 成果(39800)
- 重点(37603)
- 部(36423)
- 发(36162)
- 创(34959)
- 课题(34222)
- 创新(32543)
- 科研(32474)
- 大学(31125)
- 项目编号(30897)
共检索到320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纪武
指出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是我国城镇发展的重要区域,与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特殊生态机制相适应的生态格局是城镇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研究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多尺度的生态机制与空间模型,认为由多尺度、多层次生态廊道迭合而成的生态廊道网络是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城镇生态格局的重要空间体系。在厘清生态廊道宽度与生态功能的尺度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并以湖州市埭溪镇为例,探讨山地平原交错带城镇生态格局的多尺度规划与研究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昭阳 汤洁 孙平安 王晨野
生态资产测量与价值评估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和自然资源价值为核心,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状态和结果,进行区域生态资产核算,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以TM和MODIS卫星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和DEM数据为数据源,在进行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遥感解译和生态环境要素定量反演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生态资产遥感测量的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进行了松嫩平原生态资产的定量测算与分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腹地2002年总生态资产价值为659.6818亿元,平均生态资产价值林地最高,达到18432.16元/hm2,其次为湿地和高覆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雨涛 吴永强
羌族原生态村镇蕴含的羌族乡村文化和乡村景观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羌族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化发展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它涉及跨学科研究,其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以经济可持续为基础,环境可持续为条件,社会可持续为根本目的。随着汶川大地震后羌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羌族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空间环境退化、教育及人文资源流失、乡村凋敝、迁徙居民就业困难等挑战。新城镇化方针给羌族地区原生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以茂县曲谷乡为例,提出原生态羌族村镇的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维护其发展的空间环境、建设宜居现代化羌族村镇,发展生态农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及坚持教育优先等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新正 朱坦 孙广友
探讨人类活动对松嫩平原的影响 ,有助于了解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与机制 ,对于退化生态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人类活动史、人类的活动方式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 ,指出人类活动干扰并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缓冲因子 ,使退化因子的作用因失去缓冲因子的制衡而加强 ,引起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文章还论述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外部干扰和生态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松嫩平原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 ,从而引导人类遵从自然规律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松嫩平原 生态环境 脆弱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怀良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出全域旅游的产业关联与地域统筹协作模式。实践表明:这类区域全域旅游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政府主导、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关联、差异化发展的地域协同、地域文化挖掘与人文景观营造的特色提升等策略。针对该县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更新观念与强化政府主导,以产业链间的横向关联推动产业聚变,以分层次/类别统筹开发促进全域协同,坚持生态优先和强化环境保护等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怀良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在绪 周铁军 陈舒一郎 毛有粮
我国山地城镇分布广泛,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变,是生态环境灾害多发区。生态格局安全评价对于山地城镇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和建设进展,并针对山地特殊的条件,利用GIS与AHP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重庆市北部新区进行生态格局安全评价研究,得出四级结果及其比例,并以图示形式量化表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性的规划调整策略,期待其对山地城镇生态建设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媛月 张会萍 肖人瑞
本文利用农牧交错带监测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同时评估了草原生态补奖对生态保护和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提高了草原生产力,使得草原植被状况明显好转,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有助于改善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二是草原生态补奖实施地区农户收入明显提升,但是草原生态补奖暂未起到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效果,并且对农户的收入效应还会受到政策落实程度的影响,政策落实程度越高,农户的收入效应越明显;三是在作用机制上,草原生态补奖通过影响农户的粮食耕种面积和养殖规模来影响农户收入;人工饲草项目减少了农户的粮食耕种面积,舍饲棚圈项目降低了部分农户的养殖规模。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在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强草原生态补奖配套设施的建设,鼓励农户养殖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实现草原地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奖 生态保护 农户收入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思睿
初、中级会计的花色理想本次调查进行到最后一天,刘成才获知。连续两个月,她过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生活,一周中有五天时间用于在家准备中级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她尽情享受着当下的"黄金时段":资格考试三个科目的参考书上布满各类记号;用来做习题的硬面抄,封面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童亿勤 杨晓平 张殿发
文章以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方法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1987年的9.176×109元降至2000年的8.989×109元,减少量为1.861×108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从1987年的5.872×108元增加至2000年的1.011×109元,非物质价值由1987年的8.588×109元减至2000年的7.978×109元,物质产品价值增加量小于非物质经济价值的下降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兆站 李克煌
本文论述了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与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景观。研究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害、资源环境特点,有利于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资源的评价、开发和利用,以及自然灾害的防御治理,从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兆站,李克煌
本文论述陆地系统界面-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特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景观。加强山地平原交界带等陆地系统界面的研究,对建立和发展陆地系统科学,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新宇
草原生态保护对于辽西北地区乃至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异常重要。自2009年辽宁省启动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以来,取得显著成效。但是要保持辽西北地区生态平衡,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思想认识、政策法规、后期管护、资金来源等。在深入分析问题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辽西北草原生态保护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辽西北 草原生态保护 生态补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晓斌
文章针对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状况,明晰构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在总结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辨识当前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草原生态补偿责权认定、范围界定、标准确定、方式选择和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进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并提出新时期完善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草原保护 奖补政策 内蒙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亚菲
论述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和面临的严重问题,从人口、资源和环境角度阐述造成高原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和社会根源。分析解决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所面临的巨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障碍,给出重新认识和评价高原资源优势的新视点,并提出适合于高原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先产业
关键词: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优势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