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1)
- 2023(3128)
- 2022(2722)
- 2021(2492)
- 2020(2166)
- 2019(5060)
- 2018(4924)
- 2017(9322)
- 2016(4889)
- 2015(5362)
- 2014(5074)
- 2013(4984)
- 2012(4550)
- 2011(4314)
- 2010(4333)
- 2009(4223)
- 2008(4202)
- 2007(3580)
- 2006(3329)
- 2005(2890)
- 学科
- 济(21304)
- 经济(21292)
- 管理(18674)
- 业(12111)
- 企(10785)
- 企业(10785)
- 环境(10617)
- 方法(8394)
- 数学(7149)
- 资源(7092)
- 数学方法(7018)
- 划(6385)
- 和(5576)
- 地方(5571)
- 学(5536)
- 农(4518)
- 规划(4378)
- 生态(4331)
- 环境规划(4223)
- 发(4177)
- 中国(4110)
- 财(4000)
- 业经(3983)
- 关系(3540)
- 农业(3118)
- 理论(3114)
- 地方经济(3040)
- 人事(2981)
- 人事管理(2981)
- 技术(2976)
- 机构
- 学院(71330)
- 大学(71219)
- 管理(29358)
- 济(26629)
- 经济(25980)
- 理学(25173)
- 研究(25019)
- 理学院(24874)
- 管理学(24443)
- 管理学院(24320)
- 中国(18475)
- 科学(17965)
- 京(16016)
- 所(13194)
- 研究所(12320)
- 农(12011)
- 业大(11480)
- 中心(11450)
- 财(11065)
- 江(10694)
- 北京(10259)
- 范(10220)
- 师范(10148)
- 院(9728)
- 农业(9420)
- 财经(9100)
- 州(8739)
- 科学院(8253)
- 师范大学(8201)
- 经(8168)
- 基金
- 项目(52973)
- 科学(41061)
- 基金(37394)
- 研究(37040)
- 家(33587)
- 国家(33362)
- 科学基金(28255)
- 社会(23297)
- 社会科(22144)
- 社会科学(22132)
- 省(21339)
- 基金项目(20030)
- 自然(18771)
- 自然科(18002)
- 自然科学(17993)
- 划(17630)
- 自然科学基金(17626)
- 教育(15517)
- 资助(15152)
- 编号(14657)
- 重点(12168)
- 发(12022)
- 部(10947)
- 成果(10935)
- 科研(10309)
- 创(10303)
- 计划(10246)
- 课题(9964)
- 国家社会(9944)
- 创新(9761)
共检索到10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兆站 李克煌
本文论述了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与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景观。研究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害、资源环境特点,有利于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资源的评价、开发和利用,以及自然灾害的防御治理,从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兆站,李克煌
本文论述陆地系统界面-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特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景观。加强山地平原交界带等陆地系统界面的研究,对建立和发展陆地系统科学,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兆站
本文论述了中国海岸带的分布和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指出,海岸带既是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又是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带。鉴于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继续恶化的趋势,今后应在掌握中国海岸带资源环境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海岸带资源环境进行动态监测,预测未来海岸带资源环境发展趋势,从而增强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海岸带,自然灾害,环境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引鸽 李团胜
依托遥感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结合陕西省96个站点近45年的气象和地质资料,选择干旱、雨涝、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冰雹等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陕西省划分为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和少灾害区等4个灾害等级区域,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特征。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灾势分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分区指标 环境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伟 吕宪国
松嫩平原西部由于特有的地质、地理演化过程和气候、水文条件制约,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为一体,并伴随该区人口的增加,较长时期只顾开发,忽视治理和保护,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该区灾害的防治应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原则,水利控制与生物工程相结合,开发与治理和保护并举。
关键词:
松嫩平原 西部 自然灾害 防治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扬 李宁 吴吉东 吉中会 范碧航 金宝森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美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琦 张象至 邓九生
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资源的核算与披露系统是提高救灾资源使用透明度,加强救灾资源管理的要求。本文从分析自然灾害救助资源的特征入手,结合救灾资源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从核算(报告)主体、会计基础、核算理念、披露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自然灾害救助资源核算与披露系统的构建思路。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冷晴 魏玖长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IHO)是灾难救援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近年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组织间应急协作机制缺失、救援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某一人道主义组织的救援效率评价,对人道主义组织参与下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则较少.选取了2001~2016年期间以IHO为参与救援主体的86起自然灾害事件为样本,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提出IHO参与救援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对其救援效率进行评价,并以受灾国灾害救援的外部环境为视角,从受灾国政治、文化、地理位置三个维度对IHO参与下灾难救援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物资储备体系、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选择和人道主义信息网络平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银山 香宝 雷军 阿拉腾图雅 包玉海
以 2 0 0 0年TM影像为基础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 ,结合近 4 0a的气象资料 ,选择干旱、沙漠化、水土流失、白灾、盐渍化、霜冻等指标 ,应用层次分析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进行综合分区与评价研究。进一步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轻灾害区、微灾害区等 5个灾害等级区域 ,并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内蒙古 自然灾害 综合分区与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雪 宋爱峰 王菲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大救援目标,建立全面、综合、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而结合定性分析,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突发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的绩效进行评价,为今后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的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防御措施 包头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转移 保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满平
自然灾害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本文试从理论上阐述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并就物价工作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提出粗浅看法。一、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价值和价格的决定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如自然条件的差别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晟哲
文章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测算并绘制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省域分布Moran's I散点图,藉此呈现自然灾害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集聚4种空间象限关系,并通过LISA集聚图划分了集聚分布区域,发现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具有规律可循的,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呈现出省域旱灾、风雹等损失类型的带状、团状、点状或离散等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发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区域往往与贫困地区存在空间叠加关系,致贫返贫效应长期恶性循环且难以消除。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空间特征 扶贫搬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衍雨 王静爱 雷永登 易湘生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适应自然灾害 研究方法 定性 定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