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0)
- 2023(7235)
- 2022(5954)
- 2021(5293)
- 2020(4102)
- 2019(9257)
- 2018(8878)
- 2017(16704)
- 2016(8715)
- 2015(9517)
- 2014(9329)
- 2013(9296)
- 2012(9083)
- 2011(8521)
- 2010(8704)
- 2009(7887)
- 2008(7743)
- 2007(6932)
- 2006(6555)
- 2005(6241)
- 学科
- 济(48581)
- 经济(48547)
- 地方(21091)
- 管理(19813)
- 业(19524)
- 中国(16529)
- 农(13677)
- 企(12699)
- 企业(12699)
- 地方经济(12683)
- 业经(11240)
- 方法(10392)
- 发(10042)
- 农业(9868)
- 环境(8838)
- 融(8741)
- 金融(8740)
- 数学(8716)
- 数学方法(8647)
- 学(8244)
- 银(8087)
- 银行(8077)
- 行(8001)
- 贸(7569)
- 贸易(7559)
- 发展(7272)
- 展(7250)
- 易(7181)
- 制(6712)
- 技术(6695)
- 机构
- 学院(127136)
- 大学(123228)
- 济(54262)
- 经济(53060)
- 研究(52182)
- 管理(43861)
- 中国(39678)
- 理学(36292)
- 理学院(35719)
- 管理学(35154)
- 管理学院(34897)
- 科学(32184)
- 京(28173)
- 所(27231)
- 研究所(24558)
- 财(23339)
- 中心(23013)
- 农(22438)
- 江(21135)
- 范(20414)
- 师范(20229)
- 院(19320)
- 北京(18551)
- 财经(17613)
- 州(17430)
- 业大(17348)
- 农业(17273)
- 省(16806)
- 科学院(16544)
- 师范大学(16272)
- 基金
- 项目(81978)
- 科学(64854)
- 研究(62435)
- 基金(56729)
- 家(49766)
- 国家(49316)
- 科学基金(41420)
- 社会(39825)
- 社会科(37825)
- 社会科学(37819)
- 省(34022)
- 基金项目(29797)
- 划(28253)
- 教育(26860)
- 发(25845)
- 编号(25602)
- 自然(24375)
- 自然科(23752)
- 自然科学(23748)
- 自然科学基金(23266)
- 资助(21941)
- 发展(21225)
- 展(20850)
- 成果(20615)
- 重点(19475)
- 课题(19170)
- 创(17236)
- 部(16800)
- 国家社会(16476)
- 创新(16223)
共检索到21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兆站,李克煌
本文论述陆地系统界面-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特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景观。加强山地平原交界带等陆地系统界面的研究,对建立和发展陆地系统科学,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兆站 李克煌
本文论述了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与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景观。研究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灾害、资源环境特点,有利于山地平原交界带自然资源的评价、开发和利用,以及自然灾害的防御治理,从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怀良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出全域旅游的产业关联与地域统筹协作模式。实践表明:这类区域全域旅游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政府主导、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关联、差异化发展的地域协同、地域文化挖掘与人文景观营造的特色提升等策略。针对该县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更新观念与强化政府主导,以产业链间的横向关联推动产业聚变,以分层次/类别统筹开发促进全域协同,坚持生态优先和强化环境保护等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怀良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利锋 宋金平
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空间,其资源禀赋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其社会经济实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启动力,区域的文化背景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和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选择了当前我国的三类典型地区,在诊断其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主要措施
关键词:
区域特性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生
海岸带区域是人口密集、高度开发、生态脆弱的地区。海岸带区域如何能可持续地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具有紧迫性。国际社会采取了"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的治理方法。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建立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协调海岸带管理的多方面领域、确立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功能、整合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各项政策。中国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破坏及海岸带区域无序开发。借鉴国际经验应推动海岸带区域综合管理的立法工作、建立各部门联合的综合管理机制、加强海岸带区域污染控制体系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石培华,余丹林
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二者是一种显著手段与目标关系。本文探讨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关联效应、动力机制和协同机制,提出了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即规划目标由单目标转向多目标且优先保证主目标,社会生态环境尺度必须同时作为衡量最佳规划方案的重要标准等。
关键词:
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在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付强 李伟业
以湿地生态区域作为整体系统来研究,结合三江平原区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力综合分析模型体系。根据人口承载力模型体系,在参考"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指标总量进行系统预测(按时间序列),拟定了两个承载质量标准,分别为小康水平、富裕水平以及相应的指标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三江平原湿地区域五城市人口承载能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可持续 人口承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林生
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能够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联合国等各级机构在海岸带综合管理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中,评价指标是发挥重要作用的工具。海岸带是特征明显的区域,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系统的复杂性、边界性和多样性。运用综合福利法可以对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综合福利是指标存量与其影子价格的乘积。指标的选取需通过综合汇编国际、国家及省市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区域本身的实际,通过专家咨询及区域内利益相关者的选择等方法选取。通过综合福利法可
关键词:
海岸带区域 综合福利 可持续发展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 陈琳 廖鸿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亚平 刘鲁君
农业开发活动属于自然资源开发 ,一切开发过程都牵动生态系统 ,但农业开发类型多 ,开发区域不同 ,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同。本文论述了农业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农业开发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传统的区域开发模式是一种“资源开发模式”,由于缺乏对资源与环境加以补偿、保护和改良的内在机制,其后果不仅是区域经济结构失调,而且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长期超负荷支撑,区域环境总体质量不断下降,自然生态退化严重。因此,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区域开发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开发道路。在区域开发中自觉地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系统的协调关系进行科学的调节和管理。
关键词:
区域开发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徐筑燕
为持续健康推进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综述了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促进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开展对实现城镇化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促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及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利军
本文在讨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质的基础上,对区域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复合系统向理想状态逼近的过程,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轨迹是一条组合Logistic曲线,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主要取决于克服限制因子所需要的时间、克服限制因子的成本、克服限制因子的成本和收益在区域社群内部的分配。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 发展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