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0)
2023(11314)
2022(9996)
2021(9502)
2020(7764)
2019(18271)
2018(18120)
2017(35436)
2016(19347)
2015(21676)
2014(21879)
2013(21573)
2012(19714)
2011(17729)
2010(17771)
2009(16267)
2008(16060)
2007(13767)
2006(12306)
2005(10906)
作者
(55859)
(46120)
(45794)
(43708)
(29613)
(22117)
(20790)
(18114)
(17634)
(16407)
(15992)
(15509)
(14489)
(14361)
(14356)
(14072)
(13719)
(13618)
(13180)
(12958)
(11360)
(11229)
(11049)
(10558)
(10265)
(10177)
(10149)
(10140)
(9240)
(8977)
学科
(78868)
经济(78765)
管理(55446)
(50625)
(42621)
企业(42621)
方法(35358)
数学(29738)
数学方法(29324)
中国(22548)
(20095)
(18707)
(18239)
地方(17875)
业经(17574)
理论(14988)
(13623)
农业(13493)
(13170)
环境(12847)
(12760)
贸易(12755)
(12272)
(11686)
财务(11621)
财务管理(11594)
技术(11273)
(11180)
银行(11148)
教育(11065)
机构
大学(277762)
学院(274664)
管理(111210)
(105975)
经济(103313)
理学(96415)
理学院(95264)
管理学(93576)
管理学院(93087)
研究(91529)
中国(66924)
(60532)
科学(58271)
(48804)
(45550)
研究所(41376)
中心(40916)
(40065)
业大(39918)
财经(39357)
(39237)
(38852)
师范(38594)
北京(38593)
(35677)
(33845)
(32794)
师范大学(31588)
经济学(31196)
农业(31097)
基金
项目(189510)
科学(149220)
研究(139361)
基金(137270)
(118971)
国家(117994)
科学基金(101883)
社会(86945)
社会科(82274)
社会科学(82250)
基金项目(74367)
(73219)
自然(66872)
自然科(65235)
自然科学(65222)
自然科学基金(64010)
教育(63234)
(62039)
编号(57396)
资助(55679)
成果(46844)
重点(41926)
(41209)
(39932)
课题(39368)
(38787)
创新(36095)
科研(35810)
教育部(35387)
大学(35156)
期刊
(117932)
经济(117932)
研究(83927)
中国(47794)
学报(41313)
管理(39599)
科学(39579)
(36157)
(35693)
教育(31767)
大学(31104)
学学(28992)
农业(25209)
技术(22709)
(21299)
金融(21299)
业经(18884)
财经(18638)
经济研究(17532)
问题(17289)
图书(16162)
(15828)
理论(14518)
实践(13360)
(13360)
科技(13286)
现代(13097)
资源(12957)
技术经济(12884)
(12603)
共检索到39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燕  赵万民  
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科学问题,既是我国城镇化向山区推进的战略性工作,又是山地城乡规划与建设的技术难题和紧迫任务。针对当前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规划领域的防灾减灾研究存在视角错位,通过对山地城市灾害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出现的诸多灾害问题的本质,是空间承载灾害能力偏弱而导致灾害对空间的破坏引发的。为此,提出从城市实体空间视角进行防灾减灾的空间适灾思路,建立从宏观整体环境、中观空间形态、微观空间要素三个空间层面展开空间适灾研究的思路框架,以期为城市灾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燕  赵万民  
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科学问题,既是我国城镇化向山区推进的战略性工作,又是山地城乡规划与建设的技术难题和紧迫任务。针对当前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规划领域的防灾减灾研究存在视角错位,通过对山地城市灾害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出现的诸多灾害问题的本质,是空间承载灾害能力偏弱而导致灾害对空间的破坏引发的。为此,提出从城市实体空间视角进行防灾减灾的空间适灾思路,建立从宏观整体环境、中观空间形态、微观空间要素三个空间层面展开空间适灾研究的思路框架,以期为城市灾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毅  胡彬  
分析了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出了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空间适老性规划设计框架。以广州市人民公园所在区域为案例,阐述了步行可达性指数和空间交往指数等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在适老性方面的具体应用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建平  
灾害救助资源的筹集、分配和使用信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满足利益相关者对灾害救助资源的信息需求和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民政部门应向社会公开披露灾害救助会计信息。文章在探讨灾害救助会计的概念、灾害救助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灾害会计信息披露的框架体系(包括披露主体、披露目标、披露原则、披露内容、披露形式、披露载体),为后续研究和实务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润高  李红梅  
本文认为,对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大致分三种脉络:外部性与社会福利、公地的悲剧与环境产权、物质平衡模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依据这三种理论框架,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需要同时从市场机制建设、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与技术途径三个方面展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秉镰  陈伟博  
城市物流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进行经济交流的桥梁。因而,城市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城市物流的理论,在分析我国城市物流存在问题及根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物流的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城市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甄峰   席广亮   张姗琪   秦萧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城市人地系统的监测与调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更会对城市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耦合关系及动态演进等产生深刻影响,探索并构建面向智慧城市的人地系统理论势在必行。从流空间、“人—技术—空间”一体化耦合、复杂韧性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的概念模型。面向未来,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研究需要聚焦要素时空耦合过程、要素构成及影响机理、建模方法与评价、综合调控与优化路径等内容。从智能技术带来的人类行为模式与活动变化、空间智能化、虚实关联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理论、方法创新与可持续调控的未来展望,以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理论方法体系,支撑城市地理学创新及“智慧大脑”、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等现实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伟  张燕平  赵姝  
针对目前预测农作物产量只利用年产量或其变形,而没有考虑气象因素对产量预测的影响导致误差偏大的问题,在基于商空间粒度理论框架下的农作物产量预测中,考虑气象因素如光照、平均气温、降水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构造模型对气象时间序列进行数据挖掘(产量预测)。粒度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度预测模型不仅降低了问题求解的复杂性,而且误差较低,其预测值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0.884 9,均方根误差37.3,希尔不等系数为0.004 4,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误差最小。基于商空间理论的支持向量机产量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产量预测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曹淑艳  魏云洁  谢高地  李芬  杨莉  
土地利用功能(LUFs)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土地多功能利用指一个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及其环境、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状态和表现,是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功能可持续性影响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关研究对我国土地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界定了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并以我国1985年至2005年土地利用为例,实证了该框架应用的步骤:以可持续性三维度为基础,选取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界定多功能性,建立指标与多功能性之间多维度关联矩阵;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评估土地功能。实证研究揭示:中国土地利用总功能在1985年~2005年实现了倍增发展,确定的10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寿根  
从长期看 ,企业经营应采取品牌战略 ,同样 ,城市经营也应采取品牌战略 ,如同提高产品品牌价值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样 ,提高城市品牌价值有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行品牌化城市经营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在史密斯、普雷德行为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品牌噪声支点假说对品牌化城市经营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 ,揭示品牌化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并以深圳为案例 ,对深圳品牌价值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罡  甄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休闲活动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与其整体生活质量及城市品质密切相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休闲价值观及休闲行为带来巨大变化,同时也给城市休闲产业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以相关社会理论为基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城市智慧休闲概念,分析了城市智慧休闲的理论背景及城市智慧休闲的运行机制,并在理论背景和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技术"互动融合的,由理论层、数据层、应用层、服务层及用户层构成的城市智慧休闲框架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陈红   马东辉   郭小东   王志涛   王威  
当代中国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多种作用和影响,已进入高度风险的社会。作为风险社会形构的国土空间,其时空结构的形成必然蕴含着不断组构重建、互相融合的微观基础和机理。为了探索国土空间在不确定灾害事件影响下的自组织、自适应机制,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提供结构和过程双重耦合的路径图式,引入韧性概念的来源——适应性循环模型,对国土空间系统“突变—涌现—适应”的动力和非动力涨落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具备适灾韧性特征的国土空间系统转换为韧性规划语言,搭建适宜于多层级系统韧性升级的“吸收—适应—转变”框架,以揭示国土空间系统在单一适应周期内的涨落过程、不同适应周期之间的层级关系和上下联系,实现对国土空间风险运行演进过程的空间映射。为国土空间韧性防灾专项规划提供交叉视角和路径支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鹏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方面的新进展:认识了山地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山洪、泥石流、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发展了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泥石流流体应力本构关系、泥石流流速流量和冲击力计算公式、粘性泥石流起动模型,提出了山洪和泥石流规模放大效应;基于降雨和地面成灾环境要素耦合分析,发展了山地灾害气象预报方法;基于对灾害物理特性的认识,研发了一系列灾害监测预警仪器、数字流域平台与智能手机网络相结合的山洪预警系统;发展了灾害治理工程技术,形成了适合欠发达地区特点的灾害治理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灾害形成、运动、预测预报、防治技术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提出山地灾害学科今后面临的任务。最后,针对国家减灾需求和学科发展目标,提出灾害对生态的响应机制、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与巨灾预测、水—土耦合的细观结构力学、灾害风险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灾害形成理论的机理预报模式、灾害防治技术规程的健全等未来应该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臧漫丹  诸大建  
本文从"两型城市"内涵研究入手,建立了包括内涵、目标、测度工具、领域和政策体系的"两型城市"研究框架。在内涵研究方面,确定了"两型城市"的实质就是实现与物质消耗脱钩的城市发展,即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走出一条新型的低物质化的城市发展道路。在目标设定方面,通过情景分析,提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适宜目标。在测度工具方面,建立了可以真实反映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关系的"两型城市"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及针对三个关键领域的拓展模型。在领域建设方面,确立城市建设、城市产业、城市消费是实现城市脱钩发展的三个关键领域,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土地空间的脱钩发展、物质循环化与城市生产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